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2 氯氣的性質1.你見過有顏色的氣體嗎?這瓶氣體是黃綠色的,按顏色給它起個名字,叫氯氣。 2.最先發現并制出氯氣的是瑞典化學家舍勒。但“燃素說”誤導了他,所以他認為這種黃綠色氣體是一種化合物。3.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氧化學說”。但他的理論中有一個錯誤的觀點:“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又把認識氯氣的路子引向了另一個歧途。 4.最終確認氯氣是一種單質的,是英國化學家戴維。 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從氯氣的發現,到氯氣的確認,歷時三十多年。(學習聚焦)(知識精講)知識點01 氯氣的物理性質【即學即練1】(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氯氣可用于消滅田鼠,做法是將氯氣用軟管通到田鼠洞里。這是利用氯氣性質中的①黃綠色 ②密度比空氣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可溶于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② D.③④⑤【答案】B知識點02 氯氣與金屬的反應實驗:將細鐵絲纏繞在一低壓發熱器上,通過橡皮塞插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接通電源給發熱器通電加熱,待反應后關閉電源。通過注射器向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蕩后觀察溶液顏色。現象:通電一段時間后,集氣瓶內充滿棕褐色的煙。關閉電源后,通過注射器向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蕩后可以看到溶液顯棕黃色。(這證明了反應的生成物是氯化鐵,而不是氯化亞鐵。)2Fe + 3Cl2 2FeCl3 現象:棕褐色煙。2Na + Cl2 2NaCl 現象:黃色火焰,白煙。Cu + Cl2 CuCl2 現象:棕黃色煙。說明1、氯氣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的是高價金屬氯化物。如:該反應中生成物為FeCl3,而不是FeCl2,FeCl2不能由Fe和Cl2直接化合生成。2、FeCl3溶液呈黃色,FeCl2溶液呈淺綠色。3、常溫下干燥的氯氣或液氯與鐵不反應,工業上常用鋼瓶盛放液氯,鋼瓶的表面涂成綠色。【即學即練2】(上海市市八中學期中)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單質之間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 Fe3O4 B. NaCl C. CuCl2 D. FeCl2【答案】D【解析】鐵與氯氣化合生成的是FeCl3。知識點03 氯氣與氫氣的反應H2 +Cl2 2HCl實驗一:氫氣在氯氣中點燃。現象:蒼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霧。實驗二:收集一瓶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用透明膠帶封住瓶口,用火柴燒透膠帶。現象:爆炸,瓶口有白霧。實驗三:收集一瓶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用塑料片蓋住瓶口,點燃鎂條,強光照射。現象:爆炸,瓶口有白霧。以上三種不同的實驗方法,現象也不相同,原因是:氯氣在氫氣中燃燒時,氫氣分子只是在導管口與氯氣接觸,放熱較少,且放出的熱量會很快地隨氣體擴散出去,所以可以安靜地燃燒。而混合點燃或混合光照,氫氣分子與氯氣分子充分接觸,反應時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能量,使氣體急驟膨脹,所以產生了爆炸。說明1.“煙”是固體小顆粒懸浮于空氣中;“霧”是液體小顆粒懸浮于空氣中。2.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任何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叫燃燒。【即學即練3】今有H2、Cl2 混合氣體100毫升(標準狀況下),其中一種氣體體積為45毫升,另一種氣體體積為55毫升,光照這兩種氣體發生反應后再恢復到標準狀況,為證明反應后氣體中H2或Cl2 有剩余,使氣體通過10毫升水,并使剩余氣體干燥后恢復到標準狀況。若:(1)剩余氣體有 毫升,證明有 剩余。(2)溶液有 性,證明有____剩余。【答案】(1)10,H2;(2)漂白,Cl2。【解析】氫氣與氯氣的反應為:H2 + Cl2 = 2HCl,所以反應后除生成90毫升氯化氫氣體外,必有10毫升的氫氣或氯氣剩余。當把反應后的氣體通過水時,氯化氫氣體完全溶解,若剩余10 mL氣體,證明有H2 剩余,因為氫氣難溶于水;若反應后Cl2有剩余,則Cl2與水繼續反應,所得溶液有漂白性。知識點04 氯氣與水的反應1.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大約溶解2體積氯氣。2.氯水呈淡黃綠色。3.氯氣溶解于水,與水發生了可逆反應:Cl2+H2OHCl+HClO【即學即練4】(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氯氣可以用來給飲用水消毒。某學生用自來水配制下列物質的溶液,不會產生明顯藥品變質的是A.石蕊 B.AgNO3 C.NaOH D.NaCl【答案】D【解析】氯氣在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遇石蕊會變紅,遇AgNO3會生成AgCl沉淀,遇NaOH會發生Cl2+2NaOH = NaCl+NaClO+H2O。答案為D。知識點05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說明該反應可用于實驗室氯氣的尾氣處理,也可用于工業上生產消毒液。【即學即練4】向盛有Cl2的三個集氣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體中的一種,經過振蕩,現象如下圖所示,則甲、乙、丙中注入的液體分別是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答案】B【解析】Cl2與AgNO3溶液反應會生成AgCl白色沉淀;Cl2與NaOH溶液反應,使溶液無色;Cl2溶于水使溶液變為淺黃綠色。答案為B。(常見考法) 常見考法一 氯氣的性質【例1】(上海市奉賢致遠高中)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煙B.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產生褐色的煙,產物溶于水,溶液呈淺綠色C.銅絲在氯氣中燃燒,產生棕黃色的煙,產物溶于水,溶液呈藍綠色D.鈉在氯氣中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產生棕黃色的煙【答案】C【解析】選項A,瓶口的現象是白霧,而不是煙,A錯。選項B,鐵與氯氣反應生成的是氯化鐵,溶液為棕黃色,B錯。選項C是正確的。選項D,鈉在氯氣中燃燒產生的白煙,D錯。答案為C。必殺技氯氣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2.氯氣與金屬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3.氯氣在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生成氯化氫。4.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5.氯氣與堿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同步練習1】(1)鐵在氯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產生 色的煙,向反應后的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蕩后,溶液呈 色。(2)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火焰呈 色,集氣瓶口的現象為 。向反應后的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再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色。(3)寫出氯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實驗室里怎么處理尾氣中的氯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答案】(1)2Fe + 3Cl2 2FeCl3 棕褐 棕黃(2)蒼白 白霧 紅(3)Cl2 + H2O HCl + HClO(4)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常見考法二 氯水成分的探究【例2】在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它們在不同的反應中表現各自的性質。下列實驗現象和結論一致且正確的是A.把有色布條放入氯水中,一會兒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鹽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黃綠色消失,說明有HClO分子存在【答案】B【解析】選項A,布條褪色是HClO作用的結果,A錯。選項B是正確的。選項C,加入鹽酸酸化時已引入了Cl-,無法證明氯水中Cl-的存在,C錯。選項D,加入NaOH溶液后,發生了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無法證明HClO分子的存在,D錯。答案為B。必殺技1.新制氯水:三種分子——Cl2、HClO、H2O,四種離子——H+、Cl-、ClO-、OH-。2.久置氯水:就是稀鹽酸。3.下圖可證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氣。【同步練習2】(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將氯氣持續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顏色變化為:紫色淺紅色無色黃綠色,導致變色的微粒I、II、III依次為A.HCl、HClO、Cl2 B.H+、ClO-、Cl-C.HCl、ClO-、Cl- D.H+、HClO、Cl2【答案】D【解析】把氯氣通過溶液中,發生Cl2 + H2O HCl + HClO ,其中H+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HClO具有漂白性,過量的Cl2繼續溶解,使溶液顯黃綠色。答案為D。常見考法三 氯氣的實驗室制法【例3】已知KMnO4在常溫下與濃鹽酸反應生成Cl2,下圖是用KMnO4與濃鹽酸反應制取Cl2的簡易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試管①中盛有飽和食鹽水,用試管②收集Cl2B.用試管①收集Cl2,試管②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到試管①中C.③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環境D.用該裝置收集到的Cl2中會混有HCl氣體和水蒸氣【答案】A【解析】選項A,由于氯氣比空氣重,試管②收集Cl2時,導管應長進短出,A敘述不正確。選項B和D,試管①收集Cl2時,試管②起到安全瓶的作用,由于未除去雜質,Cl2中會混有HCl氣體和水蒸氣,B和D的說法都正確。答案為A。必殺技(1)原理:實驗室一般用強氧化劑和濃鹽酸反應制氯氣,如:MnO2(s) + 4HCl(濃) MnCl2 + Cl2↑+ 2H2O(2)實驗裝置:根據反應原理和氣體凈化、收集、尾氣處理等的原理及常見儀器的性能,可用圖所示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Cl2。【同步練習3】(上海市奉賢中學期中)用MnO2與濃鹽酸反應制取Cl2,再用銅粉和Cl2反應制取少量CuCl2,實驗流程如下:(1)裝置A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裝置A選擇下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② ③(3)判斷已有CuCl2生成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將產物溶于水后,證明溶液中含有氯離子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收尾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MnO2+4HCl(濃) MnCl2+Cl2↑+2H2O(2)②(3)產生棕色的煙 硝酸銀溶液(4)氫氧化鈉溶液 Cl2+2NaOH = NaCl+NaClO+H2O(分層提分)題組A 基礎過關練1.(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下列關于氯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氯氣能溶于水 B.氯分子呈黃綠色C.液氯是氯氣的水溶液 D.單質氯有氣液固三種狀態【答案】C2.(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不能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的是 A.氯氣 B.液氯 C.氯酸鉀溶液 D.次氯酸鉀溶液【答案】C【解析】選項A和B,Cl2與布條上的水反應,生成物中有HClO,可使有色布條褪色。選項C沒有漂白作用。選項D,次氯酸鉀溶液在空氣中與CO反應生成HClO,可使有色布條褪色。答案為C。3.(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為防止吸入Cl2而引起中毒,可用浸透某物質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該物質可能是A. NaHCO3 B. NaCl C. NaOH D. 濃鹽酸【答案】A【解析】選項A,NaHCO3溶液有堿性,可吸收Cl2,同時該溶液堿性不強,沒有腐蝕性,A是答案。選項B和D都不能吸收氯氣,選項C有強腐蝕性。答案為A。4.(上海市奉賢致遠高中)下列物質的制備不屬于氯氣的用途的是A.制造鹽酸 B.制造漂白粉C.制造殺蟲劑和殺菌劑 D.制造食鹽【答案】D【解析】食鹽是價廉易得的物品,可從海水中直接提取。5.(上海市奉賢致遠高中)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氯氣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 B.用濕潤的有色布條C.將氣體通過硝酸銀溶液 D.將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答案】B【解析】氯氣與濕潤的有色布條上的水反應生成HClO,可使有色布條褪色。答案為B6.(上海市南洋中學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打開盛放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處會產生大量白色煙霧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C.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因此,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氧氣能被液化貯存于鋼瓶中說明分子間有間隔且間隔能改變【答案】D7.(上海市嘉定一中期末)某實驗小組設計以下試劑檢驗新制氯水中成分,其中不需要的是A.溴化鈉 B.硫酸鈉 C.硝酸銀 D.紫色石蕊試液【答案】B【解析】氯水的成分有Cl2、HClO、H+、Cl-、ClO-、H2O、OH-。選項A,可通過2NaBr+Cl2=2NaCl+Br2,證明Cl2的存在。選項C,硝酸銀可檢驗氯水中的Cl-。選項D,紫色石蕊試液可檢驗氯水中的H+。答案為B。8.(上海市南匯中學期末)下列有關氯氣及其性質、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氯氣分子是由兩個氯原子構成的雙原子分子B.通常情況下,氯氣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比空氣重,能溶于水C.氯氣能與大多數金屬單質直接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D.工業上常用氫氣在氯氣中燃燒來制備氯化氫【答案】D【解析】選項D,工業上制氯化氫時,用的是氯氣在氫氣中燃燒,使氫氣稍過量。選項為D。9.(上海市南匯中學期末)不能用于自來水消毒的是A.氯氣 B.臭氧 C.ClO2 D.NaCl【答案】D10.(上海市敬業中學期中)請利用下列裝置及試劑組裝一套裝置制取 Cl2,檢驗潮濕的Cl2有無漂白性,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l2。(1)制取氯氣時,在圓底燒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通過___________(填寫儀器名稱)向圓底燒瓶中加入適量的濃鹽酸。(2)儀器連接順序為a→(____)→(____)→ d→e→g→(____)→(____)→(____)→1 →m,寫出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產生氯氣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中可觀察到③的錐形瓶中有色布條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4)裝置②中所裝試劑是飽和食鹽水,作用是___________。(5)裝置⑥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2)c b i h f 4HCl(濃)+ MnO2MnCl2+2H2O+Cl2↑(3)有色布條褪色(4)除去HCl (5)Cl2+2NaOH═NaCl+NaClO+H2O題組B 能力提升練11.(上海市敬業中學期中)將同溫同壓下的H2、O2、Cl2按9︰4︰1的體積比混合,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點燃,充分反應后,使混合物冷卻到室溫,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是A.37% B.33.6% C.16.8% D.20%【答案】B【解析】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與物質的量成正比,不妨令Cl2為1 mol,則H2為9 mol,O2為4 mol,點燃時發生的反應有:H2+Cl2=2HCl,2H2+O2=2H2O,1 mol 氯氣可生成2 mol氯化氫,4 mol氧氣可生成8 mol水,兩反應恰好消耗氫氣9 mol。生成的2 mol氯化氫溶于生成的8 mol水中,成為鹽酸,其質量分數為(36.5×2)/(36.5×2+18×8)=0.336。答案為B。12. (上海市華實高中期末)如圖所示,A處通入干燥的氯氣,打開B閥后,C處的濕潤紅布條逐漸褪色;關閉B閥時,C處的濕潤紅布條無明顯現象。則D瓶中裝的是A.濃硫酸 B.NaOH溶液 C.濃鹽酸 D.飽和食鹽水【答案】B【解析】對于選項A、C、D,若關閉B閥,氯氣通過D中的溶液后,進入C中,而C處的布條是濕潤的,仍會褪色,A、C、D不符合題意。對于 選項B,NaOH溶液會把氯氣吸收,C處的布條就無明顯現象了。答案為B。13.(上海市南匯中學期末)標準狀況下,22.4L H2與Cl2的混合氣體,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冷卻后,再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氣體,但仍有氣體未被吸收,則有關原混合氣體中H2的物質的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等于0.5mol B. 小于0.5mol C. 大于0.5mol D.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H2與Cl2的混合氣體反應后生成HCl,用NaOH溶液吸收氣體,只有H2不會被吸收,所以原混合氣體中H2的物質的量大于Cl2。答案為C。14.如圖,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裝置進行氯氣與金屬鈉的反應,先將鈉預熱,待鈉熔融成小球時,撤火,并通入氯氣即發生反應,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鈉著火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的火焰B.反應產生的大量白煙是氯化鈉固體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過量氯氣防止產生污染D.棉球②變藍色則證明氯氣已被堿液完全吸收【答案】D【解析】如果棉球②變藍色,說明了氯氣與KI發生了反應,可得知當氯氣通過堿液時未被完全吸收。答案為D。15. 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試紙上,觀察到的現象是A. B. C. D.【答案】B【解析】氯水顯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可以使pH試紙變紅色,又因氯水中含有HClO,所以試紙先變紅色后又會被漂白為白色,B項正確。16.(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為了講授“氯氣的性質和用途”,某老師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為主要原料,設計一套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教學。試回答下列問題:(1)乙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丙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丁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戊中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 ,充分反應后戊中液體分兩層,上層 色,下層 色,分離戊中液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4)利用甲裝置也可以制HCl氣體,吸收多余的HCl氣體合適的裝置是 ;(5)標準狀況下,制得11.2L的 Cl2,將其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則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答案】(1)吸水(2)布條不褪色 布條褪色(3)Cl2+2I-==2Cl- +I2 接近無色 油狀紫紅色 分液(4)BD(5)1mol17.(上海市上師附外期中)氯化鋁易與水反應,178℃升華。實驗室現用下圖裝置制備少量無水氯化鋁。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為氯氣發生裝置,化學反應方程式: 。導管a的作用是 。(2)裝置B中所盛試劑為飽和食鹽水,其作用是 。(3)裝置C和F的作用是 。(4)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裝置G中所盛試劑為 ,其作用是 。(6)有人認為若無裝置B,其余裝置、試劑保持不變,也能制備無水AlCl3。事實證明這樣做非常危險,請簡述理由 。【答案】(1)MnO2+4HCl(濃)MnCl2+2H2O+Cl2↑ 使分液漏斗和圓底燒瓶的壓強相等,分液漏斗中的液體順利滴落(2)吸收氯氣中的氯化氫(3)防止水蒸氣進入D、E中,確保鋁和氯氣的反應在干燥的環境下進行(4)2Al+3Cl22AlCl3(5)NaOH溶液 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6)制得的Cl2中混有HCl,HCl與Al反應時生成H2,受熱情況下H2、Cl2混合氣體會發生爆炸18.實驗序號 實驗方法 實驗現象 結論① 將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生成白色沉淀② 將氯水滴加到干燥的有色布條上③ 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氯水中含有Cl2④ 將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氯水中含有H+(1)實驗①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實驗②和實驗④中的“實驗現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③中“實驗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同學們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這兩個結論可能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請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哪一個是正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將實驗③中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換為pH試紙,________(填“能”或“不能”)測出氯水的pH,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實驗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實驗方法不變,對上述________實驗無影響。【答案】(1)氯水中含有Cl-(2)有色布條褪色 有氣泡生成(3)取一片淀粉碘化鉀試紙,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試紙上(4)Cl2具有漂白性 HClO具有漂白性 用干燥的Cl2通入盛有干燥布條的瓶中觀察是否褪色,若褪色證明a正確,若不褪色,證明b正確(5)不能 氯水中的HClO能將pH試紙漂白(6)①④題組C 培優拔尖練19.(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標準狀況下有22.4 L氯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一密閉容器中使其充分反應,冷卻后將此氣體與1 L 1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最后此溶液A.可能顯酸性,可能顯堿性,也可能顯中性 B.一定顯堿性C.一定顯中性 D.一定顯酸性【答案】A【解析】氣體共1 mol,NaOH也是1 mol,可以使用極端的思路解答。若全是氫氣,則最后的溶液顯堿性。若全是氯氣,根據Cl2+2NaOH═NaCl+NaClO+H2O,反應后氯氣有剩余,使溶液顯酸性。若兩種氣體等量,恰好生成1 mol HCl,與NaOH中和后溶液顯中性。答案為A。20.(上海市市西中學期末)一定體積H2和Cl2組成的混合氣體,經光照后緩緩通入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氣體和NaOH均完全反應。測得最終溶液中NaClO的濃度為0.1 mol·L-1 (假設溶液體積不變,且不考慮水解),則原混合氣體中H2和Cl2的體積比為A. 2﹕3 B. 3﹕2 C.4﹕5 D.5﹕4【答案】C【解析】反應后的溶液中n(NaClO)=0.01 mol,則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0.01 mol 0.02 mol 0.01 mol 0.01 mol與氯化氫反應的NaOH為0.08 mol,進而可知,生成氯化氫需H2 0.04 mol,需Cl2 0.04 mol,所以原有氫氣0.04 mol,原有氯氣0.01 mol+0.04 mol = 0.05 mol。答案為C。21.(上海市久隆模范期中)在標準狀況下H2和Cl2混合氣體x L,經光照完全反應后所得到的氣體恰好能使y mol KOH完全反應轉變為鹽且氣體無剩余,則x、y的關系不可能是A.y>x/22.4 B.y≥x/11.2 C.y x/22.4 D.y<x/11.2【答案】B【解析】氫氣與氯氣反應后可能有如下三種情況:①HCl,②H2,③HCl+Cl2,由于氣體可以被KOH完全吸收,則氫氣沒有剩余,故只能為HCl或者HCl+Cl2,生成的鹽可能是KCl或KCl+KClO兩種情況,則K、Cl原子的物質的量比為1﹕1,所以n(Cl2)=0.5y mol,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0.5y×22.4 L,則H2的體積為(x-11.2y) L。根據H2+Cl2 = 2HCl可知11.2y≥(x-11.2y) ,整理得y≥x/22.4,若x L全是氯氣時,消耗的KOH取最大值,則11.2y<x,即y<x/11.2,可得x/11.2>y≥x/22.4。答案為B22. (上海市市南中學期中)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純凈干燥的氯氣,并讓氯氣與銅粉反應制取純凈的無水CuCl2,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MnO2 + 4HCl(濃) MnCl2 + Cl2↑+2H2O(1)B中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裝置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 E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實驗發現D中得到的無水CuCl2總是偏藍色,請你提出改進方案: ____________。(4)為證明氯氣與水反應產物具有漂白性,丁同學將A中產生的氣體緩緩通過下列裝置:試劑a應選擇___________;試劑b應選擇___________。(填序號)① 無水氯化鈣 ② 濃硫酸③ 堿石灰 ④ 硫酸銅粉末(5)將實驗產生的標況下6.72L氯氣通入到5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則:① 該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是_______② 生成次氯酸鈉的質量是_________【答案】(1)飽和食鹽水溶液 吸收 HCl 濃硫酸 干燥氯氣(2)吸收尾氣Cl2,防止污染 Cl2+2NaOH=NaCl+NaClO+H2O(3)在 D和E 之間增加一個含氯化鈣(堿石灰)的干燥管(4)① ③(5)1.2 mol·L-1 22.4g23. 實驗室可用氯氣與鐵屑反應制備無水三氯化鐵,該化合物呈棕紅色、易潮解,100℃左右時升華。下圖是兩個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左邊的反應裝置相同,而右邊的產品收集裝置則不同,分別如(Ⅰ)和(Ⅱ)所示。試回答:(1)A中的反應開始前,需排除裝置中的空氣,如果不排除,將會發生的副反應為:。(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裝置(Ⅰ)的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裝置(Ⅱ)的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選用此裝置來完成實驗,則必須采取的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Fe + 2O2Fe3O4(2)2Fe +3Cl22FeCl3;(4)導管易被新產品堵塞,尾氣排入空氣,易造成環境污染;(5)產品易受潮解;在B和C之間連接裝有干燥劑的裝置。24.ClO2與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來水消毒和果蔬保鮮等方面應用廣泛。某興趣小組通過圖1裝置(夾持裝置略)對其制備、吸收、釋放和應用進行了研究。(1)儀器D的名稱是 ;安裝F中導管時,應選用圖2中的 。(2)打開B的活塞,A中發生反應: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為使ClO2在D中被穩定劑充分吸收,滴加稀鹽酸的速度宜 (填“快”或“慢”)。(3)關閉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穩定劑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時F中溶液的顏色不變,則裝置C的作用是 。(4)已知在酸性條件下NaClO2可發生反應生成NaCl并釋放出Cl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在ClO2釋放實驗中,打開E的活塞,D中發生反應,則裝置F的作用是 。【答案】(1)錐形瓶 b (2)慢 (3)吸收Cl2(4)4H++5ClO2-=Cl-+4ClO2↑+2H2O 驗證是否有ClO2生成【解析】由于“ClO2與Cl2的氧化性相近”,所以F中的淀粉KI溶液如果遇到ClO2,則會變為藍色,該現象可以檢驗是否有ClO2生成。2.1.2 氯氣的性質1.你見過有顏色的氣體嗎?這瓶氣體是黃綠色的,按顏色給它起個名字,叫氯氣。 2.最先發現并制出氯氣的是瑞典化學家舍勒。但“燃素說”誤導了他,所以他認為這種黃綠色氣體是一種化合物。3.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氧化學說”。但他的理論中有一個錯誤的觀點:“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又把認識氯氣的路子引向了另一個歧途。 4.最終確認氯氣是一種單質的,是英國化學家戴維。 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從氯氣的發現,到氯氣的確認,歷時三十多年。(學習聚焦)(知識精講)知識點01 氯氣的物理性質【即學即練1】(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氯氣可用于消滅田鼠,做法是將氯氣用軟管通到田鼠洞里。這是利用氯氣性質中的①黃綠色 ②密度比空氣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可溶于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② D.③④⑤知識點02 氯氣與金屬的反應實驗:將細鐵絲纏繞在一低壓發熱器上,通過橡皮塞插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接通電源給發熱器通電加熱,待反應后關閉電源。通過注射器向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蕩后觀察溶液顏色。現象:通電一段時間后,集氣瓶內充滿棕褐色的煙。關閉電源后,通過注射器向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蕩后可以看到溶液顯棕黃色。(這證明了反應的生成物是氯化鐵,而不是氯化亞鐵。)2Fe + 3Cl2 2FeCl3 現象:棕褐色煙。2Na + Cl2 2NaCl 現象:黃色火焰,白煙。Cu + Cl2 CuCl2 現象:棕黃色煙。說明1、氯氣與變價金屬反應時,生成的是高價金屬氯化物。如:該反應中生成物為FeCl3,而不是FeCl2,FeCl2不能由Fe和Cl2直接化合生成。2、FeCl3溶液呈黃色,FeCl2溶液呈淺綠色。3、常溫下干燥的氯氣或液氯與鐵不反應,工業上常用鋼瓶盛放液氯,鋼瓶的表面涂成綠色。【即學即練2】(上海市市八中學期中)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單質之間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 Fe3O4 B. NaCl C. CuCl2 D. FeCl2知識點03 氯氣與氫氣的反應H2 +Cl2 2HCl實驗一:氫氣在氯氣中點燃。現象:蒼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霧。實驗二:收集一瓶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用透明膠帶封住瓶口,用火柴燒透膠帶。現象:爆炸,瓶口有白霧。實驗三:收集一瓶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用塑料片蓋住瓶口,點燃鎂條,強光照射。現象:爆炸,瓶口有白霧。以上三種不同的實驗方法,現象也不相同,原因是:氯氣在氫氣中燃燒時,氫氣分子只是在導管口與氯氣接觸,放熱較少,且放出的熱量會很快地隨氣體擴散出去,所以可以安靜地燃燒。而混合點燃或混合光照,氫氣分子與氯氣分子充分接觸,反應時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能量,使氣體急驟膨脹,所以產生了爆炸。說明1.“煙”是固體小顆粒懸浮于空氣中;“霧”是液體小顆粒懸浮于空氣中。2.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加,任何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叫燃燒。【即學即練3】今有H2、Cl2 混合氣體100毫升(標準狀況下),其中一種氣體體積為45毫升,另一種氣體體積為55毫升,光照這兩種氣體發生反應后再恢復到標準狀況,為證明反應后氣體中H2或Cl2 有剩余,使氣體通過10毫升水,并使剩余氣體干燥后恢復到標準狀況。若:(1)剩余氣體有 毫升,證明有 剩余。(2)溶液有 性,證明有____剩余。知識點04 氯氣與水的反應1.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大約溶解2體積氯氣。2.氯水呈淡黃綠色。3.氯氣溶解于水,與水發生了可逆反應:Cl2+H2OHCl+HClO【即學即練4】(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氯氣可以用來給飲用水消毒。某學生用自來水配制下列物質的溶液,不會產生明顯藥品變質的是A.石蕊 B.AgNO3 C.NaOH D.NaCl知識點05 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說明該反應可用于實驗室氯氣的尾氣處理,也可用于工業上生產消毒液。【即學即練4】向盛有Cl2的三個集氣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體中的一種,經過振蕩,現象如下圖所示,則甲、乙、丙中注入的液體分別是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常見考法) 常見考法一 氯氣的性質【例1】(上海市奉賢致遠高中)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瓶口上方形成白煙B.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產生褐色的煙,產物溶于水,溶液呈淺綠色C.銅絲在氯氣中燃燒,產生棕黃色的煙,產物溶于水,溶液呈藍綠色D.鈉在氯氣中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產生棕黃色的煙必殺技氯氣是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能溶于水。2.氯氣與金屬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3.氯氣在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生成氯化氫。4.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5.氯氣與堿反應: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同步練習1】(1)鐵在氯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產生 色的煙,向反應后的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振蕩后,溶液呈 色。(2)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火焰呈 色,集氣瓶口的現象為 。向反應后的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水,再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色。(3)寫出氯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實驗室里怎么處理尾氣中的氯氣(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常見考法二 氯水成分的探究【例2】在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它們在不同的反應中表現各自的性質。下列實驗現象和結論一致且正確的是A.把有色布條放入氯水中,一會兒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鹽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黃綠色消失,說明有HClO分子存在必殺技1.新制氯水:三種分子——Cl2、HClO、H2O,四種離子——H+、Cl-、ClO-、OH-。2.久置氯水:就是稀鹽酸。3.下圖可證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氣。【同步練習2】(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將氯氣持續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顏色變化為:紫色淺紅色無色黃綠色,導致變色的微粒I、II、III依次為A.HCl、HClO、Cl2 B.H+、ClO-、Cl-C.HCl、ClO-、Cl- D.H+、HClO、Cl2常見考法三 氯氣的實驗室制法【例3】已知KMnO4在常溫下與濃鹽酸反應生成Cl2,下圖是用KMnO4與濃鹽酸反應制取Cl2的簡易裝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試管①中盛有飽和食鹽水,用試管②收集Cl2B.用試管①收集Cl2,試管②可防止NaOH溶液倒吸到試管①中C.③用于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環境D.用該裝置收集到的Cl2中會混有HCl氣體和水蒸氣必殺技(1)原理:實驗室一般用強氧化劑和濃鹽酸反應制氯氣,如:MnO2(s) + 4HCl(濃) MnCl2 + Cl2↑+ 2H2O(2)實驗裝置:根據反應原理和氣體凈化、收集、尾氣處理等的原理及常見儀器的性能,可用圖所示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Cl2。【同步練習3】(上海市奉賢中學期中)用MnO2與濃鹽酸反應制取Cl2,再用銅粉和Cl2反應制取少量CuCl2,實驗流程如下:(1)裝置A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裝置A選擇下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② ③(3)判斷已有CuCl2生成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將產物溶于水后,證明溶液中含有氯離子所用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收尾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層提分)題組A 基礎過關練1.(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下列關于氯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氯氣能溶于水 B.氯分子呈黃綠色C.液氯是氯氣的水溶液 D.單質氯有氣液固三種狀態2.(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不能使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的是 A.氯氣 B.液氯 C.氯酸鉀溶液 D.次氯酸鉀溶液3.(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為防止吸入Cl2而引起中毒,可用浸透某物質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該物質可能是A. NaHCO3 B. NaCl C. NaOH D. 濃鹽酸4.(上海市奉賢致遠高中)下列物質的制備不屬于氯氣的用途的是A.制造鹽酸 B.制造漂白粉C.制造殺蟲劑和殺菌劑 D.制造食鹽5.(上海市奉賢致遠高中)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氯氣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 B.用濕潤的有色布條C.將氣體通過硝酸銀溶液 D.將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6.(上海市南洋中學期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打開盛放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處會產生大量白色煙霧B.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C.電解水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因此,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氧氣能被液化貯存于鋼瓶中說明分子間有間隔且間隔能改變7.(上海市嘉定一中期末)某實驗小組設計以下試劑檢驗新制氯水中成分,其中不需要的是A.溴化鈉 B.硫酸鈉 C.硝酸銀 D.紫色石蕊試液8.(上海市南匯中學期末)下列有關氯氣及其性質、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氯氣分子是由兩個氯原子構成的雙原子分子B.通常情況下,氯氣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比空氣重,能溶于水C.氯氣能與大多數金屬單質直接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D.工業上常用氫氣在氯氣中燃燒來制備氯化氫9.(上海市南匯中學期末)不能用于自來水消毒的是A.氯氣 B.臭氧 C.ClO2 D.NaCl10.(上海市敬業中學期中)請利用下列裝置及試劑組裝一套裝置制取 Cl2,檢驗潮濕的Cl2有無漂白性,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l2。(1)制取氯氣時,在圓底燒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通過___________(填寫儀器名稱)向圓底燒瓶中加入適量的濃鹽酸。(2)儀器連接順序為a→(____)→(____)→ d→e→g→(____)→(____)→(____)→1 →m,寫出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產生氯氣的化學方程式 。(3)實驗中可觀察到③的錐形瓶中有色布條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4)裝置②中所裝試劑是飽和食鹽水,作用是___________。(5)裝置⑥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組B 能力提升練11.(上海市敬業中學期中)將同溫同壓下的H2、O2、Cl2按9︰4︰1的體積比混合,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點燃,充分反應后,使混合物冷卻到室溫,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是A.37% B.33.6% C.16.8% D.20%12. (上海市華實高中期末)如圖所示,A處通入干燥的氯氣,打開B閥后,C處的濕潤紅布條逐漸褪色;關閉B閥時,C處的濕潤紅布條無明顯現象。則D瓶中裝的是A.濃硫酸 B.NaOH溶液 C.濃鹽酸 D.飽和食鹽水13.(上海市南匯中學期末)標準狀況下,22.4L H2與Cl2的混合氣體,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冷卻后,再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氣體,但仍有氣體未被吸收,則有關原混合氣體中H2的物質的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等于0.5mol B. 小于0.5mol C. 大于0.5mol D.無法確定14.如圖,某興趣小組設計如下裝置進行氯氣與金屬鈉的反應,先將鈉預熱,待鈉熔融成小球時,撤火,并通入氯氣即發生反應,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鈉著火劇烈燃燒產生黃色的火焰B.反應產生的大量白煙是氯化鈉固體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過量氯氣防止產生污染D.棉球②變藍色則證明氯氣已被堿液完全吸收15. 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試紙上,觀察到的現象是A. B. C. D.16.(上海市風華中學單元測)為了講授“氯氣的性質和用途”,某老師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為主要原料,設計一套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教學。試回答下列問題:(1)乙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丙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丁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戊中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 ,充分反應后戊中液體分兩層,上層 色,下層 色,分離戊中液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4)利用甲裝置也可以制HCl氣體,吸收多余的HCl氣體合適的裝置是 ;(5)標準狀況下,制得11.2L的 Cl2,將其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則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17.(上海市上師附外期中)氯化鋁易與水反應,178℃升華。實驗室現用下圖裝置制備少量無水氯化鋁。請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為氯氣發生裝置,化學反應方程式: 。導管a的作用是 。(2)裝置B中所盛試劑為飽和食鹽水,其作用是 。(3)裝置C和F的作用是 。(4)D裝置中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裝置G中所盛試劑為 ,其作用是 。(6)有人認為若無裝置B,其余裝置、試劑保持不變,也能制備無水AlCl3。事實證明這樣做非常危險,請簡述理由 。18.實驗序號 實驗方法 實驗現象 結論① 將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 生成白色沉淀② 將氯水滴加到干燥的有色布條上③ 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氯水中含有Cl2④ 將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 氯水中含有H+(1)實驗①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實驗②和實驗④中的“實驗現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③中“實驗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②的“實驗現象”,同學們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這兩個結論可能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請設計簡單的實驗證明哪一個是正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將實驗③中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換為pH試紙,________(填“能”或“不能”)測出氯水的pH,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實驗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實驗方法不變,對上述________實驗無影響。題組C 培優拔尖練19.(上海市市西中學期中)標準狀況下有22.4 L氯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一密閉容器中使其充分反應,冷卻后將此氣體與1 L 1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最后此溶液A.可能顯酸性,可能顯堿性,也可能顯中性 B.一定顯堿性C.一定顯中性 D.一定顯酸性20.(上海市市西中學期末)一定體積H2和Cl2組成的混合氣體,經光照后緩緩通入10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氣體和NaOH均完全反應。測得最終溶液中NaClO的濃度為0.1 mol·L-1 (假設溶液體積不變,且不考慮水解),則原混合氣體中H2和Cl2的體積比為A. 2﹕3 B. 3﹕2 C.4﹕5 D.5﹕421.(上海市久隆模范期中)在標準狀況下H2和Cl2混合氣體x L,經光照完全反應后所得到的氣體恰好能使y mol KOH完全反應轉變為鹽且氣體無剩余,則x、y的關系不可能是A.y>x/22.4 B.y≥x/11.2 C.y x/22.4 D.y<x/11.222. (上海市市南中學期中)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純凈干燥的氯氣,并讓氯氣與銅粉反應制取純凈的無水CuCl2,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MnO2 + 4HCl(濃) MnCl2 + Cl2↑+2H2O(1)B中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裝置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 E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實驗發現D中得到的無水CuCl2總是偏藍色,請你提出改進方案: ____________。(4)為證明氯氣與水反應產物具有漂白性,丁同學將A中產生的氣體緩緩通過下列裝置:試劑a應選擇___________;試劑b應選擇___________。(填序號)① 無水氯化鈣 ② 濃硫酸③ 堿石灰 ④ 硫酸銅粉末(5)將實驗產生的標況下6.72L氯氣通入到500ml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則:① 該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是_______② 生成次氯酸鈉的質量是_________23. 實驗室可用氯氣與鐵屑反應制備無水三氯化鐵,該化合物呈棕紅色、易潮解,100℃左右時升華。下圖是兩個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左邊的反應裝置相同,而右邊的產品收集裝置則不同,分別如(Ⅰ)和(Ⅱ)所示。試回答:(1)A中的反應開始前,需排除裝置中的空氣,如果不排除,將會發生的副反應為:。(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裝置(Ⅰ)的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裝置(Ⅱ)的主要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選用此裝置來完成實驗,則必須采取的改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ClO2與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來水消毒和果蔬保鮮等方面應用廣泛。某興趣小組通過圖1裝置(夾持裝置略)對其制備、吸收、釋放和應用進行了研究。(1)儀器D的名稱是 ;安裝F中導管時,應選用圖2中的 。(2)打開B的活塞,A中發生反應: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為使ClO2在D中被穩定劑充分吸收,滴加稀鹽酸的速度宜 (填“快”或“慢”)。(3)關閉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穩定劑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時F中溶液的顏色不變,則裝置C的作用是 。(4)已知在酸性條件下NaClO2可發生反應生成NaCl并釋放出Cl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在ClO2釋放實驗中,打開E的活塞,D中發生反應,則裝置F的作用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2 氯氣的性質(學生版)-2022-2023學年高一化學同步精品講義(滬科版2020必修第一冊).docx 2.1.2 氯氣的性質(教師版)-2022-2023學年高一化學同步精品講義(滬科版2020必修第一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