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一、課程標準通過了解《紅樓夢》、昆曲、京劇的相關史實,知道了清代文學藝術成就及特色。二、核心素養1,唯物史觀:知道《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和創作特色;清朝時期戲曲藝術的繁榮,最有影響的昆曲由盛轉衰、京劇的形成與發展。2,歷史解釋,:通過史料分析解釋《紅樓夢》的社會歷史意義和京劇的藝術成就,理解文學藝術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概括能力。3,家國情懷:通過材料分析和組內交流,了解《紅樓夢》等文學和戲曲藝術作品的主要內容,明確它們都有反封建的時代特色,知道它們在國內和國際的文學史上都占據重要地位。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紅樓夢》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昆曲和京劇的形成和興衰。教學難點:清朝文化的時代特點以及鑒賞文藝作品的基本方法四、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提出對于《紅樓夢》你知多少?(二)講授新課環節一:展示學習目標1.了解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知道《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和創作特色。2.了解昆曲、京劇的演變歷程,知道京劇是“國粹”。3.理解文學藝術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4.提高鑒賞文藝作品的素養;激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環節二:一、《紅樓夢》1.時代之景:清朝前期文學藝術創作時代背景政治:康乾盛世之后,封建專制統治由盛轉衰經濟:商品經濟發展,追求個性解放的市民階層興起思想文化:反封建思想的出現。2.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學主流: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3.概況:清代的小說創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紅樓夢》4.《紅樓夢》①.初名:《石頭記》清代(乾隆晚期)②.作者:曹雪芹和高鶚③續寫改名:曹雪芹生前定稿前80回,高鶚續寫后40回④成書時間:乾隆晚期5.內容:以貴族青年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和家庭瑣事為輔線。6.傳播:被統治者列為禁書,但在民間卻流傳開來,始終無法禁絕。至今,《紅樓夢》已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因此,也就有了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熱潮。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對《紅樓夢》進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學問—“紅學”7.影響:①是清代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小說,被譽為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②至今,《紅樓夢》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教師:合作探究:《紅樓夢》為什么被譽為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作者重點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等反抗傳統禮教、追求個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還熱情地歌頌了被奴役、被蹂躪的奴婢進行抗爭的精神,憤怒地批判了以專制家長為代表的頑固勢力,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思想性強全書雖背景廣闊,情節復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但作者以嚴謹的結構、清晰的層次、精練而生動的語言,把故事的進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藝術性高教師:結合之前所學和課本內容,思考明清小說繁榮的原因①政治:君主專制不斷強化,統治日益腐朽,人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②經濟: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壯大,對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大,人民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愿望不斷增強;③文化:明清時期實行文化專制,高壓政策下知識分子寄情于文學創作;④技術:印刷術的普及;⑤其它:良好前代小說寫作基礎,小說本身具有趣味性,貼近現實生活二:昆曲與京劇藝術1.背景: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發展到清代,進入一個更為繁榮的時期2.發展的原因:戲劇創作緊密聯系社會現實,反映人民的心聲,受到大眾的喜愛3.特點:劇種不斷增多,劇目繁多,內容豐富多彩,表演藝術推陳出新,流派風格爭奇斗艷,雅俗共賞4.最有影響的劇種:昆曲和京劇(一)昆曲的流行與發展:1.起源:昆曲,又稱昆劇、昆腔,原是流行于蘇州昆山一帶的昆山腔2.發展:明朝時,經過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發展,表演藝術日趨成熟,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3.代表作:有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湯顯祖的《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4.頂峰: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藝術發展到了頂峰,代表: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兩部政治歷史劇,內容感人,情節跌宕,詞曲雅致,成為昆曲的傳世之作。洪昇的《長生殿》寫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敘事嚴謹,文詞華美,音律嚴格,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佳作。孔尚任的《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戀愛故事,表現出人民的亡國之痛,人物形象鮮明,情節起伏跌宕,詞句謹嚴凝練。5.衰落:清中后期,昆曲逐漸走向衰落6衰落的原因:①因循守舊;②作品庸俗;③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二)京劇1、四大徽班進京:1790年,乾隆皇帝80歲壽辰時,由徽商出面組織的來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獻藝。徽班的唱詞通俗易懂,唱調高亢爽朗,贏得觀眾喜愛,一時譽滿京城。2、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俄改進,在道光年間逐漸形成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3、皮黃戲博采眾長,又帶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來被稱為“京戲”或“京劇”。內容:閱讀111頁相關史事,考考你京劇知識知多少?(1)角色劃分: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2)藝術手段:唱、念、做、打(3)臉譜藝術:京劇臉譜有紅、紫、黑、白、藍、綠、黃等色,各有寓意知識拓展:京劇、武術、醫學、書法,并稱為四大國粹成為最主要的劇種的原因:①廣大群眾的喜愛②皇室的扶持③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創新思考:泱泱五千年,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如何繼承與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呢?總書記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①要為中國傳統文化感到自豪;②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③我們應勇敢擔負起傳播與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六、隨堂檢測1.在一次“你說我猜”歷史活動中,李曉說出了“世界文化寶庫中的文學名著”“思想性強、藝術性高”“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等詞語。據此得出該名著是( )A.《史記》 B.《紅樓夢》 C.《天工開物》 D.《水滸傳》2.明清小說以章回為結構,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錄選自《紅樓夢》的是( )A.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B.王熙鳳正言彈妒意,林黛玉俏語謔嬌音C.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D.粱山泊吳用舉戴宗,揭陽嶺宋江逢李逵3.《紅樓夢》這部思想性強、藝術性高的小說問世以后,雖被統治者列為禁書,但在民間卻流傳開來,始終無法禁絕。《紅樓夢》被列為禁書,主要因為其( )A.具有反封建思想 B.具有反侵略思想C.具有高超藝術水平 D.提倡民主共和4.昆曲已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下列有關昆曲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明中葉到清中期,是昆曲藝術的鼎盛時期 ②昆曲興起于江南昆山 ③昆曲的表演以載歌載舞為主要特征 ④清朝前期,發展到頂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通過神奇的愛情故事,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的《牡丹亭》是誰的代表作( )A.羅貫中 B.施耐庵 C.吳承恩 D.湯顯祖6.“頃刻間千秋事業,方寸地萬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傳統戲臺上的楹聯,道盡中國傳統戲曲魅力。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國劇”是( )A.京劇 B.豫劇 C.越劇 D.黃梅戲7.京劇臉譜根據某種性格、性情或特殊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具有“寓褒貶、別善惡”的藝術功能。如京劇中的黑色臉譜,表示豪爽粗暴、剛正不阿;紅色臉譜表示忠誠耿直、熱情吉祥。據此可知,京劇臉譜藝術( )A.注重人物性格多變 B.正確評判歷史人物C.具有社會教化功能 D.基本取材于宮廷生活8.京劇是中國的“國粹”,2010年11月16日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下列關于京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京劇形成于北京地區,最初被稱為“皮黃戲” B.京劇正式形成于中國近代C.京劇是南方一些劇種融合并發展的產物 D.京劇集中體現中國戲曲精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