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 二 歷 史(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主備: 審校:教學目標 1.了解全民族堅持抗戰、中共七大、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實,探究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偉大歷史意義,培養學生依據史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張自忠和左權的典型事跡,以及全國各界團結抗戰的情況,說明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將本課所學內容與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將抗日戰爭和之前學習的列強侵華戰爭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討論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3.認識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教學重點 1.中共七大;2.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教學難點 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教學過程 關鍵點撥一、導入新課 1945年8月15日,一個令中華民族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這一天,不可一世的日寇終于在正義面前垂下了頭,日本投降了,整個中華民族沸騰了。經過血與火的奮戰,中華民族最終贏得了百年反侵略歷史上第一次全面勝利。為了這一天,有多少個家庭妻離子散!有多少人流離失所!為了這一天,我們中華民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是如何堅持抗戰的 日本侵略者是怎樣失敗的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又有哪些呢 請進入本課,學習了解這些史實!二、學習新課 (一)全民族堅持抗戰1.日本侵華策略的改變(1)背景:廣州、武漢淪陷后,日軍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和國內資源緊張,遂改變策略。 (2)表現:對國民政府采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加強對占領區的軍事統治和經濟掠奪?!締栴}探究1】在日本侵略者的誘降下,國民政府有何變化 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2.全民族堅持抗戰:【問題探究2】依據材料分析我國抗日戰爭的特點及作用。特點: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中華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各愛國軍隊、各階層愛國人士以及海外華僑,團結起來,開展全民族的抗日戰爭。作用:它是奪取抗戰勝利的旗幟,對于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有決定性的作用。(二)中共七大1.歷史背景(1)國際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取得勝利。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開時,意大利法西斯已投降;德國法西斯四面被圍,蘇聯軍隊兵臨柏林城下;大會閉幕前,德國法西斯滅亡;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節節敗退。(2)國內背景:共產黨方面:自1943年起,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始局部反攻,抗日形勢好轉。國民黨方面:搶奪抗戰勝利果實,中國面臨著光明、黑暗兩種前途和命運的選擇?! ?.七大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如何奪取抗戰的勝利以及抗戰勝利后中國將走一條什么道路的問題。 3.中共“七大”的內容:4.中共“七大”的意義:(三)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四)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中國人民從1931年反擊日本入侵,打響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第一槍算起,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抗戰前后達14年之久。最后,大而弱的中國打敗了小而強的日本。這是弱國打敗強國的典型范例。為什么一個弱國能夠最后打敗強國 1.原因: 抗日戰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華民族實行全民族抗戰。(1)中國的抗戰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領導全民族抗戰是勝利的基本保證。(3)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支援(美國投擲兩枚原子彈;蘇聯對日宣戰)是重要因素。 2.意義:見第107頁最后一段。三、課堂小結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民族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經過十四年的浴血奮戰,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谷諔馉幍膭倮墙倌陙碇袊嗣穹纯沟蹏髁x侵略的完全勝利,它洗雪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恥辱,中華民族從此由衰敗走向重新振興,開始了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四、鞏固練習 新課程實踐與探索叢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2課練習。板書設計 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全民族堅持抗戰:1.日本改變侵華策略2. 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張自忠、左權二、抗日戰爭的勝利1.中共“七大”: 背景、內容、意義2.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配合3.中國的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與偉大意義1.原因:根本原因——民族覺醒、民族團結、民族抗爭2.意義:教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