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第6課 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的建立北宋的建立:______年______(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______(東京)。(相關典故:“陳橋驛兵變”和“黃袍加身”)2.北宋的局部統一:結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不是全國統一)。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項目 措施軍事 (收其兵) ①解除____________________(杯酒釋兵權) ②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調換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 (奪其權) 中央 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 ①派_____擔任各地州縣長官,三年一換 ②設置_____,分知州的權力(對知州進行監察和分權)。財權 (制錢谷) 在地方設置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積極影響:①_______大大加強 ②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消極影響:軍隊戰斗力減弱;造成冗官、冗費。三、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目的: 。表現:A、重用 ,抑制 ;B、注重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 。積極影響:有利于政權的穩固和社會的安定;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消極影響:財政支出大,軍隊戰斗力下降等;導致宋朝積貧積弱。四、王安石變法▲▲1、時間:1069年 2.在位皇帝:__________ 3.目的:__________________4.措施:經濟上: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官僚特權,增加國家賦稅收入);____________ (促進農業發展)。軍事上:____________(增強國家軍事實力)。5.結果:失敗。失敗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啟示:①改革是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手段。②改革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會一帆風順等第7課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第8課 金與南宋的對峙宋朝的時代特點:政治上:多民族政權并存的時代經濟上:經濟重心南移政權 民族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滅亡北宋 1127年 (被金滅)遼 10世紀初 上京 1125年 (被金滅)西夏 11世紀前期 興慶府 1234年 (被蒙古滅)金 會寧 1227年 (被蒙古滅)南宋 1276年 (被元滅)一、兩宋時期各族政權比較表:多民族政權并存的時代第一個階段: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時期 第二個階段:金與南宋的對峙時期二、各政權關系特點:“戰”與“和”,以“和”為主重要事件:1、北宋與遼:_________統治時,宰相_______力主宋真宗親征,宋軍擊退遼軍。戰后雙方訂立盟約,史稱“__________”內容:遼退兵,宋給遼________。2、宋夏和議宋夏議和:元昊向宋_________,宋給西夏_________;此后宋夏貿易興旺。3、金和南宋和議抗金名將_______在_______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_______和_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壯大,威脅其統治,就令岳飛班師,并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岳飛。宋金和議:南宋向金______,并給金______,雙方以____________一線劃定界線。 三、如何看待這些和議?積極影響:有利于雙方邊境穩定;有利于雙方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消極影響: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負擔。宋代經濟的發展一、宋朝經濟發展的表現1、農業的發展(1)農業作物:①引入_____的優良品種________。②宋朝時,______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③__________和________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2)經濟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種植_____。南宋后期,_______種植向北推進。(3)新的生產工具:________。2、手工業的興盛(1)制瓷業:北宋興起的江西________,后發展成著名的瓷都。河北的定窯、河南的汝窯比較出名。(注意和唐朝的比較)(2)造船業:①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______。②南宋制造的海船設計了先進的______。3、商業貿易的繁榮▲▲▲(1)市鎮發展:宋代商業繁榮,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店鋪隨處開設;出現了______和______;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______;(2)海外貿易: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______管理海外貿易。(3)紙幣出現:名稱:__________;時期: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經濟重心的南移▲▲▲1、經濟重心到______最后完成南移(“國家根本,仰給江南”說明經濟重心南移)2、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人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生產工具。(最主要的原因)②南方社會比較安定;③南方自然條件優越;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⑤南方統治者的重視。3、經濟重心南移的啟示:①要重視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②要保持安定的社會局面;③要采取積極發展經濟的政策等......第10課 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蒙古的統一: 1206年,________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權,他被尊稱為__________。二、元朝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改國號為元,定都_______(北京)。三、元朝的統一:A、第一階段(蒙古):1227年,蒙古滅_______。1234年,蒙古滅_______。B、第二階段(元朝):1276年,______滅亡。_______年,實現統一。意義:結束了分裂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從分裂割據到大統一的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南宋抗元英雄:________(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11課 元朝的統治一、元朝的疆域1、 特點:元朝是我國歷史上_______由__________為主的建立的_________王朝。2、版圖: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_________的。3、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_________。二、行省制度▲▲▲1、在中央:由_______(下設六部)掌管全國的_______事務;設________負責________事務;設________負責________事務。2、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稱作“腹里”,直屬于中央的_______;其他地區設置10個_______。被稱為“_______”。三、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1、 臺灣:設置___________,管理澎湖和琉球,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設置_________________,加強了對西域的管理。3、西藏:設置_________直接統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2課 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華的都市生活:北宋______、南宋______、元朝______,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開封城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作“_____”。瓦子中圈出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_____”。二、文化1、宋詞:_____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豪放派代表:_____(北宋)和_____(南宋);婉約派代表:______(兩宋之交)。2、元曲:元代最優秀的戲劇家是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劇_________。3、史學:北宋史學家_________編寫_________,體裁:_________,內容:記述了從________到________共1300多年的歷史。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