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第一框 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1、民法典的制定和施行(1)制定時間: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施行時間:2021年1月1日。(2)制定的依據①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民事法律規范;②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③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3)民法典頒布的意義①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②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③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民 法作用 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特點 民事主體地位平等,民事權利與義務相一致,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誠信等原則意義 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2、民事法律關系: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其包含的三個要素:主體、客體、內容(1)主體: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自然人從出生到死亡,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依法享有民事義務,承擔民事義務。P4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自合法成立到終止時,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2)客體:民事權利和義務指向的對象(3)內容: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3、法治與德治關系(1)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2)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2.民法基本原則目的 民法規定一系列基本原則,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含義 民法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內容 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3)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4)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6)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第二框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1、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人格權: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身份權:親權、配偶權、親屬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權利)(1)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權利,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自然人的身心健康關系到個人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 2)、姓名權①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②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不得違背公序良俗;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涉、盜用、假冒他人的姓名權。④具有一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3)肖像權①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作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權。(4)名譽權和榮譽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譽權,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英烈條款:侵害英雄烈士等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5)隱私權(不愿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① 法律保護個人隱私;②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隱私權。③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需要獲取他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④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個人信息。人身權的重要性和類別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類別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重要性 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民法典把這三項權利置于人格權編的前列侵權責任 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姓名肖像受保護——姓名權依據 姓名是我們用來表現自我、區別于他人的符號,因此,姓名總是與特定個人相聯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內容 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表現 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權自己決定繼續使用或者改變姓名,但是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的簡稱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姓名肖像受保護——肖像權含義 是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內容 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名譽隱私不可侵——名譽權名譽的含義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名譽隱私不可侵——隱私權隱私的含義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要求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方式處理他人個人信息。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原因 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法律明確保護個人信息,對于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第一框 保障各類物權1.財產權及其分類財產制度作用 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地位 是一個社會得以穩定與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財產權含義 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范圍 包括所有權、他物權意義 有利于確定財產歸屬,并以此促進財產的流通使用。保護財產權就是保護勞動、保護發明創造、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國家通過不斷完善財產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激勵人們創業創新2.所有權所有權含義 所有權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類型 依據主體的不同,我國將所有權劃分為三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原則 民法典規定了物權平等保護原則。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所有權的取得方式 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因不動產與動產而有所不同。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由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從而形成共有關系,形成共有財產3.他物權含義 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類別 用益物權 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擔保物權 擔保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等第二框 尊重知識產權1.著作權著作權含義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種類,是指權利人針對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獲取利益的權利內容 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著作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財產權按照作品的不同使用方式,相應地分為復制權、發行權、改編權、翻譯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法律保護 他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就可能構成侵權。作品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是有保護期限的。著作權屬于自然人的,保護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保護期是作品發表后50年,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50年內未發表的,法律不再保護。著作權保護期屆滿,該作品就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仍受法律保護2.專利權專利權含義 專利權是權利人就特定的發明創造依法在規定期限內享有的專有權重要性 專利權是維護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利益、激勵科技創新的重要手段獲得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完成發明創造后,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國家知識產權局經過審查,認為該申請符合條件的,則頒發專利證書,授予專利權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的專利有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保護期 發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為15年,均自申請日起算。保護期滿以后,這些發明創造就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3.商標權商標權商標的含義 商標是經營者用來將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務與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相區別的標志注冊商標 經營者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提出申請并獲得注冊的商標申請注冊商標的要求 (1)可以用于注冊商標的有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2)禁止作為商標使用并不得注冊的包括:與我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一般也不得作為商標商標權的保護 商標注冊人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未經權利人許可,他人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構成侵權;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也構成侵權。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注冊人可以申請續展。續展注冊的有效期也是10年,續展次數不受限制。注冊人只要依法續展,注冊商標就可以長久地獲得法律保護第三課 訂約履約 誠信為本第一框 訂立合同學問大一、訂立合同(一)合同的種類和作用1、合同的含義: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2、合同的種類: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勞務合同等。3、合同的作用。(1)自愿訂立的合同可以滿足市場交易者特定需求,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加社會財富。(2)自愿訂立的合同促成市場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會的信用機制。(二)合同訂立的兩個階段——要約和承諾1、合同訂立第一個階段:要約(1)要約含義: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2)要約雙方:要約人(發出要約的一方)、受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3)要約的法律效力: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2、合同訂立的第二個階段:承諾(1)承諾含義: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2)承諾有效的要求:①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確定期限內到達;②承諾的意思表示內容要與要約內容一致。3、承諾可能轉化為要約(要約在前,承諾在后。但在后的不一定是承諾)如果受要約人的“承諾”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變更,或超過了要約確定的期限,該項“承諾”就不再是承諾,而是轉化為新的要約 ——內容實質性變更、超過要約期限(三)合同生效的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主體適格)2、意思表示真實(不得強逼、欺詐)3、內容合法(四)訂立書面合同1、合同的形式:口頭合同、書面合同、直接履行行為產生的合同2、書面合同: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3、書面合同適用情形:適用于權利義務復雜、金額較大、履行期限較長的情形4、書面合同作用(1)書面合同內容清晰,有利于督促雙方當事人根據確定的義務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約方根據約定追究違約責任。(2)書面合同有據可查,能夠為處理合同糾紛提供明確證據,有利于案件公正裁決。表格歸納項目 內容內涵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由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達成共識類型 常見的有買賣合同、贈與合同、租賃合同、運輸合同等法律特征 合同關系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是平等的民事主體之間的協議約束力 只要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就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訂立意義 ①自愿訂立的合同可以滿足市場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增加整體的社會財富②自愿訂立的合同促成市場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會的信用機制訂立過程 要約 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 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承諾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形式 口頭合同 通常用在一些金額比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明確,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書面合同 內容清晰,有據可查,對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采用書面形式有助于避免和減少糾紛注意:要約和要約邀請①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②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競爭力,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效力。③一般情況下,拍賣公告、招標公告、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屬于要約邀請。但是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比較口頭合同與書面合同的異同口頭合同 書面合同含義 是以口頭形式訂立的合同,是當事人通過口頭語言達成意思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是以書面形式訂立的合同,它是以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適用對象 可以用在一些金額較小、即時清結、權利義務關系相對簡單的民事法律關系中 適用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履行期限較長的或重要的合同優點 充分適應了現代社會對訂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簽訂書面合同有助于督促當事人履行義務;書面合同還可以作為仲裁機構、司法機關仲裁、調解、處理合同糾紛的證據缺點 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多不明確,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 訂立書面合同比口頭合同稍復雜注意:依據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口頭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也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在沒有簽訂書面合同之前,口頭約定的合同內容無效。若非上述兩種情況,當事人雙方的口頭約定具有法律效力。第二框 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一、合同的履行1、合同履行的含義: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2、履行合同的原則(1)誠信原則:根據合同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2)全面履行原則: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等要求正確履行義務。(3)積極配合: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時,對方當事人應積極配合。3、明確合同內容:履行合同的關鍵(1)必備條款:明確的當事人、合同標的、一致意思表示(2)一般條款:價款、履行期限和地點、違約責任等。缺少合同一般條款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可以簽訂補充協議,或根據法律規定解釋合同,補全意思表示。4、合同解除(1)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2)合同一方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二、違約責任1、法律對違約責任的規定:除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外,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2、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3、免責事由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可全部或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表格歸納:1.一諾千金 重在履行:含義 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實現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原則 誠信原則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全面履行原則 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協作履行原則 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時,對方當事人應積極配合關鍵 明確合同內容是履行合同的關鍵。合同內容就是合同的條款,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通過它來體現。合同內空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合同的變更、修改或解除 ①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如簽訂補充協議延長合同履行期限②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不能單方面變更或解除合同,否則須承擔違約責任2.言而有信 違約有責:含義 違約責任既是違約方應該付出的代價,也是法律給予守約方的救濟限度 依據民法典,對守約方的損害賠償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收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承擔方式 ①法律規定了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適用定金罰則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②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違約責任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不可抗力時,根據這些情形對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響,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洪水、火災、戰爭等民法典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第四課 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第一框 權利保障 于法有據一、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1、法律對侵害民事權利的規定(1)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各項人身權和財產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依法承擔侵權責任。(2)侵權責任承擔方式方式 含義 案例停止侵害 加害人正在實施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的行為,受害人可以依法請求其停止侵害行為 加害人一直威脅受害人,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其停止不正當行為排除妨礙 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被侵害人有權請求侵害人排除妨礙 小區公共樓道堆放雜物,影響他人正常通行,雜物堆放者應當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行為人的行為對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潛在危險的,權利人可以要求其采取措施消除危險 汽車廠商有義務召回已售因設計、質量等原因造成的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返還財產 侵占他人財物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返還財產 搶劫、盜竊、強行占有他人財物等侵占行為需要返還財物。拾得別人遺失物,應返還不當得利恢復原狀 恢復被侵害前的原有狀態,其適用以須有恢復的可能與必要為前提 房屋裝修中對房屋進行結構性改造,因而影響其他住戶的房屋安全,須承擔恢復原狀責任賠償損失 合同當事人給對方造成財產上的損失時,由違約方以其財產賠償對方所蒙受的財產損失的一種違約責任形式 甲使用乙提供的摻假的原料生產,造成經濟和名譽等損失,乙負有賠償責任賠禮道歉 對他人利益造成妨礙或損害后,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向對方表示歉意進而請求對方原諒的一種情感表達行為 自然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侵權人在侵權行為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不良后果、恢復受害人名譽的一種補救措施 散布損害他人名譽的言論,在什么范圍內給他人造成損害,就應當在什么范圍內消除影響、恢復名譽(3)訴訟時效:三年。二、承擔侵權責任的規定1、侵權責任一般規定:三個構成要件①民事主體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有損害事實)②行為人存在過錯(故意或過失)③該行為與損害結果之時存在因果關系2、過錯推定: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要承擔侵權責任動物園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林木折斷致人損害的責任等(因被損害方舉證困難)3、無過錯侵權責任:行為人只要有損害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承擔侵權責任。家中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生產者產品責任、環境污染責任。三、法律規定侵權責任的意義1、旨在保障民事主體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合理確定相關行為人與權利人之間的利益。2、過錯推定和無過錯責任原則是對某些特殊群體的合法權利給予特別保護,體現社會公正。3、侵權責任規則有助于平衡社會各方利益,合理預防損害,促進社會和諧。第二框 權利行使 注意界限1.民事權利有限制含義 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并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對不同民事權利的限制 名譽權的限制 ①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②行為人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影響他人名譽的,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捏造、歪曲事實;對他人提供的嚴重失實內容未盡到合理核實義務;使用侮辱性言辭等貶損他人名譽的,則構成侵權,需承擔民事責任著作權的限制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必不必支付使用費②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權利人事先聲明不許使用,他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使用費③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使用的情況下,仍須指明作者和作品出處2、妥善處理相鄰關系(鄰里因權利行使超過邊界導致侵權)(1)相鄰關系:對不動產所有權的限制或延伸。(2)相鄰關系主要類型/表現相鄰用水、排水,相鄰能行、相鄰不動產利用與管線安裝,相鄰通風、采光、日照,相鄰有害物質排放。(3)相鄰關系處理原則: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4)法律對相鄰關系權利限制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為相鄰權利人提供必要的便利;盡量避免對相鄰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表格歸納:含義 對不動產所有權的限制或延伸主要類型 相鄰用水、排水,相鄰通行,相鄰不動產利用與管線安設,相鄰通風、采光、日照,相鄰有害物質排放,等等處理原則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處理依據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承擔責任 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