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一次備課 二次備課課標1-4-1:認識地圖三要素,知道地圖的基本種類,運用地圖獲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教學目標:1.知道地圖三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地圖的基本種類,經緯度和經緯線,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2.學會依據地圖的語言閱讀不同類型的地圖,判讀等高線地形圖,并根據實際選擇合適的地圖。3.依據經緯線和經緯度分析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位置及方向。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地圖的三要素、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經緯線和經緯度、緯度帶、五帶、半球的劃分。2.教學難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經緯線三、教學過程:教師活動:【課標簡析】依據課標從總體上了解本課要掌握的知識點及重點內容。【框架建構】依據地圖的三要素,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框架。【問題導學】布置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重點詳解】一、地圖的三要素:1.方向:列表比較三種定向方法:一般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指向標定向法2.比例尺:也叫縮尺,它有哪三種表示方法?如何比較大小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大小與表示的范圍、內容詳略三者之間有何關系?圖例和注記的區別是什么?常用的圖例有哪些?請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出圖例和注記。默寫常用的圖例。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1.選擇合適的地圖:①按表現的主題分,地圖可以分為哪幾類?②為了讓王明同學知道杭州位置,請你從圖中幫他選擇哪些合適的地圖?并說明選擇理由。2.掌握閱讀和分析地圖的方法:(1)等高線地形圖的閱讀方法:等高線稀疏坡度越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越陡。引導學生觀看微課《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真題演練】【重點詳解】(2)分層設色地形圖的閱讀方法:請說說不同顏色(藍色、綠色、黃色、褐色)代表的含義分別是什么?從中可得出什么結論 ? 三、從球儀上看世界 1.經線與緯線:2.經度與緯度:3.低中高緯度的劃分、五帶、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4.幾個特殊位置點的描述。①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②20°W經線:東側為東半球,西側為西半球。③160°E經線:東側為西半球,西側為東半球。④北極點:面對的全是南方;南極點:面對的全是北方。【真題演練】1.利用經緯網分析地理位置特點;2.在經緯網上標出A、C相應的地點。3.讀出B、D點的經緯度4.判斷四個點所處的半球位置。5.B點在D點的什么方向上?C點在B點的什么方向上? 學生活動:由一位同學根據地圖來找找地圖三要素。從這些地圖要素中讀出了什么信息?(學生回答)學生依據學習手冊自主復習回答【問題導學】1.地圖的三要素是什么,又稱為?2.地圖上的方向有哪三種表示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最準確的是?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大小分別是? 比例尺大小與范圍、內容三者的關系是?4.圖例與注記的區別是?常用的圖例有哪些?5.地圖按表現的主題可分為哪些類型?6.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如何判定陡坡和緩坡及其他重要部位?7.經線和緯線的長度、形狀、指示方向分別是?經度和緯度的代號是什么?如何劃分的?有什么規律?8.低、中、高緯度、五帶(熱量帶)是如何劃分的?9.南北半球、東西半球如何劃分?學生歸納總結: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實地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實地范圍越大,內容越粗略。學生據圖回答、背記常用的圖例,并默寫學生據圖回答學生據圖判斷陡坡緩坡;并觀看微課《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學生據圖判斷地形部位,學生回答學生依據表格比較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區別學生據圖回答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中找出這幾個特殊的地點學生依據課件上的圖進行練習板書設計:一、地圖的三要素: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1.選擇合適的地圖:地圖分類:等高線地形圖的閱讀方法:等高線稀疏坡度越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越陡。三、從球儀上看世界 1.經線與緯線:2.經度與緯度:3.低中高緯度、五帶的劃分: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北西北西南東北東西南東南0°30°W30°E0°30°N30°SN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