資源簡介 3.4 草原人家 選擇題 專題訓練-- 浙江省部編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下面是李東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卡片內容正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有關澳大利亞養羊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A.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美利奴羊B.70%集中在中、西、北部粗放牧羊帶C.這里的綿羊是產毛量高的細毛羊D.因為沒有野生大型食肉動物,可以圍欄放牧3.下圖所示大洲的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為( )A.溫帶大陸性氣候是該大洲分布最廣的氣候B.氣候帶呈明顯的帶狀,且南北對稱分布C.赤道兩側的大陸東部是熱帶雨林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為熱帶沙漠氣候4.下列圖示中,屬于高原的是( )A.B.C.D.5.下列關于世界典型區域的環境特點,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A.日本漁業發達,大力建設“海洋牧場”B.馬賽人在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C.澳大利亞草原平坦遼闊,適合大面積發展畜牧業D.印第安人在海拔較高的地帶,種植玉米、馬鈴薯6.澳大利亞畜牧業的現代化水平很高,與此分不開的是( )A.先進的科技 B.優越的自然條件C.大部分為美利奴羊 D.干熱的氣候條件7.關于日本和澳大利亞兩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發達都需要進口大量工業原料 B.畜牧業占國民經濟比重都很大C.都是人口稠密的國家 D.都是經濟發達國家讀圖,回答以下各題:8.圖中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 )①氣候類型相同 ②南北半球位置相同 ③濕季時間相同 ④東西半球位置相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圖中所示地區是馬賽人的家園,他們的生產生活特色是( )A.耕海牧漁 B.定居放牧 C.與山為鄰 D.逐水草而居10.澳大利亞畜牧業現代化的基礎是( )A.國家工業化 B.氣候干旱 C.草原平坦、遼闊 D.勞動力少2019年11月中國第二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進博會上“阿根廷風”吸引了眾多參展觀眾。牛肉是阿根廷的明星產品之一,進博會為阿根廷出口商品打開一扇窗。觀察下列地圖,完成下面小題。11.下列關于阿根廷自然環境描述正確的是( )A.東臨太平洋 B.位于南美洲西部C.大部分位于南溫度帶 D.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12.阿根廷的牛肉主要產自潘帕斯草原,該地區成為世界重要牧區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①降水適中,利于牧草生長②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③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④常年高溫,熱量充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馬賽人的家園主要分布在( )A.肯尼亞的南部和坦桑尼亞的北部 B.坦桑尼亞南部和莫桑比克的北部C.南非的北部和莫桑比克的南部 D.贊比亞的北部和坦桑尼亞的南部14.根據下圖對澳大利亞自西向東的地形組合判斷正確的是( )A.高原﹣﹣平原﹣﹣山地 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盆地﹣﹣高原 D.山地﹣﹣盆地﹣﹣山地15.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作為支撐,懸空架設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 B.美國中部大平原 C.東歐平原 D.日本關東平原16.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圖中信息顯示了該國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A.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呈環狀分布B.大部分地處熱帶、亞熱帶C.氣候濕熱,河流密集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國17.澳大利亞分布著廣袤無垠的草原,下列說法符合該區域特色的有( )①定居放牧 ②人們多穿紅色披風③“羊比人多”④以棗椰樹為主要農作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讀下圖,回答下面題目。18.甲乙兩地都位于( )①東半球 ②中緯度 ③南半球 ④亞歐大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最符合丙地區域特色的是( )A.逐水草而居 B.現代化的牧場C.垂直的生計 D.稻作文化的印記20.熱帶草原面積最大的洲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亞洲21.貫徹因地制宜的方針,山區應側重發展A.林業 B.種植業 C.畜牧業 D.漁業22.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進行南北遷徙是因為( )A.濕季和干季時空的年際變化 B.地形對馬賽人影響C.馬賽人要追趕野獸 D.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23.關于馬賽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有( )①馬賽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②野生動物是馬賽人的主要食物來源③馬賽男人手持木棍,為了捕捉野生動物④馬賽男人身著紅色披風,可以驅趕野生動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 )A.蒙古 B.英國 C.澳大利亞 D.美國25.聚落的建筑風格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下列地區的民居適應濕熱環境的是( )A. B.C. D.26.關于圖示區域的特色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地生活的馬賽人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B.②區域被稱為“石油寶庫”,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列C.③區域的瑞士旅游業發達,有著名的“冰川快車”D.④區域的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27.一般來說,在每年的9-12月,馬賽人遷移的路線是( )A.向東遷移 B.向西遷移C.向北遷移 D.向南遷移28.下圖是馬賽人活動范圍示意圖,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 B.兩地分別位于東西半球C.兩地的經度位置不同 D.兩地的氣候類型不同29.下列關于馬賽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 B.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C.生活非常現代化 D.把草原視為家園,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30.下圖標示的是馬賽人在非洲大陸上遷移的路線,馬賽人遷徙是因為A.氣候的時空年際變化 B.地形對馬賽人影響C.馬賽人要追趕野獸 D.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31.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 )A.東部季風區 B.西部內陸高原和山地C.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區 D.半濕潤地區32.澳大利亞牧人與肯尼亞南部及坦桑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的游牧民族最大的不同是A.轉場 B.遷徙C.逐水草而居 D.定居33.恰逢我們植樹節的時候,此時的馬賽人( )A.在基塔萊放牧 B.準備離開基塔萊,往南遷徙C.在多多馬放牧 D.準備離開多多馬,往北遷徙34.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A.東北平原 B.西部內陸地區C.西南山區 D.東南沿海地區35.下列四種溫度帶中,哪一種是澳大利亞所沒有的( )A.寒帶 B.熱帶C.溫帶 D.亞熱帶36.下圖是某國的輪廓圖,下列對該國的描述正確的有①位于七大洲中人口最少的大洋洲②世界上唯一占據整個大陸的國家③牧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④有著“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7.假如你去澳大利亞旅游,能看到下圖圖片中實景的是( )A. B.C. D.38.影響下圖所示地區形成“逐水草而居”生產特色的主導因素是( )A.溫帶草原氣候,干濕交替 B.高原地勢平坦,草場廣布C.草原平坦遼闊,氣候干燥 D.干季濕季時空的年際變化39.下面兩圖為某地土地利用圖(左)和農業產值構成圖(右)。回答下題。該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大牧場放牧業 B.種植園農業 C.混合農業 D.商品谷物農業40.對比澳大利亞牧民與馬賽游牧牧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地的牧民都過著游牧的生活B.兩地的畜牧業機械化程度都很高C.兩地牧民都飼養牛和羊D.兩地的勞動力資源都很豐富41.關于赤道以北非洲熱帶草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7月為濕季,1月為干季B.各處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一致C.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D.熱帶草原面積僅次于沙漠面積42.馬賽人的精神生活與養牛羊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屬于這方面描述的是( )①牛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②每年他們帶領牛羊遷移③擁有牛的數量越多的人社會聲望越高④養育牛群的草原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神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3.有關澳大利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 B.被稱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C.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D.牧草多,被稱為“綠色金子”44.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下四個地方呈現“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是 ( )A.湄公河平原B.安第斯山區C.日本的北海道D.非洲熱帶草原45.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草原分布在( )A.亞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46.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結合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下圖),下列對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各區域景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水上古城威尼斯開始進入漫長雨季 B.豐饒的湄公河平原忙著收割水稻C.莫斯科冰雪消融,結束漫長冬季 D.傳統的馬賽人已逐著水草南遷放牧2016年8月5日至21日,全球目光聚焦巴西里約熱內盧,第31屆夏季奧運會在這里舉行。讀圖1、圖2完成下列小題。47.圖1中的乙是里約熱內盧所在地,結合圖2判讀里約熱內盧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48.圖1中的甲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比較甲、乙兩地在氣候特征上的不同( )A.甲終年高溫多雨;乙終年炎熱干燥,很少下雨B.甲終年炎熱干燥,很少下雨;乙終年高溫多雨C.甲終年高溫多雨;乙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D.甲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乙終年高溫多雨49.下列有關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獨自占有一個大洲的國家 B.畜牧業發達,是現代化經營方式C.是個地廣人稀的發展中國家 D.剛果河是其最長的河流50.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牧業的敘述,正確的是A.牧民過著游牧的生活 B.牧場規模一般較小C.機械化程度高 D.勞動力資源豐富51.“雨季,大草原一片蔥綠,斑馬、長頸鹿等動物成群結隊遷徙而來,顯得生機盎然,到了旱季,滿目枯黃,莽莽草原上,間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樹……”這一景觀最有可能分布的區域是在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52.下圖為小西同學針對環境問題梳理的知識框架,“……”處內容應該是( ) ①建設人工林場②合理利用水資源③大力發展旅游業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3.下側世界地圖簡筆畫中的數字與其所示區域特色描述一致的是( )A.①所示的山區人們因地制宜,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B.②所示的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主要農作物是水稻C.③所示的國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一,素有“石油寶庫”之稱D.④所示的國家畜牧業發達,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54.如圖中的信息最能說明澳大利亞是( )A.天然橡膠的故鄉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B3.B4.A5.D6.A7.D8.B 9.D10.A11.C 12.B13.A14.A15.A16.B17.C18.A 19.B20.B21.A22.A23.B24.C25.A26.D27.D28.A29.C30.A31.B32.D33.D34.B35.A36.D37.D38.D39.C40.C41.A42.B43.D44.D45.B46.D47.B 48.C49.B50.C51.A52.B53.D54.D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