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學設計核心素養目標1、通過閱讀課本和地圖、視頻等史料,用表格或大括號方式梳理唐朝與日本、新羅、天竺交往的史實及及唐朝文化對各國文化產生的影響。2、通過對課本的學習和史料,從多方面總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點及原因。3、通過課本學習及史料,能夠簡單講述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的基本史實,能談談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優秀精神品質。教學重難點 鑒真東渡、玄奘西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唐人街”嗎?(展示圖片)世界上很多國家華人聚居的地方被稱為“唐人街”。那你知道為什么叫作“唐人街”嗎?與唐朝有什么關系?師:唐朝時期國家統一、繁榮強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王朝也以博大的胸懷兼容并蓄外來文化,積極的對外開放、對外交流,那時唐朝在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聲望,世界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師:出示《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引導學生觀察地圖,了解唐朝對外交往的主要路線和國家。生:有陸路交通、海路交通;交往國家有日本、新羅、天竺、大食、拂菻等。師:唐朝海路交通發達,交往國家有 70多個,范圍廣泛。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學習唐朝與日本、新羅、天竺的交流。二、教學過程學生:先自己閱讀課本,了解本課主要內容,在課本上勾劃問題答案,并標注疑難。教師:提出自主學習的要求和任務,檢查反饋,補充引導,用 ppt出示文字資料、圖片、地圖、視頻資料等輔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自主學習要求:認真閱讀課本,并結合相關史實、問題思考、圖片、地圖等,找出下列問題,在課本中勾劃出來,同時把不理解的地方作出標記,以待討論解決。學習活動一:唐風洋溢奈良城----唐與日本的交流1、什么是“遣唐使”?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來的目的是什么?觀看視頻資料:了解日本遣唐使學習唐朝文化的原因、規模、代表人物、影響等。學生:根據課本和視頻內容,交流學習結果,相互補充。教師:展示空海、阿倍仲麻呂的圖片,重點講解阿倍仲麻呂(晁衡)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及與唐朝詩人王維、李白等人的友誼,出示李白的詩《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李白《哭晁卿衡》2、唐文化對日本社會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展示除視頻中出現的建筑、圍棋等影響外的內容,如文字、茶藝等)師:從典章制度到律法規范,從都城營建到風俗習慣,大唐文化都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日本的京都、奈良都銘刻著盛世大唐的印記。日本的大唐印象:(出示材料)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日本書紀》生:解釋大體意思。師:日本認為唐朝是法律制度完備,值得重視的國家,應該常常去。那他們是不是這樣做的呢?生:是,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師:對,他們不但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還邀請唐朝僧人東渡日本傳授佛經。引出下一問題,鑒真東渡。3、唐玄宗時,應日本僧人的邀請東渡日本的高僧是誰?他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哪些貢獻?從其東渡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他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師:出示鑒真的坐像、唐招提寺的圖片、及郭沫若的詩“鑒真盲目航東海......”播放視頻資料:鑒真六次東渡,引導學生歸納鑒真東渡過程中體現的優秀品質。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 唐風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生:不忘初心、不畏艱險、百折不撓、持之以恒......評價:生生互評;組長評價;老師評價;星級標記等學習活動二:雙向交流共發展---唐與新羅的交流1、唐朝與新羅相互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本目只需簡單了解即可)學生閱讀課本,進行簡單交流,老師適當進行補充。學習活動三:玄奘西行求真經-----唐與天竺(印度)的交流學生:閱讀課本,簡要介紹玄奘西行的過程。(提示:包括時間、目的、學習過程、結果或影響等)師:出示圖片《西游記》、玄奘圖片,了解小說與史實的不同。《西游記》中,唐僧好像是一個人妖不分、善惡難辨的和尚,其實不然,真實的玄奘是一個敢于只身一人勇闖大漠、精通佛法的得道大師。師:出示《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引領學生觀察。生:同桌合作,一人展示,說說西行的經過及玄奘的貢獻。游學取經---佛學大師翻譯佛經—--翻譯家游歷 100多個國家,成書《大唐西域記》—--旅行家師:展示書影、大雁塔、及史料“如果沒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歷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無論怎樣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中世紀印度的歷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結合所學,總結玄奘的優秀品質。2、從玄奘西行歷盡千難萬險的過程中,你能說說玄奘與鑒真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嗎?評價:生生互評;組長評價;老師評價;星級標記等學習活動四:合作探究生:先自己嘗試解決,然后小組討論,完善答案,派代表進行展示。師:提出探究要求,對學生的展示進行評價反饋,適時進行點撥和引導。1、根據所學知識和下列材料,概括總結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有哪些?(6分)材料:唐朝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歐洲、非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時,有很多中外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件,如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法和唐朝優秀文化,日本則派遣唐使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建筑技術等。又如玄奘西行天竺求取真經,并在佛學最高學府游學,成為佛學大師,后攜帶大量佛經返回長安。2、根據所學知識和下列材料,指出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原因有哪些?(6分)材料:唐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那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制度先進,燦爛的中國文明也成為其它國家仰慕和學習的對象,吸引了世界各國友人來華,大唐帝國也積極的對外開放,對外交流,以博大的胸懷兼容外來文化。唐朝政府也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再加之唐朝時期水陸交通都很發達,所以唐朝時期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評價:生生互評;組長評價;老師評價;星級標記等三、復習鞏固,檢查反饋。四、隨堂檢測1、2015年 5月,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中國,中印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唐朝時,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僧是()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呂 D、鑒真2、“傳法為重,舍身為輕;六度出海,終抵東瀛。”“六度出海”的高僧是()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呂 D、鑒真3、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見證了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下列與之相關的人物是()A張騫 B 玄奘 C 鑒真 D 班超4、高僧玄奘和鑒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難萬險,終于到達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東渡”的共同作用是()A 加強了邊疆管轄 B 開通了絲綢之路C 擴大唐朝疆域 D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5、某同學進行研究性學習,他搜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資料,由此推斷他研究的課題是()A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 B 中華民族的起源C 統一國家的建立 D繁榮與開放的社會五、課堂小結歷史啟示:1、一個國家只有強盛,才有輻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乃至仰慕。2、一個國家在確保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只有對外開放,積極交流,才會不斷進步。六、拓展延伸“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在新時代的外交戰略與藍圖設計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完成 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 57萬公里,累計時長 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域組織,真正做到了中國外交舉要馭繁、砥礪前行,成功走出了一條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出示圖片:如“一帶一路”、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金磚國家會議、二十國集團峰會、習近平訪英、特朗普訪華等)今天,中國特色外交定會讓世界接近中國、讀懂中國,更深切體會到一個大國邁向復興的夢想與執著、兼濟天下的智慧與擔當。七、課后思考同學們,今天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借鑒《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這一課給你的啟示,你認為中國現在應該向哪些國家學習?學習它的什么地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