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鴉片戰爭一次備課 二次備課一、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閱讀,了解鴉片戰爭前的中外形勢。 2.通過閱讀教材,說出林則徐禁煙運動的過程和虎門銷煙的意義。 3.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說出鴉片戰爭的抗敵英雄業績,列舉南京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4.通過合作探究,說出鴉片戰爭的原因、影響。通過學習林則徐等人的抗敵事跡,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的危害 2.教學難點:怎樣理解中國開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一、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鴉片戰爭》片段,問:為什么中國敗的這么慘? 二、自主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并標記下列問題: 1.為什么取名為鴉片戰爭? 2.鴉片給人帶來什么危害? 3.為什么英國要走私鴉片 4.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一起填一填鴉片戰爭的概況。 三.合作探究 (一)中國人稱為鴉片戰爭,但英國人認為是維護正當商業權益,所以稱其為通商戰爭 。 1、清政府簽了哪些條約?你認同英國人的說法嗎?戰爭實質是什么?(從條約內容中分析) 2、如果林則徐沒有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戰爭? 鴉片戰爭的影響:(從戰前,戰后分析)? (三)通過戰爭得出什么啟示? 閉關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須思變,思變才能崛起。 對外開放,學習先進技術。 要想不受侵犯,就要發展經濟,軍事實力。 梳理鞏固 指導學生梳理知識,畫本課的知識樹或者知識網絡圖。 學生活動: 回顧舊知,回憶中國與英差距。 閱讀教材找出所列問題,標記疑難問題。填寫課件,完成表格。 學生尋找課文內容,結合表格,探究條約影響及問題。 學生繼續討論,概括回答問題。 畫出本課的知識樹或者知識網絡圖板書設計: 鴉片戰爭 一、導火線 虎門銷煙 二、根本原因 打開中國市場 三、時間 1840年6月-1842年8月 四、交戰雙方 中國vs英國 五、結果 清政府戰敗 六、中華民族英勇抗爭 林則徐、關天培(戰死虎門)、三元里抗英運動 七、簽訂條約 《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五、分層作業: 作業本相應課時作業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