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 教案 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 教案 統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文化交流與傳播

資源簡介

《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歷史上的著名戰爭,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認識戰爭在客觀上又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與重構提供了契機。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統編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三第五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課作為本單元的首起之課,地位十分突出,上承第三單元商路貿易對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啟近代和現代戰爭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本課主要講述了古代西方亞歷山大遠征和蒙古西征對地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演變的重要影響。本課內容共有兩個子目:“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第一目“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講述了亞歷山大遠征其歷史影響;第二目“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講述了蒙古西征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教學目標】
1.了解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的區域,構建正確的時空觀念;
2.了解希臘化世界中各地區地域文化的變化,并運用時空觀念解讀“希臘化”的含義;
3.分析蒙古西征對地域文化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對地域文化的影響。
難點: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對地域文化的影響。
【教學方法】講授法、問題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法等
【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撲克牌梅花K圖片,通過圖片激發學生興趣:他代表歷史上的哪一個偉人?引導學生思考亞歷山大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由此導入新課。
新課:
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
1.亞歷山大遠征
(1)時間:公元前334年
(2)過程: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
(3)影響:
消極:
給被征服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一定程度上打斷了被征服地區固有的文化發展進程。
積極:
客觀上把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也滲入到希臘文化當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4)統治方式: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
①在埃及,亞歷山大自稱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亞歷山大以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裝,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員,推廣波斯禮儀。
③亞歷山大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
【合作探究】
依據材料,分析亞歷山大實施這些措施的目的。及由此產生的影響?
材料 亞歷山大試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在埃及,他自稱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裝,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員,推廣波斯禮儀。他還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
【史料實證】
材料一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領希臘聯軍東征。經過多場激烈的戰斗,他于公元前330年滅亡了領土范圍包括埃及和巴比倫在內的波斯帝國。此后,亞歷山大的軍隊一直進軍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個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摘編自楊寧一、朱漢國主編《世界歷史》
材料二 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屠殺的平民多達25萬人。波斯帝國戰敗投降后,亞歷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擄掠,將富麗堂皇的波斯宮殿付之一炬。最后擄走的黃金數量驚人,需要5 000頭駱駝和2萬頭騾子馱運。亞歷山大在進軍途中,建立了許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就是那時興建的。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臘文化的影響。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亞歷山大是以何種方式進行擴張的。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亞歷山大遠征的性質和對東西方國家產生的影響。
(1)方式: 率領希臘聯軍遠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
(2)性質:具有侵略性質。
影響:一方面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另一方面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
2.“希臘化時代”
(1)含義:
希臘化世界(空間):亞歷山大去世后,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統稱為“希臘化世界”。
希臘化時代(時間):從亞歷山大遠征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期間約300年被稱為“希臘化時代”。
(2)主要表現
①統治階層:
A.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稅收優惠,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治階級。他們生活于希臘風格的城市中,保持著希臘人的生活方式。
B.被征服地區的原有的上層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臘文化,他們說希臘語,模仿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躋身統治階級行列,成為國王的顧問和官員。
②文化交流與成就
A.希臘文化中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
B.托勒密埃及鼓勵文化發展,城內的繆斯宮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學者前往研究。
②成就
A、系統整理和研究《荷馬史詩》和古典希臘的悲劇、史學、地理學作品。
B、歐幾里德總結已有成果編寫出《幾何原本》。
C、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定理。
D、埃拉托斯提尼對地球周長作出了精確的計算。
E、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進行基礎研究。
③其他地區:
西亞、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臘化世界保持長期影響。在廣大鄉村地區,農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
【合作探究】“希臘化時代”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①帝國的建立,政局逐漸穩定;
②統治者的推動(政治聯姻、尊重宗教信仰);
③種族(民族)的融合——落后種族常會主動接受先進種族的文化(文明),但落后種族文化的多元、豐富性,也會影響到先進種族的文化;
④文化中心的東移。
【思維拓展】教材P63學思之窗:材料中的希臘人為什么特別強調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和對方的埃及人身份?
在希臘化世界中,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他們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治階級。這個人強調自己是希臘人,對方是埃及人,意在強調自己是統治者,對方是被統治者。
二、蒙古西征
1、背景:
13世紀初(1206),中國北方草原出現了強大的蒙古汗國。
2、過程:
(1)第一次西征
時間:1218年
原因:中亞的花剌子模國扣留蒙古商隊,殺害蒙古使臣。
結果:成吉思汗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
(2)第二次西征
時間:滅金(1234)后
結果: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
(3)第三次西征
時間:13世紀中葉
結果:蒙古以西亞地區為目標,攻占巴格達。
3、四大汗國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統治區形成了四大汗國,它們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欽察汗國)
4、影響
(1)給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
(2)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
①第二次西征后,兩位歐洲傳教士到達漠北與蒙古交涉,出使報告流傳至今。
②《馬可·波羅行紀》,對以后歐洲航海、探險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
③畏兀兒人列班·掃馬經由耶路撒冷到歐洲訪問,見到了教皇和英、法國王。
(3)引發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
①由東向西遷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軍隊,14世紀后,他們逐漸與當地居民融合。
②由西向東遷徙的移民: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被稱為“色目人”。后來融入漢族和蒙古族。
(4)使歐亞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
【史料實證】依據材料分析,蒙古西征如何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一 從成吉思汗動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驛站”制度。據不完全統計,蒙古帝國時期,僅元各行省范圍內設置的主要水陸驛站就達1500多處。這一制度,對于東西方之間,中原和北方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暢通和擴大,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
材料二 蒙古西征橫掃歐亞大陸,消除了國界的限制,使整個亞洲暢通無礙。……阿拉伯地區的天文,數學、醫藥、建筑、藝術等成 果傳人了中國;中國的歷史、算術、制圖、醫學和藝術 等方面的成就,通過阿拉伯人更加廣泛地傳播到西方, 這些都對西方社會的變革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材料三 蒙古帝國時期,歐洲的商人、使節、游人來遠東的絡繹不絕。他們或長期留居,經商傳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國所重用。與此同時,蒙古帝國也常派使節、商隊到歐洲。歐洲和東亞間的來往還有雙方人口的相互流動和遷居現象,這對擴大東亞和歐洲之間的聯系和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決不能低估。
材料四 蒙古帝國時期,在東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鎮中都有西方商人經商,東西方貿易在蒙古帝國經濟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東西方商人們不僅把東西方貨物相傳互補,而且在經商過程中,互相傳播各方面的消息,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工”、“醫”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國時,東西方醫師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調換,為統治者服務。
材料五 《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對馬可 波羅講過這么一段話:“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漢默得,我不曉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們,求他們庇佑我?!蓖ㄟ^宗教傳播,不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響,而且在宗教傳播過程中由于人 們的廣泛交往,使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甚至連物質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響。
①蒙古帝國內外發達的交通(或“驛站”制度),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②蒙古帝國幾乎把亞洲合為一體,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進程。
③蒙古帝國將歐亞大陸連成一片,恢復、加強了東亞和歐洲之間的直接交往,擴大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④蒙古統治者對東西方貿易關系和技術交流的注重和保護措施,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發展。
⑤蒙古帝國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思維拓展】閱讀教材P64“思考點”,蒙古西征對不同地域的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
1.對中國:
大量色目人進入中原,促進了多民族交融;
西征過程中,加深了西方對中國的了解;
大批移民遷入中國,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2.對西方世界:
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中國的發明傳入西方,加強了東西方貿易往來,也引起了西方人對東方的向往,刺激了西方的殖民擴張。
【課堂小結】
本節課重點講解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通過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引發學生思考,把握重點難點,對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的過程和影響進行透徹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和識記。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铜川市| 黑山县| 肃宁县| 佛学| 潞城市| 资溪县| 射洪县| 邮箱| 崇文区| 广平县| 横山县| 湖口县| 台北县| 兴仁县| 阿坝县| 东宁县| 兴文县| 疏附县| 嘉定区| 秦安县| 全南县| 东至县| 睢宁县| 肃北| 兴安盟| 扎赉特旗| 两当县| 塘沽区| 巴里| 东莞市| 庆城县| 佳木斯市| 洮南市| 会泽县| 临西县| 德化县| 巴东县| 金堂县| 怀集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