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社會獨立作業一、選擇題(20 小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1.公元 581 年,楊堅建立隋朝,589 年滅亡陳朝,中國重歸統一。隋朝能夠統一南北的根本 原因是( )A.隋文帝是個英明的皇帝 B.陳朝國君陳后主荒于政事C.實現統一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D.隋朝軍隊英勇善戰2.唐太宗認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 )A 房玄齡 B. 魏征 C. 杜如晦 D. 李密3.生活在唐玄宗統治時期的百姓,下列事情中能夠看到的有( )①姚崇就任丞相 ②楊國忠、李林甫把持朝政③黃巢起義爆發 ④唐朝進入鼎盛時期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按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開鑿大運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滅陳, 統一全國 ④唐朝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5.清朝趙翼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 材料中的“李杜”指的是( )A. 李白、杜甫 B. 李商隱、杜甫 C. 李白、杜牧 D. 李商隱、杜牧 6.隋唐書法和繪畫藝術燦爛奪目,某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打算舉辦一期“隋唐書畫展”。 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參展的是( )①顏真卿 ②王羲之 ③柳公權 ④吳道子 ⑤閻立本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7.唐朝人如果想了解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等,可以查閱的書籍是( )A. B. C. D.8.地方節度使權勢增大, 他們名義上服從中央管理,實際上各自為政, 割據一方。這反映了 唐朝后期出現( )A. 皇權強化 B. 土地兼并 C. 藩鎮割據 D. 賦稅沉重 9.古代中華民族最強盛的時代, 無非漢唐。而漢唐之終結,均由農民起義引起。其中給唐朝 統治以致命打擊的農民起義是( )A. 大澤鄉起義 B. 黃巢起義 C. 藩鎮割據 D. 玄武門之變 10.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唐朝滅亡后的歷史信息。其中,正確的是( )①五代十國中的十國都是南方政權 ②五代十國的開國君主都是武將③黃河流域先后出現了五個政權 ④政權更迭與分立是這一時期的典型特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1.“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 命出師御之。次陳橋驛……有以黃衣加……身, 眾皆羅拜, ‘呼萬歲’。”這一記載應出自 ( )2A. 《隋書 ·刑法志》C. 《元史 ·諸王表》B. 《宋史 ·太祖本紀》D. 《新唐書 ·高祖本紀》12.北宋初期, 宋太祖把原來由武人任職的地方高級長官逐漸改由文官擔任, 宋太宗時繼 續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位, 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 這體現北宋的政治特點是( )A. 無為而治 B. 外重內輕 C. 君弱臣強 D. 重文輕武 13.秦始皇實行郡縣制, 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 其共同目的( )A. 擴大疆域 B. 整頓吏治 C. 創新行政體制 D. 加強中央集權 14.對比歸納法是學習歷史的常用方法。小李同學在學習魏晉南北朝歷史和遼宋夏金歷史時 歸納了這兩個歷史時期時代的共同特征。 以下歸納的主題正確的是( )A. 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 B.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C.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D.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15.如下圖是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宋代定窯孩兒枕。 作品設計獨具匠心, 線條柔和流暢,細 部刻畫極為生動傳神, 是文物中的珍品。 這件文物最能說明 ( )A.宋代手工業的水平高超B.宋代農業生產技術發展 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16.宋朝的廣州、 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國商船的蹤跡, 近至朝鮮、 日本, 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 這表明當時的宋朝( )A. 制瓷技術先進 B. 邊界貿易興旺 C. 經濟重心南移 D. 海外貿易發達 17.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建立的行政機構, 是元朝時設置的 ( )A . 駐藏大臣 B . 軍機處 C . 伊犁將軍 D . 澎湖巡檢司18. (2021年黑龍江齊齊哈爾市) 某同學搜集了蘇軾、 李清照、 辛棄疾等人物資料進行 探究性學習。他探究的主題是( )A . 漢賦的興起 B . 唐詩的繁榮 C . 宋詞的發展 D . 元曲的流行 19.火藥火器將封建領主們送入墳墓, 結束了黑暗的歐洲中世紀;指南針為資產階級的資本 積累提供了技術支持。材料表明火藥、指南針傳播的共同作用是 ( )A.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B.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轉型C.使宋元時期的文明成就享譽世界 D.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的創造力20.元朝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驛道, 驛道上設有驛站, 每隔十幾里還設有“急遞鋪”。鋪卒在接 到緊急文書后,騎快馬日夜兼程傳到下一個急遞鋪,直到送達接收地。這些措施旨在( ) A.推動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 B. 防止地方割據C.加強大一統國家的內部聯系 D.擴充國家疆域二、非選擇題(5 大題, 每題 12 分,共 60 分)21. (12 分) 學習完唐朝的歷史后, 某中學七年級(15) 班計劃以“繁盛的唐代”為主題刊出一期歷史板報。以下是某同學設計的板報樣式。請你根據要求,回答問題:創 新 篇 圖 3 圖 4 (1) 唐朝經濟繁榮, 農業生產工具有 很大改進。請分別寫出圖 3、圖 4 兩種 農具的名稱。 (2 分)交 融 篇 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 朕獨愛之如一。” 赤德祖贊上書唐朝皇帝說,唐朝和吐蕃 “和同為一家”, 自稱“甥”,稱唐朝皇 帝為“舅”。 (2) 這體現了唐太宗采取了怎樣的民 族政策?請列舉兩例相關史實? (4 分) 唐朝為加強對西域的管理,設置了哪 些機構? (2 分)開 放 篇 唐戴帷帽 女子騎馬雕塑 《奕棋仕女圖》 (局部) (3) 根據左圖說明唐朝的社會風氣有 何特點?(2 分)啟 示 (4) 綜合上述材料, 唐朝的繁盛給后人的留下什么啟示?(2 分)22. (12 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右圖是某運河示意圖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 其為利也博哉。(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運河 A 和 B 是指哪兩個河段?根據材料二說明該運河的開通有何意義? (4 分)材料三: “朝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爾曹”。(2) 材料二的詩句與我國古代哪一制度有關? 這一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該制度在武則天時期如何得到發展? (6 分)(3) 綜合上述材料, 結合所學知識, 請概括隋唐時期的時代特征。 (2 分)323. (12 分) 閱讀材料,探究問題。【經濟繁榮】材料一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趨勢圖(①②③)——根據付筑夫《中國經濟史論叢》整理 (1) 根據材料一,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唐朝,請選擇圖中合適的序號。唐朝進入鼎盛時期是哪位皇帝, 出現了什么局面? 導致 754 年后經濟發展曲線開始下行的 原因是什么?(4 分)【治國方略】材料二 唐太宗曾對大臣說: “為君之道, 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 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還常引用古人的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2) 概括材料二中唐太宗的執政理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他踐行這一執政理念在經濟上的具體措施。 (4 分)【文化發展】材料三 唐朝的對外開放具有“大出大進”,的特點, “大進”是指唐朝文化 吸收外來文化, 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 廣泛影響到周邊國 家和地區, 其表現在朝鮮和日本的變化。 —— 《開放與興盛的唐朝》 (3) 根據材料三,運用史實, 各舉一例說明唐朝文化“大出大進”的特點。 (2 分)(4) 綜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歸納國家興盛所需具備的因素。 (2 分)424.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2 分)材料一 見右圖材料二:方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 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 常熱, 天下足。”一摘自〔南宋〕《渭南文集》材料三: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任何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 往 社會發現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 我愿意活在中國 的宋朝。”(1)材料一中政權①的建立者是誰?其通過什么事件獲得政權? 建立政權②的是哪個民族? 南宋政權的建立者又是誰?(4 分)(2)材料二中的歷史現象說明我國古代的經濟發展出現了什么變化? 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有 哪些? (任寫其中兩點原因) (4 分)(3)結合所學知識, 說說湯因比“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的原因。(任答兩點即可) (4 分)25.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005 年, 北宋和遼雙方訂立和議,遼朝撤軍,宋給遼歲幣,此后很長時間雙方保 持著和平局面;1044 年北宋和西夏訂立“宋夏和議”,西夏元昊向北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宋夏邊境貿易興旺; 1141 年南宋和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宋金對峙局 面形成。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陰山, 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際,有不 及焉——《元史 ·地理志》材料三:夫人臣之侵其主也, 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 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為惠于法之內。—— 《韓非子 ·有度》 (1)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北宋和遼訂立的合約指的是什么?(2分) 北宋與遼、 西夏訂立和約, 南宋與金“紹興和議”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有何積極作用? (2分)(2) 據材料二, 元朝為實現對廣大疆域的管轄實行了怎樣的行政區劃管理制度? (2分) 又分別設置了什么機構專門管理臺灣和西北西域地區?(2分)(3)材料三所說科技發明指什么?請再舉一例宋元時期促進世界文化傳播的科技發明成就 及其影響(4 分)56七年級社會獨立作業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D A C A C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A A D D C B C二、非選擇題(5大題,每題12分,共60分)21.(1)圖一:曲轅犁;圖二:筒車。(2分)(2)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文成公主入吐蕃(或者金成公主入藏)等(2分);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2分)(3)比較開放,充滿活力;兼容并包(2分)(4)啟示:加強對外交往;加強民族友好關系;重視科技創新;重視經濟發展等等(2分)。22.(1)永濟渠,邗溝(2分)。意義: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 (2分)(2)制度:科舉制;標志:隋煬帝設進士科。武則天: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 (6分)(3)時代特征: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2分)23.(1)②、唐玄宗、“開元盛世"、安史之亂。(4分)(2)以民為本,減輕人民勞役負擔,鼓勵發展生產。(4分)(3)“大進”:阿拉伯帝國的風俗習慣、朝鮮半島的音樂傳入中國,對唐朝文化的發展產生影響;玄奘西行求取佛經,吸收外域文化。“大出”:日本派遣唐使來華學習唐朝文化;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4)因素:國家統一、強盛;社會安定;開明正確的治國方略;經濟文化繁榮;開放的對外政策等。(2分)24.(1)趙匡胤;陳橋驛兵變或陳橋兵變;女真族;趙構或宋高宗。(2)經濟重心南移。南方戰亂少;中原人南遷,帶去先進的技術,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或北方人口南遷);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等。(任答兩點)(3)宋朝農業發展快;手工業興旺;商業繁榮;市民文化生活豐富;文化燦爛;宋朝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等。(言之有理即可)25.(1)澶淵之盟(2分)積極作用:議和使彼此獲得了一個較長時間相對和平的局面,這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族交融(2分)(2)行省制度(2分)臺灣:澎湖巡檢司 西北:北庭都元帥府(2分)(3)指南針(2分)北宋時期,匠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社會答案.docx 七下社會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