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鄉村與城市 練習-2022-2023學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級人文地理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聚落一般分兩大類,即鄉村和城市②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③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等④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種植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2.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的工作是A.紡織業 B.耕作業 C.飲食服務業 D.郵電業3.社區特色各異,下列描述符合鄉村社區特點的是( )A.高樓林立,商客云集,商品交易頻繁 B.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遍野蔥綠C.新房幢幢,工人上班,居民安居樂業 D.學府多多,人才濟濟,科技成果輝煌4. 生活在社區中的人們能感受到社區多方面的功能,下列具有經濟功能的是A.健身廣場 B.村(居)委會 C.學校 D.食品加工廠5. 能反映城市景觀的圖片是A. B.C. D.6.聚落的形成與地形、氣候、資源、交通等條件關系密切。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條件是( )①地表崎嶇;②氣候暖濕;③交通閉塞;④水源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7.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我國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有( )①農作物的種植 ②家畜飼養的出現 ③磨制工具的發展 ④房屋的出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下列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組合不正確的是( )A.冰屋——北極地區終年寒冷 B.窯洞——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C.高腳屋——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 D.平頂屋——中國南方潮濕多雨9.青少年與違法犯罪作斗爭要有勇有謀。常見的正確方法有( )①設法穩住歹徒 ②記住歹徒相貌③假裝沒看見,悄悄溜走 ④及時撥打“110”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關于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A.寒冷地區,房屋墻體較厚B.河流交匯處,易形成聚落C.傳統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山區聚落密集,數量眾多11.“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有夢想就有實現的可能。”這句話告訴我們( )①人生一定要有夢想 ②有夢想一定就會實現③有夢想就會有希望 ④實現夢想不在于行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所在地。這表明北京是我國的( )A.文化中心B.交通中心C.經濟中心D.政治中心13.下列不同地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文化聯系的是①浙江的教師到新疆支教 ②舟山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 ③舟山的海鮮銷往韓國 ④中醫專家周易學者到新加坡講學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下列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中,屬于經濟交流的是( )A.安徽的宣紙銷往北京B.北京某大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深圳人才市場的信息C.浙江的教師到四川支援教育D.新疆人來深圳賣新疆產的葡萄干15.中央電視臺《北緯30度·中國行》欄目組來到了“珍珠之鄉”——山下湖鎮,記者看到許多外地商人來到珍珠市場洽談生意,這體現了不同區域之間的( )A.人員交流 B.經濟交流 C.文化交流 D.信息交流16.下列鄉村聚落類別及其居民從事的生產活動搭配正確的一組是( )A.農村——放牧 B.牧村——伐木C.漁村——捕魚 D.林場——種植二、非選擇題17. 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________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航日記:我的家在臺州,但是爸爸的老家在新疆,他高中畢業后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大學,之后就來浙江讀大學,畢業后在臺州工作。每年回家探親時爸爸都會從老家帶很多特產如哈密瓜、大棗等給臺州的親戚朋友,也會寄很多的臺州特產給老家的爺爺奶奶,這些特產都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的。媽媽自己經營了一家網上新疆特產專賣店,通過QQ、微信等方式和老家的親戚了解特產最新的生產情況和價格變化等信息,買賣做得可紅火啦,有時候還要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談生意。我的姐姐今年也從師范大學畢業了,她打算先去貴州支教兩年,我們全家都很支持她。我們真是幸福的一家!從日記中你可以發現不同區域之間哪些方面的聯系?請舉例說明。19.鄉村聚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1)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①鄉村聚落的____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村落分布特點 自然環境特點洪澇區 高地上 降水多,地形低洼,易洪澇干旱區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②鄉村聚落的____受自然環境的影響:③鄉村聚落的____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__。(2)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各具特色①農村,以從事______為主的人們聚居的地方。②漁村,漁民聚居的村莊,人們主要從事________和__________。③林場,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____)工作的人們聚居的地區。④牧村,以______為生的牧民們聚居的地區。參考答案:1.C【詳解】聚落一般分兩大類,即鄉村和城市,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主要從事農業活動,居住在城市的主要從事工商業活動,故選C。2.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耕作業,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3.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排屋錯落,農民勞作,莊稼遍野蔥綠,這是描述的鄉村社區的特點,故B正確。高樓林立,商客云集,商品交易頻繁描述的是城市的特點,故排除A項。新房幢幢,工人上班,居民安居樂業描述的是人民的生活,故排除C項。學府多多,人才濟濟,科技成果輝煌描述的是我國的科教事業的發展,故排除D項。故選B。4.D【詳解】本題考查對社區功能的認識和把握。社區可以具有經濟功能、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等。健身廣場、學校等說明了社區具有文化教育功能,AC與題意不符;村委會或是居委會說明了社區具有政治功能,B與題不符;食品加工廠體現了經濟功能,D符合題意;故選D。5.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中高樓林立,視野開闊,D符合題意;ABC中沒有包含城市景觀,故本題選D。6.C【詳解】平坦的地形,有利于聚落的形成與發展,①不符合題意;氣候暖濕,有利于聚落的形成,②符合題意;便利的交通,有利于聚落的形成,③不符合題意;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與發展,④符合題意。故②④組合符合題意,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7.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農業首先涉及農作物種植,所以農作物的出現是標志之一。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學會飼養家畜,比如豬狗等。從事農業生產還需要生產工具,所以磨制工具也是標志之一。從事農業生產使的遠古居民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開始過上定居生活,于是聚落出現。①②③正確,A項正確;房屋的出現不是我國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④錯誤,排除BCD項。故選A項。8.D【詳解】不同的民居結構與當地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北極地區終年寒冷,人們利用當地的條件建造了冰屋;中國黃土高原黃土深厚、氣候干燥,利用黃土的特性,建造了窯洞;東南亞地區高溫多雨,氣候濕熱,建造了高腳屋;中國南方潮濕多雨,為了及時排水,房屋建成尖頂狀。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9.B【詳解】本題考查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相關內容。根據所學知識,我們既要勇于又要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還不強,我們要講究智斗,當遇到不法侵害,我們可以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的相貌,或是及時撥打“110”等,所以①②④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所以本題選擇B。10.D【分析】根據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進行分析解答。【詳解】關于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寒冷地區,房屋的墻體較厚,為了更好的保溫;在河流交匯處,自然條件優越,易形成聚落;傳統聚落,大多數是就地取材;山區由于地形崎嶇,交通不便,聚落稀疏,數量少,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聚落的有關知識。11.B【詳解】本題考查對夢想的重要性的認識和把握。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斷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有希望。所以①③說法正確;②的說法過于絕對,說法錯誤;有了夢想并不等于實現了夢想,夢想的實現是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④說法錯誤;故選B。12.D【詳解】本題考查北京的城市職能的相關知識。根據題干可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這兩個政治機構位于北京,因而表明了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D說法正確,ABC與題不符;所以本題選擇D。13.C【詳解】浙江的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人才交流;舟山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屬于文化聯系;舟山的海鮮銷往韓國屬于物產聯系;中醫專家周易學者到新加坡講學屬于文化聯系。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14.A【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其實,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和人才等各個方面。“安徽的宣紙銷往北京”屬于經濟交流,A項正確;“北京某大學生在網上查詢有關深圳人才市場的信息”屬于信息交流,排除B項;“浙江的教師到四川支援教育”屬于人才交流,排除C項;“新疆人來深圳賣新疆產的葡萄干”屬于物產交流;排除D項。故選A項。15.B【分析】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區域交流的理解。【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區域交流的有關知識。從題中可知,“記者看到許多外地商人來到珍珠市場洽談生意”,體現了社會交往中,各地區之間經濟交流的特點,故選B。16.C【詳解】在鄉村聚落里,牧村放牧,漁村捕魚,林場植樹造林。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鄉村聚落的特點,屬于基礎題。17.鄉村聚落【詳解】根據所學知識,一般來說,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8.①“爸爸來浙江讀大學”屬于文化交流;②“爸爸從老家帶特產,又從臺州寄特產回新疆”屬于物產交流;③“媽媽在網上了解特產信息”屬于信息交流;④“媽媽去外地談生意”屬于經濟交流;⑤“姐姐去貴州支教”屬于人才交流。【詳解】本題考查區域的相關知識。本題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聯系課本知識點,深入分析材料。小航爸爸高中畢業后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大學,之后就來浙江讀大學,屬于文化交流。每年回家探親時爸爸都會從老家帶很多特產如哈密瓜、大棗等給臺州的親戚朋友,也會寄很多的臺州特產給老家的爺爺奶奶,屬于物產交流。媽媽通過QQ、微信等方式和老家的親戚了解特產最新的生產情況和價格變化等信息,屬于信息交流。有時候還要去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談生意,屬于經濟交流。我的姐姐去貴州支教兩年,屬于人才交流。19.(1)分布;形態;規模;大。(2)種植業;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業;林業;畜牧業。【詳解】(1)讀村落分布特點與自然環境特點表格可知,在洪澇區,村落分布在高地上,在干旱區,村落分布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說明村落的分布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讀圖1、2可知,平原地區多呈團狀分布,山谷中村落一般沿山谷呈條帶狀分布,說明村落的形態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讀圖1可知,平原地區村落密集,說明村落的規模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平原地區村落規模比山區要打。(2)由于所處的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各具特色。農村是從事種植業為主的人們聚居的地方;漁村是漁民聚居的村莊,人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和水產養殖業;林場是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林業工作的人們聚居的地區;牧村則是以畜牧業為主的牧民們聚居的地區。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