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3.3 小夜曲1.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情緒,結合小夜曲的欣賞,初步了解小夜曲這種藝術形式2.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主要作品3.能熟練模唱四個主題音樂,在聽賞中辨別主題出現的順序。學習目標 作曲 家簡介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出生在宮廷樂師的家庭。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杰出大師,更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音樂天才,有“音樂神童”的美譽。他短暫的一生為世人留下了極其寶貴和豐富的音樂遺產,是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歌劇是莫扎特創作的主流,他與格魯克(Gluck)、瓦格納(Wagner)和威爾第(Verdi)一樣,是歐洲歌劇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與海頓、貝多芬一起為歐洲交響樂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莫扎特一共創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劇、41 部交響樂、42部協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鳴曲、室內樂、宗教音樂和歌曲,其中最出名的樂劇是:《費加羅的婚禮》 和《唐璜》和《魔笛》等作品。 小夜曲(serenade)一種音樂體裁,是用于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流傳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對著情人的窗口歌唱,傾訴愛情,旋律優美、委婉、纏綿,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式也有所發展。小 夜 曲 簡 介創作背景 該曲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維也納完成,并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 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為弦樂合奏,后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尤以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創作背景該曲是十八世紀中葉器樂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維也納完成,并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為弦樂合奏,后被改編為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尤以弦樂四重奏最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弦樂器家族的樂器音質柔和,富于表現力,按發音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可分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每件弦樂器有四根粗細不同的琴弦,每根弦各有規定的音高。樂器介紹 木管樂器是由特別堅實的木料制成的(或由金屬材料制成,如新式長笛)管狀樂器。它們起源于古時人們用蘆管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原始管樂器。木管樂器家族包括有:長笛、短笛、英國管、雙簧管、單簧管、大管。 銅管樂器是由銅或其它金屬材料制成管狀樂器。銅管樂器最初起源于狩獵用的獵號與軍隊用的軍號。它包括有小號、圓號、長號、大號。 打擊樂器在樂隊中主要是用來突出節奏、加強音響,并以其獨特的色彩裝飾管弦樂隊的音響,豐富樂隊的色彩表現力。根據它的發音可分為有固定音高與無固定音高兩大類。在這只介紹定音鼓、大鼓、小鼓三種樂器。 管弦樂隊中使用的樂器雖然很多,但是根據樂器的構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將整個管弦樂隊分為四大家族。 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以及倍大提琴這五件樂器演奏的,它是一種小型的室內演奏的樂隊,我們把這種演奏形式叫室內樂。17、18世紀,室內樂多半與家庭的娛樂生活有關。以區別于宗教音樂及交響樂、歌劇、舞劇音樂。 ? 這段旋律留給人們一種優美、舒展的情緒,動聽如歌的主題。旋律溫柔恬靜,猶如輕舟蕩漾,充滿了綿綿情思。抒情帶有濃郁的維也納風格,同時又有莊重典雅的舞蹈印象。 副部主題與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帶有濃郁的維也納風格。它優美、抒情、溫柔、具有紳士、淑女風度,富于青春的氣息。 這段旋律輕盈、俏皮、歡快、活潑,給人以十分開朗的感受。 樂曲的展開部很精練,只有20小節。它采用了主部主題的兩部分內容。開頭是主部主題的引伸,后半部分在不同的調性上加以發展變化。 ? 樂曲的再現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在調性上,再現部完全呈現在G大調調性上。整個樂章在絢麗燦爛的色彩中結束。鋼琴彈奏主旋律,學生跟著哼唱,感受音樂情緒、力度、旋律特點,體會雄壯而強有力的進行曲風格。 奏鳴曲式 呈示部 展開部 再現部主部主題 副部主題 a’ + d’ 主部主題 副部主題 a + b c + d a + b c + d 作 品 結 構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