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教學設計一、核心素養目標:1、知道羅馬城邦;了解征服戰爭造就了羅馬的版圖,羅馬在擴張中不斷吸納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動帝國走向繁榮;龐大的帝國最終在內外夾擊下走向分裂和滅亡。2、識讀《羅馬城的象征》、《凱撒》、《屋大維》等圖片,獲取關于羅馬建城、走向君主專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地圖《古代羅馬的擴張示意圖》。3、認識古代羅馬對西方文明的歷史貢獻,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包容、交流對文明發展的重要影響。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十二銅表法》;羅馬的興衰過程教學難點:古代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及原因。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多媒體教學四、教學準備:課件,課本,學案,同步練習冊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視頻導入,請觀看視頻,并注意視頻中的文字提示,說一說你能從中得到什么信息?生答:不同地點的建筑等遺跡相近或相似,涉及地點較廣泛,包括歐亞非三洲師問:遺跡為什么會相似?說明這些地點都曾經在同一個政權的統治之下。生答:羅馬羅馬是怎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步發展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羅馬,學習《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講授新課:我們將通過三個篇章來學習,請同學們齊讀篇題:一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二在羅馬,像羅馬人一樣行事三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一)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羅馬的興起有一個神話傳說,(展示圖片)請一位同學結合圖片介紹一下母狼哺嬰像。(生讀)母狼哺嬰像是羅馬城的象征,也標志著羅馬人的血液中充滿著狼性和野心,羅馬城將會如何發展?請同學們結合課本 P21-23,完成時間軸,梳理羅馬發展歷程。(約 3分鐘)【自主學習】請閱讀課本 P21-23,完成下列時間軸。請學生展示答案,并說出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錯誤,請學生解釋。板書:羅馬城邦: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共和時代羅馬帝國:帝國時代公元前 509年,羅馬人不堪忍受最后一位國王塔克文蘇佩布的殘暴統治,驅逐了國王,羅馬人有一句諺語“在羅馬,像羅馬人一樣行事”,沒有了國王的羅馬人將如何行事?將會如何分配權力?我們一起進入第二篇章。(二)在羅馬,像羅馬人一樣行事【合作探究】請同學們閱讀教材 P22,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制作羅馬共和國政權權力結構圖。(提示:請寫出機構和職責,限時五分鐘)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巡回輔導,并將具有特色的作業展示,請學生評價,并解說權力結構圖。公民大會雖然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但是國家的決策權卻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元老院是由什么成員組成?生答:300名貴族因此,國家的最高決策權最終掌握在貴族手中,因此,羅馬共和國實質仍是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生答:奴隸主貴族的共和制國家。在權力結構圖中,元老院和執政官代表貴族利益,公民大會和保民官形式上代表平民的利益,從羅馬共和國建立之初,平民和貴族之間的權力博弈就開始了。隨著平民和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平民決心反抗貴族,卻沒有采用流血沖突的方式,那么他們采用了什么方法?通過視頻來了解。播放視頻。生答:通過立法,頒布成文法典《十二銅表法》。請同學介紹《十二銅表法》。時間:公元前 450年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十二銅表法》緩和了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矛盾,羅馬共和國是否實現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在羅馬城中,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人數眾多,但是卻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且處境悲慘。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這是哪個階層?你能否嘗試舉例說明他們的遭遇?生答:奴隸,角斗士。最終爆發了斯巴達克奴隸大起義。斯巴達克起義雖然遭到血腥鎮壓,卻沉重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治。羅馬共和國政局動蕩,元老院的奴隸主貴族迫切需要出現強有力的政治人物來穩定政局,時勢造英雄,先后出現了兩個杰出人選。展示圖片,請同學們結合圖片回答分別是誰,有何杰出成就?生答:凱撒,屋大維;凱撒控制了元老院,終身獨裁官;屋大維首創元首制,創立羅馬帝國。屋大維因其杰出貢獻,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的尊稱,英文“August”因此得名,羅馬對世界的貢獻和影響遠不止于此,正如羅馬諺語所說“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三)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交流展示】請結合提示和課本,指圖圈劃說明羅馬的擴張。提示:羅馬共和國的擴張:1.公元前 3世紀初:2.公元前 2世紀:羅馬帝國的擴張:3.公元 2世紀請學生上臺指圖圈劃說明羅馬擴張過程。歐洲法學家曾說過:“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平和、最為持久的一次。”其中羅馬的擴張屬于第一次征服,第二次征服采用的哪一宗教?生答: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生答:《十二銅表法》。隨著羅馬版圖的擴大,矛盾積聚,羅馬帝國由盛轉衰,請一位同學介紹帝國斜陽的過程:內憂:奴隸制危機外患:日耳曼人入侵分裂及滅亡:東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真題演練:【真題演練】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并說明理由。1.下列屬于羅馬帝國時期的歷史事件是A.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的尊號 B.布匿戰爭C.斯巴達克起義 D.頒布《十二銅表法》2.德國一位法學家說:“羅馬曾經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平和、最為持久的一次。”對“羅馬第三次征服世界”理解正確的是A.羅馬帝國疆域地跨三大洲 B.羅馬法奠定歐洲民法基礎C.基督教成為世界主要宗教 D.古羅馬法律體系系統完備3.羅馬共和國曾設立一重要官職,由平民自己選出,對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決權。這一官職是A.法老 B.執政官 C.保民官 D.角斗士4.羅馬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國的“內湖”,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這個“黃金時期”是在A.公元前 2世紀 B.公元前 1世紀C.公元 1世紀 D.公元 2世紀課堂小結:請結合關鍵詞,同桌互助,檢查本課所學知識,并請同學展示本課收獲。拓展延伸: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在東方的中國政權是什么?東漢。(展示地圖)此時連接羅馬帝國和中國東漢的東西方交通要道是什么?絲綢之路。結語:兩千年前,在絲綢之路的東西兩端,矗立著古羅馬和中國,都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都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有駝鈴悠悠,今有喧囂繁華的一帶一路。今天的歐洲和中國社會制度仍然不同,但卻有著實現復興的共同目標。只有密切經濟合作,加強政治互信,才能早日實現復興大業。七、板書設計第 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一、羅馬城邦王政時代二、羅馬共和國共和時代三、羅馬帝國:帝國時代《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課后反思本課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打破了教材的原有順序,采用板塊教學的方式,將本課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采用時間軸的方式梳理羅馬發展過程。并且通過板書讓學生明確羅馬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羅馬城邦階段,羅馬處于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階段,羅馬處于共和時代;羅馬帝國階段,羅馬處于帝國時代。構建基本知識框架,讓學生對羅馬發展歷史有整體認知。第二部分:在羅馬,像羅馬人一樣行事。著重介紹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政治體制的演變。羅馬共和國時期的權力結構,以立法《十二銅表法》平衡社會矛盾。這一部分的學習注重學生小組合作,動手畫圖。培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總結能力。第三部分:偉大屬于羅馬,采用小組交流展示的方式,結合地圖,讓學生畫圖,掌握羅馬的擴張過程。并且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羅馬“偉大”之處,不僅在于疆域之廣大,更在于宗教和法律等的影響之廣泛。在升華拓展部分,從古代絲綢之路到當代一帶一路,最終落腳點在于加強政治互信,實現民族復興。本課授課過程中,教師的語言過多,可以更為精煉,尤其是肢體語言要注意收一下,更為大方才合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