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標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學情分析:1.心智特征分析。高一年級學生思維較活躍,善于思考,學習積極性高,探索欲強。2.認知結構分析。在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過社會主義革命、改革與建設方面相關的知識,并且通過前一段時間對本課程的學習,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選擇。但是,他們對于耳熟能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概念可能缺乏更加深入的理性認識,相關理論知識具有碎片化,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因此,本節課將充分運用圖片、網絡媒體等手段,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改革與建設的情感體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理解,以及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教學目標:【政治認同】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科學精神】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由此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的結論。【公共參與】通過學習本課知識學習使學生升華對黨的認識,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做有時代擔當的青年,自覺投身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建設中去。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過程和意義;改革開放的目的和意義;新時代的的主要矛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歷史意義。2.教學難點: 對“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理解;理解人民和歷史選擇了共產黨,是正確的選擇。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今天我們學習新課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習近平總書記說:“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常讀常新”。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才可以讓人看的更清晰。近代的中華民族風雨飄搖,但是不屈的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在黑暗中摸索前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在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浴火重生,從稚嫩到成熟、從弱小到強大,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領導核心。這個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不是偶然的、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講授新課】總議題: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議題一:建國立制 奠定基礎議題二:改革開放 民富國強議題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議題一:建國立制 奠定基礎活動一:學生上臺講述展覽圖片背后的故事學生點評,教師追問:結合同學的介紹與教材上的知識,談談你對新中國成立的認識?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新中國成立的意義。設計意圖:學生上臺講述展覽圖片背后的故事,充分發揮了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深刻認識到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活動二:學生上臺講述展覽圖片背后的故事學生點評,教師問:結合同學的介紹與教材上的知識,談談你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議題二:改革開放 民富國強活動三:學生上臺講述展覽圖片背后的故事學生點評,教師問:結合同學的介紹與教材上的知識,談談你對改革開放的認識?設計意圖:通過課前云觀看復興之路展覽館并搜集相關資料,能自覺歸納出改革開放的目的和意義,且對改革開放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議題三:進入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教師問:結合教材上的知識,談談你對新時代的認識?學生總結并回答教師追問:結合訪談桂陽人民的收獲,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怎樣的地位和作用?你又有怎樣的感悟呢?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訪談桂陽人民活動,對桂陽的發展產生認同感,產生跟黨走的信念感。【課后作業】請任意選擇“站起來”“富起來”或“強起來”為主題拍攝一部小短片要求:1、內容積極向上 2、突出主題意義 3、結合社會調查情況設計意圖:通過該課后實踐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