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家住平原選擇題專題練習--2022-2023 學年浙江省部編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1.讀美國本土簡圖,關于美國本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臨太平洋,西臨太平洋 B.位于北溫帶 C.獨占北美大陸 D.是四面臨海的國家觀察下圖(北極看地球)回答下列各題。2.關于C洲中部平原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①土地遼闊,土壤肥沃,氣候適宜②是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產區,主要以種植水稻等作物為主③以發展綠洲農業為主,種植棉花和水果等作物④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主要生產玉米、大豆和小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下列對圖中大洲、大洋相關地理事物表述正確有( )①在B洲居住的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②E洲的印第安人利用山區的環境特點,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產生活景觀③A洲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圍④位于A洲東部的島國,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讀下圖,找出山脈兩側地形區名稱正確的是A.①山脈的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是內蒙古高原B.②山脈的北側是黃土高原,南側是四川盆地C.③山脈的西側是內蒙古高原,東側是東北平原D.④山脈的北側是塔里木盆地,南側是青藏高原5.關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敘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東北平原農作物有春小麥,華北平原農作物有冬小麥B.東北平原農作物一年一熟,華北平原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C.東北平原屬于中溫帶,華北平原屬于暖溫帶D.東北平原屬于半干旱地區,華北平原屬于半濕潤地區6.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位于( )A.北寒帶 B.南溫帶 C.熱帶 D.北溫帶7.號稱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的平原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東北平原 C.華北平原D.黃淮海平原8.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作支撐,懸空架設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美國中部平原C.日本關東平原 D.湄公河平原9.湄公河平原的房屋大都尖頂,用木樁支撐,懸空架設,說明了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 )A.干燥陰涼 B.四季分明 C.高溫多雨 D.干旱少雨10.下列各項中展示了湄公河平原生活圖景的有( )①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②農忙時節互相幫忙③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④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⑤插秧和收割的季節是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候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④⑤11.下列各項與湄公河平原人們生產、生活風俗不符的是( )A.插秧和收割的季節,田野里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B.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莊,形成了獨特的聚落景觀C.村民們彼此相隔較遠,各干各的D.這里的許多文化活動,如水上木偶戲,都與水稻生產息息相關1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形象地描繪了我國哪一個地區的景象( )A.長江中下游地區 B.長江中上游地區 C.南部地區 D.黃河中下游地區13.美國大平原農業區采用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①地廣人稀 ②工業化水平高 ③地勢平坦 ④高溫多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4.下列描述中,符合湄公河平原居民生產和生活特征的是A.生產以人工為主 B.人們居住分散 C.主要種小麥 D.機械化生產15.我國三大平原的共同特征是( )A.海拔都在50米以下 B.河道縱橫,湖泊眾多C.主要都是由河流沖積而成 D.濱海地區都有巨大的三角洲16.“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有水鄉之稱”的平原是(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華北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17.下列關于美國大平原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雞犬相聞,房屋大片②地廣人稀③是美國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重要產地④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8.湄公河平原農業生產與美國中部大平原農業生產最大的區別是:前者以精耕細作的人工生產為主,而后者則以農業機械生產為主。造成這種區別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條件 B.地形條件 C.經濟和科技水平 D.人口多少19.下列地形區地勢最低的是( )A.成都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華北平原 D.東北平原疫情期間,受物流運輸等因素影響,緬甸等東南亞國家農產品出口受到強烈沖擊。讀東南亞局部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0.東南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產區,稻米生產精耕細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東南亞稻米生產特點的形成與下列因素關系密切的有①高溫多雨的氣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勞動力眾多 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圖中甲半島的地形特征是A.平原為主,地勢平坦 B.高原為主,地表崎嶇C.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D.地形復雜,中高周低22.下列東南亞國家能直接與中國進行陸上貿易的是A.菲律賓 B.文萊 C.緬甸 D.印度尼西亞23.美國農業生產分布的顯著特點是A.生產效率高 B.高度機械化 C.品率高 D.地區專業化24.四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小朋友分別談了各自家鄉的情況,其中不可信的是( )A.我家住東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熱量條件好,一年可種植三季B.我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水草豐茂,以盛產三河牛、三河馬聞名C.我家在福建山區,這里地形崎嶇,不宜耕種,卻有利于林業的發展D.我家在新疆,這里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綠洲農業較為發達甲、乙兩地為世界著名平原,回答下列各題25.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玉米 C.水稻 D.高粱26.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東半球B.甲地的主要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C.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乙地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D.甲、乙兩地在農業生產上都以人工勞動為主27.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兩地區相似之處有( )①地勢低平,土壤肥沃 ②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④終年高溫,雨熱同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8.傳統聚落的建筑風格不可避免地會打上自然環境的烙印。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傳統民居——高腳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石頭砌成B.墻體很厚C.人們大多在下層居住D.門窗很大29.下圖是川藏鐵路沿線剖面圖,該鐵路經過的地形區有( )A.成都平原、昆侖山脈、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橫斷山脈、青藏高原C.成都平原、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D.成都平原、祁連山、柴達木盆地讀某科考隊地理考察路線圖,回答下面題目。30.科考隊考察的大洲是A.非洲 B.北美洲 C.亞洲 D.南極洲31.科考隊途經的四個考察點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2.起點①所在的大平原上的主要農作物有A.玉米、大豆、水稻 B.玉米、大豆、小麥C.玉米、小麥、水稻 D.小麥、大豆、水稻33.如果科考隊繼續往北考察,將會到達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34.“魚米之鄉”和“天府之國”分別指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北平原B.江南丘陵和四川盆地C.四川盆地和華北平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35.下列為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產提供良好的自然條件的有( )①高溫多雨 ②足夠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眾多的人口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6.下位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大河是A.湄南河 B.尼羅河 C.密西西比河 D.亞馬孫河37.玲玲家在黃土高原,學校就在她家對面,但她每天卻要繞道而行,這主要是因為黃土高原( )A.河湖密布 B.溝壑縱橫 C.冰川廣布 D.崎嶇不平38.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尤其是縱橫交織的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鑲嵌其間。下圖中表示黃土高原的是( )A. B.C. D.39.美國大平原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 )A.地中海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40.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條件包括 ( )①土壤深厚、肥沃②高溫多雨③水網密布④人口稠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1.東北平原位于我國地勢 (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第四級階梯42.2015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首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醫學獎,瑞典從地理分區劃分屬于( )A.西歐 B.南歐 C.東歐 D.北歐43.美國大平原上,地廣人稀,地勢平坦,非常適合大規模的什么操作 ( )A.機械化 B.人力 C.畜力 D.半機械化44.下列圖示中,屬于高原的是( )A.B.C.D.45.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東北平原46.山東濱州的地形以( )為主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47.下列地理事物按一定順序排列的是A.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B.重慶、上海、南京、武漢C.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寶成—成昆線D.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48.下列不屬于美國中部平原生活特點的是( )A.人們居住比較分散 B.農業生產主要是機械化作業,勞動人手不多C.人們生活水平較高 D.人們崇尚“谷神”“稻母”等神靈49.我國的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尤其是縱橫交錯的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鑲嵌其間.下列所示地形區正確的是( )A.準噶爾盆地 B.華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柴達木盆地50.東北平原包括( )A.遼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B.三江平原、遼河平原、華北平原C.遼河平原、三江平原、內蒙古草原D.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內蒙古草原51.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 ②湄公河平原在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上③湄公河平原是水稻高產區,人口稠密 ④湄公河平原高溫多雨,人們住高腳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2.北京時間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著陸場一般選擇地勢平坦,人煙較少并便于搜索、回收的地區。判斷它可能位于A.東南丘陵 B.長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 D.內蒙古高原53.我國以下平原中,具有地勢地平、河湖密布特點的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甲、乙、丙三地為世界著名平原,據圖回答下列各題。54.甲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大麥 C.水稻 D.馬鈴薯55.對甲、乙、丙三平原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甲、丙兩平原瀕臨太平洋 ②甲、乙兩平原位于北半球③乙、丙兩平原位于中緯度 ④人口密度甲最大,丙最小A.①② B.①③ C.② D.③④56.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記的是 ( )A.東歐平原 B.東北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亞馬孫平原57.享有“魚米之鄉”美稱的平原是 ( )A.華北平原 B.東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58.下列各項內容中,與美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 ( )A.農忙時節片片稻田中都有人們勞作的身影B.居住區密集,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C.農忙時節互相幫助、互相合作D.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農業生產主要是大型機械化作業參考答案:1.B【詳解】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臨加拿大,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和墨西哥灣;美國本土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地區,故答案選B。2.C 3.C【解析】2.根據地圖可以判斷C洲是北美洲,北美洲中部平原是中央大平原,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土地遼闊,土壤肥沃,氣候適宜,農業生產以家庭農場為主,主要生產玉米、大豆和小麥。C對。故選C。3.其中A洲是亞洲,被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圍,所以③表述錯誤。亞洲東部的島國日本,在長期與大海共存,與漁業共生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魚文化”,所以④表述正確。B洲是歐洲,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種為主,所以①表述正確。E洲是北美洲而不是南美洲,所以②表述錯誤。所以本題答案為C。故選C。4.B【詳解】根據我國是納米和地形區的分布可知,①是大興安嶺,山脈的東側是東北平原,西側是內蒙古高原,故A不正確;②是秦嶺,山脈的北側是黃土平原,南側是四川盆地,故B正確;③山脈西側是黃土高原,東側是華北平原,故C不正確;④山脈北側是塔準噶爾盆地,南側是塔里木盆地。故D不正確。所以根據題意選B。5.D【詳解】關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敘述,東北平原緯度高,熱量不足,農作物有春小麥,農作物是一年一熟,屬于中溫帶和半濕潤地區;華北平原農作物有冬小麥,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屬于暖溫帶和半濕潤地區,故選D。6.D【詳解】據所學知識,美國中部大平原大致位于北緯30°—37°,屬于北溫帶,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7.A【詳解】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湖泊眾多、河渠稠密、水田連片,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8.D【詳解】以木、竹為主要材料,用木樁作支撐,懸空架設的居民建筑是干欄式民居,該民居主要分布于氣候濕熱的熱帶地區,選項中湄公河平原屬濕熱的熱帶季風氣候。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東南亞的氣候。9.C【詳解】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高溫多雨,高腳屋有利于防潮通風,保持涼爽。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10.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的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農忙時節人們互相幫助,插秧和收割的季節是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候,故B正確。湄公河平原的人們居住的比較集中,①錯誤。農業生產以人工為主,④錯誤。故排除ACD項。故選B。11.C【分析】根據湄公河平原地區的生產、生活特點,進行分析解答。【詳解】湄公河平原地區氣候濕熱,可以看大插秧和收割的季節,田野里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莊,形成了獨特的聚落景觀 村民們彼此相隔較近,互幫互助,這里的許多文化活動,如水上木偶戲,都與水稻生產息息相關。故選C。【點睛】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的生產、生活特點。12.A【詳解】梅子產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形象的描繪了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故答案選A。13.A【詳解】美國大平原農業區由于中部地區地廣人稀、美國的工業化水平高,地形平坦,使美國大平原農業區的機械化水平很高,與高溫多雨的氣候無關,故選A。14.A【詳解】湄公河平原地區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低,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排除D項,A項正確;湄公河平原居民比較集中,排除B項;湄公河平原地區主要種植水稻,排除C項。故選A項。【點睛】15.C【詳解】平原是由河流沖積而形成的,故我國三大平原的共同特征是主要都是由河流沖積而成,故答案選C。【點睛】該題主要考查的是三大平原的共同特征,要求學生理解掌握。16.D【詳解】以上四個平原中,有“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有水鄉之稱”的平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這里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降水豐富,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故選D。17.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大平原除去邊緣它是一塊相當完整的平原,從西向東緩慢傾斜,地廣人稀大,不適合居住。美國的小麥帶、玉米帶主要都位于大平原上,并成為美國糧食出口的基地。故D正確。由于地勢從西向東緩慢傾斜,大約每公里僅下降2米,所以不適合居住。故①錯誤。氣候屬于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不適合修建水利工程,④錯誤。故排除ABC項。故選D。18.C【分析】此題考查農業區位因素。【詳解】位于湄公河平原的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科技水平落后,機械化水平低,只有采用人工生產方式,而美國屬于發達國家,經濟和科技水平發達,為機械化生產提供條件。故選C。其他選項均不是最主要的原因。19.B【詳解】我國的地勢特點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下降分布,成都平原位于第二級階梯,我國地勢最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50米以,故選B。20.A 21.C 22.C【詳解】1.根據水稻生長習性,適宜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的氣候,種植區需要勞動力眾多,符合東南亞地區,故①③正確;而②多山的地形不適宜水稻生長,東南亞稻米產區的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故②④不正確,故選A。2.根據地形圖中的山脈和河流分布可知,甲半島是中南半島,該半島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故選C;僅湄公河平原是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而BD與中南半島無關,故ABD錯誤。3.根據題意,中國陸上鄰國的是緬甸,故選C;而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與中國隔海相望,故ABD錯誤。23.D【詳解】美國是世界農業大國,美國每個地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重點發展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的專門化生產,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農業帶,這充分體現了美國農業的地區生產專業化特點,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24.A【詳解】我家住東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熱量條件不好,一年可種植一季,故A錯;我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水草豐茂,以盛產三河牛、三河馬聞名,故B對;我家在福建山區,這里地形崎嶇,不宜耕種,卻有利于林業的發展,故C對;我家在新疆,這里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綠洲農業較為發達,故D對;所以該題的答案為A。25.C 26.C【解析】25.據圖1經緯度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這里高溫多雨,水網密布,土壤深厚、肥沃,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水稻是該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26.據圖1、圖2經緯度信息結合所學全球氣候類型分布情況相關知識可知,甲地受熱帶季風影響,屬于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在緯度、海陸位置上和東亞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相似,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如東亞突出,因此未形成季風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故C選項正確;據兩地經緯度可知,甲地位于東半球,乙地位于西半球,A選項錯誤;甲地的主要農作物是水稻,乙地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和玉米,B選項錯誤;甲地農業生產以人工勞動為主,乙地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農業生產方式為機械生產,D選項錯誤。27.B【詳解】美國中部大平原與湄公河平原都是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土壤肥沃,①符合題意。美國中部大平原附近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等水源,湄公河平原有湄公河等水源,兩地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③符合題意。美國地廣人稀,勞動力少,②指的是湄公河平原,②不符合題意。美國中部大平原主要是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④指的是湄公河平原,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28.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自然環境對聚落的影響。【詳解】自古以來,高腳屋就是氣候濕潤、雨量充沛的亞熱帶地區一種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一般的高腳屋不是多層樓房,只是分上、下兩層。最初,高腳屋用竹子蓋建,后來逐漸發展為以木材為主。屋的上層住人墻體薄,下層無墻,只有數根木樁,用于放置家具和其他物品。門窗很大便于通風透氣,既涼爽又干燥。所以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高腳屋是一種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干欄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適用于氣候濕熱地區。高腳屋房頂坡度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傾瀉,不會被雨水淹沒,同時還可以防野獸。高腳屋的好處除了懸空屋底的空間可以飼養家畜,還可以阻隔動物的騷擾,尤其是山區環境常有爬蟲類的出沒,如果房子蓋在地平面上,會擔心動物入侵,房子架高之后,不但爬蟲類無法進入,就連其他動物也不容易闖入,居住者自然高枕無憂。29.B【詳解】根據圖示可知,川藏鐵路從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薩,沿線經過的地形區有成都平原、橫斷山脈、青藏高原,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30.B 31.A 32.B 33.B【解析】30.據圖示經緯度以及大洲輪廓判斷,科學隊考查的大洲是北美洲,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31.據圖示氣候區分布情況可知,①地為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②地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干旱炎熱。③地為高原山地氣候,海拔高,終年低溫。④地為寒帶氣候,終年嚴寒、干燥。據此判斷,①地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人口密度最高的是①地,故A選項正確,排除BCD選項。32.讀圖可知,①地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即處在美國中部大平原上,該地區主要的農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麥,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33.據圖中經緯度信息及所學大洲、大洋分布位置相關知識可知,科考隊到達④地后繼續往北的話,將會越過北極圈,四大洋中只有北冰洋位于北極圈內,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34.D【詳解】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故答案選D。35.C【分析】根據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其中中南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馬來群島位于赤道附近,主要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進行分析解答。【詳解】湄公河平原是重要的水稻生產基地,自然條件是:高溫多雨,足夠的水分,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故選C。【點睛】考查湄公河平原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36.C【詳解】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大河是是密西西比河,C項正確;湄南河在東南亞的泰國,排除A項;尼羅河在非洲的埃及,排除B項;亞馬孫河在南美洲的巴西,排除D項。故選C項。37.B【詳解】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黃土高原的形態特征。玲玲家在黃土高原,學校就在她家對面,但她每天卻要繞道而行,這主要是因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地形形態,所以B答案符合題意;河網密布指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貌形態,冰川廣布指的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崎嶇不平指的是云貴高原的地表形態,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38.C【詳解】由圖可知,圖中①是天山與昆侖山之間的塔里木盆地,②是大、小興安嶺、長白山之間的東北平原,③是祁連山、太行山、秦嶺之間的黃土高原,④是昆侖山、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青藏高原,C對,ABD錯。故選C。39.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位于美國大平原落基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主要氣候類型是溫帶濕潤性大陸氣候。故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40.D【詳解】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條件包括①土壤深厚、肥沃、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②高溫多雨;③水網密布;故答案選D。41.C【詳解】我國的第一階梯的主要地形: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第二階梯的主要地形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階梯的主要地形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點睛】此題考查我國各階梯的主要地形,對照地圖,便于記憶。42.D【詳解】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屬于發達國家;歐洲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歐洲西部包括西歐、中歐、北歐和南歐;北歐包括的主要國家有冰島、挪威、丹麥、瑞典、芬蘭;西歐國家:英國、法國、愛爾蘭、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中歐國家:瑞士、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列支敦士登;故答案選D。43.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旱地為主,,故A正確。適合機械化生產;地廣人稀,勞動力缺乏,而科技水平發達,適合機械化生產。大平原地廣人稀,不適合人力操作,故排除B項。CD不符合題意,排除CD項。故選A。44.A【分析】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大類型。每種地形類型從海拔高度、地面起伏、坡度的和緩都有區別。【詳解】由圖可知,A圖所示的是高原,B圖所示的是平原,C圖所示的是山地,D圖所示的是丘陵。故選A。【點睛】平原海拔較低,地勢平坦開闊;山地海拔較高,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高,內部坦蕩,邊緣比較陡峭。45.A【詳解】我國水源分布不均,華北平原,工農業發達,需要求量大,水源不足嚴重影響當地是生產,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東北平原屬于我國的濕潤區,不缺水;青藏高原,農業不發達,用水需求少,多高山冰雪融水,故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是華北平原。46.A【詳解】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都是起伏和緩的波狀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魯西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濱州就位于這里,因此其地形以平原為主,故本題選A。47.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北鐵路干線從東向西排列是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寶成-成昆線,C選項符合題意。我國東部氣候從北向南依次是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A選項排除。長江沿江港口從西向東依次是重慶、武漢、南京、上海,B選項排除。東部平原從北向南排列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D選項排除。48.D【詳解】崇尚“谷神”“稻母”是湄公河平原人們的生活特點,故D選項符合題意;美國中部平原屬于商品谷物農業,地廣人稀,人們居住分散,A選項不符合題意;美國農業發達,生產實現高度機械化,勞動人手不多,B選項不符合題意;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人們生活水平較高,C選項不符合題意。49.C【詳解】根據我國地形區的分布可知,A位于天山和昆侖山之間,是塔里木盆地;B位于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是我國的東北平原,C位于太行山以西是黃土高原,D是我國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故正確的是C。50.A【詳解】東北平原是我國緯度最高、土壤最為肥沃的平原,這里的平原主要包括遼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故選A。51.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在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上,高溫多雨,是水稻高產區,人口稠密,人們住高腳屋,故B正確。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藏地區,在我國境內叫做瀾滄江,流經東南亞大多數國家在泰國注入太平洋,①錯誤,故排除ACD項,故選B。52.D【詳解】我國神舟十一號飛船回收工作選擇在地勢平坦,人煙稀少的地區進行,既便于回收,又能保障人員安全,應選擇在內蒙古高原,故本題選D。53.D【詳解】關于我國以上平原的說法,具有地勢低平、河湖密布特點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成都平原沒有河湖密布的特點,故選D。54.C 55.C【詳解】(1)圖片顯示甲位于10'N,106'E以及有湄公河流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是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C正確;小麥和大麥小麥喜旱抗冷,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高溫多雨。與題不符。AB錯誤;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D錯誤。綜上故選C。(2)根據圖片信息可知,甲位于10'N,106'E以及有湄公河流過。甲是湄公河平原。乙位于30'N,90'W。乙是美國濱海平原。丙位于赤道,50'W。丙位于亞馬遜平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湄公河平原和美國濱海平原都位于北半球,②正確。C正確;亞馬遜平原瀕臨大西洋,①錯誤;亞馬遜平原位于低緯度。③錯誤。ABD錯誤。綜上故選C。56.C【詳解】C項,湄公河平原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條件好,居民種植水稻歷史悠久,主食以米飯為主,故C項正確。A項,東歐平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熱量和降水條件不適宜水稻生產,主食以面包、奶肉制品為主,故A項錯誤。B項,東北平原為我國的商品糧基地,但其水稻種植歷史時間短,近代以前為游牧民族地區,故B項錯誤。D項,亞馬孫平原主要以雨林為主,當地土著主要以狩獵為主,沒有水稻種植,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57.C【詳解】以上四個平原中,享有“魚米之鄉”稱號的是長江中下游平原,這里河湖密集,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華北平原河湖少,東北平原種植的是小麥,成都平原河湖較稀少,故選C。58.D【詳解】美國中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廣闊;美國人口較少,地廣人稀,勞動力欠缺;美國的科技水平發達,適合機械化生產。以上因素使得美國的農業生產具有高度機械化的特點。因此選項中與美國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是:人們居住得比較分散,農業生產主要是大型機械化作業。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美國的農業生產特征。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