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 目:現代戰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學 科: 歷 史整體教學設計課題 第13課現代戰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教材版本 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教學指導思想1.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準則,進行備課。 2.從文明的交流與發展的角度學習本節課。 3.圍繞歷史學科5大素養進行教學,突出歷史教育的價值與意義。課題及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選擇性必修三》中第五單元第13課《現代戰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第五單元3課內容,第11課《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第12課《近代戰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講解了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文化交融,這就為第13課的講解做了鋪墊。 本節課是以兩次戰爭對民族民主意識的影響為主線,展示了現代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讓學生從中體會戰爭的客觀積極作用,認識人類文化在不斷交融中發展。 本課線索較多,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的知識體系進行梳理,使學生明確相關歷史演進的內在邏輯。學生情況分析學生情況: 1.本課主要面向選科為歷史的高二學生,同過綱要上下及選必一二,對于各歷史現象以及歷史發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多媒體演示、文字材料、圖片、視頻等合理引導附之以自主學習,學生應該能夠實現本課的學習目標。 2.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歷史學科素養,但知識遷移能力較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仍需進行必要的練習以強化相關能力。建議學生們在學習本課之前,先花一點時間了解相關的知識。要使學生學習到真實的、客觀的、有血有肉的歷史,學生才會有真實的感悟,才會真正地透過歷史的表象把握歷史的本質,這是學以致用的前提所在。在此基礎上才能比較深入地理解戰爭對于文化碰撞和交流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考慮:在本課的教學安排上我利用視頻、文字、圖片資料等入手,讓學生真正銘記歷史,而對于問題的講解則及時補充該補充的內容,以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教學目標總體目標:理解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不同文化的交鋒;認識兩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提供了契機。 1.能通過文字、地圖等資料,了解一戰客觀上促進了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認識一戰及這些思想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影響;(素養目標: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時空觀念) 2.能通過文字、地圖等資料,了解二戰后一系列國際公約的頒布及聯合國的相關舉措使民族自決原則成為國際共識,認識這一國際共識推動了新興民族國家的誕生及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素養目標: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3.能通過圖片、文字、表格等資料,了解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在文化領域的新變化,認識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復興;(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4.通過本課學習,能夠認識兩次世界大戰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思想轉變與文化重構的影響;認識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獨立與和平則是文化發展的前提;明確只有加強交流,才能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素養目標: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兩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和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新興民族國家在文化方面的新發展。 難點:一戰如何推動亞非拉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二戰后國際理論的新發展加速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認識新型民族國家的文化復興。教學方法以“情景—探究—感悟”這種感受性教學模式為主要學習方式。 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師在教學中以教材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導向,把所講教材的內容編制成有序的知識信息,輔助多種手段,如語言文字、圖片、等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走進歷史,綜合自己已有的知識觀點、看法、認識和態度、情感,最后得出結論,獲取歷史的啟迪。評價設計讓學生樂學:通過給學生圖片、視頻等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的投入度。然后再利用語言、文字將抽象生澀的史料的變為形象生動,使學生在投入的環境中得到提升。 1.掌握重要歷史概念如民族民主、殖民體系、文化復興等。 2.知道亞非拉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爭的史實。 讓學生善學:提供學生參與機會,讓學生主動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調動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1.結合課本的三個子標題,并解決探究的相關基本問題。 2.結合動漫、圖片、文字等史料分析戰爭對文化的影響。課前預習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有效性,通過與原代課教師的溝通,要求學生帶著任務完成預習: 1.列舉本課涉及的主要歷史事件或歷史概念,標注出時間。細讀教材,概括段意。 2.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每一自然段后,概括每一段落的中心意思并列舉下來,形成一個大體的知識框架。(讓學生自已概括段意,有利于進一步熟悉教材內容,還能有意識地培養書面語言的概括和提練能力。)板書設計第13課現代戰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 二戰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發展 文化發展需要和平的環境,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才是文化發展的真正助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預習檢查(用時3至5分鐘) 多媒體展示時間軸 1.列舉本課涉及的主要歷史事件或歷史概念 2.要求學生概括12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3.引導學生評價任務完成情況(注意評價的主體性和多維性) 1.根據時空軸上臺展示主要歷史事件或歷史概念(抽查) 2.臺下表述12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抽查) 3.評價同學完成任務的情況(抽查) 1.鞏固預習掌握必備知識,提升課堂有效性,增強時空觀念。 2.讓學生自已概括段意,有利于進一步熟悉教材內容,還能有意識地培養書面語言的概括和提練能力。 3.逐步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時空素養和歷史解釋能力。(最好有一定的獎勵機制并長期堅持)導入(用時2分鐘左右) 1.說起戰爭,你會想到什么畫面? (出示戰爭殘酷的畫面) 斯賓格勒曾說過“戰爭的精華卻不是在勝利,而是在于文化命運的展開。”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現代戰爭的另一個重要側面——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感悟 思考 用最簡單的方式創設直觀情景,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思維鋪墊。一、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用時15分鐘左右) 1.PPT展示 學習任務一:從中國看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 視頻《覺醒年代》 2.指導學生史論結合 《綱要下》事實的聯系 總結民族自決(PPT展示概念及歷程) 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課本72頁,從政治格局、經濟角度、思想文化等思考) 1觀看后,最震撼你的幾句話是什么?(視頻原話) 2.這些話表現出當時中國人的覺醒表現在哪些方面? 主權意識的覺醒(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 新救國思想的覺醒(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社會主義絕不會辜負中國) 新的政治力量的覺醒(中國共產黨成立,絕不僅僅是幾個知識分子的覺醒,而是整個工人階級覺醒,整個中華民族的覺醒) 3.歷史填充圖冊上59頁(第1題和第2題) 找出歐洲版圖的變化?新興國家? 1.進一步創設情景 2.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及分析解讀能力 3.通過探究、梳理、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識覺醒關系,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建立知識間的聯系性。 4.過歷史地圖與史料的相互印證,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5.通過對比,明晰相關歷史概念,并明確社會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過渡 一戰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民族自決原則的影響下,出現了20世紀的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世界殖民體系開始解體。 下面我們從印度來看民族自決原則在二戰中的影響如何?二、二戰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用時10分鐘左右) 1.PPT展示 學習任務二:從印度看二戰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展示:圖片《綱要下》第21課 結合課本,歸納殖民瓦解的原因、表現、影響。 ↓ 致命打擊 土崩瓦解 1.回顧《綱要下》第21課相關知識。 2.歸納殖民瓦解的原因、表現、影響。 (課本標注) 1.通過學生展示和閱讀材料,學生可以認識到民族自決原則進一步發展,促使殖民地人民最終獲得獨立,世界殖民體系瓦解。 2.有助于學生理解當時歷史發展的大勢(唯物史觀)過渡 上一個學習任務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從政治理論上確立了民族自決原則與廢除殖民主義的正義性,是對殖民主義的致命打擊。戰后世界殖民體系土崩瓦解。二戰后出現了一系列的新興民族國家,那么他們的前途命運如何?三、二戰后的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發展 (用時10分鐘左1右) 1.PPT展示 學習任務三:從新加坡看二戰后的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復興 1.PPT展示 2.其他國家的文化復興之路(表格) (學習聚焦:共同點) 表現國家本土文化外來文化文明古國 新生印度埃及東西文化 融匯新加坡 韓國通過表格的填寫,我們能得出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在文化復興上的共同點是什么? 探究二:怎樣理解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復興? ppt展示答案: ①國家獨立是文化復興的前提; ②重視繼承發揚民族文化,同時吸收借鑒外來文化。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東方與西方的交流中,創新發展; ③復興的民族文化,是推動國家發展振興的重要動力。 學生根據史料及課本75頁歷史縱橫 1.總結新加坡騰飛之路 2.完成表格 1.培養學生對多種材料的分析解讀能力; 2.幫助學生形成對二戰后新興民族國家文化發展的綜合認識;提升學生開放性題目的作答能力; 3.強化學生對唯物史觀的認識,同時為小結升華做鋪墊。課堂小結及升華 (3分鐘左右) 結合板書進行小結 Ppt展示 :反思與展望 結束語;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2015年9月3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使學生明確獨立與和平是文化發展的前提,只有加強交流才能推動文明進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備無患習題 根據實際情況 保證課堂教學的完整性 (有備無患)課后作業 梳理課堂筆記 學習拓展(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完成) 預習新課 方法:根據時間軸列舉新課主要歷史事件或歷史概念;按自然段概括段意。 鞏固課堂教學 加強新課有效性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