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1.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有( )①多優良港灣②國土面積小③海岸線曲折④日本沿海海域魚類餌料豐富,魚群集中⑤發達的電子工業和造船業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2.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大國,關于我國海陸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A.最北端位于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交匯處B.自北向南的邊緣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C.與中南半島的泰國、緬甸、越南、老撾相鄰D.隔海相望的國家有朝鮮、日本和菲律賓3.工業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區域的生產生活。下列各區域發展能印證這觀點的有( )①美國大平原商品化程度高②日本用先進技術耕海牧漁③印第安人營造垂直的生計④澳大利亞發展現代化牧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第32屆夏季奧運會將于2021年7月在日本東京開幕。“和食”是日本民眾十分喜愛的傳統美食,它的原料以海藻類植物和魚蝦為主。“和食”能夠反映出日本的國土( )A.深居內陸 B.南北狹長 C.瀕臨海洋 D.多火山地震5.暑假里,小明一家跟隨旅游團到歐洲旅游,這期間他們游玩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在旅游期間,小明選擇了有“小汽車”之稱的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是( )A. B.C. D.6.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是 ( )A.圣馬克廣場 B.圣馬克教堂 C.嘆息橋 D.鳳凰歌劇院7.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對應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馴養羊駝和駱馬C.③——用機器種莊稼 D.④——耕海牧漁8.既臨渤海又臨黃海的省級行政區A.遼寧、河北 B.遼寧、山東 C.河北、山東 D.山東、江蘇9.下列地區中,農業耕作以大型農用機械為主的是( )A.日本關東平原地區 B.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C.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 D.湄公河平原地區10.下列河流發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的一組是( )A.葉尼塞河 塞納河 恒河B.多瑙河 葉尼塞河 塞納河C.萊茵河 多瑙河 恒河D.萊茵河 多瑙河 波河11.下面漫畫主要反映的問題是( )A.過度捕撈 B.水體污染C.人口過多 D.資源匱乏12.下列有關“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的讀書摘記,正確的有 美國中部大平原以家庭農場為主,機械化程度高,主要種植水稻。 山地之國瑞士,旅游資源豐富,山間交通主要依靠羊駝和駱馬。 水上都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以色列人利用有限的水資源,開發節水作物,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歷史上威尼斯城的興起得益于( )A.交通便利 B.城墻牢固C.沒有外族入侵 D.獨特的“水城”風光14.冒險組織旅游愛好者從我國與朝鮮交界處的鴨綠江出發,沿我國陸上國界線旅游,沿途不可能經過的國家是( )A.蒙古、巴基斯坦 B.印度、尼泊爾C.俄羅斯、不丹 D.菲律賓、馬來西亞15.朱自清曾這樣描述一個城市:這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大運河穿過這個城市像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像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貢多拉”(Gondola)是一種搖櫓的小船,它哪兒都去。這個“別致的地方”是( )A.上海 B.巴黎C.威尼斯 D.蘇州16.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 )A.東北部 B.東南部 C.中部 D.南部17.與我國陸上相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各有( )個A.15 、 5 B.14 、 6 C.12 、 5 D.6 、 1418.下圖中序號所示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羊駝和駱馬 D.④——耕海牧漁19.下列關于長江黃河表述正確的是( )①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 ②黃河長江上游水力資源豐富,下游航運價值大③長江治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洪,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④長江黃河下游均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0.觀察下圖中的民居,我們可以推測當地的自然環境( )A.炎熱潮濕 B.寒冷干燥C.炎熱干燥 D.貧困艱苦21.下列區域與該地生產生活特色搭配正確的是( )A.以色列——逐水草而居 B.非洲熱帶草原區——冰川列車C.澳大利亞牧場——馴養羊駝和駱馬 D.日本——耕海牧漁22.我國海岸線漫長曲折,總長度為( )A.1.8萬千米 B.1.4萬千米 C.14萬千米 D.2.2萬千米23.暑假期間,小明一家隨旅游團到歐洲旅游,期間他們游玩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在威尼斯旅游期間,小明最有可能看到的場景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某同學以“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危”為主題對某區域進行探究學習。該區域可能是( )A.威尼斯 B.莫斯科 C.巴西利亞 D.華盛頓25.我國所瀕臨的海域,從北向南依次為(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東海、渤海、黃海C.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D.渤海、東海、黃海、南海26.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其東、西、南、北瀕臨的海洋是: ( )A.東海、黃海、南海、太平洋 B.太平洋、東海、南海、東海C.黃海、太平洋、南海、東海 D.東海、太平洋、南海、黃海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27.P國的主要農業活動和分布地區分別是( )A.種植小麥 中部平原B.發展牧業 北部草原C.發展漁業 南部山地D.種植水稻 湄公河平原28.P國和R國之間的國界線主要是( )A.河流 B.山脈C.緯線 D.經線29.有關威尼斯城的敘述正確的是A.利用優越的灌溉條件發展農業,孕育了威尼斯城B.利用臨海條件,漁業成了威尼斯城唯一的經濟來源C.優越的臨海條件,使威尼斯成為一座商業、旅游城市D.繁茂的草原,發展了威尼斯的畜牧業30.烏鎮地處杭嘉湖平原,河湖密布,居民傍水而居,城鄉因水而興。這里的河流給當地人民帶來的福祉有①灌溉農田,利于水稻種植 ②水產養殖,利于漁業發展③水上航運,便于交通運輸 ④水能豐富,便于水力發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日本的“魚文化”體現在( )①飲食有濃烈的“海的味道”②有熱鬧的魚市,人們一大早就來此采購③每年舉行與魚有關的節日活動④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的港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2.日本島國中東北向西南分布著四大島,其中面積最大的是( )A.北海道島 B.四國島 C.本州島 D.九州島33.下列能體現威尼斯水城風光的有( )①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 ②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③無數的宮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樣的橋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4.關于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是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B.日本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C.日本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叫玉山D.日本文化完全屬于西方文化35.下列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是( )A.俄羅斯 B.日本 C.印度 D.巴基斯坦36.威尼斯重新煥發興盛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開辟 B.發展了旅游業 C.加固了大堤 D.加固了大堤37.下列關于世界典型區域的環境特點,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A.日本漁業發達,大力建設“海洋牧場”B.馬賽人在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C.澳大利亞草原平坦遼闊,適合大面積發展畜牧業D.印第安人在海拔較高的地帶,種植玉米、馬鈴薯38.下列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是A.馬來西亞和印度 B.緬甸和韓國C.柬埔寨和文萊 D.日本和菲律賓39.下列有關威尼斯城的敘述,正確的是( )A.獨特的河湖風光孕育了威尼斯城B.利用臨海條件,漁業成為威尼斯居民唯一的經濟來源C.利用灌溉條件發展農業,孕育了威尼斯城D.優越的臨海條件,使威尼斯成為一座商貿城市,旅游城市40.下列關于世界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馬孫河流經地區多為熱帶雨林氣候B.尼羅河流經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C.美國密西西比河注入印度洋D.長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長度最長的河流41.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中,位于我國東面的是( )A.朝鮮、韓國 B.日本、韓國 C.日本、朝鮮 D.朝鮮、俄羅斯42.以下傳統民居能充分體現人們對降水充沛的自然環境適應的是( )A. B. C. D.43.下列國家中既是陸上鄰國,又是隔海相望的一組是A.韓國、俄羅斯 B.朝鮮、越南C.朝鮮、菲律賓 D.越南、日本44.麗水市碧湖平原的通濟堰是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遺產,至今依然發揮著防洪灌溉的功能。但歷史上曾經常堵塞,危及糧田的灌溉,聯系通濟水系圖(部分),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通濟堰灌溉區的果道呈樹枝狀分布,枝杈多B.通濟水系引水源頭河流——松陰溪含沙量大C.麗水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豐水期降水過多D.碧湖平原地勢平坦,豐水期溪水帶來大量沙沉積45.湄公河最終注入( )A.東海 B.南海C.地中海 D.大西洋46.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A.朝鮮、日本 B.澳大利亞、新加坡C.越南、印度尼西亞 D.菲律賓、馬來西亞47.根據日本的地理位置判斷,其較適宜發展的產業是( )A.種植業 B.林業 C.漁業 D.手工業48.下列有關威尼斯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臨海條件,漁業成為威尼斯城唯一的經濟來源 B.優越的臨海條件,使威尼斯成為一座商業、旅游城市C.利用灌溉條件發展農業,孕育了威尼斯 D.獨特的河湖風光,孕育了威尼斯城49.下列關于黃河、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黃河源遠流長,是我國第二長河B.黃河上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C.長江下游水能資源豐富,階梯開發密集D.長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50.中國海軍某型護衛艦正在某海區(圖中陰影范圍)進行戰備巡航,保衛祖國的藍色海域,戰艦巡航海區位于(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51.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A.蒙古 B.俄羅斯 C.越南 D.菲律賓參考答案:1.C【分析】本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是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試題難度較易。【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經濟發達,是世界上的強國,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因此對外依賴性較強。所以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便于原料的進口和工業產品的出口,日本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多火山、地震。日本國土面積小,不能成為日本漁業發展的條件,所以只有①③④⑤正確,故選C。2.B【詳解】我國疆域遼闊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A錯。我國自北向南的邊緣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B正確。泰國不與中國相鄰,C錯。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6 個,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 西亞,故D錯。3.B【詳解】美國工業發達,利用大平原地勢平坦的優勢,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商品率高,①符合題意;日本四面環海,因地制宜,利用先進工業技術“耕海牧漁”,②符合題意;印第安人充分利用安第斯山脈的自然條件,靠山吃山,營造垂直的生計,③不符合題意;澳大利亞家工業化為基礎,大力發展現代化畜牧業,④符合題意。①②④組合符合題意,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4.C【詳解】“和食”是日本民眾十分喜愛的傳統美食,它的原料以海藻類植物和魚蝦為主。“和食”能夠反映出日本的國土瀕臨海洋。日本位于亞洲東部,是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眾多的島國。日本領土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及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日本國土南北狹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與其國土形狀即多火山地震無關,C正確,ABD錯誤,故選C。5.A【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得,在“水城”威尼斯,水道就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居民主要靠汽艇和貢多拉出行,而有“小汽車”之稱的是汽艇,因為其速度相對貢多拉快,因此獲得“小汽車”之稱,A項正確威;尼斯市內沒有汽車,因此不存在公交車,排除B項;交通船不是威尼斯市民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排除C項;貢多拉是威尼斯獨有的造型別致的輕舟,但需要船夫擺渡,速度也較慢,因此沒有“小汽車”之稱,排除D項。故選A項。6.B【詳解】圣馬克教堂具有千年歷史,是威尼斯的標志性建筑,故答案選B。7.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出④處是日本,日本的生產生活特點是耕海牧漁,D項正確;①地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生產生活特色是機械化程度高的畜牧業,排除A項;②地是美國中部大平原,生產生活特色是用機械種莊稼,排除B項;③地是非洲,當地的馬賽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排除C項。故選D項。8.B【詳解】我國東臨太平洋,背靠亞歐大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東部沿海海域自北向南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其中臨海省份中,遼寧省與山東省既臨渤海,又臨黃海,故選B。9.C【詳解】日本關東平原地區農業耕作以小型農用機械為主;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湄公河平原地區,農業還是不特別發達,并沒有以大型農用機械為主;美國農業高度發達,農業耕作以大型農用機械為主;故答案選C。10.D【詳解】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和 分水嶺。多瑙河、萊茵河、波河、羅訥河都發源于此。山地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資源 豐富,又有利于發電。故D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河流的發源地,需要識記的是發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的河流。11.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過度捕撈,試題難度較易。【詳解】讀圖可知,漫畫的含義是說漁民打漁時連未長大的小魚也一起打撈上來,這種現象子孫感到擔心,不知道將來還能不能吃到魚,說明在海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在向海洋進軍的過程中對海洋的索取越來越多,當人類的索取超過了海洋能夠負載的限度時,海洋的漁業資源就開始逐漸萎縮,最終走向滅絕的結果,近年來,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世界漁業生產的發展速度很快,很多漁區產生了過量捕魚的現象。所以漫畫主要反映的問題是過度捕撈,故選A。12.D【詳解】美國中部大平原以家庭農場為主,機械化程度高,主要種植玉米和小麥,①錯誤;山地之國瑞士,旅游資源豐富,山間交通主要是纜車,②錯誤;水上都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水上運輸工具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③正確;以色列人水資源有限,但發展節水農業,躋身農業發達國家行列,排除④。故選③④正確。故③④組合正確,排除ABC,D項正確。故選D項。13.A【詳解】威尼斯是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其歷史上一直都是繁華的都市,這主要得益于該城位于地中海沿岸,東西方貿易交流的重要港口,故選A。14.D【詳解】菲律賓、馬來西亞是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不是我國的陸上鄰國;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俄羅斯、不丹是我國陸上鄰國,故選D。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和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相關知識,需要判斷哪些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哪些是與我國隔海相關的國家。15.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威尼斯的城市特點。【詳解】威尼斯由118個小島組成,并以177條水道,401座橋梁連成一體,以舟相通,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故選C【點睛】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游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威尼斯市區涵蓋意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個人工島嶼和鄰近一個人工半島,更有117條水道縱橫交叉。威尼斯其建筑、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16.A【詳解】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游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故A正確。17.B【詳解】我國陸上疆界長約2.2萬千米,與14個國家接壤,我國海岸線長約1.8萬千米,與6個國家隔海相望,B對,ACD錯。故選B。18.D【詳解】閱讀地圖,①地位于北美洲中部,是美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用機器種莊稼,故A錯誤;閱讀地圖,②地位于非洲熱帶草原,以畜牧業為主,逐水草而居,故B錯誤;閱讀地圖,③地位于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主要放牧牛羊,故C錯誤;閱讀地圖,④地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是日本,四面環海,耕海牧漁,故D正確。19.B【詳解】①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珠江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受地勢的影響,黃河、長江都是自西向東注入海洋;②黃河長江上游地勢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長江下游航運價值大,黃河下游航運價值不高;③長江治理的首要任務是防洪,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④長江黃河下游均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故B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我國的河流,需要識記黃河、長江的概況。20.A【詳解】讀圖可知,該圖為高架屋,具有通風散熱的功能,故判斷當地氣候炎熱多雨,氣候濕熱;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了居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1.D【詳解】日本是一個地域狹小的島國,其生產生活特色是耕海牧漁,D選項正確;以色列絕大部分地區為干旱、半干旱地區,A選項錯誤;非洲熱帶草原區,特色生產生活是逐水草而居,B選項錯誤;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C選項錯誤。22.A【詳解】我國海岸線漫長曲折,總長度為1.8萬千米,故答案選A。23.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③④能都體現出來威尼斯在水上建立的。故D正確。①是埃菲爾鐵塔,在巴黎,②是農村,故排除ABC項。故選D。24.A【詳解】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但是水位的上漲也導致威尼斯因水而危,A項正確;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但沒有因水而危,排除C項;巴西利亞位于富含紅土的戈亞斯高原上,海拔1170米,不會因水而危,排除C項;美國首都華盛頓位于美國東北部,紐約的西南部,不會因水而危,排除D項。故選A項。25.A【詳解】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所瀕臨的海域,從北向南依次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點睛】結合地圖識記我國四大海域,從北向南依次渤海、黃海、東海、南海。26.B【詳解】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其東臨太平洋,西臨東海,南臨南海;北瀕臨東海,故答案選B。【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中國臺灣島的海陸位置,要求學生熟練掌握。27.D 28.A【分析】根據泰國位于東南亞地區,氣候濕熱,適宜種植水稻,進行分析解答。27.P為泰國,氣候濕熱,主要種植水稻,分布在湄公河平原地區。故選D。28.P泰國和R柬埔寨之間的國界線主要是以湄公河為界。故選A。【點睛】考查東南亞地區泰國的地理概況。29.C【詳解】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世界聞名的水鄉,也是意大利的歷史文化名城,威尼斯利用自身的臨海條件,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旅游城市。30.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烏鎮地處杭嘉湖平原,河湖密布,居民傍水而居,城鄉因水而興。這里的河流給當地人民帶來的福祉有灌溉農田,利于水稻種植。①說法正確;水產養殖,利于漁業發展。②說法正確;水上航運,便于交通運輸。③說法正確;而建立水力發電站,多建于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的地方。烏鎮地形為平原;地勢低平,不適合建立水力發電站。④說法錯誤。從而得出①②③說法正確,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1.A【分析】此題考查日本“魚文化”。【詳解】日本的“魚文化”體現在飲食有濃烈的“海的味道”,有熱鬧的魚市和每年舉行與魚有關的節日活動。而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的港灣是自然景觀的體現,不是“魚文化”的體現。故④錯誤,選A。32.C【詳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得出四國島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島,C項正確;北海道島是日本第二大島,排除A項;四國島是日本第四大島,排除B項;九州島是日本第三大島,排除D項。故選C項。33.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城內縱橫交錯的水道,船是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城內有300多座各式各樣的橋梁。故B正確。威尼斯城內宮殿和教堂很少,③錯誤,故排除ACD項。故選B。34.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其周圍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從而得出A不符合題意;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比如日本的大阪,橫濱,日本的漁業和航海業都是十分發達的。從而得出B符合題意;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圣岳。從而得出C選項不符合題意;日本文化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同時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是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在封建社會時受中國文化影響深刻,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深刻。從而得出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5.B【詳解】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韓國、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和馬來西亞。所以在四個選項中,日本是隔海相望的國家。故選B。36.B【詳解】由于威尼斯發展了旅游業,威尼斯重新煥發興盛;故答案選B。37.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印第安人在平原地區種植玉米和馬鈴薯,故D符合題意。日本漁業發達,大力建設“海洋牧場”,故排除A項。非洲馬賽人在高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故排除B項。澳大利亞草原平坦遼闊,適合大面積發展畜牧業,故排除C項。故選D。38.D【詳解】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日本、菲律賓、韓國、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故答案選D。39.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利用優越的臨海條件,使威尼斯成為一座商貿城市,旅游城市,D正確;威尼斯不發展漁業和農業,BC錯誤;威尼斯只有水道,沒有河湖風光,A錯誤。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城,它的美是水和橋構成的。故選D。40.A【詳解】亞馬孫河流經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多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A對;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尼羅河沒有流經俄羅斯,B錯;美國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美國沒有瀕臨印度洋,C錯;長江是世界上第三長河,D錯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世界的主要的河流。41.B【詳解】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位于我國東面的是日本、韓國,故答案選B。42.B【詳解】根據圖片所給提示可知,B項小橋流水,與降水豐沛有關,故B正確。A是雪洞,與降雪量大有關,故排除A項。C項是北京的四合院,與降水豐沛無關,故排除C項。D項是窯洞,降水偏少,故排除D項。故選B。43.B【詳解】我國陸地國界線長2.2萬多千米,有14個國家與我國接壤;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有6個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以上國家中既是陸上鄰國,又是隔海相望的朝鮮、越南,故選B。44.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碧湖平原地勢平坦,豐水期溪水帶來大量沙沉積,因此歷史上曾經常堵塞,危及糧田的灌溉,D正確;ABC是影響因素之一,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選D。45.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湄公河概況。【詳解】湄公河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故選B。【點睛】湄公河發源于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后的河段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長4 909千米,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發源于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46.D【詳解】我國擁有22000萬千米的陸地疆界,有18000萬千米的海岸線,朝鮮與我國遼寧和吉林省交界,澳大利亞和新加坡與我國不是鄰國,越南與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接壤;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我國隔海相望,故選D.47.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是島國,周邊都是海洋,適宜發展的產業是漁業,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48.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得,威尼斯的優越的臨海條件,使威尼斯成為一座商業、旅游城市,B項正確;“利用臨海條件,漁業成為威尼斯城唯一的經濟來源”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威尼斯不是重點發展農業的,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威尼斯不是河湖風光,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49.A【詳解】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A項正確;黃河下游含沙量大,水土流失嚴重,排除B項;長江上游水能資源豐富,梯級開發密集,排除C項;黃河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是治沙,排除D項。故選A項。【點睛】50.D【詳解】圖中陰影范圍為海南島的東部,為南海的海域,故答案選D。【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中國東部臨海的分布,要求學生熟練掌握。51.D【詳解】本題考查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我國海岸線長約18000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和文萊.,依據題意,故選D。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