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下大單元教學】明清大單元學習9——屹立東方御外辱: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下大單元教學】明清大單元學習9——屹立東方御外辱: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下)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大單元學習規劃:清朝篇
學習 課時 學習 時期 所學 內容 所屬 課節 學習
主題
6 清 朝 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滿清興起和清兵入關 17課 明朝的滅亡
清朝的建立
7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軍機處的設立、 文字獄和文化專制政策 18+20課部分 清朝的集權統治
8 鞏固西北邊疆、 清廷對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轄 18課部分 清朝的邊疆管轄
(西部篇)
9 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雅克薩之戰、清朝的疆域 18課部分 清朝的邊疆管轄
(東部篇)
10 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手工業的商業的發展、人口的增長 19課 清朝的經濟
11 《紅樓夢》、昆曲和京劇藝術 21課 清朝的文藝
12 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閉關鎖國政策 20課 清朝的危機
五百年中明清事
——明清大單元學習8
屹立東方御外辱
第18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
鞏固和發展(東部篇)
明確目標:序言提示的重點
任務一:清朝安定邊疆的努力(措施)
任務二:清朝安定邊疆的效果(成效)
8、9
課時
總任務
溫故:新疆故土中華地
時期 機構 意義
西漢
唐朝 安西都護府 北庭都護府 元朝 北庭都元帥府(中央) 察合臺汗國(藩屬國) 中央擁有新疆主權
部分由藩屬國管轄
明朝 哈密衛(中央) 亦力把里(藩屬國) 清朝
西域都護府
標志著西域正式納入中央管轄,新疆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公元前60年)
伊犁將軍
清政府加強了對新疆的管轄鞏固發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
時期 措施 意義
唐朝 和親: 會盟:唐吐會盟碑 唐朝吐蕃和親會盟,漢藏兩族親如一家
元朝
明朝 設烏斯藏都司 分封宗教領袖 結合西藏地區的特點,注重宗教影響,加強中央的行政管轄
清朝 宗教方面: 行政方面:
溫故:雪域高原不可分
文成公主入藏
宣政院直接管轄西藏
標志著西藏正式納入中央管轄,西藏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冊封宗教領袖
實行金瓶掣簽
設置駐藏大臣
有效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
鞏固發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
明確目標:本課時的學習目標
目標一:回顧三國以來海峽兩岸的交流與治理
目標二:掌握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管轄臺灣
目標三:掌握清朝抗擊沙俄侵略的措施和影響
目標四:透過清朝疆域理解中國大一統的厚重
溫故一:衛溫跨海訪夷洲
【任務一】觀察下圖中的三國形勢圖,找到夷洲和東吳。
你還記得是誰什么時候抵達了夷洲嗎?
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坐斷東南的東吳
回顧1:三國時期,誰于何時率萬人船隊抵達了夷洲(今臺灣)
人物:衛溫;時間:230年。
回顧2:衛溫跨海訪夷洲有何重要意義?
這是海峽兩岸有史記載的第一次交流,加強了大陸和臺灣的聯系。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二年(230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得夷洲數千人還。
溫故二:隋煬帝三訪流求
【任務二】閱讀七下教材第5頁相關史事,了解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的歷史與意義。
流求,居海島之中,當建安郡(福建省舊稱)東,水行五日而至…大業三年,煬帝令羽騎尉硃寬入海求訪異俗…因到流求…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隋書 流求》
自三國時大陸與臺灣建立聯系以來,隋朝時大陸對臺灣的了解進一步加深
溫故三:元朝的自古以來
【任務三】回顧一下元朝對邊疆的管轄,你還記得元朝設置了什么機構管轄臺灣嗎?此舉有何重大歷史意義呢?
回顧1:元朝設立了什么機構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
機構:澎湖巡檢司。
回顧2:澎湖巡檢司的設立有何重要意義?
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標志著臺灣正式納入中央管轄,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
中央設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
臺灣正式納入中央管轄
起于三國之訪夷,達于元朝設巡檢,大陸與臺灣兩岸,終跨海峽而不分離
知新一:從夷洲化為臺灣
【任務四】閱讀課本88頁【相關史事】,了解宋元明清時的海峽兩岸交往情況。
(1)宋元時期,大陸居民開始移居臺灣墾殖,對寶島臺灣進行初期的開發。
(2)明朝末年,顏思齊、鄭芝龍等人招募福建人民移居臺灣進行開發與貿易。
(3)福建人說閩南語,現在的臺灣地區也說閩南語,臺灣一詞本就是閩南方言中的大員、臺員、大灣等詞的轉音。
臺灣同胞與大陸人民血濃于水
說著同樣的中國話,流著同樣的炎黃血
知新二:鄭成功收復臺灣
【任務五】通過前面的溫故知新可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但是明朝末年,寶島臺灣卻不幸地被異族侵占長達38年之久,直到一位英雄跨海東征,臺灣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閱讀課本88—89頁內容,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吧。
問題1:明朝末年,是誰侵占了我國的寶島臺灣?
荷蘭殖民者
問題2:是哪位民族英雄收復了寶島臺灣?
民族英雄鄭成功
知新二:鄭成功收復臺灣
問題3:民族英雄鄭成功是怎樣收復寶島臺灣的?
1661年率軍出發,在臺灣當地同胞的幫助下首先海戰擊敗荷蘭戰艦,然后登陸完成對敵人的包圍,通過長期圍困、擊敗援軍的方式,逼迫侵略者投降。1662年,鄭成功正式收復臺灣。
問題4:收復寶島臺灣之后又發生了什么?
設置府縣,加強管理——政治上建立制度
派軍隊墾田,招徠移民開荒——經濟上發展農業
向高山族人民傳播先進農業技術——民族關系上民族融合與共同發展
開臺圣王實至名歸
知新三:清政府管轄臺灣
【任務六】鄭成功收復臺灣的1662年,明清已經完成了易代,清朝正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那么接下來,關于臺灣問題,究竟是鄭氏地方割據,還是中央將之納入管轄呢?閱讀課本89頁相關內容,了解一下這段歷史吧。
(1)雙方情況:地方上,民族英雄鄭成功死后,他的兒子繼續治理開發臺灣。中央上,清政府在穩定對內地的統治后,決定對臺灣用兵,進一步實現國家統一。
(2)1683年,在鄭成功的收復之
戰打響21年后,代表中央政府的清王
朝發起了統一之戰,最終實現統一。
(3)清政府對臺灣的管轄:
1684年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1885年建臺灣省,升級為行省。
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總結:臺灣的自古以來
三國年間的230年,衛溫跨海訪夷洲,正式拉開了海峽兩岸的交流,一道淺淺的海峽,無法阻隔大陸與臺灣的雙向奔赴。
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進一步加深了大陸對臺灣地區的了解,為后來的移民開發與納入中央管轄奠定了基礎。
早在宋元時期,便有大陸居民跨海移民,移居臺灣進行墾殖,對寶島進行開發。
終于,隨著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自此,臺灣正式納入中央管轄,成為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
明朝末年,顏思齊、鄭芝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等閩南人對臺灣的開發卓有成效,終于賦予了“臺灣”她如今的名字。
當荷蘭侵略者侵占我國領土時,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侵略者,以實際行動收復了臺灣,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當時代表著中央政府的清政府,在穩定對內地的統治后,對屬于地方割據性質的鄭氏集團用兵,將臺灣納入中央管轄,進一步實現了國家統一。
為了更好地管轄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立臺灣府,加強中央對臺灣管轄的同時,也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更使臺灣進入發展新時期。
時期 事件 意義
三國時期(230年) 衛溫跨海訪夷洲 大陸與臺灣的首次交流
隋朝隋煬帝時 派人三赴流求 進一步加強了大陸
對臺灣地區的了解
元朝 設立澎湖巡檢司 臺灣正式納入中央管轄
明末清初 (1661-1662) 鄭成功收復臺灣 被荷蘭侵略者占據長達
38年之久的臺灣重回祖國懷抱
清朝初期(1684年) 設置臺灣府 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
臺灣發展進入新時期
清朝末期(1885年) 臺灣正式建省 國家對臺灣地區的重視和管轄提升到了新高度
知新四:鐵血御俄護東北
【任務七】了解完東南方向臺灣自古以來的歷史后,讓我們把目光向北移,去看一看東北的白山黑水吧。閱讀課本93頁,了解清朝如何守護東北的?
沙皇俄國的東擴
觀察下面這幅“15—18世紀俄國疆域的擴張圖”,你能發現沙俄擴張的特點是什么嗎?
由西向東
貪得無厭
中國東北
17世紀中期,沙俄東擴的侵略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
雅克薩自衛反擊
面對沙俄的侵略,清政府一再要求俄軍撤出中國領土,但俄軍卻置若罔聞。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
以戰止戰
自衛反擊
尼布楚談判協商
經過兩次雅克薩之戰后,不可一世的俄國侵略者終于不敢狂妄了。接著雙方會以何種方式解決爭端呢?
平等協商、簽訂條約——《尼布楚條約》
總結:鐵血御俄護東北
【任務七】清朝如何守護東北的?
東北邊疆的問題:
清政府如何應對:
最終的解決辦法:
東擴的沙俄入侵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
自衛反擊:兩次雅克薩之戰
平等協商,簽訂《尼布楚條約》,確認東北地區的領土主權
知新五:中華一統海棠葉
【任務八】西北設置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西南通過宗教冊封和行政管轄的措施加強對西藏的管轄,東南設置臺灣府管轄臺灣,鞏固東南海防,東北通過雅克薩之戰擊退來犯的侵略者,清朝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最終鞏固發展了自秦漢以來的大一統,我國古代的疆域版圖,在乾隆年間基本奠定,面積1300多萬平方千米,仿佛一片優美的秋海棠葉。“我國地形,如秋海棠葉:出渤海,如葉之莖;西至蔥嶺,如葉之尖;各省及藩屬,合為全葉?!爆F在,就讓我們通過課本94頁的清朝疆域圖,認識一下這片秋海棠吧!
知新五:中華一統海棠葉
N
首都北京:
國家的心臟
一路向西,西跨蔥嶺
西北到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亞
東北至黑龍江以北,
達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
東臨太平洋
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
南達南海諸島
西南至喜馬拉雅山
知新五:中華一統海棠葉
作為中華兒女,你覺得該用哪些詞匯贊美祖國好呢?
幅員遼闊
人口眾多
國力強盛
統一穩定
多民族和諧發展
……
真題演練
1.(2022·黑龍江綏化·9)1662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
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
A.戚繼光
B.鄭成功
C.左宗棠
D.林則徐
真題演練
2.(2022·湖南張家界·9)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在該校舉辦“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專題講座,需要搜集相關史料。下列能夠選用的是
①西漢設置西域都護 ②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 ③鄭成功收復臺灣 ④清朝設置臺灣府 ⑤1885年清朝設置臺灣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真題演練
3.(2022·浙江紹興·7)1686年康熙命前方將領曉諭俄軍:“爾羅剎外國人,貪利棄命,擾我邊疆,今大兵復至,當速降,如不降則盡誅之?!边@次軍事行動的最后結果是
A.設置臺灣府
B.冊封“達賴喇嘛”
C.統一黃河流域
D.簽訂《尼布楚條約》
真題演練
4.(2022·江蘇蘇州·5)毛澤東曾說:滿族是個了不起的民族,對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過偉大貢獻。談到一位滿族皇帝的功績時,毛澤東說: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他在位時牢固地確定的。這位皇帝是
A.漢武帝 B.元世祖
C.康熙帝 D.道光帝
真題演練
5.(2022·遼寧盤錦·5)歷史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從文物和遺存中感受到歷史演進的脈搏。下列文物和遺存,可以反映的主題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真題演練
6.(2022·遼寧沈陽·3)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多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織。下面是來位同學繪制的有關我國古代某一主題下的知識結構圖,其中“?”處應是
A.早期國家的產生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大單元教案】明清大單元學習9
屹立東方御外辱: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下)
【單元分析與大單元設計建議】
明清時期的時代主題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主題和內容都很明確,就是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強化皇權,通過多種措施對邊疆實行有效管轄,鞏固發展大一統,同時也涉及了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學藝術的繁榮和中外交流;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封建王朝末期潛藏的社會危機,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上的人地矛盾日漸突出,因為思想的鉗制,創新能力逐漸降低,因為閉關鎖國,曾經領先世界的中國開始逐漸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對于明清時期,如果以單元主題來統攝的話,對于學生來說,內容與主題的結合不夠明確,所以不如以時期統攝教學內容,即把本單元的8課內容按照“明朝”與“清朝”兩個時期進行劃分,與明朝相關的4節課,與清朝相關的4節課,銜接二者的正是17課中的“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在進行大單元整合學習時,建議按照先政治、后經濟、接著科技文化、最后對外關系等大概念,對教材內容進行再次整合,緊扣時代特征,完成明清時期的大單元學習,并為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的學習做好鋪墊與銜接。
簡單規劃如下:明朝時期:14課-政治,14+16課-經濟+建筑,16課-科技文藝,15課-對外關系,17課-滅亡;清朝時期:17+18+20課-政治(集權統治篇),18課-政治(邊疆管轄篇),19課-經濟,21課-文藝,19+20課-危機。
【課時目標與單元目標】
【課時教學目標】
2022新課標要求:通過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認識西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的領土,理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
素養目標:唯物史觀:通過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建制的基本情況,正確評價鄭成功。
時空觀念:識讀《清朝疆城圖(1820年)》,了解清朝的疆域四至。
家國情懷:通過清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史實,感受開拓邊疆地區的艱難歷程,從而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團結和統一。
【大單元教學目標】
2022新課標要求如下:通過了解明清時期加強皇權的舉措,初步認識君主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的經濟改革和全球性經濟互動,初步認識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因和外因;通過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對外關系;通過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冊封達賴和班禪以及設置駐藏大臣等中央政權在邊疆地區的各種舉措,認識西藏地區、新疆地區、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的領土,理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通過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認識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通過了解小說、戲曲的繁榮,知道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特色;通過明末李自成起義,清中葉以來的政治腐敗、故步自封和19世紀的國際局勢,認識當時中國社會面臨的嚴重危機。
在進行大單元學習時,建議在時期劃分為“明朝”和“清朝”的大前提下,按照政治(中央集權+邊疆管轄)、經濟、科技文藝、中外交流、滅亡(危機)等模塊,重新分解整合內容。
在學習明清政治時著重展現明清時期加強皇權的舉措,引導學生了解君主專制的強化措施,探究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在完成政治模塊的中央集權篇后,著重帶領學生學習政治中的邊疆管轄篇,通過溫故知新的方式,整合中國古代對新疆、西藏、臺灣等地的交流管轄史,引導學生掌握清朝對邊疆的有效管轄,重點理解清朝在鞏固和發展多民族統一國家方面的貢獻。
在學習明清經濟時,引導學生了解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表現,探究經濟發展的內因與外因;在學習明清科技文藝時,引導學生了解明清時期的文藝科技成就,知道這一時期出現的科技著作、四大名著等代表性作品,掌握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習中外交流時,通過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展示中外交流中的和平交往,通過戚繼光抗倭展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者的英勇,通過葡萄牙攫取澳門這一歷史管中窺豹,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世界變化,理解后面清朝閉關鎖國孕育出了危機,進而導致了中國近代的百年屈辱,為八年級下冊的學習做好銜接鋪墊。
【大單元學習規劃】
計劃用12個課時完成本單元的大單元學習,具體安排如下:
其中第1課時為大單元學習導言,不建議跳過,我認為大單元教學的前提,就是要在開始學習前,嘗試培養學生對大單元大概念的認知,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
【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師:通過列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掌握中國歷朝歷代對新疆、西藏的管轄。
生:溫故知新,檢驗學習成果,重點掌握漢唐元清對新疆、西藏地區的管轄。
師: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導入新課。
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進入學習狀態。
目標一:回顧三國以來海峽兩岸的交流與治理
目標二:掌握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管轄臺灣
目標三:掌握清朝抗擊沙俄侵略的措施和影響
目標四:透過清朝疆域理解中國大一統的厚重
二、新課講授
知新學習一:臺灣的自古以來
師:引導學生回顧三國時期衛溫跨海訪夷洲的歷史,再次明確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史的漫長。
生:通過三國形勢圖找出夷洲的位置,回顧海峽兩岸交流史。
師:引導學生重讀教材第5頁【相關史事】,重溫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的歷史。
生:重讀《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了解隋朝時的海峽兩岸交流
師:引導學生回顧元朝對臺灣地區的管轄,明確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回顧元朝對臺灣地區的管轄和歷史意義。
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88頁【相關史事】,了解宋元明三朝大陸對臺灣地區的開發和“臺灣”名稱的由來。
生:閱讀【相關史事】,擴展歷史知識,了解“臺灣”得名的由來。
師:講述明朝末年臺灣被荷蘭侵路者侵占的歷史,引導學生閱讀教材88—89頁內容,學習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史。
生: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歷程和歷史意義,重點學習鄭成功對臺灣地區的開發。
師:結合前面所學的歷史,講述鄭成功收復臺灣時的中國大歷史——明清易代,引導學生閱讀教材89頁并思考,作為當時中央政府的清政府,會怎么解決臺灣問題。
生:了解清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以及歷史影響。
師:完成對臺灣自古以來的學習,進行總結。
生:掌握臺灣自古以來的歷史。
三國年間的230年,衛溫跨海訪夷洲,正式拉開了海峽兩岸的交流,一道淺淺的海峽,無法阻隔大陸與臺灣的雙向奔赴。
隋煬帝派人三赴流求,進一步加深了大陸對臺灣地區的了解,為后來的移民開發與納入中央管轄奠定了基礎。
早在宋元時期,便有大陸居民跨海移民,移居臺灣進行墾殖,對寶島進行開發。
終于,隨著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自此,臺灣正式納入中央管轄,成為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
明朝末年,顏思齊、鄭芝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等閩南人對臺灣的開發卓有成效,終于賦予了“臺灣”她如今的名字。
當荷蘭侵略者侵占我國領土時,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侵略者,以實際行動收復了臺灣,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當時代表著中央政府的清政府,在穩定對內地的統治后,對屬于地方割據性質的鄭氏集團用兵,將臺灣納入中央管轄,進一步實現了國家統一。
為了更好地管轄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立臺灣府,加強中央對臺灣管轄的同時,也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更使臺灣進入發展新時期。
知新學習二:鐵血御俄護東北
師:完成對東南地區臺灣的學習后,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東北,學習清朝維護東北的雅克薩之戰。
生:閱讀課本93頁內容。
師:展示“15—18世紀俄國疆域的擴張圖”,引導學生通過圖片總結沙俄擴張的特點,引出清朝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的歷史背景。
生:觀察沙俄擴張圖,了解沙俄侵略成性,貪得無厭,由西向東急速擴張的歷史大背景。
師:引導學生思考,面對沙俄的侵略,清政府是如何應對的。
生:了解清政府應對沙俄侵略的做法。
師:通過介紹歷史背景、學習自衛反擊,了解了清政府與沙俄侵略者的碰撞,最后引導學生思考這件事該如何最終結束。
生:閱讀課本93頁的內容,了解清俄第一次碰撞的落幕——《尼布楚條約》。
師:以“清朝如何守護東北”為主題,總結清朝的雅克薩之戰。
生:了解清朝守護東北的歷史。
知新學習三:中華一統海棠葉(清朝的疆域)
師:完成清政府對東南臺灣、東北地區的管轄鞏固后,以清朝的疆域如同一片秋海棠葉為比喻,引導學生著重認識清朝疆域圖。
西北設置伊犁將軍加強對新疆的管轄,西南通過宗教冊封和行政管轄的措施加強對西藏的管轄,東南設置臺灣府管轄臺灣,鞏固東南海防,東北通過雅克薩之戰擊退來犯的侵略者,清朝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最終鞏固發展了自秦漢以來的大一統,我國古代的疆域版圖,在乾隆年間基本奠定,面積1300多萬平方千米,仿佛一片優美的秋海棠葉?!拔覈匦?,如秋海棠葉:出渤海,如葉之莖;西至蔥嶺,如葉之尖;各省及藩屬,合為全葉?!爆F在,就讓我們通過課本94頁的清朝疆域圖,認識一下這片秋海棠吧!
生:借助圖片和動畫,認識清朝疆域的八至。
師:設置任務,引導學生以贊美祖國的形式,總結中國古代疆域的特點,完成本節課的學習。
三、總結與練習
練習鞏固:
1.(2022·黑龍江綏化·9)1662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
A.戚繼光
B.鄭成功
C.左宗棠
D.林則徐
2.(2022·湖南張家界·9)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在該校舉辦“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專題講座,需要搜集相關史料。下列能夠選用的是
①西漢設置西域都護 ②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 ③鄭成功收復臺灣 ④清朝設置臺灣府 ⑤1885年清朝設置臺灣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2022·浙江紹興·7)1686年康熙命前方將領曉諭俄軍:“爾羅剎外國人,貪利棄命,擾我邊疆,今大兵復至,當速降,如不降則盡誅之?!边@次軍事行動的最后結果是
A.設置臺灣府
B.冊封“達賴喇嘛”
C.統一黃河流域
D.簽訂《尼布楚條約》
4.(2022·江蘇蘇州·5)毛澤東曾說:滿族是個了不起的民族,對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過偉大貢獻。談到一位滿族皇帝的功績時,毛澤東說: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他在位時牢固地確定的。這位皇帝是
A.漢武帝 B.元世祖
C.康熙帝 D.道光帝
5.(2022·遼寧盤錦·5)歷史離我們很近,我們可以從文物和遺存中感受到歷史演進的脈搏。下列文物和遺存,可以反映的主題是
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6.(2022·遼寧沈陽·3)構建知識結構圖能多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織。下面是來位同學繪制的有關我國古代某一主題下的知識結構圖,其中“?”處應是
A.早期國家的產生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广东省| 泸州市| 普兰县| 怀仁县| 那曲县| 汽车| 合作市| 上思县| 北碚区| 嘉鱼县| 定南县| 嘉兴市| 嘉定区| 陕西省| 华坪县| 芦溪县| 竹北市| 建阳市| 大荔县| 岱山县| 柞水县| 塘沽区| 广安市| 诸暨市| 安福县| 铜山县| 南通市| 乌拉特中旗| 通辽市| 黄陵县| 博罗县| 襄樊市| 安多县| 闵行区| 丰顺县| 奈曼旗| 湖州市| 宜阳县| 重庆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