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金色樂章 ——《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 》小夜曲簡介小夜曲是中世紀一種抒情風格的聲樂體裁形式,后來也用于器樂音樂創作。 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悠揚悅耳。后來器樂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G大調弦樂小夜曲原有五個樂章,第二樂章因故失傳,現存只有四個樂章。創作背景《G大調弦樂小夜曲》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維也納完成,并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為弦樂合奏,后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尤以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作者簡介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六歲就開始創作第一步作品,被譽為“音樂神童”一共創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劇、41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等作品。1、樂曲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室內樂:最初是指在貴族的客廳里演奏的音樂,是和教堂音樂及劇場音樂相對而言的。近代的室內樂,是指使用兩種以上的樂器,而每種樂器占有同等地位的小型音樂演奏。2、屬于哪一種音樂體裁?呈 示 部主部主題副部主題ABCDA 主題 (主部主題第一段) 情緒?帶有那不勒斯風格的一段旋律:激昂 雄偉 有力休止符音樂采用問答式的手法作為旋律的基礎柔美 ,悠揚,以下行的進行為主B主題 (主部主題第二段) 旋律?這段旋律 精巧、活潑。具有18世紀紳士、淑女的風度,富于青春氣息。優美抒情,溫柔又富于氣息。C主題 (副部主題第一段)情緒?trD主題 (副部主題第二段)情緒?俏皮 輕盈 活潑 歡樂顫音trtrtr此后,主要是將副部 在不同的調性上加以發展變化。盡管它非常短小,卻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樂曲的展開部很精練,只有20小節。它采用了呈示部的兩個主題, 開頭是 的延伸發展:A主題D主題展開部(A’+D’)再現部基本上保持了 的面貌。(A+B+C+D)呈示部呈 示 部(A+B+C+D)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展開部(A'+D')再 現 部(A+B+C+D)奏 鳴 曲 式“奏鳴曲式”是一種大型曲式,是奏鳴曲主要樂章常用的一種曲式結構形式。它包含幾個不同主題的呈示、發展和再現以及特定的調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鳴曲的第1樂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稱為奏鳴曲第1樂章形式或奏鳴曲快板形式。這種曲式不僅用于奏鳴曲中,也用于室內樂、協奏曲、交響曲等大型音樂作品的相應樂章。此外在序曲、交響詩等作品中也常見到。課堂延伸1、了解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BeethovenMozartHaydn課堂總結及課后作業1、學習了“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流傳最為廣泛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了解了夜曲這種形式2、學習了莫扎特的相關知識作業:為更加深入了解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課后欣賞電影《莫扎特傳》,并找出影片都引用了莫扎特的哪些作品巴赫(1685~1750), “巴赫”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最偉大的德國作曲家之一,他把前人發展起來的主要風格、形式和傳統概括地加以研究并匯集在一起,使之更加豐富多彩。他的先輩世代均為樂師,他的4個兒子均為 作曲家,使得巴赫家族在德國音樂史上頗具傳奇色彩。以創作《勃蘭登堡協奏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樂和器樂曲而著稱。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