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綜合探究六《如何開展社會調查——以調查家鄉為例》同步試卷一、基礎運用1. 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主要渠道。【答案】社會調查【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社會調查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認識社會了解家鄉的主要渠道。【點評】社會調查是社會“調查”和“研究”的簡稱。社會調查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2.社會調查的步驟一般分為 、 、 、 。【答案】確定主題;擬訂提綱;實施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的一般步驟。社會調查的步驟一般分為:1.確定主題;2.擬定提綱;3.實施調查;4.撰寫調查報告。故答案依次市確定主題。擬定提綱,實施調查和撰寫調查報告。【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一般步驟。3.社會調查的方法很多,可以 ,也可以 ,或是 。【答案】查閱鄉土資料;進行野外實地考察;走訪當地的村民【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的方法。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是查閱鄉土資料(文獻調查法)、進行野外實地考察(實地調查法)、走訪當地的村民(訪問調查法)。故答案是查閱鄉土資料、進行野外實地考察和走訪當地的村民。【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方法。4.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種類繁多,有 、 、 ,還有大量的 。【答案】地圖;圖片;數據;文字資料【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種類。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有地圖、圖片、數據,還有大量的文字資料。【點評】知道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的種類。5.調查的成果既可以是一份 ,也可以是一幅飽含信息的 ,還可以是一篇充滿激情的 。【答案】報告;地圖;記敘文【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調查成果的呈現形式。調查的成果呈現形式可以多樣,既可以市一份報告,也可以是一幅飽含信息的地圖,還可以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記敘文。答案依次是報告、地圖、記敘文。【點評】知道調查成果的呈現形式。6.“梯田是小伙子的臉”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俗語( )A.傣族 B.哈尼族C.土家族 D.苗族【答案】B【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哈尼族人的俗語。云南元陽哈尼族修筑的梯田名氣很大,吸引力全國各地甚至是外國人前來參觀。故此題答案是B。【點評】知道云南元陽哈尼族人的俗語。7.我國云南哀牢山區的哈尼人把水稻種在山上,方法是 ( )A.愚公移山,把山削為平地B.培植本土水稻,引大河流域的水灌溉C.山上插秧,山下播種D.修筑層層梯田,利用山泉溪流灌溉【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此處地區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不平。哈尼族人充分利用哀牢山區的自然條件,在高山上修建了龐大的水渠網絡,把終年不斷的水泉溪流,通過溝渠引進梯田,解決了種植水稻的水源問題。故此題答案選D。【點評】理解云南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8.哈尼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 ( )A.利用雪水自然融化 B.利用降水多的特點積蓄雨水C.開鑿人工運河 D.修筑水渠網絡,引山泉溪流【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 哈尼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修建環山溝渠;渠水由高山流下,灌入梯田,層層下注,最后又流人谷底的河壩任其蒸發。這是又一個周而復始、永不衰竭的農業生態系統。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云南省元陽縣哈尼族居住地的選址和布局順應了山地地形、氣候的立體分布的特征,創造了山地人居環境的典范.并通過水資源的利用,將森林、水系、村莊、梯田有序的組織到生產生活中,形成雨水資源利用鏈.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祭祀活動,完美地闡釋了其獨特的水文化,體現了哈尼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觀.9.元陽人的山寨一般建在 ( )A.山頂 B.山腰C.向陽開闊的山坡上 D.山腳【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人生產生活方式。此處地處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不平,一年四季都有元江的水汽蒸騰升空,形成云雨。所以元陽認得山寨普通建在向陽開闊的山坡上。故此題答案選C。【點評】知道考查云南元陽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人生產生活方式,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10.“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哀牢山區,一年四季都有水汽蒸騰升空,形成云雨。這里的水汽來自( )A.珠江 B.怒江C.長江 D.元江【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哀牢山區的自然環境。此處地處云貴高原,此處流經的江是元江,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云南元陽哀牢山區的自然環境。11.下列詞句中,表達自然特點的是 ( )A.綠洲農業 B.紫金庵C.茅盾故居 D.氣候溫暖濕潤【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自然特點與人文特點的區分。自然特點是自然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為轉移的,而人文特點是具有人的作用的。選項中綠洲農業、紫金庵、矛盾故居都是有人的作用的。而氣候溫暖濕潤是一種自然的客觀存在,故答案選D。【點評】掌握自然特點與人文特點的區分。12.下列詞句中,表達人文特點的是 ( )A.地勢平坦 B.陽光充足C.歷史悠久,文明古國 D.土地肥沃【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關知識。自然特點是自然界原有物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特點。人文特點是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觀屬人文景觀的特點。選項AB都是自然特點,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人文和自然的區別。13.以下選項中正確描述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的是( )A.我的家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B.我的家鄉人才輩出C.我的家鄉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溫暖濕D.我的家鄉大部分人以捕魚為生【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關知識。自然環境是自然界原有物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人文環境是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觀屬人文景觀。選項ABD都是人文特點,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區別。14.你將對家鄉的風俗習慣進行一次社會調查,調查的基本步驟包括( )①確定主題 ②擬訂提綱 ③預測調查結果 ④實施調查 ⑤撰寫調查報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開展社會調查的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擬定提綱;第三步,實施調查;第四步,撰寫調查報告。故答案選C。 ③預測調查結果不是調查的基本步驟,是調查的成果呈現形式。故不選。【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基本步驟。15.對家鄉的調查成果形式可以是 ( )①一個多媒體課件 ②一篇調查報告 ③一張地圖 ④一篇記敘文A.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調查成果形式是多樣的,它既可以是一份報告,也可以說一幅保函信息的地圖,還可以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記敘文,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調查報告的呈現形式。16.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收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八實地調查法B.訪問調查法C.問卷調查法D.查閱文獻法【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調查報告的相關知識。實地調查是在周詳嚴密的架構之下,由調查人員直接向被訪問者搜集第一手資料的相互來往過程。問卷調查法是通過向調查者發出簡明扼要的征詢單(表),請示填寫對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來間接獲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種方法。訪問調查法一般是由訪問者(即調查人員)提問問題,被訪問者(即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過程。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具體方法。17.下面是小陳同學收集的資料,其中屬于他的家鄉的經濟特征的是 ( )A.位于太湖之濱,三面臨湖,一面連陸B.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C.盛產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D.西部山丘綿延,東部地勢平坦【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題目要求選出經濟特征,選項C中的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都屬于經濟作物,故答案選C。ABD都屬于該地的自然環境,故不選。【點評】知道經濟特征的意思。18.小明同學為了了解社區的污染情況,打算對社區周邊環境做一次社會調查。為此他做了一些準備,你認為合理的準備有 ( )①準備好調查報告的基本結論 ②設計了調查問卷 ③設計了調查提綱④確定了調查對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社會調查是為了得到某一個結論,不可能在實施調查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結論,不然社會調查就失去了意義。故①錯誤。②③④都是在社會調查之前就應該做好的準備,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準備工作應該做哪些。二、綜合運用19.學校“歷史與社會”興趣小組決定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家鄉進行調查,以“我的家鄉”為題寫一篇報告。(1)調查家鄉可以采用哪些方法?(2)請你為他們提供一些資料。①我的家鄉位于 省 部。②我的家鄉的地形類型是 ,③我的家鄉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點是 。④我的家鄉的主要農作物是 。(3)調查工作完成之后請就如何開發和建設家鄉提一些建議。【答案】(1)實地調查法、查閱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等。(2)浙江省;北部;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水稻(3)示例: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等),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注意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發掘當地的文化內涵,發展一些有價值的旅游經濟等。【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相關知識。第一小題首先要明確調查家鄉的方法有:實地調查法、查閱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等,屬于簡單的識記題目。第二小題則需要結合身邊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從區域位置、地形、氣候,農作物等方面進行分析。例如以杭州市為例:①浙江省;北部;②丘陵;③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④水稻。第三小題建議題,要根據家鄉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體現教材原理,如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等合理即可。【點評】掌握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和簡要地分析區域特色。20.假期里,小丁打算從家鄉A地區到B地區旅游。出發前,他準備對兩地的地形類型、氣候類型、人口數量、經濟狀況、主要農作物等項目進行調查。請結合下面的地圖,從上述調查項目中任選兩項,幫助小丁完成下面的調查表格。區域 項目 內容A地區B地區【答案】內容 區域 項目 A地區 B地區地形類型 平原、丘陵 高原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人口數量 眾多 稀少經濟狀況 比較發達 比較落后主要農作物 水稻 青稞【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東西部的差異。圖中A地是浙江,位于東部地區,地形有平原、丘陵;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人口數量眾多;經濟發達;主要種植水稻。B地是西藏自治區,地形為高原;氣候類型是高原山地氣候;人口稀少;經濟比較落后;主要種植青稞。東西部差異顯著。【點評】知道東西部差異的表現。21.農家樂是農戶為游客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鄉村中活動休閑的一種旅游。觀察下圖,回答問題。××村平面示意圖(1)某市××村準備推出以?當一天農民,尋一回根”為特色的旅游項目。請你從上圖印找出該項目實施的兩個有利條件,并分析這一項目是如何體現因地制宜要求的。(2)為了解村民對“農家樂矽旅游項目的參與意愿,小郎設計了調查問卷。現摘錄部分內容,請運用所學知識,幫他改正其中兩處錯誤。【答案】(1)有利條件:該村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等。因地制宜要求:該村依托農業,利用當地有利條件,開發優勢旅游項目,體現了這一要求。(2)略。本題為開放性問題,標題修改只要能體現調查目的即可,如改為“關于對××村村民‘農家樂’旅游項目參與意愿的調查”。調查問題的修改考生只要能使問題的選擇項窮盡即可,如增加“D.不同意”或修改“C不同意”。【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從材料中找出該項目的有利條件:該村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等。因地制宜要求:該村依托農業,利用當地有利條件,開發優勢旅游項目,體現了這一要求。(2)、本題為開放性問題,標題修改只要能體現調查目的即可,如改為“關于對××村村民‘農家樂’旅游項目參與意愿的調查”。調查問題的修改考生只要能使問題的選擇項窮盡即可,如增加“D.不同意”或修改“C不同意”。【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22.我國有著悠久的文明,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串,各地區形成了很多的說法,一些說法流傳至今。請結合所學知識并查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將下列說法與地區對應連線。(2)從上題的幾個說法中任選一個,說一說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特色。(3)你的家鄉是哪里?關于你的家鄉有什么說法嗎 【答案】(1)(2)略(3)略【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被稱作“世界屋脊”的是青藏高原,“天府之國”的是成都平原,“塞上江南”的是寧夏平原,“魚米之鄉”的是太湖流域,“祖國寶島”的是臺灣島。故答案為:(2)、從上題的幾個說法中任選一個,說一說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特色。這個題比較開放,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加以說明即可。示例:“天府之國”,是我國最大的芒硝產地,也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油基地。(3)、你的家鄉是哪里?關于你的家鄉有什么說法嗎 這個題比較開放,可以選擇家鄉的特色加以說明即可。示例:我的家鄉在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高,氣溫低,大部分地區不適宜發展種植業。在低海拔的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加上河谷地區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可以種植耐寒的小麥,青稞等農作物。【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本題要求學生了解當地人們在不同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生存和發展的現狀,并結合家鄉的特色,培養關注家鄉建設,熱愛家鄉的情感。1 / 1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綜合探究六《如何開展社會調查——以調查家鄉為例》同步試卷一、基礎運用1. 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主要渠道。2.社會調查的步驟一般分為 、 、 、 。3.社會調查的方法很多,可以 ,也可以 ,或是 。4.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種類繁多,有 、 、 ,還有大量的 。5.調查的成果既可以是一份 ,也可以是一幅飽含信息的 ,還可以是一篇充滿激情的 。6.“梯田是小伙子的臉”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俗語( )A.傣族 B.哈尼族C.土家族 D.苗族7.我國云南哀牢山區的哈尼人把水稻種在山上,方法是 ( )A.愚公移山,把山削為平地B.培植本土水稻,引大河流域的水灌溉C.山上插秧,山下播種D.修筑層層梯田,利用山泉溪流灌溉8.哈尼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 ( )A.利用雪水自然融化 B.利用降水多的特點積蓄雨水C.開鑿人工運河 D.修筑水渠網絡,引山泉溪流9.元陽人的山寨一般建在 ( )A.山頂 B.山腰C.向陽開闊的山坡上 D.山腳10.“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哀牢山區,一年四季都有水汽蒸騰升空,形成云雨。這里的水汽來自( )A.珠江 B.怒江C.長江 D.元江11.下列詞句中,表達自然特點的是 ( )A.綠洲農業 B.紫金庵C.茅盾故居 D.氣候溫暖濕潤12.下列詞句中,表達人文特點的是 ( )A.地勢平坦 B.陽光充足C.歷史悠久,文明古國 D.土地肥沃13.以下選項中正確描述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的是( )A.我的家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B.我的家鄉人才輩出C.我的家鄉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溫暖濕D.我的家鄉大部分人以捕魚為生14.你將對家鄉的風俗習慣進行一次社會調查,調查的基本步驟包括( )①確定主題 ②擬訂提綱 ③預測調查結果 ④實施調查 ⑤撰寫調查報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5.對家鄉的調查成果形式可以是 ( )①一個多媒體課件 ②一篇調查報告 ③一張地圖 ④一篇記敘文A.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6.社會調查中,以書面形式提出問題、收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是 ( )A.八實地調查法B.訪問調查法C.問卷調查法D.查閱文獻法17.下面是小陳同學收集的資料,其中屬于他的家鄉的經濟特征的是 ( )A.位于太湖之濱,三面臨湖,一面連陸B.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豐沛C.盛產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D.西部山丘綿延,東部地勢平坦18.小明同學為了了解社區的污染情況,打算對社區周邊環境做一次社會調查。為此他做了一些準備,你認為合理的準備有 ( )①準備好調查報告的基本結論 ②設計了調查問卷 ③設計了調查提綱④確定了調查對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運用19.學校“歷史與社會”興趣小組決定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家鄉進行調查,以“我的家鄉”為題寫一篇報告。(1)調查家鄉可以采用哪些方法?(2)請你為他們提供一些資料。①我的家鄉位于 省 部。②我的家鄉的地形類型是 ,③我的家鄉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特點是 。④我的家鄉的主要農作物是 。(3)調查工作完成之后請就如何開發和建設家鄉提一些建議。20.假期里,小丁打算從家鄉A地區到B地區旅游。出發前,他準備對兩地的地形類型、氣候類型、人口數量、經濟狀況、主要農作物等項目進行調查。請結合下面的地圖,從上述調查項目中任選兩項,幫助小丁完成下面的調查表格。區域 項目 內容A地區B地區21.農家樂是農戶為游客提供食宿等條件,使其在鄉村中活動休閑的一種旅游。觀察下圖,回答問題。××村平面示意圖(1)某市××村準備推出以?當一天農民,尋一回根”為特色的旅游項目。請你從上圖印找出該項目實施的兩個有利條件,并分析這一項目是如何體現因地制宜要求的。(2)為了解村民對“農家樂矽旅游項目的參與意愿,小郎設計了調查問卷。現摘錄部分內容,請運用所學知識,幫他改正其中兩處錯誤。22.我國有著悠久的文明,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串,各地區形成了很多的說法,一些說法流傳至今。請結合所學知識并查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將下列說法與地區對應連線。(2)從上題的幾個說法中任選一個,說一說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特色。(3)你的家鄉是哪里?關于你的家鄉有什么說法嗎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社會調查【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社會調查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認識社會了解家鄉的主要渠道。【點評】社會調查是社會“調查”和“研究”的簡稱。社會調查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2.【答案】確定主題;擬訂提綱;實施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的一般步驟。社會調查的步驟一般分為:1.確定主題;2.擬定提綱;3.實施調查;4.撰寫調查報告。故答案依次市確定主題。擬定提綱,實施調查和撰寫調查報告。【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一般步驟。3.【答案】查閱鄉土資料;進行野外實地考察;走訪當地的村民【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的方法。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是查閱鄉土資料(文獻調查法)、進行野外實地考察(實地調查法)、走訪當地的村民(訪問調查法)。故答案是查閱鄉土資料、進行野外實地考察和走訪當地的村民。【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方法。4.【答案】地圖;圖片;數據;文字資料【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種類。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有地圖、圖片、數據,還有大量的文字資料。【點評】知道在調查中收集到的資料的種類。5.【答案】報告;地圖;記敘文【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調查成果的呈現形式。調查的成果呈現形式可以多樣,既可以市一份報告,也可以是一幅飽含信息的地圖,還可以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記敘文。答案依次是報告、地圖、記敘文。【點評】知道調查成果的呈現形式。6.【答案】B【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哈尼族人的俗語。云南元陽哈尼族修筑的梯田名氣很大,吸引力全國各地甚至是外國人前來參觀。故此題答案是B。【點評】知道云南元陽哈尼族人的俗語。7.【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此處地區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不平。哈尼族人充分利用哀牢山區的自然條件,在高山上修建了龐大的水渠網絡,把終年不斷的水泉溪流,通過溝渠引進梯田,解決了種植水稻的水源問題。故此題答案選D。【點評】理解云南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8.【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 哈尼人利用水資源的辦法是修建環山溝渠;渠水由高山流下,灌入梯田,層層下注,最后又流人谷底的河壩任其蒸發。這是又一個周而復始、永不衰竭的農業生態系統。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云南省元陽縣哈尼族居住地的選址和布局順應了山地地形、氣候的立體分布的特征,創造了山地人居環境的典范.并通過水資源的利用,將森林、水系、村莊、梯田有序的組織到生產生活中,形成雨水資源利用鏈.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以及祭祀活動,完美地闡釋了其獨特的水文化,體現了哈尼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觀.9.【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人生產生活方式。此處地處云貴高原,地形崎嶇不平,一年四季都有元江的水汽蒸騰升空,形成云雨。所以元陽認得山寨普通建在向陽開闊的山坡上。故此題答案選C。【點評】知道考查云南元陽哀牢山區哈尼族人的人生產生活方式,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10.【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云南元陽哀牢山區的自然環境。此處地處云貴高原,此處流經的江是元江,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云南元陽哀牢山區的自然環境。11.【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自然特點與人文特點的區分。自然特點是自然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為轉移的,而人文特點是具有人的作用的。選項中綠洲農業、紫金庵、矛盾故居都是有人的作用的。而氣候溫暖濕潤是一種自然的客觀存在,故答案選D。【點評】掌握自然特點與人文特點的區分。12.【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關知識。自然特點是自然界原有物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特點。人文特點是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觀屬人文景觀的特點。選項AB都是自然特點,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人文和自然的區別。13.【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自然和人文的相關知識。自然環境是自然界原有物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觀。人文環境是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觀屬人文景觀。選項ABD都是人文特點,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區別。14.【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開展社會調查的步驟:第一步,確定主題;第二步,擬定提綱;第三步,實施調查;第四步,撰寫調查報告。故答案選C。 ③預測調查結果不是調查的基本步驟,是調查的成果呈現形式。故不選。【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基本步驟。15.【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調查成果形式是多樣的,它既可以是一份報告,也可以說一幅保函信息的地圖,還可以是一篇充滿激情的記敘文,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故答案選D。【點評】知道調查報告的呈現形式。16.【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調查報告的相關知識。實地調查是在周詳嚴密的架構之下,由調查人員直接向被訪問者搜集第一手資料的相互來往過程。問卷調查法是通過向調查者發出簡明扼要的征詢單(表),請示填寫對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來間接獲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種方法。訪問調查法一般是由訪問者(即調查人員)提問問題,被訪問者(即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過程。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故答案選C。【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具體方法。17.【答案】C【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題目要求選出經濟特征,選項C中的橘子、枇杷、楊梅和白果都屬于經濟作物,故答案選C。ABD都屬于該地的自然環境,故不選。【點評】知道經濟特征的意思。18.【答案】D【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社會調查的相關知識。社會調查是為了得到某一個結論,不可能在實施調查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結論,不然社會調查就失去了意義。故①錯誤。②③④都是在社會調查之前就應該做好的準備,故答案選A。【點評】知道社會調查的準備工作應該做哪些。19.【答案】(1)實地調查法、查閱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等。(2)浙江省;北部;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水稻(3)示例: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等),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注意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發掘當地的文化內涵,發展一些有價值的旅游經濟等。【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社會調查相關知識。第一小題首先要明確調查家鄉的方法有:實地調查法、查閱文獻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等,屬于簡單的識記題目。第二小題則需要結合身邊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從區域位置、地形、氣候,農作物等方面進行分析。例如以杭州市為例:①浙江省;北部;②丘陵;③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雨熱同期;④水稻。第三小題建議題,要根據家鄉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體現教材原理,如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等合理即可。【點評】掌握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和簡要地分析區域特色。20.【答案】內容 區域 項目 A地區 B地區地形類型 平原、丘陵 高原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人口數量 眾多 稀少經濟狀況 比較發達 比較落后主要農作物 水稻 青稞【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此題考查東西部的差異。圖中A地是浙江,位于東部地區,地形有平原、丘陵;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人口數量眾多;經濟發達;主要種植水稻。B地是西藏自治區,地形為高原;氣候類型是高原山地氣候;人口稀少;經濟比較落后;主要種植青稞。東西部差異顯著。【點評】知道東西部差異的表現。21.【答案】(1)有利條件:該村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等。因地制宜要求:該村依托農業,利用當地有利條件,開發優勢旅游項目,體現了這一要求。(2)略。本題為開放性問題,標題修改只要能體現調查目的即可,如改為“關于對××村村民‘農家樂’旅游項目參與意愿的調查”。調查問題的修改考生只要能使問題的選擇項窮盡即可,如增加“D.不同意”或修改“C不同意”。【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從材料中找出該項目的有利條件:該村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越等。因地制宜要求:該村依托農業,利用當地有利條件,開發優勢旅游項目,體現了這一要求。(2)、本題為開放性問題,標題修改只要能體現調查目的即可,如改為“關于對××村村民‘農家樂’旅游項目參與意愿的調查”。調查問題的修改考生只要能使問題的選擇項窮盡即可,如增加“D.不同意”或修改“C不同意”。【點評】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采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22.【答案】(1)(2)略(3)略【知識點】如何開展社會調查【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被稱作“世界屋脊”的是青藏高原,“天府之國”的是成都平原,“塞上江南”的是寧夏平原,“魚米之鄉”的是太湖流域,“祖國寶島”的是臺灣島。故答案為:(2)、從上題的幾個說法中任選一個,說一說當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特色。這個題比較開放,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加以說明即可。示例:“天府之國”,是我國最大的芒硝產地,也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油基地。(3)、你的家鄉是哪里?關于你的家鄉有什么說法嗎 這個題比較開放,可以選擇家鄉的特色加以說明即可。示例:我的家鄉在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高,氣溫低,大部分地區不適宜發展種植業。在低海拔的地區氣溫較高,熱量條件較好,加上河谷地區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可以種植耐寒的小麥,青稞等農作物。【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本題要求學生了解當地人們在不同的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生存和發展的現狀,并結合家鄉的特色,培養關注家鄉建設,熱愛家鄉的情感。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綜合探究六《如何開展社會調查——以調查家鄉為例》同步試卷(學生版).docx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綜合探究六《如何開展社會調查——以調查家鄉為例》同步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