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2.1夫妻雙雙把家還1、了解并掌握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2、通過欣賞,了解黃梅戲的唱腔特點,表演方式。3、能夠有表情的演唱《夫妻雙雙把家還》,并能夠適當表演。學習目標《夫妻雙雙把家還》是黃梅戲《天仙配》中的一段男女生對唱,故事講述,董永家貧,父亡,賣身傅員外為奴三年,得資葬父。玉帝七個女兒戲于鵲橋,窺視人間,最小的七仙女鐘情于董永,只身下風,與其結為夫妻。為將董永三年長工改為百日;七仙女邀眾姐相助,一夜之間織成綿絹十匹,夫妻雙雙回轉家門。此時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仙女無奈,忍痛泣別,留下千古憾事。故事講述《天仙配》是黃梅戲的優秀傳統劇目,劇情描寫了七仙女下凡并沖破重重阻力,與勤勞善良的董永結合的愛情故事?!斗蚱揠p雙把家還》是其中的一段男女聲對唱,表現了董永與七仙女獲得自由后,夫妻雙雙把家還的喜悅心情。作品簡介黃梅戲簡介黃梅戲,中國漢族地方戲曲,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劇種。最初形式是湖北黃梅一帶的采茶歌。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黃梅戲簡介重要地位: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民族文化發源地:湖北、安徽、江西傳統曲目:《天仙配》《女駙馬》 和《牛郎織女》著名表演藝術家:嚴鳳英、韓再芬、馬蘭、吳瓊、袁媛戲曲“四功”:唱、念、做、打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十歲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后跟隨嚴云高學戲,取藝名,黃梅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折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贊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演出的代表劇目有《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譜面中的概念:前倚音:前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裝飾音之一。一般分單倚音和復倚音兩種。在樂曲中根據內容需要,適當運用倚音,可以豐富樂曲的表現力。復調音樂: 兩條或兩條以上相對獨立的旋律有機的結合起來,共同塑造豐富的、立體的音樂形象,這樣的音樂形式就叫復調音樂。黃梅戲 越劇語言方面: 安慶語言 嵊州方言扮相方面: 男女合演 女子越劇表演方面: 真實活潑 抒情優美旋律落音方面:第二聲 第三聲這是什么戲曲劇種 黃梅戲出自哪出戲 《天仙配》戲曲情緒是怎樣的 喜悅、幸福表演上有什么特點?載歌載舞《夫妻雙雙把家還》唱前發聲練習:13 5ⅰ ︱ 65 32 ︱ 1 —‖啊…6ⅰ65 356ⅰ ︱ 5 — ‖啊…這個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敘述了七仙女下凡的曲折經歷,融合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滿愛情的善良愿望,以及對封建專制統治者的仇恨和控訴。在美麗動人的七仙女和勤勞忠厚的董永這兩個形象身上,集中了勞動人民的高尚品格,體現了真善美的和諧統一從歌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作品表演:小組表演:總體點評:教師總結: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