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目: 政治 制作人: 高二政治組 第 周第 課時 年級: 高二 班級: 學生姓名: 教研組長(簽字): 馬永滔第一單元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一、本單元的地位“邏輯與思維”這一課程模塊的主旨是通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等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本單元是對“科學思維”進行“破題”,是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選必3《邏輯與思維》內容要求1.1和1.2的具體落實。本單元是全書的邏輯起點,也是全書的總論。學習"邏輯與思維"課程模塊,首先要理解"思維""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等基礎概念。為此,本單元采取了逐級推進的方式,闡釋了思維及其基本形態和特征,區分了思維的兩種基本形態——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闡明了"邏輯"和"邏輯學"的含義,揭示了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明確了"科學思維"的基本含義。這就為學生明確"思維"與"邏輯"的關系、"邏輯"與"科學思維"的關系奠定了認知基礎。二、本單元學法指導學生學習本單元,既要了解"思維""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等基礎概念和基本知識,也要明確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樹立科學思維觀念,自覺以培養科學精神為目的學習科學思維知識、進行科學思維訓練,在社會實踐中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以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對當代中國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作出科學的解釋、正確的判斷和合理的選擇。三、本單元的核心內容:什么樣的思維是科學思維四、本單元的內容結構第一課 走進思維世界1.1 思維的含義和特征一、課標要求1.1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和特征;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1.2區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二、學習目標1.理解思維的含義,體會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屬性;2.P3正文段3,區分:狹義思維與廣義思維、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3.P3正文段4,例舉并區分科學思維的表現(類型),牢記科學思維的意義。4.分析思考本框探究與分享的問題三.重難點1.重點:理解思維的含義;掌握思維的特征;2.難點:區分思維的間接性、概括性和能動性;歸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四、學習過程(一)思維的含義結合教材P2【探究與分享】和P3正文段1段2感悟:1.思維是人類特有的屬性,人類思維具有普遍性2.(1)回顧必修四P19-21有關意識的本質的知識,弄清楚意識與認識的關系(2)回顧必修四P48-49的知識,完成下列表格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區別 內容形式階段特點聯系 ①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②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深化為理性認識,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辯證統一關系。3.在教材正文段3標記出科學思維的表現(類型)和意義,并就科學思維的類型進行例舉。(1)科學思維的表現(類型):(2)科學思維的意義:(二)思維的特征1.例舉生活實例,結合教材P3最后一段,感受:識記:人類思維具有個體差異性2.思維的共同特征:閱讀教材P4正文1至3段,理解并區分區別 側重點 關鍵詞 例舉間接性 強調由已知推未知,由感性到理性 根據……判斷、推斷、推測、預測等概括性 強調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 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 共同之處是…;整體上看…;共性在于…;總結出能動性 強調意識的能動作用:人能動地認識(正確\歪曲)+ 能動地改造(反作用的雙重性) 推理、聯想、構思、假設、指導等分析教材P4兩個探究與分享的內容:分別體現了哪一思維特征,并說明理由。3.實踐與思維的關系(1)回顧哲學第四課第一框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2)標記和背誦二者的關系:①決定角度 ②反作用角度,各例舉一個例子說明。五、學后反思1.請嘗試畫出本框學習的思維導圖或概念圖2.請查找問題、記錄或指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并寫下你需要何種幫助。(1)先學階段:(2)學后階段:3.寫下你學習本框的收獲或心得體會,并于其他同學分享六.作業與檢測(一)判斷題:判斷以下材料體現思維的哪一特征⑴小王早上起來看到院子的地面和房頂都是濕的,判斷昨天晚上下過雨。⑵列寧說:“表象不能把握整個運動,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為30萬公里的運動,而思維則把握而且應當把握”。⑶人類能夠根據相關知識進行天氣預報;預測地震等。⑷人們在超市里看到牙膏、雞蛋、面粉、飲料、衣服等,都稱它們“商品”。⑸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長期觀察,形成“早雨一天晴,晚雨到天明?!钡恼J識。(2)選擇題1.《呂氏春秋》中說:“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意為觀察屋堂下的太陽和月亮的影子),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體現了思維的( )①間接性 ②概括性 ③能動性 ④藝術性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2.下列選項能夠反映思維具有概括性特征的有( )A.人們能夠依據科學知識回答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問題B.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C.任何發明家的原材料都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或他的實驗室D.“樹”這個概念,揭示了一切樹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即木本植物3.2020年5月,基于經濟下行風險,央行分兩次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此舉體現了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表明( )A. 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又反作用于實踐B.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客觀對象C.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D. 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是人腦的機能4.曹操是東漢時代的風云人物。東漢末年正值亂世,群雄割據。曹操先下手為強,搶在其他諸侯之前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來擴大自己的勢力。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企圖統一全國,對內消滅了呂布、劉表、馬超等多方割據勢力,對外降服了南匈奴、鮮卑等外族勢力,最終北方真的實現了統一大業。材料體現了曹操思維的哪個主要特征( )A.間接性 B.科學性 C. 能動性 D.概括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