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 傍水而居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日本有著發達的漁業,其發展漁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br/>①雄厚的工業基礎 ②漁業資十分豐富③氣候溫暖濕潤,降水充足 ④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中緯度位置最低的是( )A.印度尼西亞 B.菲律賓 C.日本 D.印度3.下列國家中,既與我國陸上為鄰,又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國家的是( )A.日本、韓國 B.美國、朝鮮 C.越南、朝鮮 D.菲律賓、越南4.南半球有一個獨占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它有許多“美稱”。下列美稱不屬于它的是( )A.世界活火山博物館 B.騎在羊背上的國家C.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D.世界活化石博物館5.短暫的旅行讓小明領略了水上古城的永恒魅力,小明被威尼斯的美景深深折服。這種“美”體現在( )①精彩的水上木偶戲②連綿不絕的高山孕育的滑雪勝地③魅力無窮的古老建筑④縱橫交織的水道構成的大街小巷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6.下列關于威尼斯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1 500多年以前,是由100多座小島組成的荒無人煙的島嶼群B.威尼斯人的祖先建造威尼斯城的目的是躲避外敵C.威尼斯城是在一個地域狹小、人口稀少的島嶼上建成的D.威尼斯城的水道上有眾多的橋梁連接著眾多的島嶼7.日本漁業發達的原因不包括( )A.多優良港灣B.沿海填海造陸活動很多C.海岸線曲折D.強大的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8.“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的感慨,黃河的水最終流入我國的那個海洋( )A.黃海 B.渤海 C.南海 D.日本海讀A、B兩國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9.對于A、B兩國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A國位于西半球,B國位于東半球②A國位于南半球,B國位于北半球③兩國的國土大部分都位于溫帶地區④A國位于非洲最南端,B國是亞洲南部的一個島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B國發展漁業的有利條件有( )①漁業資源豐富 ②工業基礎雄厚 ③優良港灣眾多 ④氣候溫暖濕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A.朝鮮、日本 B.澳大利亞、新加坡C.越南、印度尼西亞 D.菲律賓、馬來西亞12.朱自清曾這樣描述一個城市:這是一個別致的地方?!筮\河穿過這個城市像反寫的S,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條,這些就是小胡同。輪船像公共汽車,在大街上走;“貢多拉”(Gondola)是一種搖櫓的小船,它哪兒都去。這個“別致的地方”是( )A.上海 B.巴黎C.威尼斯 D.蘇州13.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渤海、東海、黃海、南海C.黃海、東海、渤海、南海 D.南海、東海、黃海、渤海14.有關日本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 B.日本是太平洋東部的群島國家C.氣候冬暖夏涼,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D.日本境內平原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2/315.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國家是( )A.越南、菲律賓 B.馬來西亞、朝鮮 C.韓國、日本 D.泰國、印度尼西亞16.既臨渤海又臨黃海的省級行政區A.遼寧、河北 B.遼寧、山東 C.河北、山東 D.山東、江蘇17.威尼斯的旅游業和日本的漁業都是 ( )A.靠海而興 B.靠商貿起家 C.靠捕魚發家 D.靠航海而興旺18.烏鎮地處杭嘉湖平原,河湖密布,居民傍水而居,城鄉因水而興。這里的河流給當地人民帶來的福祉有①灌溉農田,利于水稻種植 ②水產養殖,利于漁業發展③水上航運,便于交通運輸 ④水能豐富,便于水力發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下列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的一組是A.馬來西亞和印度 B.緬甸和韓國C.柬埔寨和文萊 D.日本和菲律賓二、非選擇題20.地理位置。(1)意大利:位于歐洲的________部,坐落在________半島上。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__________部,瀕臨____________海。(2)根據上圖,完成下列問題。城市:①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之稱;②____________。海域: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21.日本氣候以________氣候和________氣候為主.日本的氣候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A3.C4.A5.B6.C7.B8.B9.C 10.A11.D12.C13.A14.A15.C16.B17.A18.A19.D20.(1)南 亞平寧 東北 亞得里亞 (2)威尼斯 水上都市 羅馬 亞得里亞?!〉刂泻?br/>21.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季風;海洋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