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 《竹編小籮筐》教學設計課題 竹編小籮筐 單元 二單元 學科 勞動 年級 五年級學習目標 1.勞動觀念:通過了解竹編小籮筐的實踐過程,培養勞動創造財富的勞動觀念。 2.勞動能力: 了解竹編小籮筐的方法,學會自己獨立竹編小籮筐,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3.勞動習慣與品質:養成做事認真、仔細、善于思考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4.勞動精神:通過實踐,養成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重點 通過了解竹編小籮筐的實踐過程 ,培養編織的勞動技能。難點 了解竹編小籮筐的方法 ,學會自己獨立竹編小籮筐 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竹編是我國傳統民間手工藝之一。在形形色色的竹編制品中,最接地氣的立體竹編足籮筐。籮筐,輕巧耐用,千百年來是中國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今天,就讓我們學習最簡單的立體竹編——小籮筐。2.閱讀知識窗,了解四川竹編。四川自然環境優越,是竹子的主要產地之一。遠在2000多年前,勤勞的四川人民就開始用竹制作農用器具。清代,巴蜀工匠創編出的瓷胎竹編是四川獨有的竹編工藝品。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竹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現在,崇州市道明鎮和眉山市青神縣是我國著名的“竹編之鄉”。出示課題。 閱讀了解、討論交流 通過敘述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與本課題相關的話題,啟發學生,為后文鋪墊。講授新課 一、看圖片,了解竹編小籮筐所需的工具與材料。竹編小籮筐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有夾子、直尺、加工好的竹篾。 二、活動與過程1.說一說:關于竹編小籮筐,我們應該搜集哪些信息?學生1:我想知道編織的步驟有哪些?學生2:我想知道編織小籮筐的基本方法。學生3:我想知道小夢筐的造型有哪些?學生4:我還想知道小籮筐的型號有哪些?2.學一學竹編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此基礎上,穿插各種技法,如梳編、插、穿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樣。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竹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編織形式。 看圖片,學習編織籮筐的最基本技法,即壓一挑一法。(1)先將竹絲豎著排列,再拿一根竹絲橫著。(2)一條竹絲在上,一條竹絲在下,交替編織。(3)接著橫向和縱向加竹絲,猶如一個個錯位的“十”字根據搜集的資料,我能按照正確順序給竹編編織排序。(3 )收口 (1)起底(2)編織3. 看圖片,按照搜集的制作步驟來編一個小籮筐吧。(1)將竹篾每兩條拼成一個直角十字架,再將四個十字架重疊在一起。(2)壓一挑一法。細竹條一前一后,沿圓形穿插,形成小籮筐的底部。運用輻射往外編,逐漸擴大,編織即成。(3)在底部加竹篾,利用夾子,將竹篾朝八個方向分別插入圈好的圓邊,形成兩層底。(此步也可以省略)(4)按照壓一執一法,沿著邊緣交叉編織。從小籮筐的底部一直一圈一圈地往上編。(5)收尾。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探住小籮筐外圓口一條豎著的竹篾根部,右手手心朝外拉這條竹篾,使它向右下桃二壓一挑一(詳見圖),邊穿邊拉。左手再捏第二條豎著的竹篾根部,右手重復前面的動作,以此類推。扭完一圈后,首尾合攏,塞邊合攏后剪去多余部分,小籮筐即告完成。6.閱讀小貼士,了解編織的注意事項。(1)竹篾需要彎曲處理時,可以借助尺子比畫著進行。(2)編織過程中,注意竹篾的松緊度要一致,以免器物竹篾疏密不一致。(3)收邊的時候要整齊扎實,防止整個器物松脫散落。7.議一議在編制小籮筐的過程中,你覺得什么最重要 學生1:萬事開頭難,我覺得在編之前心中一定要有整體圖形。學生2:我覺得打底很重要,它相當于整個作品的地基。學生3:掌握多種編織方法也很重要說不定還可以編出不一樣的籮筐。觀看視頻,了解編織竹編小籮筐的過程。視頻:竹編小籮筐的過程三、評價與收獲1.欣賞小組里其他同學的竹編小籮筐作品,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學生1:這個竹編小夢筐做得好看,是因為總體圖案美觀,樣式好看給人結實的感覺。學生2:他的小籮筐做得不太成功我覺得應該這樣改進,應該收邊整齊,不要參差不齊。學生3:要想做好小籮筐,我覺得應該竹篾的松緊度一致,收邊整齊扎實。 2.同學們通過親手編制小籮筐,進一步了解了竹編藝術,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高超的技藝。在編制的過程中,你有哪些勞動感悟呢?學生1:通過親手編制小籮筐的過程,我切身感受到了竹編這門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增長了文化知識,同時被這些民間藝人身上的堅韌不拔、不怕吃苦的精神所折服。學生2:我覺得小籮筐的松緊適宜才是評價小籮筐編織好壞的標準之一。四、激勵與延伸1.“劉氏竹編”的傳奇故事“劉氏竹編”創始人劉嘉峰6歲開始接觸竹編,60多年來一直刻苦鉆研、創新竹編技法,不斷突破竹編工藝,首創了中國竹編字畫、提花瓷胎竹編、雙面竹絲編等竹編工藝新品種。每次制作竹編,他都親自到竹林挑選竹子,為了呈現竹編作品顏色的深淺適度,他會使用好幾種不同的編法。正是他對竹編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追求,使他成為獲獎無數的中國竹編藝術名家。2.竹編藝人陳云華陳云華先生,1947年生于竹編藝術的發源地青神,受祖輩的影響,自幼喜好竹編。84年他將竹編書畫藝術由最初的坐標編織法改進深化為看圖編織法。為青神竹編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陳先生是中國竹藝城,中國竹編博物館的創始人。眉山市政協委員,青神縣旅游局副局長,青神縣竹編協會會長,南城商會會長,青神云華竹旅有限公司董事長。獲“世界杰出人士”金盾。 陳先生從事竹編藝術的開發、研究三十余載,由他獨創的“單色雙面隱形”竹編藝術享譽海內外,被譽為精品中的精品,藝術中的藝術。陳先生的竹編書畫藝術作品采用優質天然竹材,經數十道獨特的工藝處理。制作成細如發絲、薄如蟬翼、透明晶瑩、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絲。再用多種不同的挑、壓、破、拼等編織絕技,運用提花編織的原理,通過虛實和明暗的變化,與名家書畫巧妙結合,在特定的環境中手工編織而成。編就的竹編畫清秀淡雅,神形酷肖,栩栩如生,立體感強。其精細效果和藝術神韻完全可與絲綢、刺繡相媲美。既保持了書法藝術和國畫的神韻,又充分體現傳統竹編藝術的風格。 裝飾用的底柱和框架選用優質高檔木質,結合木雕技藝。精工制作,既美觀大方,又易于保存。作品古樸典雅,高雅華貴,是藝術欣賞、家庭裝飾的佳品,又是饋贈親友的藝術珍品。 陳先生的作品被權威部門稱為“中國一絕”, “中國竹編藝術精華”特精細竹編“清明上河圖”、“中國百帝圖”、“偉人頌”、“八仙圖”、“隱形觀音”、“駿馬圖”等數十件作品在國家、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宣傳媒體對陳云華竹編藝術進行了上百次的報道;中央、省、市領導和相關行業專家、教授對他的竹編藝術都給予了高度贊賞和充分肯定,國際竹藤組織總干事伊恩·亨特題詞對陳云華的作品佩服得五體投地。 由陳云華先生創建的中國竹編藝術城,占地80余畝,該城集中展示了陳云華先生創編的數千種竹編藝術品。園內竹影婆娑,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在此您既可以欣賞精妙絕倫的竹編藝術品,又可以領略竹生態園林的奇妙景色。 在國內,國外舉辦竹藤編藝術培訓班60多期,共培訓各類技術員6000多人。 青神 ——文化部命名的中國唯一的竹編藝術之鄉。 看圖、閱讀,了解了解竹編小籮筐所學的物品。 學生搜集、 了解竹編小籮筐的知識。 學生根據操作步驟進行實踐。閱讀、討論、了解編織中的注意事項。 觀看視頻 評價與收獲,談談自己在勞動中的感受。學習激勵與延伸,了解中國竹編藝術名家。 通過閱讀工具與材料,引導學生對竹編小籮筐物品進行了解,為后面學習打好基礎。 通過搜集、了解等活動, 引導學生了解編織小籮筐的方法、步驟,為學習編織做鋪墊 。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習竹編小籮筐的正確方法,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掌握竹編中要做到什么和注意什么,在編織中積累經驗。 通過觀看視頻,說出竹編小籮筐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評價與收獲實踐活動,引導學會掌握評價竹編做得好與壞,同時,說說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通過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對竹編藝術名家了解 ,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激發學生傳承和弘揚竹編藝術!課堂練習 說一說,你了解的竹編知識,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想一想,做一做 完成隨堂練習題課堂小結 回顧整節課,說一說,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1.我們學習編織籮筐的最基本技法,即壓一挑一法。2.我們學習了按照起底——編織——收口的步驟編織小籮筐的過程。 3.我們了解了編織小籮筐的注意事項。4.我們了解了一些竹編藝人。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竹編小籮筐 竹編小籮筐的方法勞動收獲 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第二章 生產勞動第7課 《竹編小籮筐》川民版 五年級上冊了解目標看課件,了解本節課的學習任務。1.勞動觀念:通過了解竹編小籮筐的實踐過程,培養勞動創造財富的勞動觀念。2.勞動能力:了解竹編小籮筐的方法,學會自己獨立竹編小籮筐,培養動手實踐的能力。3.勞動習慣與品質:養成做事認真、仔細、善于思考的勞動習慣和品質。4.勞動精神:通過實踐,養成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新知導入竹編是我國傳統民間手工藝之一。在形形色色的竹編制品中,最接地氣的立體竹編足籮筐。籮筐,輕巧耐用,千百年來是中國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新知導入閱讀知識窗,了解四川竹編。四川自然環境優越,是竹子的主要產地之一。遠在2000多年前,勤勞的四川人民就開始用竹制作農用器具。清代,巴蜀工匠創編出的瓷胎竹編是四川獨有的竹編工藝品。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竹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現在,崇州市道明鎮和眉山市青神縣是我國著名的“竹編之鄉”。新知講解竹編小籮筐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有夾子、直尺、加工好的竹篾。工具與材料夾子 直尺 加工好的竹篾看圖片,了解竹編小籮筐所需的工具與材料。新知講解我想知道編織的步驟有哪些?我想知道編織小籮筐的基本方法。我想知道小籮筐的造型有哪些?我還想知道小籮筐的型號有哪些?說一說:關于竹編小籮筐,我們應該搜集哪些信息?工具與材料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學一學竹編以經緯編織法為主,在此基礎上,穿插各種技法,如梳編、插、穿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樣。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竹編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編織形式,這里我們先學習編織籮筐的最基本技法,即壓一挑一法。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3)接著橫向和縱句加竹絲,猶如一個個錯位的“十”字。(1)先將竹絲豎著排列,再拿一根竹絲橫著。(2)一條竹絲在上,一條竹絲在下,交替編織。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 )收口根據搜集的資料,我能按照正確順序給竹編編織排序。( )起底( )編織123新知講解看圖片,按照搜集的制作步驟來編一個小籮筐吧。活動與過程(1)將竹篾每兩條拼成一個直角十字架,再將四個十字架重疊在一起。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2)壓一挑一法。細竹條一前一后,沿圓形穿插,形成小籮筐的底部。運用輻射往外編,逐漸擴大,編織即成。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3)在底部加竹篾,利用夾子,將竹篾朝八個方向分別插入圈好的圓邊,形成兩層底。(此步也可以省略)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4)按照壓一執一法,沿著邊緣交叉編織。從小籮筐的底部一直一圈一圈地往上編。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5)收尾。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探住小籮筐外圓口一條豎著的竹篾根部,右手手心朝外拉這條竹篾,使它向右下桃二壓一挑一(詳見圖),邊穿邊拉。左手再捏第二條豎著的竹篾根部,右手重復前面的動作,以此類推。扭完一圈后,首尾合攏,塞邊合攏后剪去多余部分,小籮筐即告完成。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閱讀小貼士,了解編織的注意事項。(1)竹篾需要彎曲處理時,可以借助尺子比畫著進行。(2)編織過程中,注意竹篾的松緊度要一致,以免器物竹篾疏密不一致。(3)收邊的時候要整齊扎實,防止整個器物松脫散落。新知講解萬事開頭難,我覺得在編之前心中定要有整體圖形。我覺得打底很重要,它相當于整個作品的地基。掌握多種端織方法也很重要說不定還可以編出不一樣的籮筐。議一議 在編制小籮筐的過程中,你覺得什么最重要 活動與過程新知講解觀看視頻,了解編織竹編小籮筐的過程。活動與過程新知講解這個竹編小籮筐做得好看,是因為總體圖案美觀,樣式好看給人結實的感覺。他的小籮筐做得不太成功我覺得應該這樣改進,應該收邊整齊,不要參差不齊。要想做好小籮筐,我覺得應該竹篾的松緊度一致,收邊整齊扎實。欣賞小組里其他同學的竹編小籮筐作品,說一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評價與收獲新知講解同學們通過親手編制小籮筐,進一步了解了竹編藝術,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高超的技藝。在編制的過程中,你有哪些勞動感悟呢?評價與收獲我覺得小籮筐的松緊適宜才是評價小籮筐編織好壞的標準之一。通過親手編制小籮筐的過程,我切身感受到了竹編這門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增長了文化知識,同時被這些民間藝人身上的堅韌不拔、不怕吃苦的精神所折服。新知講解“劉氏竹編”創始人劉嘉峰6歲開始接觸竹編,60多年來一直刻苦鉆研、創新竹編技法,不斷突破竹編工藝,首創了中國竹編字畫、提花瓷胎竹編、雙面竹絲編等竹編工藝新品種。“劉氏竹編”的傳奇故事評價與收獲新知講解激勵與延伸陳云華先生,1947年生于竹編藝術的發源地青神,受祖輩的影響,自幼喜好竹編。 陳先生是中國竹藝城,中國竹編博物館的創始人。眉山市政協委員,青神縣旅游局副局長,青神縣竹編協會會長,南城商會會長,青神云華竹旅有限公司董事長。獲“世界杰出人士”金盾。竹編藝人陳云華課堂練習說一說,你了解的竹編知識,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課堂總結1.我們學習編織籮筐的最基本技法,即壓一挑一法。2.我們學習了按照起底——編織——收口的步驟編織小籮筐的過程。3.我們了解了編織小籮筐的注意事項。4.我們了解了一些竹編藝人。回顧整節課,說一說,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作業布置1.回家后,把學到的竹編知識,講給家人,和他們一起分享!2 .反思與分享:(1)在竹編小籮筐的勞動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樂趣?(2)在竹編小籮筐的過程中,你碰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解決的?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川民版《勞動教育》五上 第7課《竹編小籮筐》教案.doc 【核心素養目標】川民版《勞動教育》五上 第7課《竹編小籮筐》課件.pptx 竹編小籮筐的過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