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文地理》八下第六單元第四課《發展的選擇-—因地制宜謀發展》【內容目標】 3-3-5 列舉實例,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特點,體會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的思想和方法;描述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特點。【課程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 區域認知【學習目標】三個層次1.能夠描述我國東、中、西部和東北四大經濟區的范圍(主要省區),知道四大經濟區與四大地理區域劃分標準的不同;知道家鄉所在的經濟區;2.能夠概述四大經濟區的經濟發展特點及其經濟發展條件的優勢和劣勢;3.能夠以某一經濟區為例,分析該區域的產業布局或特色產業發展與區域條件的關系,理解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原則的意義。【重要概念】 區域差異 因地制宜【思維導圖】【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結合實際思考,區域優勢互補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何意義?(二)新課探究模塊一 圖識區域 (分三步)——指向目標1、2呈現自學任務單:任務1.閱讀課文圖6-39,描述四大經濟區涵蓋的省區。任務2.結合課文圖6-39和補充圖表資料,聯系第五單元所學,舉例說明四大經濟區的產業結構特點。任務3.閱讀補充圖表資料,并聯系第四、五單元所學,列表比較四大經濟區發展條件的優勢與劣勢(區位、自然條件及自然資源、經濟基礎、人才、資金、交通、國家政策等)。先學——展示----點撥——評價模塊二 案例探究——指向目標3例1.以我國東北地區的農業生產為例任務1.完成表格連線,并結合圖6-40.6-41,分別在圖中標出相應的區域。任務2.根據提供的東北地區空白地圖,畫出東北地區農業分布示意圖.任務3.結合地圖(補充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你和分布圖)分析東北成為重要商品農業生產基地的有利條件.先學——展示----點撥——評價例2.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為例任務4.閱讀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與主要工業中心分布,城市與鐵路分布圖等,分析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優勢與劣勢條件。優勢:(區位優勢——自然條件(礦產、能源、土地、河流)——鐵路交通網劣勢:經濟水平——模塊小結:通過上述案例分析,你悟出哪些道理?模塊三 情景劇場——就業選擇 指向目標3假如讓你選擇,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哪個是你未來就業的理想之地?①你的選擇—— ②理由——(三)小結與評價(四)實踐應用請你參與一次社會調查或研學旅行,調查家鄉經濟發展的特色及發展條件的優勢與劣勢,從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原則出發為家鄉經濟發展撰寫一個出謀劃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