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遵循邏輯思維的規則單元導學地圖1.本單元的地位本單元是《邏輯與思維》教材講述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新思維等具體內容的起始,主要介紹傳統形式邏輯的基本內容。邏輯思維是科學思維的基礎,遵循邏輯思維規則是科學思維的必要條件。本單元闡述了明確概念、準確判斷、有效進行演繹推理的方法,以及合理運用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對傳統形式邏輯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能夠運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2.本單元主題:概念準確、判斷正確和推理有效與可信3.本單元的核心內容:什么樣的思維是合乎邏輯的思維。4.本單元的內容結構在第一單元簡要介紹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本單元具體回答了如何才能準確把握概念、正確運用判斷,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演繹推理,可信地進行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根據邏輯基本規律制定的邏輯規則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因此,本單元的標題為"遵循邏輯思維規則”。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4.2 明確概念的方法一、課標要求2.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二、學習目標1.理解明確概念的含義。2.把握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避免犯“定義過寬”“定義過窄”“循環定義”“否定定義”“比喻定義”等邏輯錯誤。3.把握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避免犯“劃分不全”“多出子項”“劃分標準不一”“越級劃分”等邏輯錯誤。三.重難點1.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和常見邏輯錯誤:2.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和常見邏輯錯誤:四、學習過程(一)明確內涵的方法閱讀教材P26-27完成以下內容,并在教材上相應位置將以下空格處內容用紅色字跡的筆標記出來。1.定義(1)含義: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 。(2)構成結構: 。閱讀教材正文段2-4和“示例評析”寫出下列定義的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 。①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②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叫做生產關系。(3)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①這里屬概念是指被定義項的屬概念;②種差: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之間的差別,即“被定義項”與其他同屬的其他種概念之間的差別;③“種差”和“屬概念”相加構成定義項,用定義聯項將被定義項和定義項聯結起來,就構成定義。分別標出下列定義的定義項、被定義項、定義聯項、種差和屬概念分別是什么?①梯形 是 僅有一組對邊平行的 四邊形②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2.如何下定義(1)首先,應該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2)其次,應該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 。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定義項”的外延>“被定義項”的外延: 。“定義項”的外延<“被定義項”的外延: 。例舉(2到3個): 商品是勞動產品。 商品是用人民幣交換的勞動產品。。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 ”或“ ”的邏輯錯誤。“ ”:在定義概念中,直接包含了被定義概念;“ ”:在定義概念中,間接包含了被定義概念;例舉(2到3個): 麻醉就是麻醉劑所起的作用。 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③定義一般不能用 。否定形式只是說明被定義項不是什么,而沒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違反這一邏輯規則,就會犯“ ”的邏輯錯誤。例舉(2到3個): 經濟基礎不是上層建筑。。注意:定義一般是肯定性陳述,但并非不能用否定性陳述,當某些事物的特有屬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種屬性時,我們也就可以而且必須從對象缺乏某種屬性方面來揭示該對象的特有屬性。如:“惰性氣體元素是與其他元素不發生任何化合作用的化學元素”,“奇數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數”。④定義不能用 。否則,就會犯“ ”的邏輯錯誤。只是對被定義項作了生動形象說明,并沒有準確揭示本質屬性。例舉(2到3個):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小組討論,判斷下列定義的邏輯錯誤:憲法是國家的法律。2、商品是商店出售的物品。3、罪犯就是犯罪的人。4、所謂原因就是引起結果出現的現象,而結果就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現象。5、高中生不是社會青年。6、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二)明確外延的方法——劃分閱讀教材P28-29的內容,完成以下內容:1、劃分(1)含義: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2)方法:依據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幾個小類。小類是大類的種,大類是小類的屬。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3)構成:由 和 兩部分構成。閱讀P28示例評析完成填空,并指出“社會矛盾分為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這句話中的母項、子項和劃分標準分別是什么。通過劃分來揭示其外延的概念。 是對母項劃分后所得到的概念。 是對母項進行劃分的根據。【拓展補充】劃分的分類劃分既可以是一次劃分,也可以是連續劃分。①所謂一次劃分就是將一個需要明確其外延的概念只劃分一次,劃分的結果只有母項和子項兩個層次。上面所舉的例子都是一次劃分。②連續劃分就是在第一次劃分之后,又根據一定的標準對第一次劃分之后所得的子項再進行劃分,以此類推,一直到滿足需要,即明確概念的外延為止。例如,根據需要,我們將"文學品"這一概念先按創作體裁劃分為"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然后對子項中的"小說"這一概念按篇幅長短再劃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這就是連續劃分。③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劃分:二分法。二分法是根據對象有無某種屬性或特征對概念所作的劃分。例如,根據戰爭是否具有正義性,可以將"戰爭"這一概念劃分為"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這兩個概念。二分法所得到的結果只有兩個子項,而且是一對具有矛盾關系的概念。而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概念中,往往有一個是負概念。由于負概念只表示對象不具有某種屬性,而并不表示它具有什么屬性,因此就這一負概念本身來說其外延仍然是不明確的。2.作出正確劃分的要求: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是對事物之間客觀關系的反映。(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3、劃分應遵循的邏輯規則及違反規則所犯的邏輯錯誤邏輯規則 常犯錯誤 例舉(分別例舉2-3個)(1)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 是指劃分之后得到的子項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項的外延 指劃分后的子項外延之和大于母項的外延 選票分為贊成票和反對票。 實詞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擬聲詞和介詞(2)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 “ ” 現代化分為中國式現代化和資本主義現代化。(3)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 “ ” 農田里種有棉花、黃麻和糧食作物。小組討論解決下列劃分的邏輯錯誤: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2.直系親屬分為雙親和子女。3.常見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音樂、雕塑4.直系親屬分為雙親、胞親、配偶和子女。5.郵件有電子郵件、平寄郵件、國際郵件幾大類。6.“科學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7.我校大部分教師是青年教師,只有少數老教師和女教師。8.農田里有棉花、油菜花和糧食作物。9.從市場范圍看,市場分為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和資本主義市場。10.選票分為贊成票和反對票。4.概念是變化發展的①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準確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②認識對象是變化發展的,反映認識對象的概念也會發生變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變。③同時,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和精確。例舉: 。五、學后反思1.請嘗試畫出本框學習的思維導圖或概念圖2.請查找問題、記錄或指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并寫下你需要何種幫助。(1)先學階段:(2)學后階段:3.寫下你學習本框的收獲或心得體會,并于其他同學分享六、作業與檢測完成《導與練》課時作業 7、8、9、10、11、12、1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