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題目是《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單元內的三課目內容并列,介紹了體現世界文化多元傳統的分布在各大洲的主要區域文化。因此本課《歐洲文化的形成》是構成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之一。要從整體上了解世界各主要區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并且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就需要從區域文化入手,再加以整合認知。 從課時內容看,本課按照時間和區域的變化,將內容分成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中古西歐文化和拜占庭、俄羅斯文化三部分。三部分之間既存在著“源”與“流”的傳承關系,又存在區域文化的平行關系。從歐洲文化的源頭——古希臘、羅馬文化到西歐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及拜占庭、俄羅斯文化,既展現了歐洲文化形成的歷程,同時也體現了東、西歐不同區域文化的特征。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教授對象為高二學生。經過高一學年的學習,已具備通史的歷史背景也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學科素養。從學業水平達成的層次看,在1、2層次的基礎上更應注重3、4層次的達成,因此更需要調動學生已有知識應用于歷史問題的思考與分析。從教學內容看,《中外歷史綱要(下)》的《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古代世界帝國》、《中古時期的歐洲》;選必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的《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中的相關內容都可以加以調動和運用。教法與學法: 1.應用云課件,運用史料教學法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2.分組學習、合作探究、史料研讀等。教學目標: 1.線索材料串聯各部分內容,形成較為嚴密的邏輯關系,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且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2.通過圖片、實物、文獻等史料解讀古典希臘羅馬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頭。(歷史解釋) 3.通過編寫歷史情景劇再現王權與教權的演變關系,通過史料論證,辯證認識基督教文化在歐洲文化史上的作用。(歷史解釋、史料實證) 4.通過讀圖說史、試題研習等方式,了解東歐東正教文化的地域特點。(時空觀念)教學重難點: 歐洲文化形成中的傳承與發展 不同地域形成的區域文化特色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鑒賞世界名畫《雅典學院》 【設計意圖】:通過圖畫,幫助學生分析圖片蘊含歷史信息,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新課講授 一、歐洲文化的濫觴: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 (一)、光榮屬于希臘 【設計意圖】:明確古代希臘所處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1.列表歸納古典希臘代表性文化成就。 領域代表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文學《荷馬史詩》、戲劇雕塑《擲鐵餅者》建筑帕特農神廟史學希羅多德《歷史》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設計意圖】:運用表格整理基礎知識,使書本紛雜的知識簡潔化,便于學生整體感知。 2.根據史實提煉古典希臘文化的價值底色。 【教師活動】根據希臘“三大哲人”的成就及主張分析希臘哲學有何特點? 【學生活動】思維上,具有理性精神、科學思維,以邏輯縝密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 主題上,希臘哲學注重研究人與自然;哲學與自然科學緊密聯系。 文學:英雄主義;人文主義 雕塑:和諧、美感、人文 建筑:平衡、冷靜、理性 史學:求真與人本 【設計意圖】: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濫觴。 (二)、宏偉歸于羅馬 1、探究古羅馬文化底色。 學習任務: 【教師活動】列表歸納古羅馬代表性文化成就。 【教師活動】閱讀材料,概括《十二銅表法》的特點,并結合教材說明其地位與作用。 第五表:凡以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締結(“現金借貸” 或“要式買賣” )契約后又否認的,處以雙倍于標的的罰金。 第七表:建筑物的周圍應用二尺半寬的空地,以便通行。 第八表:利息不得超過一分,超過的,處高利貸者四倍于超過額的罰金。 第九表: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刑。 【學生活動】 ①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②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③內容廣泛,條文清晰;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評價(1)局限:以維護貴族利益為核心; (2)進步:①取代習慣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貴族權力,保障平民利益; ②成為公民法基礎;③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被后來歐洲國家的法律制度借鑒。 【教師活動】總結:古希臘與古羅馬留給了西方文明什么? 【學生活動】人本、正義、宏大、理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和掌握的史料研究方法,多角度、整體性思考古羅馬的成就,提升論從史出的史料實證意識。 基督教會的控制:中古西歐文化 1.了解中古西歐文化概貌。 【設計意圖】:明確古代西歐文化所處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 2、特點 【設計意圖】:運用示意圖梳理基礎知識,使書本紛雜的知識簡潔化,便于學生整體感知。材料研讀,正確認識中古西歐文化的特點。 3.成就:以基督教文化為特征 【設計意圖】:運用示意圖梳理基礎知識,使書本紛雜的知識簡潔化,便于學生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閱讀材料分析中古西歐文化的影響 材料1:當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這些尚處于氏族社會形態的“蠻族” ……在基督教中獲得了拉丁文化的各項成果,其中包括語言、文學、科學、哲學、建筑藝術、音樂、繪畫、教會的組織制度等方面的內容。 ——張綏《基督教會史》 材料2:對許多人來說,中世紀就是“黑暗的時代”,是契入古羅馬和文藝復興之間的一個巨大錯誤。由于種種原因,對中世紀的這種不公道的觀點持續了整整500年,無論如何,中世紀都不是一個沉醉的,可怕的時代,而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 ——(美)朱迪斯·M·本內特等《歐洲中世紀史》 【學生活動】(1)積極: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傳統,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消極:中古西歐文化受到教會控制,少有科學成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和掌握的史料研究方法,多角度、整體性思考中古西歐文化產生的影響,提升論從史出的史料實證意識。 三、東正教文明的延續:拜占庭、俄羅斯文化 【教師活動】思考拜占庭帝國的地理位置對其文化發展有何影響? 【教師活動】觀察地圖,結合課本知識,填寫下列表格。 成就評價特征拜占庭文化法律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傳承了羅馬法,對歐洲的法學思想、法制影響深遠,是拜占庭文化的標志性成就。文獻保存大量希臘、羅馬古典書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提供了條件。建筑圣索菲亞大教堂以羅馬式穹頂著名。俄羅斯文化文學 史詩《伊戈爾遠征記》基輔羅斯最杰出的文學作品。建筑圓頂多塔風格的教堂繼承拜占庭教堂特色【設計意圖】: 運用表格整理基礎知識,使書本紛雜的知識簡潔化,便于學生整體感知。 【教師活動】:結合材料分析,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拜占庭帝國為什么能夠“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態,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后,由于拜占庭帝國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商業貿易發達,經濟繁榮,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里保存下來,君士坦丁堡有許多雄偉輝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藝術的結晶。拜占庭人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態,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當時的西歐人為拜占庭有如此壯麗的城市而倍感驚訝,他們認為這就是天堂。 【學生活動】拜占庭帝國地處亞、歐、非三洲交界處,商業貿易發達,經濟繁榮;保存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建筑輝煌令人驚嘆。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增強學生對拜占庭文化的認知,引導學生理解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課堂小結 回顧文化歐洲發展時空脈絡,談談你從歐洲文化發展中得到的啟示。 【設計意圖】:總結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課堂練習 1、‘事實上,不但近現代西方社會的學說、制度和科學受到過(古)羅馬私法的洗禮,而且在近現代西方人們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滲透著羅馬私法的精神……在這個意義上說:西方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據此可知羅馬私法( ) A.奠定了西方近現代社會文化的基礎 B.決定了西方社會生活的方式 C.阻礙了西方近現代自然科學的發展 D.構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框架 答案:A 2、中世紀,基督教成為古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約》中的許多故事是希臘羅馬古代神話的翻版;古希臘經院哲學被用來構建基督教理論體系,這孕育了歐洲近代科學思維方式。據此可知,基督教( ) A.是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 B.推動歐洲近代科學產生 C.實現了神權和世俗文化和解 D.傳承和發展了傳統文化 答案:D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