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歡迎來到音樂課堂河南省河南省,簡稱“豫”,因地處黃河中下游,得名為“河南”,這里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和繁衍。河南省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區,三代文明奠定了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發展的基礎,在河洛之間凝聚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形成以王都為中心的輻射性統治格局。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興業。豫劇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河北、山東,流傳中國各地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河南不但有如此有名的、有特色的戲劇,河南的洛陽還被譽為牡丹之鄉。你們可知牡丹被喻為我國的什么嗎?牡丹花牡丹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詩句正是東都洛陽,牡丹品賞習俗的生動寫照。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征求對中國國花的意向。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362264票,牡丹勝出,得票高達79.71%。河南民歌山歌小調勞動號子想一想,這首歌曲屬于以上三種體裁中的哪一種?編花籃、聆聽歌曲《編花籃》仔細聆聽歌曲,思考這首歌曲的風格有什么特點?速度、情緒是怎樣的?編花籃歌曲介紹:這是一首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編花籃”為題,借物抒情。粗礦的氣質和醇厚樸實的情感,流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讀一讀↗ ↗ ↗ ↗ ↘編,編,編 花 籃,↗ ↘ ↗ ↘ ↗ ↘ ↗編 個 花 籃 上 南 山倚音認識花籃——竹籃認識花籃——藤條、木條、麻繩編織這些造型各異、材質豐富的花籃,并不是現代的產物,它們有著千年歷史的“老物件”,其中更是有的制作工藝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非遺——柳編2008年6月7日,柳編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從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用柳條編織的籃、筐、盤等,其柳條具有皮薄、柔韌、實心、著色力強等特點主要技法有平編、紋編、勒編、砌編、纏邊五種。收割的杞柳經過浸泡、刨皮、晾千、編織出各種農具、柳條箱(包)、飯籃、菜籃(圓、橢圓)等成為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源。認識非遺——竹編竹編所用竹絲斷面全為矩形,在厚薄粗細上都有嚴格要求,厚度僅為一兩根頭發絲厚,寬度也只有四五根發絲寬,根根竹絲都通過勻刀,達到厚薄均勻、粗細一致,觀者無不贊嘆其難。傳統竹編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富含著芳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竹編工藝大體可分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法為主。。破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