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政策要點及面臨的挑戰2020/3/161改革背景現行高校招生體系,統一考試、單一評價、按計劃招生,與西方一些高校個人申請、綜合評價、自主招生不同。優點是社會認可其公平,招生成本低,可操作性強;主要問題是教育多樣性的喪失、學生應試負擔重、深層次的不公平。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啟動,上海、浙江先行進入高考綜合改革試點。2020/3/162一、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完善重點:提高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政策要點:國家標準、省級考試;全科覆蓋、分類考查;科目可選,成績分等;學完即考,兩次機會;嚴格考務、規范操作。2020/3/163基本特征:標準參照考試,不同于常模參照;學與考對接,不同于共性通適考試;必修: 必學必考(共同基礎)選修Ⅰ:選學選考(不同個性傾向)選修Ⅱ:選學不統考(滿足學校及學生特殊需求)校外高厲害考試,不同于校內考試。2020/3/164政策要點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考試命題。組織研制學業質量標準,明確學業水平層次,并據此命題,不斷提高科學性(音樂、美術、體育、技術等學科考試挑戰性更大)。將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作必要整合。2020/3/165二是組考。一次考試,還是兩次機會?兩類考合一,還是分離?什么學年或學期考什么科目、安排什么類型考試?一學年什么時間安排考試?每門學科考多長時間、不同考試類型考多長時間?三是高中教學管理。豐富選修課程,推進走班教學,方便學生選學選考,文理兼修。“文科分類、理科分層、體藝分項”將成為教學新常態。2020/3/166四是學生學業指導。高中生處在一個有傾向、沒方向階段,需有必要的嘗試和經歷及專業化的輔導。目前被動學習,更多的選擇和不確定性無疑會增加盲目性和焦慮感。由于沒有方向感,缺乏對自己準確的把握、定位,門門爭優,也是學生課業負擔加重的重要原因。2020/3/167規范重點: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思路,規范過程,提高科學性和真實性。它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亟待建立和完善的一項重要制度。政策要點:全面發展,注重特長;客觀記錄,公示審核;依據事實,重在指導;誰用誰評,公平公正;統一管理,抽查監督。二、規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2020/3/168基本特征:從用統一標準給學生分等轉為對成長過程進行觀察、記錄與分析,發現和培育良好個性,強調以寫實記錄為基礎;從行政統一實施轉為學校組織實施,高中學校與高校,分別進行不同評價,行政重在管理監控;從不同主體多元評價、匯總轉為專業人員集體評議,結合學習生活背景理解其經歷、表現及意味著什么,把握其內在素養、潛質,促進學自我評價。2020/3/169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引導學生從解題訓練中走出來,持續參加社會實踐等,豐富學生成長經歷,并如實做好成長記錄,建立綜合素質檔案。二是建立健全誠信機制和內外監督制度,確保綜合素質材料真實可靠。教育內外對此普遍持懷疑態度。三是提高評價人員的專業水平,促進評價專業化、招生職業化。綜合素質評價指向整體的人,既不同于物質屬性的考量,也不同人的某一方面素質的測評,應當持慎重態度,對人的成長保持應有的敬畏。 2020/3/1610三、深化統一高考改革政策要點:統一高考語數外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高考命題較多關注知識考查,過分強調覆蓋面,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走向基于核心素養的考試,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課標修訂專家呼吁,高考數學命題減少選擇題,增加開放性題目;減少題量,增加考試時間,注重考查學生思維過程。英語課標專家呼吁,適當增加聽力分值、閱讀理解題,減少完型填空等語法選擇題。2020/3/1611面臨的挑戰一是命題和閱卷能力亟待提升。開放性試題從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對命題和閱卷都提出了新要求。把懂與不懂、表面懂與真懂區別開來,用新穎而內涵豐富的情境來考查學生。二是我國高中數學課程在必修課外,為理工,經濟與社會,人文,體育與藝術不同專業方向設置了不同的學習內容,如何處理高考與數學課程的關聯問題?三是聽力考試對設備、環境有很高要求。兩次考試對命題質量提出更高要求。2020/3/1612四、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政策要點:中職升高職:“文化基礎+職業技能”測試普高升高職:學業水平考試+職業適應性測試,并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面臨挑戰:一是職業技能測試。二是學生的再次分流指導,同時普加強技術課程的開設與教學。2020/3/1613推進“兩依據一參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語數外3科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研究提出對考試高中學業水平科目包括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有關學科中自主選擇。逐步取消錄取批次,實行按專業(類)投檔錄取。今年浙江高職提前招生“一檔多投”成功試水。五、改革招生錄取機制2020/3/1614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錄取依據,對學業水平考試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按專業(類)投檔錄取,促使高校招生工作重心由招辦轉向院系,并對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提出要求;取消錄取批次,使不同高校在同一個平臺上啟動招生,更加要求高校凸顯特色。三是高校招生中綜合評價如何進行?2020/3/1615目前高校對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有三條途經:一是在高職分類招生中充分使用。二是在自主招生試點以及教育部批準的一些省市和高校綜合評價錄取試點中作為報考和初次遴選的重要依據。如15年。復旦、交大兩校綜合評價改革試點安排招生計劃數1500個。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安排計劃數的1.5倍的標準,按考分排序,劃定入圍考生數。最終由統一高考成績(60%)、面試成績(30%)、平時學考成績(10%)構成錄取學生。三是在統一高考中作為招生錄取的參考。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抓緊研究提出使用辦法。2020/3/16161.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權衡各方面利益關系,綜合設計;同時要求各方面通力協作,明確并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警惕“平庸的惡”。2. 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機遇和風險同在。高中教育應抓住機遇,推進育人模式的“三個轉變”,完善學校治理體系。3. 新的高中育人模式是以尊重每一個學生的選擇權、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課程教學為核心建立起來的,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受益。幾點感受2020/3/161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