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8 課《金與南宋的對峙》教學目標:①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滅遼及北宋;②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跡和南宋偏安。③認知提示:學會正確評價岳飛抗金的行為。解讀: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存。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紛紛建立政權,主動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時各民族之間不斷爭戰,民族交融的進程加快。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滅亡了遼和北宋,并和占據江南的南宋形成南北對峙局面。此后,南宋偏安江南,為大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創造了條件。教學重難點知道岳飛抗金的事跡和南宋偏安。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多媒體展示岳飛的《滿江紅》,欣賞朗讀《滿江紅》)岳飛 20 歲從軍,到39 歲遇害,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從一個普通的士兵成長為一員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將。他領導的“岳家軍”也逐漸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成長為抗金戰爭中一支勁旅。郾城大戰后,面對這樣大好的抗金形勢,岳飛情不自禁地對部下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表現了異常豪邁的英雄氣概。 今天讓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一起回到那個戰火飛揚的年代——《金與南宋的對峙》。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大約 3 分鐘)依據學案認真閱讀教材,完成學案自主學習部分。三、交流深學,質疑互辯(大約 5 分鐘)環節一:同桌一對一交流課前填寫基礎知識情況,糾錯。解決最基本的問題,掌握基本應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必須解決下列問題:女真統一后,建立的政權國號是什么?哪年建立的?誰建立的?宋遼分別于哪一年滅亡 南宋的建立者是誰、都城在哪里?宋金議和內容?)環節二:小組質疑問答,四人一小組相互質疑,并進行解答。對于不能解答的問題形成小組問題,提交問題單,準備在全班進行質疑展示。(教師巡回指導,并且觀察學習小組的問題討論)環節三:全班質疑互辯,各小組之間相互解答疑難問題,主要追問。(教師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如:當女真崛起的時候,遼宋的統治面臨哪些問題?岳飛抗金的背景是什么?簡述岳飛抗金的史實?宋金議和的原因是什么?宋金議和的影響是什么?)(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熟悉基礎知識,形成知識體系,能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運用的能力。)四、探究深學目標導學一:女真族的崛起金國的建立1. (多媒體出示問題:金建立的基本情況)教師講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況。2. (11 世紀末,完顏部的首領阿骨打進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統一。從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斷增強。1115 年,阿 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他就是金太祖。)3.(多媒體出示問題:金太祖采取鞏固統治的措施)引導學生讀教材 P38,總結金太祖采取鞏固統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軍政體制,頒行女真文字,發展生產,女真勢力迅速壯大。目標導學二:金滅遼及北宋(一)滅遼1.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宋金對峙形勢圖)2.提出問題:圖中金滅遼的基本概況?教師指出:女真崛起之時,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勢力收復被遼占領的失地,遣使與金相約夾攻遼朝。1125 年,遼被金滅亡。(二)滅北宋1.(多媒體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讀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教師指出,這被稱為:“靖康之恥”2.(多媒出示問題:金滅北宋的背景)教師鼓勵學生講述為什么金會在滅遼之后對北宋動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敗和軍事上的無能,在滅遼后發動了對宋的戰爭。3.(多媒出示問題:金滅北宋的基本情況)引導學生敘述金滅北宋的基本情況?答案提示:宋徽宗、宋欽宗無心抵抗,只想著妥協求和。1127 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目標導學三: 南宋的偏安以及岳飛抗金,宋金議和1.(多媒體出示問題:南宋的建立情況)教師講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況。(北宋滅亡后,趙構登上皇位,趙構就是宋高宗,定都臨安,史稱南宋。)(多媒體出示岳飛圖像)根據課本知識回答岳飛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①收復失地:岳飛等抗金將領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②郾城大捷: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迫使金軍后撤。 (教師強調“郾”的寫法)2.(多媒體出示宋金對峙圖和問題:宋金議和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和議的內容是什么)分組討論宋金議和的歷史背景是什么?和議的內容是什么?答案提示:背景:在有望收復中原之時,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危及他們的統治,下令岳飛班師,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內容: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河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教師強調:P39《金、南宋、西夏形勢圖》中,金與南宋對峙分界線中,“大散關”的符號是“×”,這是歷史教材中唯一這樣表達的符號。)3.(多媒體出示問題:宋金議和最終的結果是什么)教師總結:宋金議和的最終結果是: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南宋統治者滿足于現狀,偏安江南一隅。)(設計意圖:通過目標導學,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觀點去學習歷史、分析歷史資料,掌握歷史史實,并且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五、反思拓展1.問題思考:岳飛抗金的事跡有哪些?(學生看教材回答,教師總結)岳家軍大敗金軍 郾城大捷 金軍中流傳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手跡:還我河山。表達了岳飛對金兵的極大憤慨和一定要收復中原的決心。2.問題思考:岳飛廟前跪像反映了什么?(先讓學生回答,教師最后明確)明確:反映了對保護人民利益的功臣的愛戴和對陷害功臣的罪人的譴責 。3.問題思考:岳飛的抗金事跡,數百年來一直被民眾傳頌,人們將他視為民族英雄。想一想,人們為什么尊崇和懷念岳飛?(評價岳飛)教師明確:數百年來,民眾一直傳頌岳飛抗金的事跡,將他視為民族英雄,這是因為他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抗金斗爭中,他率領的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是當時抗金力量的中堅;岳飛和岳家軍抗擊金兵南下,為南方地區創造了相對安寧的生產生活環境,讓南方人民免受戰爭災難,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維護了南宋人民的利益。因此,數百年來,岳飛能夠得到人們的尊崇和懷念。(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的學習,讓學生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確看待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六、反思歸納,系統總結金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權,他們在反抗壓迫中強大,建立了政權,推翻遼朝。又發動了對北宋的戰爭,導致北宋的滅亡,也即靖康之恥。南宋建立后,在抗金的過程中,涌現出以岳飛為代表的一大批抗金名將,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值得我們學習。紹興和議,是建立在南宋屈辱基礎上的和議,但是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的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