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課程名稱 第三單元 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 教師姓名課題名稱 第六課 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國家 課型 新課授課班級 授課時間 課時 2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紀律的作用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依法治國的意義 崇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能力目標 法律與紀律的關系 紀律和自由的關系 把遵紀守法轉化為自覺的實際行動 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 理解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的意義情感、態度、 價值觀目標 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尊嚴 通過學習,樹立懂得自愛、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態度 涵養學生愛國情感,增強憲法至上的法治意識,提高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尊嚴的自覺性。教學重點 崇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學難點 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講授等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過程 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 展示圖片,紀律還存在我們生活的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回答 導入新課,紀律保證我們的學習生活秩序授新課 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紀律保證我們的學習生活秩序 紀律的作用 紀律是為了維護集體利益,保證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進行,要求一定社會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 紀律和自由的關系 “沒有紅燈的約束,哪有綠燈的暢行。” “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到自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地。” 火車在鐵軌的約束和保障下,才可以奔馳四方;如果行駛的火車脫離了鐵軌,就可能造成車毀人亡。 紀律和自由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 一方面,自由是在紀律約束下的自由。 另一方面,紀律是對自由的保障。 學校生活必須有紀律 法律保護我們的健康成長 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如人身財產、婚姻繼承、購物旅游、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調整。我們既受法律保護,又受法律約束。 法律具有四個顯著的特征 : 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法律規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 法律的作用: 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法律具有規范人們行為的作用,具有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或矛盾的作用,具有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的作用。 培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主管部門和醫療單位以外的單位及個人怎么做才算不添亂,并且能夠為疫情防控多出一分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起碼要做到四點:一是履行及時報告的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二是履行接受檢查的義務。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三是履行不傳播虛假疫情信息、不傳播謠言的義務。四是不利用疫情哄抬物價、擾亂社會秩序。 趙某,在某化纖廠實習期間,不守規矩,偷偷在車間吸煙,不小心點燃了化纖材料,引起火災,燒毀十多個車間,導致全廠損失達上千萬元。趙某也因此付出了坐牢的代價。某紡織廠擋車女工孟某,沒有遵守廠里“不要戴圍巾上崗”的規定,把紗巾圍到領子里上崗作業,當她接線時,紗巾的末端嵌入梳毛機軸承細縫里,紗巾被絞,孟某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對全國每年上百萬起事故原因進行的分析證明,95%以上的事故是違章違紀導致的。每年因各類事故死亡約10萬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60%以上。 結合上述材料,說明我們培養遵紀守法自覺性的重要性。 1.培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必須從思想上高度認識遵紀守法的重要性。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人人守法紀,凡事依法紀 2.培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必須認真學習法律,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識。 如憲法、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消費者權益 保護法、勞動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培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必須落實到各項具體行動中。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4.培養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必須落實在“恒”字上。 天天遵守,月月遵守,年年遵守,持之以恒 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一)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針。 —1997年,黨的十五大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基本方略,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并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任務。 —1999年,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 —2002年,黨的十六大將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2007年,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011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次作為黨的中央全會議題。 —2017年,黨的十九大對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作出全面部署。 —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說明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黨的十五大將“依法治國”確立為治國的基本方略以來,我國的法治化 進程不斷向前推進。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 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 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必須堅定不 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 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 體建設,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 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法治中國 建設。 崇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必須樹立和崇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三)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閱讀教材總結紀律與法律的區別 分析案例回答問題 加深理解,引出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 梳理知識脈絡愛國教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漢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安全教育 注意食品安全,三無產品不要食用。布置作業 (1)列出與自己的專業、學習、生活發生密切關系的法律,認識自己的法律素養現狀,對提高自己法律素養制訂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 (2)收集身邊的法律案例,理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教學反思 通過視頻案例學習能更容易的了解法律知識,但在分析中學生不能抓住重點,他們大部分學生看的是案例的過程,而不注重案例的發生的原因。只看表面的事例,不會深入的看本質。要多加練習分析總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第六課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國家一、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一)紀律保證我們的學習生活秩序考試時公交車上紀律還存在于我們生話的哪些方面?風周韁繩在馭馬中起什么作用?點在這約束,保證馬的正確前進方向和馭手到達目的地韁繩寓意是什么?蓉&)紀律紀律是維護我們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證。紀律在我們生活中有何作用?紀律是為了維護集體利益,保證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進行,要求一定社會腹打禮儀說延分綠文翻負工組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分組討論“沒有紅燈的約束,哪有綠燈的暢行。”“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到自紀律和自由的關系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地。”火車在鐵軌的約束和保障下,才可以奔馳四方;如果行駛的火車脫離了鐵軌,就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紀律和自由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一方面,自由是在紀律約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紀律是對自由的保障學校生話必須遵守校紀校規做學校主人有紀律。遵守學校紀律是維護正常的教學和校園秩序的重要保證。(二)法律保護我們的健康成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Compulsory Edueation Law of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Education Law of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pnap2awn(中英對照)法律出版社Law Press China法律出版社最新修訂版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如人身財產、婚姻繼承、購物旅游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都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調整。我們既受法律保護,又受法律約束,1.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法律具有四個顯著的特征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4.法律規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紀律與法律都是人們的行為規范,兩者都要求人們遵守。但違紀不一定違法,兩者是有區別的,其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紀律法律制定主體企業事業組織、社團、政黨等國家立法機關適用范圍某組織或團體成員全體社會成員實施主體制定紀律的組織或團體政府、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課 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國家 圖片版預覽PPT.pptx 第六課 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國家 教學設計.docx 趙作海案.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