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東陽市 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 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考生須知:1.全卷共兩大題,25 小題,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本次考試采用開卷形式。2.全卷分為卷Ⅰ(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須 用 2B 鉛筆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3.請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 卷 Ⅰ說明: 本卷有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請用 2B 鉛筆在“答題紙”上將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相對應的小方框涂黑、涂滿。1.新華社北京 3 月 21 日電 近日, 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 ▲ 方案》,并發出通 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A.調查研究 B.機構改革 C.鄉村振興 D.科技創新2 .4 月 5 日開始,法國總統 ▲ 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A.馬克龍 B.馮德萊恩C.戴高樂 D.拜登3.右圖中海峽 M 連接的大洋是A.大西洋和太平洋B.北冰洋和大西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北冰洋和印度洋4.小李在觀察了右圖后,得出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①D 點屬于中緯度 ②A 點在釣魚島西北方③C 點屬于臺灣海峽 ④F 地在福建省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下面是小明同學摘錄的四張地理知識卡片,卡片內容正確的有①安第斯山脈素 有“南美洲脊梁” 之稱。 印第安人遵 循因地制宜原則 發展經濟。 ②日本漁業資源 豐富, 有獨特的 “魚文化”。漁民 習慣只捕不養。 ③因全球氣候變 暖,海平面上升, “水城”威尼斯面 臨著生存危機。 ④農業是美 國人 民的衣食之源, 高 產的水稻也能滿 足眾多人口 的需 要。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大一統王朝屢屢被農民起義推翻, 一再印證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農民大起義的 共同點是A.以“平等”的口號相號召 B.以宗教為組織形式C.有反對民族壓迫的特點 D.因反對苛政而舉兵初三模擬考試歷史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 1 頁(共 6 頁)7.下例圖片中歷史文物上的文字“司(后)母戊”方鼎(局部) “漢并天下”瓦當 “漢委奴國王”金印A.有印證歷史史實的作用 B.完整呈現了漢字的演變過程C.都體現了封建中央集權制度 D.均以隸書字體進行呈現8.學習歷史要關注單元主題和課題之 間的聯系, 建構知識結構。右邊思 維導圖中的單元主題應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9.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構筑起了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下列精神形成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有①井岡山精神 ②雷鋒精神 ③大慶精神 ④焦裕祿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圖為某同學在學習《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時設計的部分知識結構圖,其中①處應是從忘 墾殖運動 莊園衰落與 瓦解 新的生產 經營方式 土地 (1) 市場 富裕農民 雇傭集中A.家族農場 B.農民起義 C.豪強地主出現 D.租地農場11.美國內戰、俄國 1861 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A.對農民進行掠奪 B.自上而下的改革C.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12.在人工智能時代,不會被機器所代替的能力是A.質疑 B.學習 C.勞動 D.綜合13.江家姐弟秉承“準確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訓, 幾十年只做公平秤。有不法商販愿出大 價錢讓他們做缺斤少兩的“短秤”,他們斷然拒絕,說“秤雖然不大, 但稱的是良心”。 江家姐弟的行為①堅守了公平正義 ②用制度保障了公平③用司法捍衛了公平正義 ④是誠實守信的表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初三模擬考試歷史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 2 頁(共 6 頁)14 . “你所站立的地方, 就是你的中國; 你怎么樣, 中國就怎么樣; 你光明, 中國便不黑暗。 ”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不足道,但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騰起改變時代的“正能 量”。這說明①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力量 ②集體的發展為個人的進步提供條件③集體的力量源于成員間的團結協作 ④集體培養我們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5.下列案例與違法類別相匹配的是選項 案例 違法類別① 顧某酒后多次惡意撥打 110,被公安機關拘留 8 天 民事違法② 陳某非法販賣瀕危野生動物,被判處有期徒刑 9 年 刑事違法③ 孫某打球時,誤傷他人眼睛,被判定賠償 8500 余元 行政違法④ 王某銷售無標示的含有“冰墩墩”圖案的臺燈,被罰款 5000 元 刑事違法A.① B.② C.③ D.④16.每年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各地都會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演練活動。這些舉措①有利于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 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和司法保護③能使青少年成長道路上避免遭遇挫折 ④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7.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調研時指出: “我們鼓勵民營企業發展, 黨和國家在民營企業遇 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 就是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 ” 這是因為民營經濟①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③在支撐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④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 .2023 年 3 月 10 日,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憲法宣誓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工 作人員就職時進行憲法宣誓,是為了A.維護憲法穩定,保障憲法實施 B.規范權力運行,保障公民權利C.增強憲法意識,加強憲法監督 D.增強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19.道德與法治課上, 一位同學在新聞播報活動中展示了以下內容, 該同學播報的主題應是A.發揚人民民主 B.改革促進發展20.由中國首倡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①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和諧理念③解決了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A.①③ B.②③C.政府行使職能 D.建設法治中國②得到世界所有國家的響應④需要世界各國的一致行動 C.①④ D.③④初三模擬考試歷史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 3 頁(共 6 頁)卷 Ⅱ說明:本卷有 5 小題,共 60 分。請用黑 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21 . (12 分)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 青海省共和縣的塔拉灘( 圖 1),人煙稀少, 曾是沙化占 98.5%的 “不毛之地”。 2012 年,江蘇 省政府支援青海在塔拉灘建設了一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 電基地,并創造了 “牧光互補”發展模式(“牧”是指畜牧業;“光”是指光伏發電;如圖 2 所示)。 如今, 這里最大風速減小 22%,蒸發量減少 30%,空氣濕度增加近 5%,植株高度也增加了 14 厘米, 該基地每年向江蘇就輸送 10 億度電。材料二:圖 1:塔拉灘位置圖,圖 2:“牧光互補”模式示意圖。圖 1 圖 2(1) 據圖 1 指出塔拉灘所在的地理區域。(2 分)(2) 根據圖文資料,概括塔拉灘成為太陽能發電基地的有利條件。(4 分)(3) 綜合圖文資料,談談你對“牧光互補”模式的理解,并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評價這一模 式。(6 分)22 . (12 分) 糧食安全關系到國家安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圖 1、圖 2材料二:南宋時,臨安新城縣的“ 山田多種小米”, 嚴州廣種蕎麥;婺州“ 高者種粟,低者種豆,有水源者藝稻,無水(圖1) (圖2)源者布麥”。 ——《浙江通史 ·宋代卷》材料三: 明朝后期, 玉米、番薯等糧食品種傳入中國,逐漸得到推廣。番薯 “畝可得數千斤,勝五谷幾倍”, 玉米“種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緩解了“民食問題”……清代以來,人口壓力不斷增加, 原本人煙稀少的廣大山區……玉米、番薯等栽種遍野… … “棚民租山墾種, 阡陌相連, 將 山土刨松, 一遇淫霖, 沙隨水落, 傾注而下, 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納。”——摘編自何炳棣、陳樹平等的研究成果 初三模擬考試歷史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 4 頁 (共 6 頁)(1)說出材料一圖 1、圖 2 所示農具的名稱。(4 分)(2)根據材料二,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分析南宋浙江糧食生產發展的原因。(2 分)(3) 玉米、番薯等糧食作物源于哪一大洲?據材料三概述這些品種傳入對我國的影響。 (6 分)23.(12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據《中、美、日、韓網絡時代親子關系的對比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中小學生 與父母發生過沖突的占 82. 1%,沖突焦點見下表。沖突焦點 學習 生活習慣 家務事 上網占比(%) 55.8% 43.8% 25.6% 25.2%材料二:“小明”的困境。(網隱)(1)據材料一概括中國親子沖突的現狀。(2 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小明”身處困境的原因。(4 分)(3)請你從心理健康和法律角度幫助“小明”擺脫困境。(6 分)24.(12 分) 《茶館》是老舍創作的話劇。《茶館》以裕泰茶館為主線, 展示了從晚清到民 國期間的社會風貌,以下為部分節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場景一:戊戌變法后的某個下午,裕泰茶館里籠罩著凄涼的氣氛,茶館里貼著“莫談國事”的標語。(右圖為“譚嗣同殉難圖”)場景二:民國初年,茶館展現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畫面。茶館漸衰,王利發嘗試改良,但仍難以為繼;特務、兵痞常來敲詐勒索……場景三: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特務和美國兵在北京街頭橫行。常四爺已難以生存,秦仲義的工廠被搶走,王利發的茶館就要被人霸占,他們都含淚為自己撒起了紙錢。這時, 茶館里的燈光漸漸暗下去了,而北京大街上的陽光卻漸漸明亮起來。(1)根據場景一和“譚嗣同殉難圖”,補充完整發生在裕泰茶館內的人物對話。(4 分) (要求:對話內容符合當時情境,圍繞主題展開。)初三模擬考試歷史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 5 頁(共 6 頁)對話主題:譚嗣同的死,值不值?出場人物: 茶館掌柜王利發、革命黨人常五爺、主張實業救國的秦仲義、忠于清王朝的龐太監。對話人物 對話內容秦仲義: 變法很難成功,救國還得靠發展實業。常五爺 ①龐太監: ②王利發: 莫談國事,各位喝茶,切記,莫談國事。(2)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場景二創作的歷史背景,并說說你對場景三中“北京大街上的陽 光卻漸漸明亮起來”的理解。(4 分)(3)“一部 《茶館》,半部近代史”。上述場景反映了近代中國怎樣的社會現實?(4 分)25.(12 分)歷史上,美國政府對中國有多次戰略誤判。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如圖 1:美方觀察組在延安。美方觀察組成員:“救中國,非共產黨之力量不 可。縱對共產主義曾有非議,而對共產黨之所作所為,欽佩至極。”—— 《黨的文獻》1944 年 12 月 21 日 如圖 2:美國政府用軍用飛機將國民黨軍隊空運到內戰前線。(1)據圖 2 指出抗戰勝利后美國的對華政策。(2 分)材料二: 1950 年 10 月 3 日凌晨,周恩來……再次向美國當局發出了嚴正警告:“美國 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線, 擴大戰爭。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 我們不能坐視不顧, 我們要 管。”然而, 美國當局把周恩來的嚴正警告視為恫嚇, 是中國政府的虛張聲勢……他們判定, 中國在軍事上不具備單獨進行干涉的能力, 不會冒險插手解決朝鮮問題, 不敢同組織有序的 美國三軍進行較量。 ——摘自央視新聞《國家記憶》 (2)寫出朝鮮戰爭發生的國際背景。周恩來向美國傳遞的信息是什么?(2 分)材料三: 在蘇聯解體后, 美國戰略家們曾認為這個古老的國度正處在疆土分裂、政治崩 潰的邊緣, 情況岌岌可危, 國家不堪一擊。鄧小平說, 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 膽子再大一些, 步伐邁得再開一點。從此,中國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3)根據材料三,說說你對社會主義的認識。(2 分)(4)美國政府對中國的誤判,原因之一是不了解中國。綜合上述材料,用所學知識論證這 一觀點。(6 分,論證過程要邏輯嚴密、條理清楚)初三模擬考試歷史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卷 第 6 頁(共 6 頁)東陽市 2023 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卷Ⅰ 選擇題1-5 BACDB 6-10 DACDD 11-15 CABBB 16-20 DBDAC卷Ⅱ 非選擇題21.(12 分)(1)青藏地區(西部地區)。(2 分)(2)自然:地勢開闊、平坦;海拔高,氣候干旱,多晴朗天氣,光照強烈。人文:地廣人稀;江蘇省政府的援助;靠近龍羊峽水電站,電網等基礎設施完善等。(4 分)(3)圖中光伏發電,能遮蔽陽光,減少水分蒸發,催生牧草生長,有利于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畜牧業,增加牧民的收入。這一模式是可持續發展模式,光伏發電既合理利用了資源,又改善了環境,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6 分)22.(12 分)(1)曲轅犁;筒車。(4 分)(2)兩宋時期,北方人口南遷,帶來了北方糧食作物種子和耕作技術;利用多樣的地形,種植不同糧食作物。(2 分)(3)美洲;(2 分)促進了農業生產,緩解了糧食安全;促進了人口增長,造成了環境的破壞等。(4 分)23.(12 分)(1)親子沖突較為普遍,沖突焦點主要在學習和生活習慣方面。(2 分)(2)父母不理解,施加壓力;小明學習壓力大,心理負擔重,缺乏調節情緒的能力;沉迷網絡,影響學習生活等。(4 分,從父母和小明兩個維度作答。)(3)小明要學會合理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要正確對待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增強生命韌性、發掘生命力量;要合理利用網絡,學會信息節食;家庭成員間要相互溝通、體諒和包容,創建和諧家庭。父母要依法履行家庭保護義務,生活上關心照顧,思想上教育培養。(6 分)24.(12 分)(1)例如:①譚嗣同舍身取義,可以喚醒民眾。②不值,也不看是誰掌實權。(4 分,對話東陽歷史與·道德與法治答案 第 1 頁(共 2 頁)符合身份和主題即可得分。)(2)北洋政府統治時期,軍閥割據,人民困苦不堪;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北京和平解放,新中國建立。(4 分)(3)國家遭受侵略、民族蒙難、文明蒙塵,社會變革此起彼伏。(從屈辱與抗爭、探索三個角度任選兩個作答即可。4 分)25.(12 分)(1)扶蔣反共政策。(2 分)(2)東西方冷戰;堅決維護國家安全。(2 分)(3)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科學社會主義在 21 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2 分)(4)美國不了解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領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領導核心;改革開放的實踐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的優勢;美國人不了解中國力量。兵民是勝利之本。解放戰爭中,解放區的土地改革調動了農民生產革命積極性,農民踴躍參軍、支援前線,為勝利奠定了物力、人力基礎;美國不了解中國精神。抗美援朝戰爭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志愿軍戰士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戰勝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改革開放時期,中國人民弘揚了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創造了人間奇跡;美國人不了解中國道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開辟了符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式現代化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而不走的西方的侵略擴張之路。總之,美國政府的誤判,原因之一是不了解中國。(6 分)東陽歷史與·道德與法治答案 第 2 頁(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_參考答案(5).pdf 東陽初三歷史與社會模擬卷(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