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2《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學習目標】1.理解感性具體的含義,了解感性具體的局限性。2.理解思維抽象的含義。3.掌握思維抽象的方法。4.理解感性具體與思維抽象之間的關系。5.理解思維具體的含義。6.掌握實現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方法。7.領會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思維過程,把握這種辯證思維方法的意義。【教學重難點】1.掌握思維抽象的方法2.掌握實現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方法【教學手段】合作探究【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基礎感知】結合提綱提示,認真閱讀課本87~91頁內容,使用雙色筆勾、畫、圈、點、注。第一目: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1.感性具體認識的含義2.感性具體的局限性3.思維抽象的含義4.感性具體與思維抽象之間的關系第二目: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1.思維具體的含義2.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方法3.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思維過程4.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之間的辯證關系【深入學習】人們在認識水的過程中,首先通過視覺、味覺、觸覺將水反映到大腦,通過分析認識到水的各種屬性--無色、無味、液體等,進一步分析水的無色、無味、液體等屬性之間的關系以及水具有這些屬性的原因,最后將水定義為無色、無味的液體。根據材料分析人們是怎樣形成對水的內在本質的認識的。【練習】1.2022年3月23日,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課堂”中向人們展示了太空“冰雪”實驗,袋子里擠出的溶液會形成一個液體球,當球體與沾了結晶核的毛根碰觸后迅速變成“冰球”。王亞平解釋到,在微重力環境下飽和乙酸鈉溶液只要碰到一丁點的晶體,就能迅速打破穩定狀態,析出大量的晶體,從而變成了一個“冰球”。但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等因素影響,形成的晶體形狀是不規則的。據此,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①從觀察結晶球形成實驗到知曉其中的原理蘊含著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②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細節,因為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重要來源③天宮實驗呈現出的實驗結果有別于地面,印證了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④研究晶體形成形狀的異同需要排除重力等因素干擾,這是思維抽象的分離環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很多外國人初來中國感觸到的是“中國文化獨特、社會安全、食物多樣、人們熱情”,居住幾年后,便會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去了解中國,從而形成了對中國歷史、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綜合印象。這一思維過程( )A.表明提純是思維具體的關鍵環節B.從感性具體到思維具體,再到思維抽象C.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到思維具體D.通過思維抽象把握了中國整體的本質和規律3.對玫瑰和百合,有的人認為是愛情和幸福的象征;有的人認為是治療疾病的良方(玫瑰具有祛斑、養顏、消炎等藥用價值;百合具有潤肺,清火,安神,治療咳嗽、眩暈、夜寐不安和濕疹等功效);還有的人認為玫瑰和百合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是吉祥之花。對上述材料認識正確的是 ()A.分離是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B.實踐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也就不同C.理想化環節有利于人們揭示認識對象的本質和規律D.抽象,既可以從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質的規定性,也可以從事物個性中抽取某種共性4.黨員干部只有努力加強理論學習,了解各項方針政策,在思想上重視提高認識、掌握政策的實質,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服務好群眾。提高認識必須發展到思維具體,是因為( )①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認識不能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②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③思維抽象的認識只是一種對事物的直觀的整體表象的認識④思維抽象是認識的起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很多外國人最初來中國感觸到的就是“中國文化獨特,社會安全,食物多樣,人們熱情”,對中國形成了一個比較初步的整體印象。其在中國居住多年后,便會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了解中國,從而形成一個對中國歷史、現實、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綜合印象。這一思維過程 ()①是從感性具體到思維具體,再由思維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②是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③第一階段還不能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④表明提純是思維具體的關鍵環節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孫子兵法·計篇》有言曰:“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這段話說明了()A.看問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B.認識要由感性具體上升到思維抽象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質D.認識是一個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7.對于玫瑰和百合花,有的人認為是愛情和幸福的象征;有的人認為是治療疾病的良方(玫瑰具有祛斑、養顏、消炎的藥用價值,百合花則具有潤肺、清火、安神,以及治咳嗽、眩暈、夜寐不安和濕疹的功效);還有的人認為玫瑰和百合花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是吉祥之花。認識正確的是 ()A.實踐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也就不同B.抽象,既可以從事物整體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質的規定性,也可以從事物個性中抽取某種共同性C.理想化環節有利于人們揭示認識對象的本質和規律D.分離是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8.面對五顏六色的蘋果、柑橘、香蕉、菠蘿……我們卻說“水果”,甚至說“植物的果實”;看到“水果”一詞,我們腦海中馬上浮現出了蘋果、柑橘、香蕉、菠蘿……這說明 ()A.感性具體要高于思維抽象B.感性具體是思維抽象的前提C.思維抽象是思維具體的指導D.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具體相互聯系9.黨員干部只有努力加強理論學習,了解各項方針政策,在思想上重視提高認識掌握政策的實質,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提高認識必須發展到思維具體,是因為 ()①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②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認識不能把握整體的本質和規律③思維抽象還只是一種對事物的直觀的整體表象④思維抽象是感性認識,是認識的起點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0.“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從思維發展階段上看,其中的“熱鬧”與“門道”分別是指 ()A.理性認識感性認識 B.思維抽象感性具體C.事物的現象 事物的本質D.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或思維具體11.要把“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需要經歷的重要環節主要有()A.分析、綜合、簡略化和理想化 B.分離、提取、簡略化和理想化C.分離、提純、簡單化和理想化 D.分離、提純、簡略化和理想化12.吳鋒同學學習很用功,可在歷次考試中得分總是不高,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了原因:審題不準確。在以后的練習和測試中,吳鋒重抓審題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吳鋒的成績有了起色。吳鋒重抓審題關,屬于思維抽象環節中的 ( )A.分離 B.提純 C.簡略化 D.理想化13.2022年3月23日,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課堂”中向人們展示了太空“冰雪”實驗,袋子里擠出的溶液會形成一個液體球,當球體與沾了結品核的手根碰觸后迅速變成“冰球”王亞平解釋到,在微重力環境下飽和乙酸鈉溶液只要碰到一丁點的晶體,就能迅速打破穩定狀態,析出大量的晶體,從而變成了一個“冰球”。但在地球上由于受到重力等因素影響,形成的晶體形狀是不規則的。據此,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①從觀察結晶球形成實驗到知曉其中的原理蘊含著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②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細節,因為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重要來源③天宮實驗呈現出的實驗結果有別于地面,印證了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④研究品體形成形狀的異同需要排除重力等因素干擾,這是思維抽象的分離環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14.一位禪師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禪師認識所經歷的“是山”-“不是山”-“只是山”的過程表明 ()①要透過現象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②思維抽象要上升到思維具體③感性認識需要上升到理性認識④正確認識總是在與錯誤認識的斗爭中發展的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5.庖丁初學解牛時,只對牛的外部特征有直觀的認識,不知從何處下刀。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他逐步知道了牛的內部結構,達到了“庖丁解牛,目無全牛”的階段。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庖丁弄清楚了牛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征之間的關系。這時,呈現在他面前的牛,又成為一頭完整的牛。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對牛外部特征的直觀認識是“只見其表不知其里”的感性具體②“庖丁解牛,目無全牛”階段是“既知其表又知其里”的思維抽象③清楚牛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征之間的關系是“知道其表里關系”的思維抽象④庖丁對牛的認識是由感性具體到思維具體,再從思維具體到思維抽象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深入學習】答案:①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認識運動構成了完整的認識上升過程。人們對水的認識經歷了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上升過程。②第一階段是由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上升過程。人們通過視覺、味覺、觸覺將水反映到大腦,從而形成感性具體的認識,然后通過大腦的分析,抽象出水的各種屬性--無色、無味、液體等,形成思維抽象。③第二階段是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上升過程。人們通過進一步分析水的無色、無味、液體等屬性之間的關系以及水具有這些屬性的原因,最后將水定義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從而形成思維具體的認識。解析:本題考查思維上升的過程。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認識運動是完整的認識上升過程。分析材料可知,人們對水的認識是從表面現象的感性具體的認識開始的;進一步分析水的各種屬性,形成思維抽象;最后對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定義,形成思維具體,從而完成了對水的本質的完整的認識。學生組織答案時要注意做到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結合。【練習】1-5ACBAC 6-10BADAD 11-15DAAB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