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學史匯總已補充歷年高考題和 2023 年的各地模擬題(截至 2023.5.28)的易錯知識點專題 科學家 國籍 貢 獻力和運動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錯誤結論,根據生活經驗得出) 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錯誤結論)伽利略 意大利 最早指出(不是牛頓)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理想斜面實驗)(2009 寧夏卷) 合理外推出自由落體的加速度 發現擺的等時性笛卡爾 法國 補充伽利略觀點:運動中的物體沒有收到力的作用,將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為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貢獻 (2009 寧夏卷)牛頓 英國 三條運動學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用“月-地檢驗”證實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2023 全國二模)胡克 英國 胡克定律萬有引力 托勒密 古希臘 地心說哥白尼 波蘭 2.日心說第谷 丹麥 記錄行星運動數據開普勒 德國 開普勒三定律 多普勒效應牛頓 英國 三條運動學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用“月-地檢驗”證實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2023 全國二模)卡文迪許 英國 測定萬有引力常量 G(扭秤實驗)亞當斯、勒維耶 英、法 都根據天王星觀測資料,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海王星的軌道(美國天文學家湯苞用同樣的方法發現冥王星)伽勒 德國 在其預言的位置發現海王星機械波 惠更斯 荷蘭 單擺周期公式多普勒 奧地利 開普勒三定律 多普勒效應電場和電路 富蘭克林 美國 驗證閃電是放電的一種形式(風箏實驗) 發明避雷針 命名正負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庫侖 法國 庫侖定律(扭秤實驗),未靜電力常量 k專題 科學家 國籍 貢 獻高斯 德國 測出靜電力常量 k(了解,只需要知道不是庫倫測出來的)歐姆 德國 提出電流強度、電動勢、電阻等概念 歐姆定律焦耳 英國 焦耳定律密立根 美國 測定元電荷 e(油滴實驗)昂尼斯(昂納斯) 荷蘭 發現超導現象磁場和電磁感應 奧斯特 丹麥 電流的磁效應(電與磁的關系)安培 法國 安培定則(右手定則) 發現通向電流相吸,反向電流相斥 發現安培力 提出安培的分子電流假說洛倫茲 荷蘭 洛倫茲力阿斯頓 英國 用質譜儀測量帶電粒子的質量、分析同位素勞倫茲 美國 發明回旋加速器法拉第 英國 發現磁生電的條件 提出電場、磁場和場線的概念紐曼、韋伯 提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 俄國 總結楞次定律亨利 美國 發現自感現象(日光燈的工作原理)熱學 布朗 英國 發現布朗運動(花粉微粒在水中無規則運動)邁爾、焦耳、亥姆霍茲 德英德 最后確定能量守恒定律克勞修斯 德國 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克勞修斯表述)開爾文 英國 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另一種表述(開爾文表述) 提出熱力學溫標 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零度(絕對零度-273.15℃)不可能達到光學 斯涅爾 荷蘭 發現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間的規律)托馬斯·楊 英國 觀察到光的干涉現象(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菲涅爾、泊松 法國 泊松亮斑(計算并實驗觀察到光的圓盤衍射)電磁波 麥克斯韋 英國 預言電磁波,指出光是一種電磁波(認為磁場變化會在空間中激發一種電場,這種電場不是由電荷產生的,即電磁波(2023遼寧二模,2023 天津模擬))赫茲 德國 通過捕捉到電磁波,證實電磁波的存在(電火花實驗)(2023 天津模擬) 測定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 發現光電效應(2022 深圳中學高三 5 月適應性檢測))補充:1.(2009 海南卷)對發現和完善萬有引力定律有貢獻的科學家:第谷、開普勒、牛頓、卡文迪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