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百鳥朝鳳》教學設計課題 《百鳥朝鳳》 單元 2 學科 音樂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百鳥朝鳳》是一首著名的山東民間樂曲,流行于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音樂的可貴之處是它和人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百鳥朝鳳》就是一首能夠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熱愛、對勞動生活回憶的優秀的民間管樂曲。在樂曲中我們仿佛可以聽到布谷鳥、鶉鴣鳥、小燕子、山喳喳、黃雀、畫眉、百靈鳥、黃蠟嘴等禽鳥的叫聲,還能聽到公雞啼鳴,它象征著黑夜的消逝和朝陽的初升。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欣賞,在音樂中感受各類鳥兒的聲音及形象,增加學生對音樂造型功能的認識。增進學生對嗩吶的了解,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情。2、在聆聽樂曲中,學生能夠積極感受和體驗作品的音樂形象,用多種方式模仿和表現音樂,展開聯想和想象。2.結合樂譜聆聽音樂作品、能夠進行初步的分析。3、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能夠說出自己對音樂情緒、音樂形象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初步認知五聲調式音階、唱名。認識嗩吶,初步感受嗩吶的音樂表現力。核心素養描述 審美感知:感受樂曲所表現的百鳥爭鳴的大自然和諧之美。藝術表現:認識嗩吶及常見的中西樂器,體驗嗩吶的音樂表現力。能用語言(繪畫)或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情緒、情景的感受與理解。創意實踐:欣賞《百鳥朝鳳》能主動感受、體驗、模仿動作,養成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文化理解:培養愛護鳥類的觀念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重點 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欣賞音樂,并展開想象和聯想;用各種材料和方式模仿與表現音樂。難點 在感受、理解音樂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獨創性地表現音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介紹“鳳凰”的傳說:“鳳”與“凰”是兩只鳥。鳳,代表雄,凰,代表雌,連起來就叫“鳳凰”。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鳳凰一度由于五行屬火,因此被視為陽,代表雄性;而龍五行屬水,被視為陰,代表雌性。后因為龍的形象更為帝王所喜歡,所以改為以龍為陽,以鳳凰為陰。 學生聽老師講故事,知道“鳳凰”的傳說。 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講授新課 1、樂曲欣賞: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百鳥朝鳳》這首樂曲,以其熱烈歡快的旋律和充滿生機的百鳥和鳴,表現出一種純樸的、喜氣洋洋的氣氛。因此,它往往在民間喜慶場合中演奏。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東省菏澤專區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演出時,受到熱烈歡迎。后灌制成唱片,流行全國。此曲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2、樂器介紹:嗩吶 民族吹管樂器,在中國流傳很廣。嗩吶由哨、芯子、氣盤、桿、銅碗等部分組成,音色高亢明亮。3、復聽樂曲:教師播放樂曲音頻并講解——速度:中速,也有些地方稍快情緒:優美,生動地,歡快地,充滿活力的場景、內涵:以熱烈歡快的旋律生動描繪百鳥和鳴的熱鬧場景,表達人們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之情。樂曲賞析(1)第一部分,由緩慢的抒情拉開序幕,模仿了鳥兒相互對鳴,略顯調皮活潑,速度由中板轉快。(2)第二部分,樂曲的主體,以輕盈歡快的速度進行,形象生動地反復展示了一波一波迭起的不絕于耳的鳥鳴聲,整個過程惟妙惟肖。(3)第三部分,熱情歡快的尾聲模仿了百鳥共同爭鳴的熱烈場面,把樂曲推向了高潮階段,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百鳥朝鳳圖。6、音階、調式:我國的民族五聲調式音階,宮、商、角、徵、羽。這首樂曲是徵調式。7、這首作品模仿了很多鳥的叫聲:布谷鳥、鶉鎮鳥、小燕子、山喳喳、黃雀、畫眉、百靈鳥、黃臘嘴等。在作品中還有一種鳥是我們生活中沒有見過的,它是富貴吉祥的象征——鳳凰。八個樂段名稱分別是山雀啼曉、春回大地、鶯歌燕舞、林間嬉戲、百鳥朝鳳、歡樂歌舞、鳳凰展翅、并翅凌空。教師彈琴伴奏,指導學生哼唱模仿各種鳥叫的旋律。教師播放完整欣賞并講解:熱烈歡快的旋律和固定曲調伴隨下的百鳥之鳴相間循環是本首樂曲的結構特征。10、全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嗩吶曲《百鳥朝鳳》猶如一組美麗的畫卷,在“群鳥齊鳴,鳳凰高飛”這幅畫的主題中,分為多幅相對獨立的生動畫面,樂曲意境深遠,立意新穎,情景交融,引人入勝。演奏者在安定祥和,百鳥齊鳴的美好景象里,抒發著人們對大自然的和諧美和熱愛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11、教師播放全曲并回答: 1、學生欣賞樂曲視頻并聽老師介紹。請你說出這首樂曲主奏樂器是什么?3、學生欣賞樂曲音頻并回:樂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 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樂曲所描寫的是一種什么場景,表達了什么內涵 4、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賞析樂曲。(1)這一部分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說一說這一部分展示了怎樣的一個畫面,給我什么樣的感受?這段的情緒發了怎樣的變化?描繪了什么校校招畫面?6、樂譜中音符的運用有什么特點 7、聽―聽嗩吶是怎樣模仿那么多鳥的叫聲,區分旋律樂段和模仿樂段及它們的先后順序,并試著說出你知道的鳥的名稱和在樂曲中聽出來的鳥的名稱。學生跟著伴奏,試著唱一唱。完整欣賞作品,聆聽旋律樂段和模仿樂段的先后順序,總結樂曲結構的特點。總結全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11、學生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后填寫表格,教師出示答案檢驗分析結果。 初次欣賞給學生一個初步的印象。積累我國民族樂器的相關知識。再次欣賞,加深印象,分析樂曲要素。培養學生賞析能力。感受第一部分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感受情緒上的變化。6、積累鞏固五聲調式相關知識。了解樂器模仿的特點,想象樂器模仿出的鳥兒的叫聲。8、加深記憶,提高視唱水平。9、加深學生對作品的整體認知;鼓勵學生想象音樂形象。10、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力。11、鞏固欣賞,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課堂練習 教師播放嗩吶版和鋼琴版的兩個樂曲并講解:嗩吶版的《百鳥朝鳳》最大的特點在于模仿各種禽鳥鳴聲,并把它音樂化、藝術化。而鋼琴版的《百鳥朝鳳》把握原曲的神韻,把民族音樂的感覺和靈性用鋼琴表達出來,體現中國文化中“形善而神聚”的獨特藝術風格。 學生欣賞不同版本的《百鳥朝風》各有什么特點 拓展欣賞,體會不同樂器表現出的不同的感受。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音樂課我們采用了聽、看、模仿動作的方式來欣賞、表現音樂。每一段音樂呈現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音樂都是表達人類的真實感情。以后我們再學習更多的作品。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的內容。 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樂曲欣賞:《百鳥朝鳳》_128k.mp3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百鳥朝鳳》.doc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課時《百鳥朝鳳》.pptx 百鳥朝鳳.mp4 百鳥朝鳳鋼琴版.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