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1.知道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對臺方針政策的變化2.掌握兩岸關系的發展3.知道海峽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原因和表現學習目標三國-吳國元朝1662年1684年1885年孫權派衛溫到達夷州澎湖巡檢司鄭成功收復臺灣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設臺灣省荷蘭侵占臺灣明末1895年《馬關條約》割臺灣給日本抗日戰爭勝利,收復臺灣1945年1949年解放戰爭國民黨敗退臺灣第一次分離第三次分離回歸第二次分離回歸臺灣正式歸屬中央管轄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加強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系鞏固東南海防,維護國家統一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的由來相同點:不同點:港澳臺都屬于歷史遺留問題。香港、澳門問題是國與國之間的問題,是外交問題;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問題,與他國無關。結合上節課所學知識,從性質來看臺灣問題與香港、澳門問題有何異同?臺灣是異鄉而非他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臺灣問題是內政而非外交,是內戰遺留問題!播放視頻(1)毛澤東①新中國成立初,明確提出要武裝解放臺灣。(一)大陸對臺灣政策一、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② 20世紀50年代中期,又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2)鄧小平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3)江澤民1995年,江澤民提出了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197919871995200520082015199219901991找一找請同學們閱讀書本70—73頁,找出下列時間點所對應的事件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1993一、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2022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中國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倡議兩岸實現三通,即通郵、通航、通商。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兩岸關系的發展1987年,臺灣當局被迫調整“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政策。打破兩岸近40年隔絕狀態,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兩岸關系的發展“三不”政策調整后每年來祖國大陸探親的臺胞都超過百萬人次。 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940萬人次再創新高。1990年臺灣成立了海峽交流基金會(“?;鶗保?,1991年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協會”)。兩岸關系的發展1992年兩會達成“九二共識”內容意義海協會與海協會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海峽兩關系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 海協會與?;鶗谙愀叟e行會談,會談后又通過數次函電往來,最終形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九二共識的核心是堅持一個中國。兩岸關系發展1993年汪辜會談地點內容將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寫入協議,并就開展兩岸經濟、文教科技交流達成共識。新加坡人物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鶗L辜振甫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協會的倡議和積極推動下,經過海峽兩岸的共同努力,第一次“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正式舉行。“汪辜會談”前汪道涵與辜振甫(右)握手汪道涵與辜振甫簽署《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兩岸關系發展1995年,江澤民提出了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2005年,連戰“和平之旅”,雙方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系的新發展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2008年11月,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隨后,兩岸同時舉行“三通”啟動儀式,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兩岸三通2008年兩岸大三通實現:從8個半小時到80分鐘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臺北、高雄等多個空港、海港同時啟動兩岸三通2015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三、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略“習馬會”,世紀之握。2022年發布《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明了對臺工作方向。我們愿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絕不放棄使用武力。三、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略去臺灣的四川臥龍大熊貓“團團”“圓圓”知識擴展一是利用臺灣問題牽制我國的外國反華勢力;二是蓄意制造分裂的“臺獨”分子。阻撓統一的勢力來自哪些方面兩岸僵局的打破 時間 歷史事件 內容或意義1987年 調整“三不” 打破隔絕狀態1990年 海基會 民間團體;經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1991年 海協會 1992年 九二共識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1993年 汪辜會談 促兩岸關系健康發展2005年 “胡連會” “和平之旅” ;兩岸關系新發展2015年 “習馬會” 翻開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知識梳理小組討論:推動海峽兩岸統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歷史:政策:經濟:經驗:民心: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政策海峽兩岸經濟互補互利港澳勝利回歸的經驗海峽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臺獨勢力國外:反華勢力本課小結海峽兩岸的交往臺灣問題的由來各時期的對臺政策、方針兩岸關系緩和、發展的表現兩岸各領域密切交流兩岸必將實現和平統一1.20世紀90年代,海協會和?;鶗_成的重要共識是:( )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②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③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郵、通航、通商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A課堂檢測:2.臺灣舞劇《薪傳》曾在大陸演出,引起轟動,它反映了祖國大陸和臺灣同胞一脈相承的親情關系。下列關于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重大事件,按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汪辜會談”的舉行 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基本方針的形成 ③江澤民“八項主張”的提出 ④臺灣當局“三不”政策的調整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B3.海峽兩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 )A.“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達成B.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的提出C.臺灣當局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D.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郵、通航、通商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臺灣問題屬于內政問題.avi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