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教學設計+評測練習(含答案)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教學設計+評測練習(含答案)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資源簡介

第五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玄宗統治后期朝政腐敗,釀成“安史之亂”的情況;知道唐末農民起義及唐朝的滅亡、中國進人紛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等史實。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唐玄宗統治后期朝政腐敗的了解用人要德才兼備的重要性;通過思考“強盛的唐朝為什么會爆發安史之亂”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唐末農民起義的爆發也是唐朝政治腐敗的結果;理解出現“五代十國”紛亂局面中的統一因素,認識到國家民族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
教學難點: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及影響、認識到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藩鎮割據的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理解五代十國時期存在的統一因素。
【教學手段】
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
唐朝安史之亂、反映安史之亂的詩歌及五代十國形勢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最主要的文學形式一一詩展示杜甫的《垂老別》(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這么一個難得的盛世局面,到了天寶年間竟從頂峰急劇地跌落下來。唐朝由盛而衰,從衰落到滅亡。這些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第一篇章:安史之亂
1、安史之亂:教師多媒體出示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書本 23-24頁,思考讓學生找出安史之亂的背景、經過、影響。由組長帶領本組同學先自學,然后討論達成共識。
2、教師依據材料指導學生思考并結合課本回答:安史之亂爆發的歷史背景?根據材料簡單概括:
(1)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日益腐敗。
(2)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
(3)節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輕。
(4)安祿山擔任三個邊地的節度使,逐漸擴張勢力。
3、據材料分析安史之亂的重要影響,教師引導:
結合材料并閱讀課本 P24,說說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什么樣的災難?給唐朝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1)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地方上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教師可補充介紹:玄宗時,邊境共設10個節度使。安史之亂期間和以后,唐朝增設了許多節度使。不少節度使管轄的地區,名義上是唐朝的藩鎮,實際上是割據勢力。
“雖稱藩臣,實非王臣”。藩鎮之間、藩鎮和中央之間,不斷爭戰,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統治力量。
4.評價唐玄宗學生討論后得出:唐玄宗統治前期,重用賢人,勵精圖治,銳意改革,使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空前發展,把唐朝推向全盛,出現開元盛世的局面,這是他的功績。而唐玄宗統治后期,卻重用奸臣,貪圖享樂,荒于朝政,導致安史之亂,國家日趨衰落,這又是他無可爭辯的過失。所以,唐玄宗有功有過。但總起來說,唐玄宗應該是一位有作為的帝。經驗教訓:完善人才選拔制度,用人要德才兼備,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
(二)第二篇章:
黃巢起義(多媒體展示黃巢起義圖)學生讀教材和圖,搶答
1.黃巢起義的背景和結果。
(1)背景:唐朝后期政治腐敗:藩鎮割據,混戰不已;宦官專權,把持朝政。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連年災荒,無以為生,大規模農民起義爆發。
(2)起義軍在黃巢的率領下,轉戰南北并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治以致命打擊。
2.唐朝滅亡:原為農民起義軍將領的朱溫,后投降朝廷,被封為節度使,與其他藩鎮聯合鎮壓了黃巢起義。他逐漸控制朝政,陸續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據勢力。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
(三)第三篇章:五代十國
1.概念:唐朝滅亡后的 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那時,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總稱為十國。
2.這個時期政權較多學生很難捋順更迭的順序,也缺乏對五代十國的詳細了解,我截取了視頻片段助學生一臂之力,讓他們更好的認識到這個階段的特點,各國的大致情況。讓學生看“五代十國形勢圖”,了解五代十國的基本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書本討論:
(1)、五代十國的歷史影響
(2)、五代的統治特點教師歸納: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繼續擴大,軍間的不斷混戰,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廣大人民的愿望。最后統一的大任由北宋完成,中國歷史進入了嶄新的一頁。
三、課堂小結:
唐朝盛極一時,最后因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導致了王朝的衰敗,和接下來幾百年的混亂,我們應該從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為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戒驕戒躁,始終如一。
第五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評測練習
1、(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題)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認為“開元之世,幾家給人足,一楊貴妃足以敗之。”這一說法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亂的原因 B.客觀指出了楊貴妃的過失
C.真實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響 D.掩蓋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2、(2021·江西·中考真題)“及范陽節度使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材料所述歷史事件導致了
A.東漢末年社會動蕩 B.隋朝滅亡
C.唐朝由盛轉衰 D.金與南宋對峙
3、(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這是杜甫《垂老別》中的詩句。該詩創作于唐朝由盛轉衰的動亂時期。請問這場動亂是
A.大澤鄉起義 B.安史之亂 C.黃巢起義 D.黃巾起義
4、(2021·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公元 907年,一個在東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龐大帝國轟然倒塌,中國進入了又一個分裂割據的亂世。這個“亂世”是( )
A.春秋戰國時期 B.魏晉南北朝時期
C.五代十國時期 D.遼宋夏金元時期
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上(唐憲宗)顧謂宰臣日:“朕讀《玄宗實錄》,見開元初銳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開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對日:“玄宗少歷民間,身經違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蘇颋、盧懷植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樂,漸遠端士,而近小人。
--《舊唐書憲宗下》
(1)依據材料指出,開元初和開元末,唐玄宗的治國措施有何不同。各產生了什么影響?
(2)唐玄宗所作所為帶來的不同結果給我們什么啟示?
答案和解析:1 D 2 C 3 B 4 C5
【解析】本題以史料為切入點,考查唐玄宗前后期統治的不同及帶來的后果。開元初,唐玄宗勤于政事,重用人才,實行改革。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開元末,唐玄宗貪圖享樂,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由盛轉衰。前后時期統治措施及結果的不同,告訴我們:親賢臣,遠小人,則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反之,則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王朝衰亡。答案:(1)開元初:勤于政事,重用人才,實行改革。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開元末:貪圖享樂,不理政事,任用奸臣。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由盛轉衰。(2)親賢臣,遠小人,則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反之,則政治腐敗,社會動蕩,王朝衰亡。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再現了唐朝由盛世到衰敗的過程,重點是記誦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得出正確的教訓和人生觀。在本課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統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帶來的嚴重后果,以此啟發學生,讓他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認識到五代十國雖然混亂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著統一的因素,從而意識到,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宿愿。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不小歷中教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不少歷史教師都對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片面追求課堂里的熱鬧,使本來井然有序的課堂變成了一盤散沙,最終的結果是把老師從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完完全全變成了課紀律的維護者、監管。所以我在課堂上盡量把時間給學生讓他們看課本、思考問題、探討問題,做成常規課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在組織活動時一定要多方面考慮,不能為活動而活動。教學方法的實踐與運用,無非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要把抽象、艱澀的知識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的展現給學生,學生自己思考,分組討論,發表見解,教師啟迪總結。總之,在歷史教學中的探索和創新一定要為教學服務,真正讓學生學到知識提升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霍林郭勒市| 达拉特旗| 奉化市| 漾濞| 五家渠市| 台中市| 巴中市| 仁寿县| 阜城县| 惠水县| 阜城县| 沾化县| 鹤峰县| 青冈县| 九江市| 墨脱县| 太白县| 雷山县| 洛扎县| 吉隆县| 东平县| 海伦市| 和政县| 肇源县| 油尖旺区| 陆河县| 安陆市| 湄潭县| 菏泽市| 抚宁县| 耒阳市| 中西区| 兴安盟| 双柏县| 若羌县| 华亭县| 秦皇岛市| 长子县| 稻城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