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中國歷史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秦統一中國教科書 書名:中國歷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7月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知道秦朝的統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了解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其對鞏固國家統一的作用。探討秦統一的歷史意義,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識讀歷史地圖。 2. 過程與方法:識讀《秦朝形勢圖》《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研讀文字材料、《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圖片材料,獲取歷史信息。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定,奠定了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確立中央集權制度。2. 鞏固統一的措施。教學難點: 1. 確立中央集權制度。2. 秦統一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課堂導入 從李斯畫像引出從李斯的仕途看秦統一中國 新課教學 上蔡小吏入咸陽 選取《史記·李斯列傳》相關史料分析得出李斯入秦后為秦提供的計策; 結合秦滅六國順序圖得出秦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對比《春秋爭霸形勢圖》《戰國形勢圖》《秦朝形勢圖》得出秦統一的意義; 結合《秦朝形勢圖》知道秦朝疆域的四至。 遷任廷尉論朝堂 選取《史記·秦始皇本紀》相關史料分析得出“皇帝”尊號的由來; 出示三公的組織結構示意圖了解各自的分工; 選取《史記·秦始皇本紀》相關史料探討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關于分封制和郡縣制的討論,引出秦朝進一步廢除分封制,實現郡縣制。 結合《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分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含義。 位極人臣助始皇 選取《史記·秦始皇本紀》相關史料引出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結合圖片和文字信息分析得出秦朝在文化、經濟、交通上鞏固統一的措施及意義。 課堂小結 引用鄒紀萬《秦漢史》中關于秦統一意義的表述,引導學生明確秦的統一,不單是疆域的統一,也是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促進了民族的交融,尤其是大一統觀念的形成影響深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