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職《中國歷史》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職《中國歷史》教案

資源簡介

課題 第一章 先秦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一節 先秦時期社會概況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起源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二節
目的要求了解先秦時期的社會概況和中國文化的起源練習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先秦時期的概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1.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變革 2. 原始陶器藝術,甲骨文難點:1.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關系的變革 2. 圖騰崇拜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先秦:指我國自有人類居住直到秦統一以前的漫長歷史時期講授新課 第一節 先秦時期社會概況一. 我國的原始社會 1. 早期人類問:什么人是中國境內最早的居民?(元謀人) 原始社會我國境內主要的人群:元謀人(一百七八十萬年前、最早的遠古居民)、北京人(70-20萬年前、最為世界聞名、頭蓋骨、原始石器、使用原始的石制工具、使用火、區別于動物的重要特征)、2. 氏族公社山頂洞人(三萬年前、體型、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母系氏族(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磨制石器、原始農業、畜物業、手工業;固定的房屋;父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晚期開始出現了私有制和貧富分化3. 神話和傳說——黃帝、堯舜禹、禪讓、大禹治水二. 夏、商、周奴隸王朝 (1600多年)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湯滅夏) 商(湯 BC1600年—BC1046年 遷都 武王伐紂) 周(西周、東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 春秋時期奴隸制的瓦解東周(春秋、戰國) 春秋五霸、初稅畝;四. 我國封建社會的開始—戰國1. 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利事業:都江堰、鄭國渠2. 各國的變法——重點商鞅變法 3.戰國七雄第二節中國文化的起源在原始人群階段的舊石器遺址這中,迄今還未發現可能稱之為藝術品的東西。中國最早的藝術品,現有的考古成果告訴我們,開始創作于已經進入了氏族公社的山頂洞人時期。一. 原始文化藝術和宗教信仰。1.山頂洞人的裝飾藝術 —— 中國文化的起源2、原始陶器藝術* 河姆渡陶紋,半坡彩陶,紅山陶塑,卡諾陶繪等分別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社會生活狀況。3、原始玉器藝術4、原始音樂 5、圖騰崇拜 圖騰:是英文Totem的譯音,原為北美印弟安人的語言,意為某一氏族的徽號或標志。 圖騰崇拜的原因6. 占卜二. 我國的文字的起源1.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 *3、金文;4、小篆三.黃帝的傳說與中華文明1、黃帝的傳說2、中華文明總結本課知識重點布置作業 1、做好復習和預習,整理好筆記;2、用生動簡潔的語言復述先秦時期的概況及文化。
課題 第一章 先秦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三節 科學技術第四節 哲學和教育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二節
目的要求了解先秦時期我國在科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1. 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天文歷法和金屬技術 2.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百家爭鳴難點:1. 諸子思想理論,尤其哲學觀點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復習:文字的演變過程導入新課上節課已經學習中華文明象征之一的文字演變歷史和中華文明始祖黃帝的傳說。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中華文明勃興時期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講授新課 第三節 科學技術一. 我國早期歷法和天文、數學成就 1. 歷法:夏歷和殷歷相傳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歷法。今天的農歷又叫夏歷,根據北斗七星斗柄旋轉的規律,確定一年為12個月,還出現了歷書:《夏時》和《夏小正》。殷歷在夏歷的基礎上,已趨于完備。它以月亮之圓缺一次為一月,有閏月和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太陽溫涼寒暑的演變為一年。戰國時期人們測出一年24個節氣,以便安排農業生產,這是歷法上的重大成就。2. 天文:天象觀測和天文著作看資料推斷資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來,百姓嚇得四處躲藏,官吏乘做馬車沒命的狂奔 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記錄。資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據你猜測,這是什么現象呢?“天再旦”是何意?中國學者借助本世紀最后一次實地觀測機會,破解“天再旦”之謎,將中國歷史的準確紀年上推至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說明我國古代豐富的天象記錄是寶貴的科學資料。春秋時的魯國天文學家有許多關于恒星的觀測記錄,還觀測到37次日食的現象。最可貴的是公元前613,魯國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彗星掃過北斗。這是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記錄。戰國時期,齊國的甘德和魏國的石申記錄了121顆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3. 數學:勾股定理和九九乘法口訣 《周髀算經》成書于西漢時期,是我國最古的一部科技著作。書中記載了西周初年周公和著名數學家商高關于直角三角形性質的對話,提到了勾股定理的內容。 春秋時期,數學更有發展,出現了現今通行的“九九乘法口訣”總結:恩格斯說過:天文學只有藉助于數學才能發展。天文歷法要準確、可靠,必須建立在數學的精確測量、計算基礎之上。二. 醫藥學的發展醫藥學是在古代先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醫和用草藥治病。原始社會,神農嘗百草—商朝,針灸—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四診法—戰國的《內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三. 金屬冶煉技術和工藝青銅器: 夏朝時, 青銅農具普遍使用商朝的青銅器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司母戊鼎西周春秋時期,品種繁多,應用普遍。蓮鶴方壺。三星堆出土的商朝文物、青銅面具、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冶煉技術的發展: 西周時出現鐵器 春秋后期,發明了生鐵鑄造技術,鐵器得到廣泛使用。 春秋戰國之交,鑄鐵柔化技術,比歐美早兩千年。鐵器的使用,標志著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提高。 以上史實證明,中華民族在先秦時代就取得了多項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具有偉大 的創造力。第四節 哲學和教育 在我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是一個稱霸爭雄的時代,是一個變革圖強的時代。這一社會現實付諸于意識形態領域,使得這一時期又成為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各個思想家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各抒己見,彼此辯駁,從而帶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思想大發展的黃金時代!一. 著名的古代哲學家老子。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人。曾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史官、道家創始人政治主張:進步性,賦稅太多,社會不均消極性,“無”——無為而治,“小國寡民”,回到古代氏族社會,認為社會達“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的狀況,才是理想境地。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代沒落階級的無奈和消極情緒。哲學思想、樸素的辨證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雙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而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討論“塞翁失馬”的故事二.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之一??鬃尤龤q喪父,幼年生活貧困。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和乘田(放牧牛羊)這樣的小官。由于他發憤為學,博學多能,三十歲后便開始開辦私學,廣收門徒,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51歲時任魯國中都宰,卓有政績。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歲時因魯君不聽朝政,便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他帶著弟子到過7個國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魯國,專心從事古代文獻的整理與傳播工作。5年后逝世,終年73歲??鬃拥恼嗡枷耄骸叭收焙汀暗轮巍? “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傷害別人。 “苛政猛于虎”,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減輕剝削,主張行德政,省刑罰,反對暴政虐民。重視禮,“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的教育思想:學“習”、學“問”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此外,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討論“顏回輸冠”三.百家爭鳴1. 墨子生平:名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墨家創始人。思想:兼愛(“兼相愛,交相利”)、提倡有力者用力助人,有財者以財分人尚賢,不管分富貴賤,選舉賢能的人做天子等非攻,反對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相互攻打。節用、節葬,強調節儉簡介墨子和公輸班的故事公輸班為楚國造云梯準備攻宋。墨子趕到楚國,希望說服公輸班和楚王不要以大國欺侮小國,墨子與公輸班在楚王面前設置沙盤,演習攻防。公輸班用九種方法攻擊,墨翟用九種方法防御。公輸班不能取勝,最后,公輸班說,“我還有最后的一著,但我不說出來。”墨翟說:“我知道你還有最后的一著,但我也不說出來?!背趼牪欢麄兊膯≈i,墨翟說:“公輸班不過以為殺了我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我的三百余門徒已進入宋國,登城協防,等待作戰?!背跤谑侨∠诉@次軍事行動2. 孟子的生平:名軻,戰國中期鄒國人,受業于子思之門人,曾游歷數國,闡述其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晚年退而著書,傳世有《孟子》七篇。戰國中期儒家的代表。思想:“仁政”——“制民恒產”、“勿奪農時”、“省刑罰,薄賦稅”、民貴君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3. 荀子:名況,趙國人。在多年的游歷中,他接觸到各種學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學說思想,總結了各派學說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積極因素,成為儒學大師和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斗轉星移、暑往秋來都是自然現象,人們能夠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還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4. 莊子:名周,宋國人,曾在家鄉做過漆園吏,不久即歸隱。著有《莊子》一書。思想: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加消極。(無為、無己、絕圣棄智) 《 莊子》中的寓言故事,朝三暮四、庖丁解牛、望洋興嘆、貽笑大方、邯鄲學步 5. 韓非子是戰國后期韓國人 思想:1、歷史是不斷進步的(世異事異,事異備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理論,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只有實行嚴刑重罰,統治才能鞏固6. 孫武:春秋晚期人,被吳王闔閭任命為將,率軍攻破楚國。代表作《孫子兵法》孫臏:孫武后代,戰國時期齊國的軍事家。代表作《孫臏兵法》總結本課知識重點布置作業 1、做好復習和預習,整理好筆記;2、收集關于孔子的小故事。
課題 第一章 先秦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五節 文學、藝術和史學第二章 秦漢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一節 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概況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二節
目的要求了解《詩經》,屈原和《離騷》;《尚書》《春秋》和《左傳》以及先秦青銅雕塑、繪畫和音樂練習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先秦時期的概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詩經》和屈原 難點:《詩經》和《離騷》的藝術特點 重點: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漢武帝鞏固統一的措施。難點:秦漢中央集權制度的認識;西漢前期社會空前繁榮與強盛的原因。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回顧上節課的內容。講授新課 第五節 文學、藝術和史學一. 《詩經》 1.來源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春秋末年,又經過孔子親手整理,編訂成書,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我國從西周早期到春秋末年的305篇詩作。反映了西周春秋時代社會風貌和各階層的生活。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 ( http: / / baike. / view / 403083.htm" \t "_blank ),始稱《詩經》。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帮L”的意思是土風、風謠 ( http: / / baike. / view / 6575038.htm" \t "_blank )。大部分是黃河流域 ( http: / / baike. / view / 416446.htm" \t "_blank )的民間樂歌,多半是經過潤色后的民間歌謠叫“十五國風”,有160篇, 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雅”是正聲雅樂,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為宴飲所作,小雅多為個人抒懷?!绊灐笔羌漓霕犯?,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時頌神或頌祖先的樂歌,但魯頌 ( http: / / baike. / view / 500020.htm" \t "_blank )四篇,全是頌美活著的魯僖公 ( http: / / baike. / view / 958269.htm" \t "_blank ),商頌 ( http: / / baike. / view / 469791.htm" \t "_blank )中也有阿諛時君的詩。 風篇: 1.《豳風 七月》是《詩經·國風 ( http: / / baike. / view / 583598.htm" \t "_blank )》中最長的一首詩。反映了這個勞動人民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2.《詩經·魏風·伐檀 ( http: / / baike. / view / 265990.htm" \t "_blank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 ( http: / / baike. / view / 1746604.htm" \t "_blank )兮! 譯:那些不稼不穡、不狩獵的剝削者們,有什么理由獲取大量的糧食和獵物呢?表現了被壓迫被剝削的勞動者憤怒的反抗情緒。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 ( http: / / baike. / view / 583598.htm" \t "_blank )·周南·關雎》譯: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里小島上。文靜美麗的好姑娘,讓我時刻放心上。4.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883345.htm" \t "_blank ),在水一方 ( http: / / baike. / view / 169849.htm" \t "_blank )?!对娊洝L·秦風·蒹葭》譯:河邊蘆葦 ( http: / / baike. / view / 72321.htm" \t "_blank )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在那河的那一旁。
5.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 ( http: / / baike. / view / 7861329.htm" \t "_blank ),適彼樂土 ( http: / / baike. / view / 334654.htm" \t "_blank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譯:大老鼠啊大老鼠,別再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的新樂土。(這里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6.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http: / / baike. / view / 3676425.htm" \t "_blank )?!对娊洝L·王風·采葛》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2. 藝術成就第一,現實主義精神。從不同側面描寫了古代現實生活,真實地再現了古代社會,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對后世學者產生巨大的影響。第二,比、興的表現手法 ( http: / / baike. / view / 342.htm" \t "_blank )。比:比喻 ( http: / / baike. / view / 5525.htm" \t "_blank )、打比方 ( http: / / baike. / view / 617032.htm" \t "_blank )。;《鶴鳴 ( http: / / baike. / view / 97977.htm" \t "_blank )》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http: / / baike. / view / 249667.htm" \t "_blank )”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用鼠比喻剝削者。興:烘托 ( http: / / baike. / view / 261975.htm" \t "_blank )、襯托 ( http: / / baike. / view / 6063.htm" \t "_blank )。如《關雎 ( http: / / baike. / view / 63780.htm" \t "_blank )》開頭的“關關雎鳩 ( http: / / baike. / view / 402647.htm" \t "_blank ),在河之洲”,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 ( http: / / baike. / view / 59419.htm" \t "_blank ),君子好逑 ( http: / / baike. / view / 87604.htm" \t "_blank )”。比興的手法能加強詩歌的生動性,韻味和藝術感染力。第三,結構上使用章疊句。使詩歌增加了音樂美還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和屬性。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與詩詞的邂逅理解,要相信內在有一種靈韻策動,像某日晨起看見窗前水仙花已開,滿心自如和驚喜。倘若你著急去讀懂它,就像被攀折的花一樣美感漸失。對《鄭風風雨》的印象,是早年看《神雕俠侶》時無意間留下的。程瑛救了受重傷的楊過,卻不以真面目示人。當楊過醒來時,看見程瑛在紙上反復寫著一句話:“既見君子,云胡不喜?!保纫岩姷揭庵腥耍闹性跄懿粴g喜),以楊過的聰明,對程英的心思當下有所感知。因是喜歡程英人淡如菊心似水的從容,隱帶嬌羞。也愛這樣情感的表達,含蓄豐滿端然可親,所以記得這兩句。后來讀詩經,亦覺得鄭風里最美的兩句是:“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自有一種欲言又止,眼波流轉的韻致。 原詩是這樣的: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窗外天色昏暗,雞兒不住啼叫,在風雨即將到來的時候,等待的人心里是惴惴不安的:這樣的天氣,他會不會如約前來呢?你仿佛看得見,她倚門而立,蹙眉遙望。她等待的那個人,應是沾衣不濕杏花雨似的溫雅君子。 這詩中“風雨如晦”的意境很為王國維所贊賞。風雨如晦,它并不是真晦,只是陰慘得很凄涼而已?!帮L雨瀟瀟,雞鳴風雨凄凄”,“風雨瀟瀟”都是這個意思。四鄉如墨,一燈如豆,這時才顯出“晦”的影響如此之大。雞鳴不已,你的心情也變得焦急——他終是來了,未負初約,踏雨而來,青衫不濕。這樣有信的男子,即使是風雨如晦看不清楚面目的時候,露出的風儀也令人心折。 有道是“風雨最難故人來”,來的又是令人心儀的君子,無怪那女子歡欣雀躍,低低吟唱:“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彼牡絹砣缤高^云層的光線,原先因為天氣陰霾帶來的壓抑感一掃而空。 想起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中有一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歷來為人稱道,然而也可以從《風雨》中找到根源。讀詩經就有這種好處,它告訴你所有的藝術都有跡可循,無謂過度迷信崇拜,只是語言的天才,他會將文字表達得落花無聲,踏雪無痕。 天將雪未雪,也是一種晦。在這有點期待又有點寥落之際,突然有人對你說,我已準備好新釀的美酒,點燃了溫暖的火爐,這么陰寒的天氣,不如到我家來共飲一杯吧。這種溫暖妥帖的邀請,在寒冷的天氣里是尤其令人無法拒絕的。那個隱在詩后的男子,他是被邀請和等待的人,應該也有劉十九這樣的驚喜和溫暖。心懷期待地行在路上,眼前微微地燭光搖晃。夜行的人,所不能拒絕的正是遠方堅定的等待。 詩中未說女子準備膠膠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窗外天色昏暗,雞兒不住啼叫,在風雨即將到來的時候,等待的人心里是惴惴不安的:這樣的天氣,他會不會如約前來呢?你仿佛看得見,她倚門而立,蹙眉遙望。她等待的那個人,應是沾衣不濕杏花雨似的溫雅君子。第四,《詩經》是中國文學的起點和源頭,滋養了一代代文人學子,成為中國文化的光輝經典。二. 偉大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我國偉大的詩人。從他開始,中華才有了以文學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稱“騷體”)。《離騷 ( http: / / baike. / view / 30575.htm" \t "_blank )》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短靻?( http: / / baike. / view / 69838.htm" \t "_blank )》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毒鸥?( http: / / baike. / view / 59965.htm" \t "_blank )》是楚國祀神樂曲。《離騷 ( http: / / baike. / view / 30575.htm" \t "_blank )》是中國古代詩歌 ( http: / / baike. / view / 1902040.htm" \t "_blank )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 ( http: / / baike. / view / 7785.htm" \t "_blank )的政治抒情詩。詩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5168.htm" \t "_blank )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言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 http: / / baike. / view / 1008205.htm" \t "_blank )”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三.藝術1. 青銅器 2. 繪畫 3.音樂四. 《尚書》《春秋》《左傳》《尚書》,在作為歷史典籍的同時,向來被文學史家稱為中國最早的散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1136.htm" \t "_blank )總集,是和《詩經 ( http: / / baike. / view / 4976.htm" \t "_blank )》并列的一個文體 ( http: / / baike. / view / 178539.htm" \t "_blank )類別。但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絕大部分應屬于當時官府處理國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8426.htm" \t "_blank )大事的公務文書,準確地講,它應是一部體例 ( http: / / baike. / view / 1235473.htm" \t "_blank )比較完備的公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161838.htm" \t "_blank )總集《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編年體&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史書,按年記載了春秋時魯國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魯國&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從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歷史大事。該書略有殘缺,尚保留一萬六千多字。其紀年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紀年&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依據魯國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魯國&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記述范圍卻遍及當時整個中國。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氣象、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等諸方面,是當時有準確時間、地點、人物的原始記錄。如它記載的三十七次日食,就有三十次同現代天文學推算完全符合,證明《春秋》確是當時信史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信史&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絕非后人所能杜撰。《左傳》是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體 ( http: / / baike. / view / 17658.htm" \t "_blank )史書 ( http: / / baike. / view / 420646.htm" \t "_blank ),共三十五卷?!蹲髠鳌啡Q《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 ( http: / / baike. / view / 23861.htm" \t "_blank )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 ( http: / / baike. / view / 23861.htm" \t "_blank )以后才多稱《左傳》,是為《春秋 ( http: / / baike. / view / 27201.htm" \t "_blank )》做注解 ( http: / / baike. / view / 749643.htm" \t "_blank )的一部史書,與《春秋公羊傳 ( http: / / baike. / view / 37050.htm" \t "_blank )》《春秋谷梁傳》[1]合稱“春秋三傳 ( http: / / baike. / view / 7715.htm" \t "_blank )”。《左傳》既是一部戰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學名著。相傳是左丘明 ( http: / / baike. / view / 36844.htm" \t "_blank )所著。第二章 秦漢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一節 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概況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秦的統一 復習提問:師:戰國七雄指的是哪幾個國家?   生:齊、楚、燕、韓、趙、魏、秦秦的統一,符合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人民的愿望,是歷史上第一次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開創了我國歷史的新局面,但秦王嬴政的優點還不僅體現在秦的統一,在統一后,嬴政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他的統治。2. 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歸納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把全國劃分成36郡,郡設郡守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郡守&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為一郡的最高長官,總管一郡的政務,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轄。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秦的這些措施加強了各地的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秦的統治。在思想上,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鞏固秦的統治,出發點是好的,但他采取的手段極其殘暴,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給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此我們應予以批判軍事上,北筑長城,開發南疆,秦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修筑了長城,它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在南方秦開挖了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加強了中原和邊疆地區的聯系,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派兵50萬進軍嶺南,歷時數年,終于征服了越族,統一了嶺南廣大地區,并設置南海、桂林、象郡。接著遷徙中原50萬人戍守五嶺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五嶺&fr=qb_search_exp&ie=gbk" \t "_blank ),與越族雜居,促進了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加速了民族間的融合3. 秦朝的疆域4. 秦末農民起義秦朝末年,徭役繁重,賦稅沉重,刑法嚴酷,二世殘暴統治。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此拉開了序幕。分兩段,一是陳勝、吳廣起義;另一是劉邦、項羽起義。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領起義軍攻入秦咸陽,秦朝滅亡。二.兩漢政治、經濟的發展1. 西漢的建立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帝位,雙方進行了時達四年的戰爭,歷史上稱為“楚漢戰爭”。最后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漢王朝,都城長安。西漢初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1)漢高祖實施“休養生息”政策,讓士兵復員生產,免除若干年徭役。讓戰時逃亡在外的人回鄉,發還原有的田宅;釋放一些奴婢為平民;把田租定為十五稅一。2)文景之治, 文景兩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結果,獎勵農桑輕徭薄賦、提倡節儉以身作則、以德化民約法省禁,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顯著的發展,封建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結合書本介紹由于國內政治安定,經濟發展,只要不遇水旱之災,百姓總是人給家足/糧食/串錢的繩子),史稱“文景之治”3)漢武帝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農業比前代更加發達。興修水利,修治黃河,農耕和農具方面取得了若干新成就。手工業出現了許多發明,提花織布機,用煤冶鐵。商業、城市的新發展,長安、洛陽人口達到 數十萬至百萬。4)漢武帝加強封建統治。強化中央集權,頒布推恩令,用儒家思想統一全國思想;發動對匈奴的猛烈戰爭;派張騫出使西域 ;平定西南。5)王莽改制把全國田地改稱王田,私家奴婢改稱私屬,不許買賣。改變幣制,以限制大商富賈的財產。主觀目的在于抑制豪強,避免民眾大起義,卻由于觸動了貴族官僚地主階級的利益,又加深了勞動人民的苦難,所以社會更加混亂。加上接連發動匈奴、西域、東方高句麗和西南諸國的不義戰爭,王莽政權呈現傾覆之勢。6)東漢的建立綠林、赤眉起義;東漢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建立東漢。
課題 第二章 秦漢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二節 科學技術第三節 哲學、宗教與史學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二節
目的要求了解秦漢時期,我國科學技術所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了解儒學的改造佛教的傳入,道教的興起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張衡對天文學地震學的貢獻;張仲景與華佗;蔡倫改進造紙方法;造紙術發明的意義。重點:董仲舒的思想及其影響;王充的唯物主義的思想;司馬遷與《史記》難點:對中國古代歷法的理解;董仲舒和經學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回顧上節課秦漢時期的政治、經濟的特點。社會經濟的發展正是秦漢文化昌明的原因。講授新課 第二節 科學技術 秦漢時期,科學技術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一貫為中國古代人們所重視的天文歷法、算學、醫藥等又有了新的突破。一. 關于天文歷法、算學、地學 1.天文《漢書·天文志》、《五行志》等所載西漢河平元年(公元前28 年)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西漢建始元年(公元前32 年)關于極光的記錄,西漢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和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 年)關于超新星的記錄,都是世界上有確切時日記錄中最早的一批。1973 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精確地記載了五大行星的運行情況。2. 歷法 所謂歷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協調這三種時間單位的方法,即安排年、月、日的法則。作為記載歷史和預告未來的記錄手段,歷法隨著文明時代開始就被人們所使用。 秦始皇頒定歷法,使用《顓頊歷》。二十四節所是中國歷法制訂的獨創,它準確反映了太陽位置,反映了一年之中季節的變化、氣候的寒暖,與農業生產有密切的關系。漢武帝時期編制了《太初歷》,是中國古代代理費的一次大改革,它更加科學,更加有利于農事安排。3. 算學東漢時期成書的數學名著是哪一部?它的歷史地位怎樣?《九章算術》,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西漢時期出現我國現存最早的 《周髀算經》,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500年。 《九章算術》漢代最重要的數學著作,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 它在世界數學史上,可以和古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相提并論。
4. 地學《漢書·地理志》是我國第一部用“地理”命名的地學著作,他在《山經》、《禹貢》等古代地理學的基礎上,開創了疆域沿革的的地理學研究領域。它以疆域政區為綱,依次敘述了103個郡國及所轄1578個縣、道、邑、侯國的建置沿革。并附記有各郡國的戶口數字等。在《漢書·地理志》的影響下,后代以論述疆域政區沿革為主的地理著述大量出現,形成了中國古代獨具特色的地理學體系張衡 東漢時期我國偉大的科學家。他在天文、歷法、數學和文學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張衡的主要成就 : 渾天儀:演示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 地動儀: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二.醫學1、漢代最著名的醫學家是哪兩位?(華佗和張仲景)2、華佗主要成就是什么?(制成全身麻醉劑“麻沸散”,編了一套醫學體操“五禽戲”。)3、張仲景的醫學著作是什么?他怎樣寫成這部名著?他的歷史地位怎樣?(《傷寒雜病論》。他勤奮鉆研中醫學問,收集許多民間藥方,結合自己實踐經驗,寫成此書。他被后世尊稱為“醫圣”。)三.造紙術的發明思考回答:1、古人用龜甲獸骨、金屬器皿、竹簡絲帛來記載文字,有什么不便?(龜甲獸骨的來源數量有限,金屬器皿和竹簡很笨重,絲帛價錢很貴,無法大量使用。)2、 西漢早期用什么東西造紙?東漢時,誰改進了造紙術?他用來造紙的材料是什么?(麻;蔡倫;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我國造紙術的發明改進不僅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而且推動了世界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第三節 哲學、宗教與史學西漢初年,奉行黃老之道,無為而治,與民休息,政治氣氛寬松,各派思想得以復蘇。但是,政治上的統一,要求思想上的統一與之相適應,迫切要求一種為政治統一做出理論上的解釋的學術思想。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濫用,已經造成嚴重的惡果。所以,只有溫和的儒家思想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一.董仲舒 思想主張: (1)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中央集權需要。(2)提出“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和“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學說——加強君權需要。董仲舒的哲學基礎是“天人感應”的學說。他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人格神,不僅創造了萬物,也創造了人。因此,他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樣“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人與天是相合的。
(3)提出“三綱五?!?,提倡孝道——為人處世標準。這里所說的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成為我國古代維護歷代封建皇朝統治的工具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即三綱五常。三綱是社會倫理,五常是個人品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影響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中國思想史和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此儒學在政治上占統治地位,有利于鞏固大一統國家和穩定統治秩序。儒學更成為各級學校必修的重要內容 和朝廷選拔官吏的考查標準。至此以后,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影響深遠。 但是從長遠來看,它是不可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發展到最后,只會束縛人們思想,限制思維延伸。二.王充的唯物主義思想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西漢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宣傳迷信思想。兩漢時期出現了不少批判迷信思想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東漢的王充,他著有《論衡》?!墩摵狻分小昂狻敝傅氖侵亓浚摵饧凑撌鲚p重。論述什么的輕重呢?王充自己解釋到:“控輕重之言,立真偽之平?!奔磳嵤虑笫堑睾饬咳耸篱g的是與非。在書中他批判了天降災禍,否定了天神;批判了人死為鬼,否定了鬼神。 《論衡》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人們對唯物主義思想的認識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在當時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情況下,唯物主義思想家能堅持科學地認識世界,學習此內容,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是極其有益的。三.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1. 佛教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具有世界影響的、不受任何國家任何民族局限,在更廣泛地區傳播的宗教?;浇獭⒎鸾?、伊斯蘭教為世界上承認的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紀創立于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被尊稱為釋迦牟尼。其教義主要有人生是苦難;要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入極樂世界。在封建社會,統治者總是利用宗教來麻痹人民,以使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靈"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來世和天國,從而放棄為爭取現實幸福的斗爭,而安于被奴役的命運。正是在封建統治者的支持之下,東漢末年,佛教在我國逐漸流傳起來。 佛教傳入中國以后,對中國社會產生很大影響 文學:《西游記》中如來佛、觀音菩薩、金剛羅漢 建筑:白馬寺、少林寺、龍門石窟、莫高窟。 四大名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 詞語:煩惱、剎那、口頭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 道教說到道教,同學們還記得《西游記》中的太上老君嗎,在歷史上的太上老君是怎么回事呢,他與道教是有著什么關系呢?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這里大家要特別注意的是老子不是它的傳始人,他是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而道教尊老子為教主,稱他為“太上老君”,只不過是道教的一種宣傳手法。用今天的媒體術語來說,這就是“炒作”。創始人之一:張陵 教義:修身養性、煉丹求仙 來源: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 影響: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齊云山 建筑:城隍廟、土地廟、玄妙觀 傳統文化:八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四.司馬遷與班固 1. 司馬遷的故事….. 2. 《史記》。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它的體例。這本書的價值在于,它既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所以魯迅先生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3. 班固東漢杰出史學家、文學家《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以西漢 ( http: / / baike. / view / 20338.htm" \t "_blank )一朝為主,上起漢高祖元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分為紀12篇,主要記載西漢帝王的事跡;表8篇,主要記載漢代的人物事跡等;志10篇,專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種社會現象;傳70篇,主要記載各類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數民族的歷史等。
課題 第二章 秦漢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四節 文學藝術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一節
目的要求了解漢賦和樂府詩以及秦漢時期的音樂和美術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兩漢樂府民歌及其代表作;長沙馬王堆漢墓彩繪帛畫難點:漢賦及其代表作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中國的文學、藝術發展有著連綿不斷、高峰迭起、多姿多彩的特點,先秦文學藝術的成就有哪些 (詩經,楚辭),秦漢文學藝術繼承了先秦的輝煌而又再攀新高。講授新課 一.漢賦和樂府詩1. 漢賦的概念:是指一種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不歌而誦”的文體。 賦的形式:鋪采摛文——用華麗的辭采進行鋪陳、描述。 賦的內容:體物寫志——或對事物的刻畫,或抒發作者情感漢賦是《詩經》和《楚辭》中發展過來的代表作有:賈誼《吊屈原賦》、《鵩鳥賦》枚乘《七發》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班固 《兩都賦》張衡 《兩京賦》2. 樂府詩原始意義:歌舞機關、音樂官署。 演變意義:一種帶音樂性的詩體名稱來源:1. 廣泛收集民間豐富多彩的歌謠; 2. 文人創作的歌功頌德的作品. 反映人民痛苦的生活和反抗的情緒 《戰城南》《十五從軍征》. 反映愛情和婚姻生活,歌頌忠貞的愛情,暴露封建禮教與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 《陌上桑》《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這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篇杰出的長篇敘事詩,它 吸取了前期敘事詩的成果,標志著敘事詩的成熟 《孔雀東南飛》情節復雜,還注意細節描寫,人物刻畫富有個性,對環境、外貌、心理、對話的描寫十分成功。二. 音樂和美術1. 秦漢時專門的政府音樂機構:樂府。東漢時改為“黃門鼓吹署”2. 樂府樂歌的種類:鼓吹曲和相和歌3. 馬王堆出土的彩繪帛畫。4. 墓室壁畫。
課題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一節 政治經濟概況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二節
目的要求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概況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曹操;赤壁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方與西南經濟的發展難點: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敗于孫劉的原因;西晉短暫的原因;政權的更迭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歸納前一章秦漢的社會概況,導入本章引言部分的教學,再引導學生回憶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及其影響的有關史實,轉入本節教學內容。講授新課 一.三國鼎立1. 東漢末年的形勢 東漢末年,由于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政治十分黑暗,加上天災連年,大量農民無衣無食,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而當時搖搖欲墜的東漢政府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先后給予一些重要的地方官員領兵治民之權,這樣一來,原來各州的官員便成了各霸一方的軍閥,他們彼此長期混戰。而在北方的軍閥中,比較有勢力的主要集中在袁紹和曹操。 2. 官渡之戰 中國古代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后,曹操寫的一首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薄懿佟洱旊m壽》 3.赤壁之戰 說起孫劉聯軍的勝利,我們不能忘記被劉備三顧茅廬感動而出山的諸葛亮。因為劉備在207年,也就是曹操已完成北方統一的同年,還無立足之地呢。他一直是依附于荊州的劉表。正是有了年僅27歲的諸葛亮為他設計的戰略思想——連孫抗曹 。再經過諸葛亮的三寸不爛之舌的說服,孫權終于同意了聯合抗曹,這才有了孫劉聯軍。 提問:官渡之戰中曹操3、4萬人勝了袁紹十萬人,而此時的曹操擁兵二十萬卻失敗了,你認為是何原因? 戰略失策:曹操遠道而來,十分疲勞,已如強弩之末;曹軍將士多是北方人,不習水土,不習水戰,可偏偏舍長用短 心理輕敵:是他的驕傲。208年與200年的曹操已今非昔比,況且又輕易地拿下了荊州,他像200年官渡之戰時的袁紹一樣,禁不住迷惑,一再地中計,這也說明他的對手看準了他的弱點。(情感教育:驕兵必敗,) 人心所背:南方人對曹操南下,打破他們比北方人相對安定的生活,心情上肯定是不歡迎的,所以才拼命地抵抗。
赤壁之戰失利后,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一帶,不敢再輕易南下。劉備乘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又向西進占四川。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展示三國鼎立形式圖3. 三國鼎立魏:220年 洛陽 曹丕 蜀:221年 成都 劉備 吳:222年 建業 孫權 這三個政權是如何發展自己的經濟呢?魏國: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實行九品中正制,消滅遼東割據勢力,抵御 蜀國:絲織業興旺,蜀錦行銷魏吳。 吳國:造船業發達, 衛溫曾經到達夷州,夷州即今天中國臺灣。二. 西晉和東晉 1、 司馬氏代魏與三國局面的結束 司馬懿(yì)字仲達,今河南溫縣人。生于179年,卒于251年。曹操當政時開始為官。曹丕當政以后,深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尚書右仆射(yè)、撫軍大將軍。曹丕死后,司馬懿受詔輔佐魏明帝曹叡(ruì)。在曹叡在位時,多次領兵出征,戰績顯赫。特別是在阻擋諸葛亮率領的蜀漢軍隊進攻中,司馬懿堅壁據守,以逸待勞,最終戰勝了諸葛亮,使蜀軍無功而返。此后,又率軍消滅了割據遼東地區已達三世之久的公孫家族。司馬懿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威望和權勢迅速提高。魏明帝曹叡臨終時,托曹爽與司馬懿一起輔佐齊王曹芳。司馬懿和曹爽因為爭權奪利,矛盾日益尖銳。司馬懿裝病以使曹爽放松警覺,同時暗中進行發動政變的準備。趁曹芳、曹爽離開洛陽祭掃魏明帝陵之機,司馬懿發動政變,處死了曹爽兄弟及其黨羽。從此,司馬氏家族獨攬朝政,皇帝只是傀儡。251年,司馬懿病死,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先后擅權。皇帝曹髦感到司馬昭的篡權野心,對大臣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甭蕯蛋偃斯ニ抉R昭,結果反被司馬昭所殺。265年,司馬昭死,子司馬炎廢掉魏主曹奐,自立為帝,建立了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統率18萬人分道伐蜀。鐘會攻漢中,蜀大將姜維據守劍閣。鄧艾則以奇兵間道直逼成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戰死,蜀后主劉禪(shàn)降魏,蜀國滅亡。 264年,三國時期著名暴君孫皓即吳國皇帝之位,吳國眾叛親離。279年冬,司馬炎分六路大舉伐吳。280年,孫皓投降,吳國滅亡。至此,西晉實現了統一。2、 西晉的短期的統一 西晉建立之后,晉武帝司馬炎君臣錯誤地認為曹魏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沒有分封諸王,宗室削弱的結果。于是,晉武帝在即位之初,立即將司馬氏家族的子弟都封為王,并且擁有軍隊,分取賦稅。晉武帝的本意是想借此鞏固晉室的統治,后來卻適得其反,釀成宗王勢大,埋下“八王之亂”的禍根。 晉武帝死后,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癡,皇族八王為爭奪最高統治權力掀起了一場劇烈的廝殺,戰禍延及十多年。“八王之亂”耗竭了西晉的國力,從根本上動搖了西晉的統治,也為內遷的少數民族起兵反晉提供了機會。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亡了西晉。3. 東晉十六國317年,皇族司馬睿重建晉朝,定都建康(今南京),歷史上稱為“東晉”。與東晉同時,北方的五個少數民族,建立了許多政權,其中主要的有十六國。史稱這一時期為東晉十六國時期。4. 淝水之戰 383年 前秦(氐族)——東晉,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三. 南北朝 劉裕建宋,南朝開始420年,東晉大將劉裕代晉稱帝,建國號宋。東晉滅亡,南朝開始。自420年劉裕建宋到589年隋滅陳的170年間,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朝,歷史上總稱南朝。淝水之戰以后,前秦統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狀態。鮮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孝文帝就進行了政治、經濟改革;遷都洛陽以后,孝文帝進一步采取措施,實行改革。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服飾:官員及家屬必須穿戴漢族服飾。 姓氏:鮮卑姓氏改為漢姓,拓跋改為元。 婚姻: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政治:采用漢族官制、律令。 禮法: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的風氣。 可以歸納為六條。(1)說漢語;(2)穿漢服;(3)改漢姓;(4)與漢族通婚;(5)采用漢制;(6)以禮、孝治天下。534-535年,北魏又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后又分別為北齊、北周所取代,北周又滅掉北齊。這一時期稱為北朝。581年,北周大臣楊堅篡權,建立隋朝。
課題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二節 科學技術第三節 哲學和宗教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一節
目的要求學習魏晉南北朝時期科學技術發展的史實。分析魏晉哲學與宗教的發展。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劉徽與“割圓術”;“祖率”;祖沖之;《水經注》;《齊民要術》;馬鈞。魏晉玄學發展的三個時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佛教迅速流行的原因;范縝及《神滅論》難點:“歲差”問題魏晉玄學。佛教迅速流行的原因。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聯系秦漢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指出魏晉南北朝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科學技術有著顯著的進步,有些重大成就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長期無人突破。這一時期繼承前代成就,又多有創新,超越前人。這些發明、發現及理論上的總結又為唐宋科技進步提供了新的基礎。講授新課 一.關于“歷法和數學” 1.渾天銅儀,古代天文學者觀測天象必不可少的儀器,王蕃,孔挺先后制作了較為精密,操作較靈便的渾天銅儀。 2. 祖恒制成大型的日晷,并創定水平法。 3.祖沖之(429—500),字文遠,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制造家。 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創制了中國歷法史上著名的新歷——《大明歷》,他首次引用了歲差,是我國歷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洞竺鳉v》的回歸年長度是365.2428日,與現代測得回歸年長度僅差萬分之六日,也就是說一年只差4 ( http: / / baike. / view / 92794.htm" \t "_blank )6秒,這是非常精確的資料。 4. 劉徽(約公元225年—295年),漢族,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 理論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t "_blank )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 ( http: / / baike. / view / 1601366.htm" \t "_blank )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 ( http: / / baike. / view / 3287.htm" \t "_blank )π=3.1416的結果。后世稱為“徽率”5. 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的真值應該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后世稱為“祖率”。在機械制造上,曾制造了銅鑄指南車、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計時儀器漏壺、欹器等。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將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二. 地理學 1.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于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 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即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后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以一分為十里,一寸為百里"的比例尺(大約相當于一百八十萬分之一)把《天下大圖》縮繪成《地形方丈圖》。2. 酈道元,北朝北魏 ( http: / / baike. / view / 50129.htm" \t "_blank )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注》,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國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有過深遠影響,自明清以后不少學者從各方面對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專門研究,形成了一門內容廣泛的“酈學”?!端涀ⅰ啡娑到y的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三. 農學 《 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的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書名中的“齊民”,指平民百姓?!耙g”指謀生方法。。《齊民要術》是一部有很高科學價值的“農業百科全書”,它內容極其豐富,反映了當時我國北方農業生產技術的水平,其中有許多技術直到現在還在應用,它比較系統地總結了黃河 ( http: / / baike. / view / 4479.htm" \t "_blank )中、下游地區北魏和北魏以前農業生產技術,初步建立了農業科學體系,是我國乃至世界上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 人物朝代稱謂主要貢獻祖沖之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機械制造家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7位,著《綴術》賈思勰北朝(北魏和東魏)農學家著《齊民要術》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著《水經注》第三節 哲學和宗教 三國兩晉 南北朝時期, 科學技術取得了一些新成就,哲學思想也處于活躍狀態。玄學盛行,道教發展,佛教熾盛。一.魏晉玄學 1. 指興起于正始年間的以《老子》《莊子》《周易》經典為對象,研究自然與名教關系、言與意關系的新道家思潮。基本主張:主張“無為”,崇尚“自然”,標榜清高,坐談玄虛。 2. 三個時期及代表人物 (1)曹魏時期,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2)西晉初年,代表人物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 (3)西晉,代表人物王衍。二. 佛教在我國的傳播. 1. 佛教的傳播 東漢末年傳入我國,魏晉時期,僧人往來明顯增多,大批佛經譯介到我國,佛教熾盛起來。 2. 佛教流行的原因思想基礎——欺騙性與誘惑力( 生死輪回、因果報應);社會基礎——社會動蕩,戰亂不止,人民生活困苦;政治基礎——統治者的推崇與提倡3. 佛教的膨脹 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僧尼增多,佛寺遍布;南朝的梁武帝篤信佛教;寺院經濟惡性膨脹,霸占了大量土地、勞動力,社會生產遭到阻滯,占有、揮霍大量財富。 ①積極: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法顯《佛國記》;促進藝術發展——如石窟(云岡、龍門)、繪畫(佛像畫)等;促進反佛斗爭與唯物思想發展——范縝《神滅論》。 ②消極:消磨斗志,使人安于現狀;耗費財物,加重經濟負擔;影響封建國家賦役來源——三武滅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朝武宗三. 范縝和《神滅論》范縝(約450~約515)中國南朝齊、梁時思想家,無神論者。字子真。南陽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曾任寧蠻主簿、尚書殿中郎、宜都太守、晉安太守。他曾同佛教有神論者進行了兩次公開的論戰。范縝反對佛教因果報應說,認為人生好比同一棵樹上的花朵,有的花瓣被吹到廳堂,也有些花瓣飄落進糞坑中,這完全是自然現象,毫無因果可言。對于形神之辯,他認為,形神相即,不得分離。精神離開形體,不能單獨存在。著有《神滅論》、《答曹思文難神滅神》(即《答曹舍人》)?!渡駵缯摗穲猿至宋镔|第一性的原則,系統地闡述了無神論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體)是互相結合的統一體。四.道教的發展 葛洪(284~364)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繼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在《抱樸子內篇》中,他不僅全面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理論和神仙方術,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葛洪較早觀察并治療一些急性傳染病,如結核病、狂犬病、天花、恙蟲病等。葛洪煉制出來的藥物有密陀僧(氧化鉛)、三仙丹(氧化汞)等,這些都是外用藥物的原料。葛洪在煉制水銀的過程中,發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還記載了雌黃 (三硫化二砷)和雄黃(五硫化二砷)加熱后升華,直接成為結晶的現象。
課題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概況和文化第四節 史學和文學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一節
目的要求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發展的特點及文學成就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三國志》《后漢書》;建安文學與曹氏三你子的文學電腦椅陶淵明詩作賞析;北方民歌及其代表作。難點:魏南北朝時期史學發展的原因。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 提問關于兩漢時期歷史編纂方面的突出成就。講授新課 一.關于“史學” 1.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發展的原因:(1)各朝皇帝十分重視修撰國史,以宣揚創業開國之功德。(2)私修史書也還未加以禁止,因此這一時期各種體裁的史書紛紛涌現。這一期,史學成就最高的當數陳壽的《三國志》、和范曄的《后漢書》,與《史記》《漢書》一道,被 后人稱為“前四史”。2. 陳壽與《三國志》由西晉 ( http: / / baike. / view / 23908.htm" \t "_blank )陳壽 ( http: / / baike. / view / 27590.htm" \t "_blank )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 ( http: / / baike. / view / 520725.htm" \t "_blank )歷史的斷代史 ( http: / / baike. / view / 229357.htm" \t "_blank )?!度龂?( http: / / baike. / view / 6440.htm" \t "_blank )》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 ( http: / / baike. / view / 40354.htm" \t "_blank )》三十卷,《蜀書》 十五卷,《吳書 ( http: / / baike. / view / 2874529.htm" \t "_blank )》二十卷。陳壽 ( http: / / baike. / view / 27590.htm" \t "_blank )是晉朝 ( http: / / baike. / view / 6627.htm" \t "_blank )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度龂尽窞椴懿?( http: / / baike. / view / 1719.htm" \t "_blank )、曹丕 ( http: / / baike. / view / 5199.htm" \t "_blank )、曹叡 ( http: / / baike. / view / 147901.htm" \t "_blank )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 ( http: / / baike. / view / 6213.htm" \t "_blank )、劉禪 ( http: / / baike. / view / 16830.htm" \t "_blank )為先主傳、后主傳。記孫權 ( http: / / baike. / view / 2288.htm" \t "_blank )稱吳主傳,記孫亮 ( http: / / baike. / view / 97994.htm" \t "_blank )、孫休 ( http: / / baike. / view / 97998.htm" \t "_blank )、孫皓 ( http: / / baike. / view / 28471.htm" \t "_blank )為三嗣主傳?!度龂尽凡粌H是一部史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725360.htm" \t "_blank )巨著,更是一部文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8732.htm" \t "_blank )巨著。陳壽 ( http: / / baike. / view / 27590.htm" \t "_blank )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以簡練、優美的語言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幅三國人物肖像圖,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動,可讀性極高。3. 范曄的《后漢書》南朝 ( http: / / baike. / view / 23955.htm" \t "_blank )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66865.htm" \t "_blank )范曄 ( http: / / baike. / view / 72640.htm" \t "_blank )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 ( http: / / baike. / view / 20375.htm" \t "_blank )歷史的紀傳體 ( http: / / baike. / view / 50156.htm" \t "_blank )斷代史,“二十四史 ( http: / / baike. / view / 16492.htm" \t "_blank )”之一。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 ( http: / / baike. / view / 20375.htm" \t "_blank )的漢光武帝 ( http: / / baike. / view / 19273.htm" \t "_blank )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 ( http: / / baike. / view / 19780.htm" \t "_blank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家。。他寫《列女傳》的宗旨是:“搜次才行尤高秀 ( http: / / baike. / view / 2486162.htm" \t "_blank )者,不必專在一操而已。”他的《列女傳》中,有擇夫重品行而輕富貴的桓少君 ( http: / / baike. / view / 2138658.htm" \t "_blank )、博學的班昭 ( http: / / baike. / view / 9060.htm" \t "_blank )、斷機勸夫求學的樂羊子妻 ( http: / / baike. / view / 847324.htm" \t "_blank )、著名才女蔡琰等,不拘于三綱五常 ( http: / / baike. / view / 16468.htm" \t "_blank )的界域。二. 建安文學建安是東漢 ( http: / / baike. / view / 20375.htm" \t "_blank )末年漢獻帝 ( http: / / baike. / view / 19780.htm" \t "_blank )的年號,公元196—220年。這時期的政治大權完全操縱在曹操 ( http: / / baike. / view / 1719.htm" \t "_blank )手里。所以那時的文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8732.htm" \t "_blank )領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詩人建安七子 ( http: / / baike. / view / 3161.htm" \t "_blank )也大多死于建安年間,故稱這時期的文學為建安文學。
文學特征:它繼承和發揚了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社會生活,具有充實的內容。對時代亂離的反映及個人情志的抒發,形成了慷慨悲涼的主體風格。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曹氏三父子和建安七子。曹操詩歌創作內容反映漢末動蕩的社會現實和人民遭受的苦難。《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卻東西門行》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二句,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大幅度的勾畫出戰亂時代百姓悲慘的生活畫面。明·鐘惺評此詩:“漢末實錄,真詩史也?!比姵錆M著強烈的愛憎感情,言簡意賅,悲慨深沉。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統一天下的抱負?!抖汝P山》、《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傾訴求賢若渴,代以成就統一大業的心情)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人老心不老)。曹丕詩歌愛情詩 :《燕歌行》,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 ( http: / / baike. / view / 33413.htm" \t "_blank )?!扒镲L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曹丕《典論 論文》是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門性的論著。曹植詩歌《美女篇》、《七哀詩》《洛神賦》建安七子 “七子”之稱出于《典論·論文》,指建安時期的七位作家: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 應瑒、劉楨七人。其中成就是最高的是王粲,被稱為“七子之冠冕”。 王粲《七哀詩》是其代表作。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F存作品三篇,五言《悲憤詩》、騷體《悲憤詩》、《胡笳十八拍》。 三. 陶淵明的田園詩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東晉末期詩人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5168 / 8477192.htm" \t "_blank )、文學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66893.htm" \t "_blank )、辭賦家 ( http: / / baike. / view / 1112604.htm" \t "_blank )、散文家?!稓w去來兮辭 ( http: / / baike. / view / 16966.htm" \t "_blank )》,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田園詩《歸園田居 ( http: / / baike. / view / 162513.htm" \t "_blank )》,描寫了恬靜優美的農村風光,表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謳歌勞動和躬耕自給。敘寫時事的詩,如《飲酒》、《雜詩》《讀山海經 ( http: / / baike. / view / 1015910.htm" \t "_blank )》、《詠荊軻 ( http: / / baike. / view / 668454.htm" \t "_blank )》等,表現了陶淵明歸隱后對政治的關心。《桃花源詩并記 ( http: / / baike. / view / 442315.htm" \t "_blank )》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的無限追慕之情。它標志著陶淵明的思想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四. 豐富多彩的民歌 1. 《敕勒歌》北朝鮮卑族 ( http: / / baike. / view / 47946.htm" \t "_blank )間流傳的一首民歌 ( http: / / baike. / view / 394.htm" \t "_blank ),在中國古典文學 ( http: / / baike. / view / 1637121.htm" \t "_blank )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歌詠了北國草原的富饒、壯麗,抒發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水土,對游牧生活無限熱愛之情 2. 《木蘭辭》 選自宋代郭茂倩 ( http: / / baike. / view / 501124.htm" \t "_blank )編的《樂府詩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54072.htm" \t "_blank )》,在中國文學史 ( http: / / baike. / view / 777207.htm" \t "_blank )上與《孔雀東南飛 ( http: / / baike. / view / 26343.htm" \t "_blank )》合稱為“樂府雙璧 ( http: / / baike. / view / 125236.htm" \t "_blank )”?!赌咎m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2394565 / 11107522.htm" \t "_blank ),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06258 / 5938377.htm" \t "_blank ),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 ( http: / / baike. / view / 90929.htm" \t "_blank )的熱情和英勇無畏 ( http: / / baike. / view / 6655767.htm" \t "_blank )的精神。 ( http: / / baike. / view / 50122.htm" \t "_blank )
課題 第三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五節 藝術和體育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一節
目的要求學習魏晉南北朝時期石窟寺的建立,著名畫家顧愷之及其代表作等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云岡石窟;王羲之;顧愷之。難點:體會古代佳作的藝術風格。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回顧佛教的傳入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廣為傳布的總體情況。這一時期藝術得到全面發展,石窟藝術、書法、繪畫等方面的一些絕世神品代表著這一時期藝術發展的巔峰成就,也反映了當時民族大融合和南北分裂對峙的時代特征。講授新課 一.石窟藝術和雕塑成就 1. 思考回答:十六國、南北朝統治者開鑿了哪兩個石窟?為什么建于這兩個地方? 云岡石窟 ( http: / / baike. / view / 7398.htm" \t "_blank )創建于公元450年,有40多個洞窟。鮮卑族拓跋氏的首領拓跋珪,將都城從內蒙古盛樂遷到平城,即現在的大同。歷史上,大同曾經一度是全華北地區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中心。 曇曜五窟(16-20窟)是云崗開鑿最早,氣魄最宏大的窟群。五窟六窟毗連成一組雙窟,規模宏偉,雕飾瑰麗,技法熟練,為云岡藝術之精華。 第20窟露天大佛,被稱為云岡石刻的象征。佛像為釋迦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質堅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樸碩大,兩肩寬厚,袈裟右袒,面形豐圓,薄唇高鼻,神情肅穆。背光的大焰紋和坐佛、飛天等浮雕十分華美,把主佛襯托得更加剛健雄渾,為云岡石窟中的代表作品。 后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并開鑿龍門石窟 ( http: / / baike. / view / 1759.htm" \t "_blank ),這樣也使得洛陽也成為當時我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佛教的中心。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 ( http: / / baike. / view / 85791.htm" \t "_blank )、賓陽中洞 ( http: / / baike. / view / 9114470.htm" \t "_blank )和蓮花洞 ( http: / / baike. / view / 471317.htm" \t "_blank )、石窟寺 ( http: / / baike. / view / 470226.htm" \t "_blank )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瑯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龍門石窟是我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范,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 2. 雕塑名家,東晉南朝的戴逵、戴颙二. 書法1. 閱讀插圖“王羲之和《蘭亭序》”,思考回答:書法何時成為一門藝術的? 書法在東漢末年逐漸成為一門藝術。2. 回憶學過的內容,你能說一說漢字的演變過程嗎? 漢字發展圖表: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3. 曹魏時期的鐘繇,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兼工,寫得最好的是楷書,《宣和書譜 ( http: / / baike. / view / 362634.htm" \t "_blank )》評價說:“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辩婔硭幍臅r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并接近完成的時期。4. 南北分裂對峙之時,北方書法以魏碑為代表,如龍門二十品,古樸中透出強烈的美感,同時表現出北方民族粗獷豪爽的性格。南方則以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為代表。王羲之成為東晉時期集書法之大成者,他也因此被后人尊稱為“書圣”。“書圣”王羲之對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都很擅長。 《蘭亭序》,全文以“之”字最多,計有20個字,這些“之”字,字字有特點,筆筆有新意,無一雷同,增加了《蘭亭序》這一作品的豐富性和靈動感,就連王羲之自己也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歷代書法家也認為是行書的絕代佳作,稱之為“遒媚頸健,絕代更無”,《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為歷代書法家所珍視。唐太宗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短m亭序》后被他搜入宮中,太宗死后,《蘭亭序》隨之葬于昭陵,后來陵墓被盜,《蘭亭序》也不知下落。王羲之的妻子和7個兒子都愛好書法。尤其幼子王獻之,能繼承他的書法藝術,也是筆飛墨舞,人們尊稱他為“小圣”把他父子合稱為“二王”。三. 繪畫 自古書畫不分家,魏晉南北時期書法藝術百花爭艷,繪畫藝術上也是俊才輩出,最著名的當推東晉的顧愷之。 1、我們都知道畫鬼容易畫人難,他筆下的人物是何形象呢,請根據欣賞的兩幅作品,歸納他的人物畫有什么特點? 讓我們欣賞他的代表作《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這幅《女史箴圖》畫出了晉時宮廷婦女的日常生活?!堵迳褓x圖》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所作。 他筆下的人物,線條優美,活潑傳神,富有個性。 2、當時人稱他有“三絕”,為什么? 他不僅擅長繪畫,文章和詩寫的也好。對藝術非常精心,如醉如癡。因此,人們贊譽他有三絕, 即才絕、畫絕、癡絕。 四.音樂、舞蹈 1. 南方較多保存、延續中原傳統音樂,北方則流行少數民族音樂 2. 魏晉南朝,流行《鼙舞》《杯盤舞》《巾舞》;十六國北朝流行《蘭陵王入陣曲》《城舞》
課題 第四章 隋唐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一節 政治經濟概況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目的要求學習隋唐時期政治經濟概況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貞觀之治和唐朝前期的繁盛;唐朝對我國邊疆地區的管轄;唐與東亞、印度的友好往來;安史之亂。難點:隋朝統一的歷史條件;唐朝衰落的原因。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導入:從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滅亡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發展階段,也是我國的歷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 一.隋朝的短暫統一 1、隋朝的建立 略講隋代周的過程:當時北周的小皇帝年僅八歲,被封為隋國公的楊堅手握軍政大權,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朝建立:時間:581年 建立者:楊堅(隋文帝) 都城:長安 2、隋朝的統一 (1) 時間:589年,隋朝滅陳,統一南北。 (2) 隋朝實現重新統一的原因 ① 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 ② 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差別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 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交流。③ 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治腐敗,力量衰弱。 (3) 意義: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對峙局面,開創隋唐時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統”局 面,為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3、隋朝經濟的繁榮 (1) 原因:①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② 隋文帝勵精圖治,改革制度,發展生產,注重吏治,國家出現統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負擔較輕。 (2) 表現:隋文帝統治二十多年間,人口有大幅度增長。隋朝在長安、洛陽一帶修建了許多大倉庫,儲積的糧食、 布匹,據史書記載可以供應政府五六十年開銷。 說明:隋朝出現經濟繁榮的局面是隋文帝統治時期,而不是隋煬帝時期。4. 隋朝滅亡 618年隋煬帝實施苛暴的徭役、兵役,毫無限制地壓迫勞動人民,甚至貴族地主,引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地主反抗,固然是隋政權滅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隋朝是在中國經歷長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統一王朝,其情況頗似秦朝,外表強盛至極,在大一統的表面下卻涌動著各種割據勢力的暗流,統治階級內部埋藏著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統治基礎很不穩固,這種隋政權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強盛之際,轉而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二.唐朝前期的繁盛1、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長安,建立唐朝。
時間:618年 ; 開國皇帝:唐高祖 李淵; 都城:長安626年 李世民繼位也就是唐太宗。2.貞觀之治 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秩序比較安定,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國力逐漸強盛,史稱“貞觀之治” 出現的原因以隋亡為戒,重視納諫和選賢任能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和法律制度并加以改進,使之更加完備。科舉制度打破前代門閥特權階層壟斷仕途狀態,成為官員選拔的主要途徑?!短坡伞?,減輕了刑法的野蠻程度,內容完整,體式嚴整,是我國現存的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經濟制度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保證了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農業生產。3. 繁盛的表現農業:大量的荒地開墾出來,糧食和布帛裝滿了官家的倉庫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布;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人口:百萬人;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云集,商業繁盛。三.邊疆各族的發展唐朝邊疆分布的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突厥、靺鞨、南詔、吐蕃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后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 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后來,回紇改名為“回鶻”。唐朝管理東北邊疆的機構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他為云南王。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文成公主入吐蕃) 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隋唐時期,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發展。唐太宗改變“貴中華,賤夷狄”的觀念,力求平等對待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的民族習慣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數民族人做官,對其首領優禮相待;唐太宗待人寬厚仁慈,贏得了少數民族的擁戴。四.對外關系的發展 根據《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學生講解從哪些城市出發,經過哪些路線,到達哪些國家:從洛陽、長安出發向西通過絲綢之路,可以到達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東可以到達新羅;從廣州出發,走海路可以到達東南亞各國、天竺,最遠可以到達波斯灣;從揚州出發可以到達日本。 1. 與新羅的關系 方式:①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表現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2.唐與日本的關系──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鑒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3.唐與天竺的關系──玄奘西游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回國后,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五.唐朝的衰落和滅亡天寶危機、安史之亂、藩鎮割鋸、宦官專權、唐末農民戰爭導致了唐朝的衰落和滅亡。天寶(742—756)年間,玄宗驕奢,寵愛貴妃,不理政事,重用奸相,朝政腐敗?!皾O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對安史之亂的描寫。這動地而來的鼙鼓宛如一股龍卷風,驚破了皇家的清歌妙舞。安史之亂的爆發決非偶然,它有必然的原因。唐玄宗后期政治腐敗,內部兵力空虛,而節度使勢力日益強大。安祿山是胡人,先任平盧節度使,后來兼范陽和河東節度使,掌握北方三鎮的大權。他有近20萬軍隊,成為“兵雄天下”割據一方的勢力。企圖奪取中央政權。755年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軍攻下長安。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唐朝軍民進行了激烈的抗擊。叛軍內部為了發權奪利,相互殺戮。史思明是安祿山親信。突厥族人。安史之亂中被安任為范陽節度使。對安慶緒殺父不服,降唐。不久又起兵反唐,759年正月殺死安慶緒,在范陽稱大燕皇帝。761年在洛陽又被兒子史朝義殺死。直到763年,唐朝才打敗叛軍。這場持續八年(755—763)的戰爭—安史之亂終于結束。安史之亂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使北方生產遭受摧殘,給人民造成巨大災難。長安城內曾是一片火海,黃河中下游“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洛陽周圍幾百里變成一片廢墟。二是導致了蕃鎮割據的局面??傊彩分畞y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此唐朝便一蹶不振了不少節度使管轄的地區,名義上是唐朝的藩鎮,實際上是割據勢力。這樣的藩鎮實際上處于獨立地位,是各自為政的割據王國。藩鎮之間、藩鎮和中央之間,不斷爭戰,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藩鎮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了唐朝后期的統治力量?;鹿賹嗉由盍颂坪笃谡蔚暮诎担魅趿颂瞥慕y治力量,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唐后期,統治者腐朽貪婪,土地兼并嚴重,天災稅重,戰火連綿,農民再也無法生活下去了引起農民戰爭爆發(1)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在山東,河南爆發(2)轉戰大半個中國,進入長安,國號大齊(3)起義軍沒有乘勝追殲唐軍,唐僖宗反撲,起義軍撤出長安(4)884年,黃巢在泰山附近兵敗自殺。唐末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瓦解了唐朝的統治。907年,節度使朱全忠篡位,唐朝滅亡。 唐太宗同房玄齡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88%BF%E7%8E%84%E9%BE%84&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研究國事的時候,房玄齡總是能夠提出精辟的意見和具體的辦法,但是往往不能作決定。這時候,唐太宗就必須把杜如晦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9D%9C%E5%A6%82%E6%99%A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請來。而杜如晦一來,將問題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齡的意見和辦法。房、杜二人,就是這樣一個善于出計謀,一個善于作決斷,所以叫做“房謀杜斷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88%BF%E8%B0%8B%E6%9D%9C%E6%96%AD&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形容他們各具專長而又各有特色。在當時看來,房、杜二人同心輔政,是合作得非常協調的,所以人們稱贊他們“笙磬同音,惟房與杜”。安祿山是胡人,原來位卑官小,由于他以財貨賄賂奸相李林甫和玄宗宏愛的楊貴妃,甚至于甘當楊貴妃的干兒子。還無恥地對唐玄宗表白,他的“大肚皮里只有一顆忠心。”取得唐玄宗對他的極度的信賴,不斷給他加官晉爵,先任平盧節度使,后來兼范陽和河東節度使,掌握北方三鎮的大權。
課題 第四章 隋唐時期社會概況和文化第2、3、4、5節輝煌的隋唐文化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目的要求了解隋唐時期科學技術、史學、宗教、哲學、文學和藝術。
內容分析(重點、難點)重點:趙州橋、雕板印刷術的發明、藥王”孫思邈《千金方》;隋唐宗教發展及唯物主義思想;唐詩和杰出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書法和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著名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藝術寶庫莫高窟、唐朝樂舞難點:趙州橋的結構;佛教道教興盛的原因;柳宗元、劉禹錫的唯物主義思想;李白、杜甫、白居易詩歌的特點。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隋唐之所以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就其基本原因就是:國家統一強盛,經濟發展處于世界先進地位,中外交通暢達。一.發達的科學技術 1. 天文歷算 劉焯 隋朝 所制的皇極歷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創立了計算日月運行的新方法。 僧一行 唐朝 724-725年,測量出子午線的長度。這是世界上測量子午線第一次。 編制的大衍歷,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歷法。 王孝通 唐朝 著名數學家 《揖古算經》創造出一元三次方程式的解法,是世界數學史上的巨大成就。 2. 醫學和藥物學 隋唐時的分科治療,體療(內科)、瘡腫(外科)、少小(小兒)、耳目口齒、針、按摩等 《唐本草》 唐高宗時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比歐洲早八百年。 “藥王”孫思邈《千金方》。 3. 建筑——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 出示《趙州橋圖》,學生回答橋的名稱、設計者、修建的時間趙州橋原名安濟橋,位于今天河北趙縣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后,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 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巧妙之處? ①修橋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交通,多孔橋不利于船只通行。趙州橋采用平拱橋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車馬、行人在橋上行走。②趙州橋大拱兩端各有兩個小拱,既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自身重量對橋基的壓力,遇到洪水,小拱還可起泄洪的作用,這樣就減弱激流對橋身的沖擊。 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宮含元殿),規模宏大,整齊美觀,完全采取左右對稱的布局。 西安的大小雁塔;山西南禪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是國內公存的唐代木構建筑。4. 雕版印刷術——我們的祖先從蓋章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學生來描述雕版印刷術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塊木板上,讓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紙,輕輕一刷,字跡就印在紙上成了正字了。(通過圖片說明)在隋唐時期,一些流通較大的書籍,如佛經、日歷、詩集,已經雕刻出版。這本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督饎偨洝返木硎资且环鐏硐蛩牡茏觽鹘痰膱D畫,畫面精美、清晰。從這幅圖可以說明當時雕版印刷術已經很成熟了。在《金剛經》末頁,標有確切的日期“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5月11日?!督饎偨洝肥鞘澜缟犀F存最早的,并且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當時熟練的工匠,一天可印兩千張。這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比歐洲早800年。二.史學、宗教和哲學 1. 《史通》和《通典》 讓學生找出兩部著作的作者,內容及意義。 《史通》唐朝史官 劉知幾。這部書對過去的史學著作作了全面的分析批判,總結了過去的史學成就,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是我國第一部史學理論著作。 《通典》杜佑 唐朝著名的理財家和史學家。本書系統地敘述了從遠古到當時的經濟、政治制度和各民族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專史。 2. 宗教的興盛 原因:隋唐時期,由于封建統治者重視宗教對鞏固其統治所起的作用,大力扶植宗教,因而化、道兩教極其興盛。 表現:隋文帝,一改北周武帝滅佛政策,下令天下“任聽出家”;唐太宗扶持譯經事業,贊揚佛法及玄奘的取經、譯經功績。唐代,李氏自認為是老子李耳之后,從高祖開國之始即重道教。 3. 哲學的發展 ①韓愈反佛思想 原因:惡性膨脹的的寺院經濟嚴重影響了封建政府的賦役來,世俗地主與僧侶在經濟上的矛盾,導致了反佛斗爭的發展。 韓愈從三方面進行了抨擊:一是佛教浪費了大量錢財,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二是佛教違背了君臣父子的封建倫理道德,破壞了封建統治秩序;三是佛教源于夷狄,如是讓佛教凌駕于儒學之上,則中國就有被同化的危險。 韓愈的觀點:他認為天決定一切,人只能順應天的意志,如果逆天理,背人倫,失物序,就是受到天命 的懲罰。是以儒家的唯心論來反對佛教的唯心論。 唐憲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法來。他打聽到鳳翔的法門寺里,有一座寶塔,叫護國真身塔。塔里供奉著一根骨頭,據說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一節指骨,每三十年開放一次,讓人瞻仰禮拜。這樣做,就能夠求得風調雨順,人人平安。唐憲宗給人說得相信了,特地派了三十人的隊伍,到法門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長安。他先把佛骨放在皇宮里供奉,再送到寺里,讓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一看皇帝這樣認真,不論信或是不信,都要湊個趣。許多人千方百計想弄到瞻仰佛骨的機會。有錢的,捐了香火錢;沒錢的,就用香火在頭頂、手臂上燙幾個香疤,也算表示對佛的虔誠。 韓愈是向來不信佛的,更不要說瞻仰佛骨了。他對這樣鋪張浪費來迎接佛骨,很不滿意,就給唐憲宗上了一道奏章,勸諫憲宗不要干這種迷信的事。他說,佛法的事,中國古代是沒有的,只有在漢明帝以來,才從西域傳了進來。他又說,歷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壽命都不長,可見佛是不可信的。 唐憲宗收到這個奏章,大發脾氣,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來,說韓愈誹謗朝廷,非把他處死不可。裴度連忙替韓愈求情,唐憲宗氣慢慢平了,說:“韓愈說我信佛過了頭,我還可寬恕他;他竟說信佛的皇帝,壽命都短促,這不是在咒我嗎?就憑這一點,我不能饒他?!? 后來,替韓愈求情的人越來越多,唐憲宗沒殺韓愈,就把他降職到潮州去當刺史。盡管這樣,韓愈仍不放棄自己的主張,曾寫詩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表示他反對佛教的堅定立場。 ② 這種天命論的思想受到了柳宗元和劉禹錫嚴厲的批評——唯物主義思想家 柳宗元,認為那種以為天能賞功而罰禍是極其荒謬的,對天命論歷史觀進行了系統的批判,指出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他的代表有《天對》《天說》等。 劉禹錫, 寫了《天論》三篇,進一步探索天人關系。三.文學的繁榮 隋唐時期,是古代中國歷史發展的黃金時代,不僅政治、經濟上達到鼎盛時期,文學上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1. 光彩奪目的唐詩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流傳下來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詩人?介紹唐詩的三個代表性人物。 (1)、李白簡介李白并概括詩歌的特點:(可由學生介紹)李白,字太白。少年時喜好文學,熟讀百家書籍。青年時代游歷祖國名山大川,寫下許多優秀的詩篇。四十歲時,經推薦,被唐玄宗召到長安,作為文學侍從,參加政府文件的起草工作。后因政治黑暗,李白憤而離開朝廷,繼續游歷各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李白一生愛酒,許多優秀的詩篇都是李白在酒席上寫成的,所以有李白“斗酒詩百篇”。李白存詩九百多首,他的詩有的歌唱祖國山川的壯麗,有的抒寫目睹國家浩劫的痛苦和恢復河山的壯志,有的表達他對人民命運的關心和同情?!霸娤伞保ā对绨l白帝城》、《蜀道難》),總結李白詩歌的特點:豪邁奔放,想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泽普县| 北票市| 贞丰县| 金华市| 来宾市| 县级市| 石景山区| 鹤岗市| 五华县| 洮南市| 神木县| 娱乐| 北宁市| 江口县| 定兴县| 新安县| 奉节县| 友谊县| 南和县| 文水县| 太原市| 海门市| 兰溪市| 澎湖县| 延庆县| 宁明县| 南陵县| 元谋县| 双桥区| 左权县| 屯门区| 兴义市| 棋牌| 洛阳市| 宁夏| 黎平县| 图木舒克市| 方山县| 昭觉县|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