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鄉村與城市一次備課 二次備課課標1-2-2 比較鄉村與城市兩種聚落的景觀差別,以及居民生活內容的異同;找出影響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課標1-2-3 觀察不同區域之間在人員流動、物資交流、信息傳播、文化融會等方面的聯系,認識區域聯系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教學目標:1.從生活經驗出發,感受鄉村與城市兩種聚落的景觀差別、居民生活內容的異同。2.初步理解影響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3.從現實生活出發,感受區域差異的存在,理解區域聯系的必要性。4.深入生活,學習從生活中獲取知識及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比較鄉村與城市的差異并分析導致這些差異的因素。2.教學難點:理解聚落分布與自然環境、人文因素的關系。三、教學過程:教師活動:一、鄉村聚落:即村落,是鄉村地區人們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二、鄉村聚落的特點:21世紀教育網 村落分布特點自然環境特點洪澇區高地上避免洪澇威脅干旱地區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 房屋建筑特點自然環境特點云南傣族民居21世紀教育網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降水豐富,地面潮濕沙特鄉村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 (3)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農村、漁村、林場、牧村。三、城市聚落的形成四、城市聚落的特點:總結:鄉村景觀與城市景觀的主要差異 鄉村 城市景觀以農田為主,房屋稀疏高樓林立,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建筑物(高度、密度等)低,稀疏21世紀教育網高,密集公共實施(類型、數量、便利程度等)類型少、數量少、不便利類型多、數量多、非常便利人口(人口數量、人口密度、職業等)人口數量多、人口密度小、農民人口數量少、人口密度大、工人【往來在區域之間】自然條件、社會生產、建筑(傳統),往往體現出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 房屋建筑特點自然環境特點云南傣族民居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懸離地面降水豐富,地面潮濕沙特阿拉伯鄉村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 (3)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人們的物質生活多樣化需求,各區產和人文環境不同,生活特點各異。人們的物質生活多樣化需求,各區域之間要實現優勢互補,加強經濟、人才、信息、文化和技術等方面的聯系。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靈活掌握教學時間與內容。2 學生活動:(1)分布和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2)房屋建筑(傳統),往往體現出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1)城市景觀與鄉村景觀有很大不同。(2)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與功能各異。四、板書設計: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