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教學設計課題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第九課第一框題作者及工作單位 李濤 姜澤卿 鄭傳霞 乳山第九中學教材分析(1)修訂解讀: 當前,我國進入奪取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前景。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從文化角度看,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頻繁,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情愿望。 基于此,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此,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2)單元解讀:本課時內容為普通高中課程標 ( http: / / www.21cnjy.com )準實驗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單元第九課第一課時的內容。本單元是教材最后一個單元,是整個《文化生活》教材的邏輯終點和最后的落腳點。本單元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題,以文化建設為主線,包括為什么建設、建設什么、如何建設等內容。第八課從個人生活的層面,講當代文化生活的現象和特點,提出了為什么要進行文化建設的問題。第九課從國家層面,講文化建設的目標和發展道路,明確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文化。第十課分別從國家和個人的角度,講述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闡述了我們如何開展文化建設。由此可見,本課既是第八課的邏輯延伸,又是第十課的邏輯起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3)框題解讀:第九課包括兩個框題,本節課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主要引導學生明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和要求。論從史出,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轉折點;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學情分析從知識方面看,通過前三單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學習,特別是第八課走進文化生活,學生認識到文化生活色彩斑斕,面對各種文化并存、相互交織的現實,學生認識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就為本課走中國特色社會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個目標打下了一定的知識基礎,順理成章的指明文化建設的道路和發展目標。從生活經歷看,學生對國家大事比較關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所了解,初步具備由現象到本質、有具體到抽象的思維品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可以引導學生論從史出,探索中華文化復興的必然選擇。但是農村寄宿學生,接觸新鮮事物有所限制,學生思想往往停留的位置不高,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個目標分析和文化自覺自信必須得立足于學生生活實踐,這就對探究活動材料選擇提出了挑戰,探究活動設置來源于學生的生活,貼合學生實際,真正讓學生能有思考、有感觸、有啟發從而有認同。 教學目標1、通過探究活動一“針鋒相對、論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出”,明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華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轉折點;知道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含義。2、通過探究活動二“冷靜分析、著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現在”,我們明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宏偉目標;理解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3、通過探究活動三“飽含信心、憧憬未來”,我們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整個第四單元的主線,其他知識的理解必須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難點:進行文化建設,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 ( http: / / www.21cnjy.com )進、求真務實的精神實質,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學生的抽象思維發展欠缺,積累的知識有限,所以理解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方法 1、情景設計法,這節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學主要采用展示課件,教學中選取了一些時代感和說服力都較強的圖片、視頻資料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的所思所想和所悟。 2、合作探究法,教師指導 ( http: / / www.21cnjy.com )點撥,學生合作探究,師生共同學習等策略,由學生探究中得出結論,發揮高中學生較強的主體參與意識,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互動中既可以使學生獲得一種成就感也可以使學生對教師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尊重和認同。3、啟發引導法,教師在問題情境設計上要有層次性和梯度,由淺入深,由生活到理論,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把握知識。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境激趣 導入新課 入場之前,播放歌曲《中國夢》,出示習近平同志關于中國夢的相關論述,引導學生思考實現中國夢我們在文化上應該怎么辦?----引出第九課的標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引出本節課課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各抒己見,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回答問題,學生思路開闊:(1)要增強全民族的創造活力(2)要弘揚愛國精神(3)文化在綜合國力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4)必須在文化上成為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5)在文化發展上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一是密切聯系時事政治,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方針政策,體現思想政治的與時俱進性質。二是用音樂渲染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和熱情。 探究活動 導思明理 【探究活動一】出示幻燈片:“全盤西化論”和“文化復古主義”問題設置:1全盤西化論和文化復古主義提出的背景介紹2、運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和“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道理,分析上述觀點3、呈現毛澤東的話,談談自己的理解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以馬克思主義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導思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民族復興必然伴隨著文化復興。在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那么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師講解含義及重要性 第(1)問充分調動歷史知識感悟并簡單介紹。第(2)問充分調動以前知識,分析說明兩種觀點的錯誤性,溫故而知新。第(3)問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第(4)問學生閱讀課本,理解含義 引導學生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用一二單元和歷史相關知識分析全盤西化論和文化復古主義的觀點,分析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重要意義探究活動 導思明理 【探究活動二】1、文化強國這個宏偉目標是在深刻把握我國文化建設實際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的,既順應時代潮流,又體現了人民愿望,既符合實際又催人奮進2、設置情景,從四個不同視角探究:為什么說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3、讓學生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 可結合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綜合國力之間的關系來思考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小組合作討論(提示:視角一可結合第一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影響文化發展因素來討論,視角二,可結合第四五課知識來討論,視角三可結合第二單元知識,視角四可結合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來分析 )展示交流 設置四個探究視角,學生從不同的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為什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實現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所選材料難度適宜,學生“跳一跳、夠得到”,用簡單地材料將抽象知識化為具體。探究活動 導思明理 【探究活動三】播放視頻剪輯:是否缺少文化自覺和自信?問題設置引發學生思考:你是如何看待上述現象的?唇槍舌劍明道理,小組辯論:正方:是缺少文化自覺和自信反方:不是缺少文化自覺和自信2、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點撥: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化體系指導實踐 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史實,聯系實際,自主探究基礎上小組合作,發散思維進行辯論 辯論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動性、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學生在準備材料、思維交鋒中深刻明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文化自覺、自信的例子,自覺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鞏固提升體驗踐行 1、中華文化經歷了古代的輝煌,伴隨著近代民族危機,文化也走向衰微,探索道路上充滿荊棘也充滿希望。歷史用響亮的聲音告訴我們: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振興必須 “冒萬死以力保舊俗,存禮教而保國魂”。B西方文化先進,“中國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認錯,全心全意學習西方”。C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D 中華文化優于其他民族文化,應該繼承傳統,推陳出新。2、決定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路徑因素有()①生產力發展水平②文化自身發展規律③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④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文化自信就是要對中華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化自信的底氣在于()①中華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中華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優越④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 ( http: / / www.21cnjy.com )強調,我們一定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建設文化強國。為此,我們應該①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④堅持多元化的指導思想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5、201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我們為什么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板書設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教學評價 1、通過導學案的檢查,90%的學生能夠自主完成導學案-課前導學知識梳理部分,以檢查學生對所預習知識的掌握情況;2、結合師生、生生提問為什么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必由之路,談談自己的理解,90%的學生能夠掌握,以檢測學生對教學目標2的達成情況。 3、在辯論賽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此環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用的是評分量表形式,從多個角度綜合評價學生,鼓勵學生思考、給與深刻有見解的回答,語言嚴謹、思維擴散,學生對教學目標3的達成情況較好。 4、通過自評和互評相結合,90%的學生能夠掌握本框題的重點知識。設計思路新課標要求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學習能力。所以本課采用搜集材料、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習,對教材探究材料進行了合理的利用,對教材的知識順序進行了重新的設計 。本課包括四個環節創境激趣,導入新課目標導航,有的放矢探究活動,引思明理鞏固提升,體驗踐行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引導挖掘學生的潛力,努力構建高效的生命課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教學設計乳山市第九中學政治組李濤 姜澤卿 鄭傳霞乳山市第九中學政治組李濤 姜澤卿 鄭傳霞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含義、必要性)是什么為什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怎么辦是什么為什么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怎么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