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一 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一、知識導航通過對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轉變的了解,懂得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二、知識解讀(一)、感受“多元一體”1.中華民族的組成(1)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生活著許多不同的族群。(2)在不同歷史時期,曾出現過許多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少數民族。有些少數民族后來消失了,有些則長期生息在中國的歷史疆域內。www-2-1-cnjy-com(3)今天的中國,是由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2.中華民族的形成 時間 形 成 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 “華夏”在先秦時期是中原的地域、國家與族群指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 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 “中華”一詞出現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 各少數民族與漢族相互交流匯聚,不斷融合,逐漸形成和發展成為共同的中華民族。梁啟 超首次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 后來人們用“多元走向一體”形容中華民族的形成(二)探究“驅除韃虜” 時間 表 現重大轉折清朝后期列強侵略中國,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折一一從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面臨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民族覺醒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極大地激發了民族意識的覺醒。1898年,康有為等發起成立保國會加深危機 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邊疆地區的侵略擴張①1903~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②1905年,日本從俄國手中轉租中國的旅順、大連灣及長春到旅順的鐵路③1910年,俄國煽動部分蒙古貴族和活佛,醞釀叛亂“獨立”振興中華 20世紀初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使革命派認識到民族富強,必須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他們從歷史中尋找依據,激發人們的斗爭熱情三、走向“五族共和”1.原因:在反帝反專制的斗爭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只有將全民族的力量團結在一起,才能抵御外侮,防止列強瓜分中國。21教育網2.形成:孫中山把矛頭明確指向清朝專制統治,主張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平等。辛亥革命充分體現了民族平等的思想,促成了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初步形成。3.影響:“五族共和”的說法把中國各族人民看作一個整體,中華民族的名稱從這時得到廣泛傳播,越來越成為中國各族人民的共識。21cnjy.com三、知識探究1.據史籍記載,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至少160多個。你在八年級的學習中了解到哪些少數民族?請說出至少三個民族的名稱,21·cn·jy·com如匈奴、羌。鮮卑、羯、氐等。2.你知道這些少數民族后來的發展情況嗎?請舉例說明。 鮮卑族:經過孝文帝改革后,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融入到其他民族中。匈奴:西晉時,大部分內遷中原。隋唐時期,匈奴融入各民族之中。www.21-cn-jy.com3.想一想,面對列強的侵略擴張,中國人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國家被分裂的危險? 中國人民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抵御外敵的入侵,努力發展軍事和經濟實力,增強民族意識,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等。2·1·c·n·j·y4.回顧一下,興中會的宗旨是什么?它的誕生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興中會的宗旨是“振興中華”。 背景:19世紀末,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近代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在中國實行資本主義改革,實行君主立憲制,與此同時,民族資產階級的中下層提出了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實行民主共和的主張。5.當時,有人將同盟會革命綱領中的“恢復中華”理解為在漢族聚居的18個省范圍內恢復建立漢族國家。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來源:21·世紀·教育·網】這一理解是狹隘的。“恢復中華”以推翻清朝統治,光復大漢河山作為首要條件,這一口號在發動占國民大多數的漢人方面固然有其號召力,但是要在漢族聚居的省份范圍內建立漢族國家,就不利于團結國內各民族共同奮斗奪取革命勝利。要建立在民主共和國,自然需要團結包括滿族在內的國內各民族一起努力。21·世紀*教育網6.觀察上述兩幅旗幟的圖案,結合它們各自表達的含義,議一議,旗幟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問題? 這反映出革命黨人從“排滿”到“五族共和”,提倡國內民族平等這一重大思想轉變過程。綜合探究一 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知識清單1.“中華”一詞出現在什么時候?誰首次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2.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意思是什么?請你談談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的原因是什么?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五族共和”中的五族指的是哪五族?孫中山的民族觀是怎樣的?他是如何實現的?二、能力訓練(一)、選擇題1.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下列人物中,順應歷史潮流進行改革,從而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21教育網A.北魏孝文帝 B.漢光武帝 C.漢武帝 D.秦孝公 2.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首次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的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孫中山 D.毛澤東3.促成了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初步形成的歷史事件是 ( )A.戊戍變法 B.洋務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辛亥革命4.使得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折——從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面臨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的是 ( )21cnjy.comA.清軍入關 B.日本全面侵華C.元朝統一中國 D.列強侵略中國5.“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是辛亥革命的綱領。其中“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屬于三民主義中的 ( )www.21-cn-jy.comA.民權 B.民生 C.民族 D.民主 ( )6.前身是華夏族的民族是 ( )A.漢族 B.滿族 C.壯族 D.蒙古族7.文繡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儀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調解,并于同年10月22 日正式與溥儀解除婚約。這件事情震動了當時的社會,被稱為中國千年未有的奇事。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了當時( )21·世紀*教育網A.清王朝已經徹底沒落了 B.中國女性逐漸摒棄了落后的封建觀念C.法院的權力已經高于皇權 D.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經確立8.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屢遭挫折,但從未放棄理想即建立一個基于社會正義的民主社會;他一生策略多變,但目標堅定不移即實現中國的統一和富強,以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他為拯救和改造中國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建立的統一的革命組織是 ( )A.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強學會 D.中國國民黨9.1903—1904年,入侵西藏,企圖將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國家是 ( )A.美國 B.德國 C.俄國 D.英國10.當代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寫道:“它使中國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徹底崩潰,是中國帝制與共和意識的分水嶺,盡管它的結局是悲劇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11.民國初年,北京大學教授辜鴻銘,出生在印尼,在英國讀書,在北洋政府做部長,娶了日本女子為妻,是個“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東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經歷反映了 ( )2·1·c·n·j·yA.新式學堂注意培養人才 B.中外通婚成為社會的時尚C.近代中國社會逐漸開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學歸國人員12.“五族共和”的五族,除漢族外,還包括 ( )①壯族 ②滿族 ③蒙古族 ④回族 ⑤藏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3.1912年9月3日,孫中山發表演說,指出“我國去年之革命,是種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 首先爆發于“六朝古都”南京 B. 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C. 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二)、非選擇題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師夷長技以自強。” 材料二:“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個政治派別的主張?(2)請舉出政治派別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3)綜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國人在學習西方問題上有何發展變化?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國肇興,五族共和,‘老爺’‘大人’之稱久經淘汰。乃不謂公堂會審之時,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曾無一言相告誡。”無獨有偶,家中雇傭的傭人仍然以“少爺”“老太爺”稱呼主人。21·cn·jy·com(1)材料中的“民國”建立在哪一年?屬于什么性質的政權?“五族共和”的最主要表現是什么? 材料二: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一一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新。www-2-1-cnjy-com(2)結合史實說明孫中山是中國“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材料三:同盟會提出決斷性民族主義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顯然,最初同盟會已把滿族排除在帝國之外,同時也把關外的滿洲土地排除在帝國之外,不僅如此,其實孫中山同盟會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國之外了;孫中山很快就認識到這是個問題,并且發生一定程度的轉變,1906年,孫中山說:“民族革命是要盡滅滿洲民族,這話大錯。……我們并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2-1-c-n-j-y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武昌起義后口號從“驅除韃虜”改為“五族共和”的原因。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1)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史上哪個革命團體的政治綱領?請說出這一團體建立的時間與地點。(2)在此團體成立大會上,通過了什么綱領性文件?(3)這一政治綱領后來被闡發為哪三大主義?(4)根據材料說明這個革命團體的性質。這一革命團體的成立有何意義?綜合探究一 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綜合探究一 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doc 綜合探究一 從“驅除韃虜到“五族共和”(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