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四單元 發展先進文化綜合探究 感悟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 教案一、一周知識概述(一)理論依據1、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之源,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源:21·世紀·教育·網】2、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3、實踐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文化創新的源泉。4、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鑒和融合,這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21*cnjy*com5、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各族人民共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6、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必須遵循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7、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是我們進行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www-2-1-cnjy-com8、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二)感悟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1、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要求和途徑。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來源:21cnj*y.co*m】 (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把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道德建設作為中心環節,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立足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不斷創新,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 (6)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全體人民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是社會主義文化創作的源泉。3、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是引領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旗幟。4、面向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充滿時代精神的重要體現。 (1)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代化建設是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 (2)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賴于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根本保證。5、面向世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開放精神的重要體現 (1)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 (2)發展中國先進文化,既要充分重視世界各種文化思想的影響和挑戰,又要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博采眾長,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21·世紀*教育網 (3)發展中國先進文化,既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又要積極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成就和魅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2·1·c·n·j·y6、面向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鼓勵創新精神的重要體現。 (1)馬克思主義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實質,文化的方針要順應歷史潮流,響應時代呼喚。2-1-c-n-j-y (2)只有不斷融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使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得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開辟中國文化的新境界。【版權所有:21教育】 (3)只有不斷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積極進行文化創新,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7、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民族的文化 (1)它代表和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國家的獨立,不僅體現在政治、經濟上的獨立,也體現在文化上的獨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它源于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中華民族的形式、中華民族的風格、中華民族的氣派,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特征。 (3)它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設的實踐。反映中國人民自己創造自己新生活的進程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立身之本。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科學的文化 (1)它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主張實事求是、理論和實踐統一。 (2)它反對一切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3)它積極吸收各種科學、進步的思想文化,與各種錯誤的思想文化劃清界限。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大眾的文化 (1)它來自于人民大眾,服務于人民大眾,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2)它充分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方面、豐富健康的精神需求。 (3)它強調人民大眾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文化創造的主體,又是服務對象。中國老百姓喜歡不喜歡、歡迎不歡迎,是評判文化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規定著文化創新的方向和方法。二、重點知識解析(一)如何宏觀把握本綜合探究課的內容?1、本綜合探究課的內容是對教材其他單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別是對第四單元內容的綜合和補充。因此,我們必須把本綜合探究課的內容同以前單元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我們才能避免理解上的片面性和狹隘性。21cnjy.com2、該綜合探究的主要目標是加深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涵的理解,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品質,把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點。21·cn·jy·com(二)如何理解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1、判斷一種文化是不是先進文化,要看這種文化是否站在時代前列,是否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2、代表先進的經濟、政治力量的文化,就是站在時代前列、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文化,就是先進文化。3、社會主義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先進的文明形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先進的經濟、政治制度,也是先進的文化形態。21教育網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思想是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就在于它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處:21教育名師】(三)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 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但是并不是一個難點。大家可以參照“知識點概述”相關內容。需要補充的是,也并不僅限于以上內容。21*cnjy*com三、難點知識剖析(一)如何理解“三個面向”體現了中國先進文化與時俱進的品質? 這個問題其實質就是要通過解讀“三個面向”的內涵,挖掘它的時代特點。提示如下: (1)“面向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充滿時代精神的重要體現。 (2)“面向世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開放精神的重要體現。 (3)“面向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鼓勵創新精神的重要體現。(二)如何理解“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三者之間的聯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淵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它根植于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代表和維護了中華民族的最根本利益。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就是因為它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符合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反映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