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八音之樂什么是八音?八音:中國古代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類材料制成的樂器的統稱。后來,人們將民間器樂的演奏形式也稱為八音。民樂合奏:《金蛇狂舞》演奏特點①吹奏樂;竹笛、簫、嗩吶、笙、塤、管子、葫蘆絲、巴烏等。②弓弦樂:二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馬頭琴等。③彈撥樂:古箏、琵琶、古琴、揚琴、三弦、中阮、大阮、冬不拉等。④打擊樂各種的鑼鼓有大鑼、小鑼、鈸、鼓、編鐘、木魚等樂器介紹竹笛竹笛,漢族樂器名,中國傳統樂器。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因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稱為"竹笛"。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發音動情、婉轉。龍吟,古人謂"蕩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于獨奏,也可參與合奏。樂器介紹葫蘆絲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云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發源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其音色獨特淳樸,外觀樸實、精致,簡單易學,受到許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樂器介紹巴烏巴烏,簧管樂器,也叫"把烏",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哈尼族稱"各比",彝族稱"比魯"或"烏勒",侗族稱"拜",常用于獨奏或為舞蹈和說唱伴奏。巴烏的品種較多,在哈尼族,有單管、雙管之分,由于竹管長短、粗細的不同,還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烏之分。樂器介紹在一千多年的發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戲曲的伴奏樂器 。 二胡構造簡單,一根細細的木制琴桿,長約80厘米,琴桿上有兩根琴弦,琴桿下裝有茶杯形狀的琴筒,還有一把馬尾做的琴弓。琴師演奏二胡時采取坐姿, 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二胡的音域可達三個八度。二胡發出的樂音有著豐富的表現力,它以接近于人聲的音色,成為一種富于歌唱性的樂器 ,有人還因此稱它為"中國式小提琴"。由于二胡的音色聽起來略帶憂傷,因而善于表達深沉的情感。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中,二胡更 是一種主奏樂器,類似西洋管弦樂隊中小提琴的角色。由于二胡制作簡單、廉價易學而又音色優美,因而深受中國人的喜愛,是中國民間普及率很高的樂器。樂器介紹琵琶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制成。頸與面板上設有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琵琶,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玨"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樂器欣賞《十面埋伏》樂器介紹古箏古箏,彈撥弦鳴樂器,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流行于中國各地。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主要形成了客家箏、潮州箏、山東箏、河南箏四大流派。 常用于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表現力強,而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方鋼琴",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古箏的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樂器欣賞《寒鴨戲水》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八音之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