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新題欣賞第二單元 世界多極化1.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維護人類共同利益,國際社會先后簽署了《京都議定書》、《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氣候協定》。中國向世界承諾中國將力爭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并出臺了完備的政策。聯合國秘書長高度贊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的領導作用。但是,美國以損害了其國家利益為由,單方面宣布退出《京都議定書》和《巴黎氣候協定》。公然宣稱要借口“氣候合作”逼迫中國“節能減排”,讓中國“降低發展速度”。鑒于美國的所作所為以及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中國宣布終止與美國的氣候問題談判。有人說,中國終止與美國在氣候問題的談判是正確的,責任完全在于美國。請你運用“世界多極化”的有關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論證。①推動發展問題的解決,世界各國應共同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或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或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全球氣候協定,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體現,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利益。②應対全球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中國積極發揮氣候變化中的領導作用,美國卻不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并以此遏制中國崛起。中國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我們的態度,停止與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談判,以實際行動捍衛自身國家利益,兼顧他國的合理關切,承擔了大國責任,符合我國奉行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點3分)2.“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暨紀念中俄建交7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中俄建交70多年里,雙方在和平共處等原則基礎上建立了睦鄰友好、平等、互利合作關系。兩國在政治高度互信的前提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時,雙方加強溝通協調,妥善處理分歧。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主義等逆流,中俄并肩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穩定持續注入正能量,為解決全球問題提出了“中俄方案”,向世界展現了“中俄典范”。中俄兩國這種相處之道,符合世界發展的潮流,將有力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結合材料,用世界多極化的相關知識,闡述“中俄方案”的世界意義。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俄雙方在和平共處等原則基礎上建立了睦鄰友好、平等、互利合作關系”,表明中俄兩國有共同的國家利益,“中俄方案”有利于維護中俄兩國的國家利益。(3分)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俄兩國這種相處之道,符合世界發展的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3分)③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中俄方案”有利于推動世界多極化,將有力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3分)④“中俄方案”有利于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穩定持續注入正能量。(3分)3.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分別赴印尼巴厘島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赴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泰國進行訪問,習近平同外方領導人會談中多次提到,中國將與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完善全球治理等中國主張,也換來了各方積極回應:“反對陣營對抗”“維護自由貿易體制”“一個強大、友好的中國,將為地區和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習近平主席的這次東南亞之行,凸顯了中國著眼全球建立朋友圈、伙伴網的大外交布局,在進一步拓展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的同時,亦將推動世界更好了解中國,了解何為“中國新征程,世界新機遇”。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所述,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我們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中國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結合材料,運用世界多極化知識,談談奮進新征程的中國如何給世界帶來新機遇。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致力于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②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中國在維護自己國家利益基礎上,兼顧他國關切、促進共同發展。中國將與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完善全球治理,并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③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展現著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大國擔當。4.2022年暑期,小明同學帶著一幫外國友人參觀“一帶一路”的展覽,在展板上他們看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八年來,我國已與14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個雙邊合作機制,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達到10.4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1300億美元。到2030年,共建的“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成為人類的“減貧之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出錢、出力、出智慧,與合作的國家和組織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繼續前行,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信心和力量,為全球抗疫合作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外國友人看完展覽,在網上留了一段話:“一帶一路”倡議非常棒,超越不同國家、區域和民族,各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大大增強了沿線各國之間的聯通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相信中國將繼續致力于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和區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典范。“一帶一路“作為一個全球性公共產品必將煥發更大活力,中國“一帶一路”朋友圈也必將持續擴大。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⑴請從國際關系角度,分析中國“一帶一路”朋友圈為什么會持續擴大。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耙粠б宦贰背珜Ф噙吅献?,發展了沿線國家的貿易,成為了“減貧之路”,使各國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②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疫情期間,我國與合作的國家和組織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在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為全球抗疫合作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③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既符合各國利益,也符合各國共同利益,如此才能使中國的朋友圈持續擴大。⑵請你給外國友人的這段話加一個合適的標題(10個字以內)。范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開放包容互學互鑒。5.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采訪時指出,2022年,我們將走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外交戰線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黨盡責、為國分憂、為民奉獻。首先,全力為黨的二十大營造有利外部環境。黨的二十大是2022年黨和國家的頭等大事和最重要政治議程。我們始終準確研判并牢牢把握時代大勢,將堅決防范化解各種外部風險挑戰,積極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故事,為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這將是貫穿全年的外交工作主線。其次,繼續堅定捍衛國家核心利益。我們將盡職履責,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對于任何侵犯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圖謀,都將堅決有力斗爭,對于任何損害中國人民正當合法權益的行徑,都將堅定有效反擊。最后,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2022年,多邊議程齊聚亞洲。中國將擔任金磚主席國,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以及上合組織的峰會也將在亞洲國家召開。全球治理將進入“亞洲時間”。我們將積極參與,主動引領,繼續高舉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為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注入更多亞洲能量。結合材料,運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關知識,分析我國外交堅持上述主張和做法的合理性。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22年中國外交始終堅持為黨盡責、為國分憂、為民奉獻。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中國外交始終準確研判并牢牢把握時代大勢,堅決防范化解各種外部風險挑戰,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積極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故事,為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③維護我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中國外交對于任何侵犯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圖謀,都將堅決有力斗爭,繼續堅定捍衛國家核心利益。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2022年中國外交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注入更多亞洲能量,這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符合時代的要求。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外交通過多邊議程,致力于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長遠目標,有利于維護各國的共同利益,促進各國共同發展。6.(2023湖北適應)沙伊北京對話:和平的勝利全新的選擇(8分)【矛盾緣起】沙特、伊朗兩國矛盾由來已久。宗教派系斗爭、地區事務分歧等諸多原因導致兩國幾十年的政治對立。在中東地區國際關系有所緩和的大背景下,沙伊兩國都有內求發展、外求緩和的意愿。【關系破局】中國向來是促進中東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建設性力量,與沙伊兩國維持著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中東和平安全積極奔走。2023年3月10日,沙伊兩國在中國的斡旋下達成了“北京和解”。沙伊復交將在中東產生巨大的示范效應,為世界和平穩定與全球安全治理注入了新能量。【世界之聲】國際社會對此次三方會談成果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也表達了對中國的感謝。聯合國方面表示,中國促成沙伊復交,為實現中東地區和平穩定打開了道路,也為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國家間矛盾樹立了典范。然而,美國官方對這一外交成果勉勉強強地表示“歡迎”,華盛頓也出現了很多酸溜溜的聲音,甚至對中國和平斡旋者的角色“深感不安”。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評析美方對中國成功斡旋沙伊關系的態度。①中國成功斡旋沙伊關系順應了時代主題,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中國式斡旋的成功在中東地區形成示范效應,為中東的和平與發展注入新能量,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符合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贊譽。所以,美方對這一外交成果不得不表示“歡迎”。②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美國為維護自身利益,從零和思維出發,認為中國的成功斡旋會危及其在中東的霸權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所以,美方對這一外交成果的歡迎勉勉強強,甚至“深感不安”。③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美方不應以已度人,無端猜忌。7.(2023湖北龍泉5月)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更加突出,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時代命題,習近平主席十年前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理念。十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在國際上凝聚起團結合作的廣泛共識,匯聚起應對挑戰的強大合力,開辟了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光明前景。從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體路徑到擘畫總體布局;從在國家之間和地區層面構建命運共同體,到在全球范圍內打造網絡空間、核安全、海洋、衛生健康等命運共同體;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在習近平主席的有力引領和持續推動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內涵不斷豐富發展,壯闊實踐不斷深入推進。⑴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分析說明我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什么能轉化為全球共識。(8分)①當今世界,全球治理體系與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的相互聯系與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2分)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反映了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適應了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指明了世界發展和人類未來的前進方向。(2分)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和平事業、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分)④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大國責任與擔當,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人類文明進步的促進者。(2分)材料二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耙粠б宦贰背h、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以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具體實踐,中國的“朋友圈”持續擴大。中國迄今已參與近30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5萬余人次,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被譽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關鍵力量”。中國歷經八年談判,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這是推進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性成果。參與并推動全球治理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特色,充分彰顯了習近平外交思想“胸懷天下”的底色以及“大國擔當”的格局。⑵結合材料二,運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有關知識,說明中國在全球治理中如何體現“大國擔當”。①我國倡議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踐行多邊主義,體現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權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建設性作用;②中國迄今已參與近30項聯合國維和行動,被譽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關鍵力量”,體現了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③中國正式簽署RCEP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取得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制度性成果,體現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⑶結合材料二,運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知識,分析中國怎樣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實在全球治理行動中。①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共建“一帶一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擴大朋友圈。②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入RCEP,推進全球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8.(2023河北衡水5月)當前,世界產業鏈、供應鏈呈現碎片化趨勢,外部環境更加不穩定不確定。中國作為大國經濟體,必須要在繼續融入全球貿易和經濟分工的基礎上,積極培育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消費能力,以強大的內需市場帶動形成較為完整的經濟體系,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應對外部風險挑戰。(6分)①我國是主權國家,享有獨立權,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應對外部風險挑越是我國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體現。(2分)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以自身的穩定發展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增強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提升經濟安全的防范意識和能力。(2分)③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是我們發展的根本基點。我們要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才能應對外部風險挑戰。(2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