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課堂新坐標,同步備課參考】2013-2014學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配套教師用書: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課前自主導學+課堂互動探究+當堂雙基檢測)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課堂新坐標,同步備課參考】2013-2014學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配套教師用書: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課前自主導學+課堂互動探究+當堂雙基檢測)

資源簡介

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
第一框 哲學的基本問題
(教師用書獨具)
●課標要求
本框題教學內容是貫徹新課程標準1.2規定的“援引經典作家的言論,說明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學;解釋哲學的基本問題”的要求。
●課標解讀
本標準要求識記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義,唯心主義的含義,人類所從事的兩項基本活動。理解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重要性。能用所掌握的知識分析說明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能分析說明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對于哲學發展的影響,從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判斷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通過學習掌握簡單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抽象思維的能力,能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作出自己的回答。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哲學發展的歷史,明確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生活、學習中自覺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培養一定的哲學興趣,自覺、能動地去認識世界,做一名可知論者。
●落實策略
1.老師講解與學生獨立思考相結合。哲學是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慧的熱愛與追求,知識不等于智慧,不能把哲學僅從掌握知識的角度來學習。只有在學習知識和實踐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敢于質疑,通過親身體驗、長期積累,才能增長智慧。
2.堅持合作探究方式。通過學生之間分組搜集材料、互助合作,共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把哲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生活和實踐是我們進入哲學殿堂、把握哲學智慧的重要途徑,對哲學問題的追溯和思考離不開人類的生活。
(教師用書獨具)
●新課導入建議
方式一:話題導入
人類的哲學思想源遠流長,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思想在人類文明的長河里,激蕩澎湃,奔流不息。人類歷史上產生了很多哲學家,他們對于世界、宇宙和生命有著不同的闡釋。他們在相互辯難中發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各種哲學派別呢?首先簡要了解他們的觀點。
方式二:情景導入
漫畫中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兩人之爭的焦點在于物質和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之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內容是什么?
●教學地位分析
學生在學習時,對于哲學的基本問題與哲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本派別容易混淆,不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哲學的基本問題,影響對哲學兩大派別基本觀點的認識。通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分析,使同學們正確認識到,對哲學的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大哲學派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通過對書本知識的探究和學習,有助于我們劃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界限,以科學的世界觀指導我們的學習與今后的工作。
●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預習安排:
1.①看教材10~11頁“什么是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的基本問題”,完成知識1填空及輔助欄目內容;②思考教材探究問題,寫出簡易答案,對照探究提示,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2.①看教材11~12頁“為什么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完成知識2填空及輔助欄目內容;②思考教材探究問題,寫出簡易答案,對照探究提示,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步驟1:導入新課,簡要說明本課時的教學地位。 步驟2:教師通過提問,檢查預習效果。注① 步驟3:師生互動完成探究1“哲學的基本問題”,互動方式可以利用探究問題由淺入深地實施。注②
步驟6:先讓學生自主總結本課時內容,然后對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課堂小結內容進行簡要歸納總結。根據時間引導進行“課外生活感悟”、讓學生處理課堂練習、布置課后練習。 步驟5:教師要求學生完成“題組訓練”1、2、3,鞏固探究成果。然后根據背景材料,讓學生自己提出其他探究問題,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問題解決方式、方法和結果。最后,根據“當堂雙基達標”設計變式練習,學生交流完成并互相評價。 步驟4:教師通過釋疑解惑或對知識外引內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注①:建議教師對【課前自主導學】中比較基本的知識點多提問幾個學生,使80%以上的學生都能掌握該內容,以利于下一步對該重點知識的探究。
注②:建議教師除已有“題組訓練”和“探究問題”之外,再變換一下命題角度和問題提出方式,讓學生設置一些變式習題和問題以拓展學生的思路。
課 標 解 讀 重 點 難 點
1.識記哲學基本問題的含義。2.理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3.把握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4.清楚哲學基本問題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重點: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難點: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2.內容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2)根據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3)根據對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學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2)對物質和意識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3)絕大多數哲學家肯定思維能正確認識存在。(√)
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1.教材P10探究問題
【提示】  雖然哲學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問題有很多,但貫穿哲學發展始終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2.教材P11探究問題
【提示】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學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2)處理好學習計劃和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習實際的關系,對于自身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學習實際是學習計劃的基礎,符合學習實際的學習計劃才是切實可行的,才會對學習起到指導作用。
哲學的基本問題
【問題導思】
2013年7月1日的《人民日報》刊文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當前,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更為緊迫。2013年4月24日、5月6日,國務院先后兩次召開常務會議,分別取消和下放了71項、62項行政審批事項。6月19日,又取消和下放了32項行政審批事項。至此,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了165項行政審批事項。本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體現新一屆政府的改革思路,即通過放權,增強市場、社會自主發展空間。
1.從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角度看,“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更為緊迫”“國務院先后兩次召開常務會議”安排行政審批改革事宜說明什么道理?
【提示】  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思維。“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更為緊迫”這一客觀情況屬于存在,它決定國務院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方針政策的制定這一思維形式。
2.國務院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行政審批改革部署,能否說明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提示】  能夠說明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世界是可知的。
3.大到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小到我們的吃穿住行,都能發現哲學基本問題的影子。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提示】 哲學基本問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4.哲學基本問題在哲學發展過程中有何重要性?
【提示】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它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的關系
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從屬的。
1.第一方面的解決是第二方面問題解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前提和基礎,第二方面內容是第一方面的展開和深化。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正確解決有賴于對第一方面的正確解決。
2.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解決也影響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方面問題的徹底解決,第一方面的內容在哲學上稱為唯物論(本體論),第二方面的內容在哲學上稱為認識論。認識論必須以唯物論為前提和出發點,認識論中總是貫穿和滲透著唯物論。
用邏輯記憶法記憶“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
本問題:
思維和存
在的關系
問題eq \b\lc\{\rc\ (\a\vs4\al\co1(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b\lc\{\rc\ (\a\vs4\al\co1(存在決定思維——唯物主義?思維決定存在——唯心主義))?思維能不能正?確地認識存在))
【題組訓練】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指(  )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②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③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④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解答本題,要正確區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與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①②屬于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③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
【答案】 A
2.毛澤東曾明確指出,存在是第一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維是第二性的,這是思維與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義前提,只有肯定這一條,我們才能與唯心主義劃清界限。這主要說明(  )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B.對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不同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D.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維是第二性的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A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無關;毛澤東的觀點主要包括世界的本原和劃分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界限,B符合題意;C表述過于籠統;D僅涉及材料中的部分觀點。
【答案】 B
3.在實際生活中,學生要面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處理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學習實際之間的關系,教師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實際的關系。上述材料體現了(  )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D.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
【解析】 學習計劃、教學計劃是思維,學習實際、教學實際是存在,這二者的關系是生活和實踐活動中無法回避的問題。故選A。
【答案】 A
【走進生活】
2013年4月,國家海洋局發布《國家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指出,作為發展中的海洋大國,我國在海洋有著廣泛的戰略利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開放型經濟的形成與深化,海洋作為國際貿易與合作交流的紐帶作用日益顯現,在提供資源保障和拓展發展空間方面的戰略地位更為突出。
“十二五”是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力提升海洋開發、控制和綜合管理能力,統籌海洋事業全面發展,是保障國家“走出去”戰略實施的重大舉措,對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規劃”結合面臨的新形勢,對新時期海洋事業發展做了全面深入的部署。“規劃”期至2015年,遠景展望到2020年。
【知識對接】
材料信息 知識對接
國家海洋局發布《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期至2015年,遠景展望到2020年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
“規劃”結合面臨的新形勢,對新時期海洋事業發展做了全面深入的部署 存在決定思維,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
我國在海洋有著廣泛的戰略利益。統籌海洋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業全面發展,對于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無法回避的問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要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感悟應用】
1.從哲學基本問題角度看,國家海洋局發布的《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屬于(  )
A.存在范疇
B.思維范疇
C.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D.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依據
【解析】 “規劃”屬于人的主觀思維范疇,B當選,A排除;C、 D都夸大了該規劃的作用,不選。
【答案】 B
2.《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能夠展望2020年的遠景,這進一步佐證了(  )
A.存在決定思維
B.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C.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是水火不容的
【解析】 “規劃”能夠展望未來,這充分說明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C當選;A、B、 D均與設問不符,不選。
【答案】 C
3.國家海洋局根據面臨的新形勢發布《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表明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無論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說到底都要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因此,哲學的基本問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海洋局根據面臨的新形勢發布《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充分說明這一道理。
一、選擇題
1.《傾聽天命,敬畏自然》一文指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文化從孔子開始,問題的出發點就是“天人之際”的問題,這是中國哲學 的基本問題,也是貫穿中國文化始終的問題。這說明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B.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D.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解析】 本題考查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含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內容的理解,必須把握好題干的問題指向。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包括兩方面內容,不能片面地強調任何一方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故A、B兩項表述均不全面;C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只有D項符合題意。
【答案】 D
2.下列成語能正確反映思維與存在關系的是(  )
A.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B.掩耳盜鈴
C.指鹿為馬 D.畫餅充饑
【解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反映了思維與存在關系中的第一方面的內容,即堅持物質決定意識,A正確;B、C、D均不符合題意。
【答案】 A
3.“人的認識不能超出感覺的范圍,置于感覺之外的客觀事物是否存在,那是無法知道的。”這句話屬于(  )
A.唯物主義 B.唯心主義
C.不可知論 D.可知論
【解析】 感覺之外的事物,是無法知道的,即世界具有不可知性,故C符合題意。
【答案】 C
4.恩格斯指出,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于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用哲學的語言來說,這個問題叫做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這說明,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是指(  )
A.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B.人們能不能改造世界的問題
C.思維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思維的問題
D.思維與存在能否分割的問題
【解析】 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答案】 A
二、非選擇題
5.我國古代關于“形”“神”關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論戰十分激烈。南北朝時期,齊朝宰相肖子良府內高僧滿座。他們迷信佛教,大談因果報應,宣揚人死后精神不滅。普通官員范縝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他把肖子良等一幫王公名流駁得啞口無言。肖子良幾次組織人與他辯論,都被他駁倒。
(1)這里的“形”與“神”分別是指什么?
(2)“形”和“神”的關系揭示了什么樣的哲學問題?
【解析】 本題考查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認 ( http: / / www.21cnjy.com )識。根據對材料的分析,我國古代的“形”與“神”分別是指物質現象和意識現象。“形”和“神”的關系揭示的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答案】 (1)這里的“形”即人的形體,指的是物質的東西;“神”即精神,指的是意識現象。
(2)“形”和“神”的關系揭示了哲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其中,何者為世界的本原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
一、選擇題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范縝說:“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英國哲學家貝克萊認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據此回答1~2題。
1.上述材料中的兩種觀點都是對_____________的回答。(  )
A.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問題
B.具體科學和哲學的關系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D.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問題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的含義。上述兩種觀點都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詮釋。A、B、D三項應予以排除。
【答案】 C
2.從哲學上看,兩種觀點(  )
A.都認為思維決定存在
B.都認為存在決定思維
C.都認為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肯定了存在決定思維,后者認為思維決定存在
【解析】 本題考查唯物主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根據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內容即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哲學形成了兩大陣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材料中的兩種觀點就是兩大陣營的典型代表思想,故A、B兩項都不選。材料沒有涉及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斗爭,故C項應排除。
【答案】 D
3.2013年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既要保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連續性和穩定性,又要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而作適當的調整,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這種做法(  )
A.肯定存在決定思維的唯物主義觀點
B.否認人能夠認識客觀事物的不可知論觀點
C.否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唯心主義觀點
D.承認宏觀調控是哲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解析】 國家能夠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而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宏觀調控政策作適當調整,肯定了存在對思維的決定作用,A應選;題干說明人可以認識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可知論的觀點,B錯誤。C與題意不符;D錯誤,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答案】 A
4.承辦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是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委、市政府從南京的實際出發,為全面展示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加快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這體現了(  )
A.物質與意識不可分
B.物質與意識同等重要
C.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解析】 承辦2014年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屆夏季青年奧運會的決策可以全面展示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機和活力,進一步加快南京經濟社會發展,這說明了思維能夠反映存在,認識存在,故選C項;物質可以離開意識,A項說法錯誤;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二者的地位不同,B項說法錯誤;思維可以反映存在,但這種反映未必是正確的,D項說法錯誤。
【答案】 C
5.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漫主義風景畫的大師們都有一個特點:心靈極為豐富。自然界中的一片葉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縷潛在的心緒,誘發他們的曠古愁思。這說明(  )
A.存在離不開思維
B.思維與存在相互轉化
C.存在決定思維
D.思維再現存在
【解析】 本題考查調動運用哲學知識解讀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大師們的潛在的心緒、曠古愁思源自自然界中的客觀事物,這表明思維依賴于存在,答案為C。
【答案】 C
6.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都會面對處理工作計劃與工作實際的關系問題,這在哲學上就是處理(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C.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
D.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問題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基本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工作計劃與工作實際的關系問題,從哲學上講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答案】 B
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識,才有了地球”。“沒有地球哪有我們的意識呢?”這兩種觀點(  )
①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討論 ②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③是對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辯論
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題借助兩種觀點,考查獲取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讀信息的能力,培養演繹思維的能力。材料中斗爭的焦點在于地球(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與意識何者為第一性,回答的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選項③錯誤,排除。故選D。
【答案】 D
8.在1923年的東京大地震后,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人散布謠言,稱“朝鮮人觸犯神靈,地震是天神的懲罰”,當時被地震幸存者殺害的朝僑達2 613人。這種觀點(  )
A.正確揭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
B.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C.表明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科學回答了世界的本原問題
【解析】 稱“朝鮮人觸犯神靈,地震是天神的懲罰”,是唯心主義的觀點,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9.國家能夠既著眼當前,又謀劃長遠,制定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宏觀調控政策。說明(  )
A.思維第一性,存在第二性
B.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D.建立在存在基礎上的思維是變化無常的
【解析】 本題以宏觀調控政策的變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為背景,考查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宏觀調控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當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而適時調整,說明思維能夠正確地反映存在。B符合題意;A觀點是唯心主義,不符合題意;C觀點錯誤;D雖然承認存在決定思維,但認為思維是變化無常的是錯誤的。
【答案】 B
10.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之所以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因為(  )
①人們認識世界需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人們改造世界需要從正確的思維出發 ③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須有正確思維的指導 ④人們的衣食住行需要發揮思維的指導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和存在的關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原因。②說法錯誤,人們改造世界需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①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C項。
【答案】 C
11.之所以把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因為它是(  )
A.唯物主義者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B.唯心主義者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C.區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根本標志
D.一切哲學必然遇到而且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解析】 本題考查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的原因,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理解錯誤。
【答案】 D
1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  )
①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 ②各種哲學的發展方向 ③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④哲學的產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據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派別;根據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與材料無關。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13.1959年,毛澤東讀《政治經濟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科書》時,聯系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并針對當時我國理論界的爭論,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他說:“思維和存在不能劃等號。說二者同一,不是說二者等同,不是說思維等同于存在,它能夠反映客觀的性質,能夠反映客觀的運動,并且由此產生科學的預見,而這種預見經過實踐又能夠轉化成事實。”
(1)為什么思維和存在不能劃等號?
(2)怎樣理解思維和存在的同一?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理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方面指明思維和存在是否有區別、區別在哪里,由此形成了哲學兩大陣營;第二方面指明思維和存在有沒有聯系,是怎樣的一種聯系,由此形成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答案】 (1)思維和存在不能劃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號是因為二者性質不同,思維是主觀,存在是客觀,不同的哲學對二者關系有不同的認識。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是本原、存在決定思維,二者不能等同、不能顛倒;唯心主義認為思維是本原、思維決定存在。可見,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認為思維和存在是不能劃等號的。
(2)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維是對存在的反映,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對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學家否認了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14.辨析:有人認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僅在于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準。
【答案】 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關系問題。這個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也就是誰是本原、誰是派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第二,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也就是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哲學上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可見,提供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標準僅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內容,不能忽略其第二方面內容。
(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還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這個意義上看,該觀點也是片面的。
第二框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教師用書獨具)
●課標要求
本框題教學內容是貫徹新課程標準1.2規定的“援引經典作家的言論,說明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學;解釋哲學的基本問題”的要求。
●課標解讀
本標準要求熟知唯物主義、唯心主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元論的含義,理解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分歧、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別。通過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比,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通過對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斗爭的分析,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對二元論的分析,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明辨是非的能力。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識世界,用辯證唯物主義指導自己的生活與實踐。
●落實策略
回顧上一節課內容,明確唯物主義與唯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通過“生活處處有哲學”“課堂之中學哲學”“回歸生活用哲學”三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朗讀與比較思考中學習本課,通過圖表法、比較法、講授法來有效地指導學生學習。
(教師用書獨具)
●新課導入建議
方式一:話題導入
多媒體課件展示:三人對話
某位學者問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學者:“我追求精神的滿足,是唯心主義者;你追求物質的滿足,是唯物主義者。”
老板接著說:“我追求更多的物質滿足,我是唯物主義者。”
你同意學者和老板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理解嗎?談談你的看法。
方式二:情景導入
閱讀漫畫,你能體會這是反映的什么哲學命題嗎?這種想法正確嗎?
●教學地位分析
本課理論性強,離學生日常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相對較遠,對于初次學習哲學知識的高二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上一節課“哲學的基本問題”的知識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對學生熟知的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進行總結和歸類,并通過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使學生領悟到其中的哲學道理。
●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預習安排:
1.①看教材12~13頁“唯物主義”,完成知識1填空及輔助欄目內容;②思考教材探究問題,寫出簡易答案,對照探究提示,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2.①看教材13~15頁“唯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完成知識2填空及輔助欄目內容;②思考教材探究問題,寫出簡易答案,對照探究提示,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步驟1:導入新課,簡要說明本課時的教學地位。 步驟2:教師通過提問,檢查預習效果。注① 步驟3:師生互動完成探究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互動方式可以利用探究問題由淺入深地實施。注②
步驟6:先讓學生自主總結本課時內容,然后對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課堂小結內容進行簡要歸納總結。根據時間引導進行“課外生活感悟”、讓學生處理課堂練習、布置課后練習。 步驟5:教師要求學生完成“題組訓練”1、2、3,鞏固探究成果。然后根據背景材料,讓學生自己提出其他探究問題,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問題解決方式、方法和結果。最后,根據“當堂雙基達標”設計變式練習,學生交流完成并互相評價。 步驟4:教師通過釋疑解惑或對知識外引內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注①:建議教師對【課前自主導學】中比較基本的知識點多提問幾個學生,使80%以上的學生都能掌握該內容,以利于下一步對該重點知識的探究。
注②:建議教師除已有“題組訓練”和“探究問題”之外,再變換一下命題角度和問題提出方式,讓學生設置一些變式習題和問題以拓展學生的思路。
課 標 解 讀 重 點 難 點
1.識記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2.明確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的區別。
3.明確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的區別與聯系。 重點:唯物主義及唯心主義各自基本形態的基本主張。
難點: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
唯物主義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
2.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3.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請你列出幾組唯物主義觀點,與同學們共享。
【提示】 
基本形態 常見觀點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泰勒斯:水是萬物的始基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霍爾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的物質,是基本元素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唯心主義
1.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
2.唯心主義的兩種形態
(1)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2)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3.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1)相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來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具有從屬的意義。
(2)雖然哲學史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對子”,但從基本派別來看,則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而不是四軍對壘。
(1)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
(2)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唯心主義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3)哲學基本派別是“兩大陣營”而非“四軍對壘”。 (√)
(4)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5)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標準是一致的。(×)
1.教材P12探究問題
【提示】 不同意。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決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維,唯心主義認為思維決定存在,不能把追求物質滿足看成唯物主義,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滿足看成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術語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
2.教材P12探究問題
【提示】 (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
(2)上述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3.教材P13探究問題
【提示】  (1)人的心和天地萬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間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先有天地萬物,后有人的心,人的心是對天地萬物的反映。認識“心”不等于認識天地萬物。
(2)“良知”“良能”來源于客觀世界,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
4.教材P13探究問題
【提示】  (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理”的外化和表現。
(2)理和天地萬物之間是一種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理依賴于天地萬物,天地萬物是理的源泉,天地萬物決定理,理是天地萬物的反映。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問題導思】
閱讀下列觀點:
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范縝: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王夫之:氣者,理之依也。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
泰勒斯:水是萬物的始基。
霍爾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
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
孟子:萬物皆備于我。
王守仁:心外無物。
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
柏拉圖:理念論。
黑格爾:絕對觀念論。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朱熹:理生萬物,理在事先。
1.以上所列觀點分別屬于哪種哲學流派?
【提示】 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有荀子、范縝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夫之、赫拉克利特、泰勒斯,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有霍爾巴赫、狄德羅、培根,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有孟子、王守仁、陸象山、笛卡爾、康德、貝克萊,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柏拉圖、黑格爾、老子、朱熹。
2.你對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作何評價?
【提示】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同時,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主要分歧是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
2.對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既要看到其觀點的合理性,同時也要認識其局限性。
3.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的異同:相同點都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決定物質。不同點是將主觀精神還是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
“兩個對子”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題組訓練】
1.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代表人物泰勒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的論點,春秋時代《管子》書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萬物的根源”的學說。上述觀點(  )
A.是完全正確的,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B.不符合客觀實際,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C.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存在不足之處
D.否認了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
【解析】 題中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沒有體現辯證的特點,A、B兩項不符合題意,D項與題意無關。
【答案】 C
2.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哲學的兩大基本陣營分別是(  )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辯證唯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
D.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哲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問題以及由此劃分的基本哲學派別。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劃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所以只有A項是正確的,故選A。
【答案】 A
3.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 ( http: / / www.21cnjy.com )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 ②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區別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題以兒歌歌詞為背景,考查唯物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義與唯心主義的知識。歌詞的改動反映了“星辰閃耀”“常春藤纏繞”是上帝還是科學,故①③說法正確。②④與題意無關。
【答案】 A
【走進生活】
2013年4月3日,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諾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主科斯與王寧合著的新作《變革中國》讀書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自己這幾年的一個思考,其實我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思想決定,理念決定的。思想市場的重要性是決定人類的未來,而我們過去人類各種制度,包括我們今天生活于其中的制度,也是各種思想決定的,無論這個思想好還是不好。
人的行為受到各種觀念、價值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配,我們人在做好多事情的時候不是僅僅出于物質的考慮,盡管物質很重要,但是人們有精神的追求,活得是不是有尊嚴,是不是受人尊重,這些對活得是否幸福非常重要。
【知識對接】
材料信息 知識對接
人的行為受到各種觀念、價值觀的支配,我們人在做好多事情的時候不是僅僅出于物質的考慮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
我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思想決定,理念決定的 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
過去人類各種制度,包括我們今天生活于其中的制度,也是各種思想決定的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感悟應用】
1.從哲學基本派別角度看,下列選項與張維迎教授“我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思想決定”觀點相一致的是(  )
A.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氣者,理之依也
D.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解析】 題干中的觀點是主觀唯心主義思想,B項觀點與其一致。C、D兩項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A項是客觀唯心主義思想。
【答案】 B
2.下列關于“天問”的回答中,與張維迎教授的上述觀點不一致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天為陽,地為陰”、“天圓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②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與張 ( http: / / www.21cnjy.com )維迎教授的上述觀點不一致;③顯然不具有唯物主義傾向,④不涉及世界本原和物質與意識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因而既不屬于唯物主義,也不屬于唯心主義。
【答案】 A
3.張維迎教授強調“物質很重要”堅持了唯物主義,而強調“人們有精神的追求”就滑向唯心主義了。你贊同這種判斷嗎?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不贊同。①凡認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因此,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對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強調物質的重要性或強調精神追求。
②強調物質的重要性不一定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強調精神追求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力量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而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表現。③該判斷混淆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界限,因此是錯誤的。
一、選擇題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解析】 解答本題的重點是要抓住設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關鍵詞“都”。然后運用排除法選出正確選項。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決定物質是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C項正確。A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B項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D項是不可知論的觀點。
【答案】 C
2.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根本觀點上是正確的,但也有不足之處,它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
A.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在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的
C.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
D.往往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
【解析】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局限性主要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的基本觀點只是一種猜測,沒有科學根據;二是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將復雜問題簡單化。D符合題意。A是不可知論,B、C兩項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
【答案】 D
3.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
A.心外無物
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
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解析】 本題考查對唯物主義與唯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義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義觀點,B、C、D項均是唯物主義觀點;A項是唯心主義觀點,符合題意要求。故選A。
【答案】 A
4.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在于(  )
A.是否承認世界的本原是主觀的
B.前者把人的主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后者把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本原
C.后者在本質上比前者更正確
D.前者的影響小于后者
【解析】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因而只有B符合題意。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5.哲學家甲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水構成的”;哲學家乙認為“自然是絕對理念的外化,社會是絕對精神的體現”。
(1)甲、乙兩人的觀點分別屬于哪兩種哲學陣營?它們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乙所在的哲學陣營可以劃分為哪兩種形態?基本觀點各是什么?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對兩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學派別根本分歧及唯心主義基本形態的認識。第(1)問,甲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乙的觀點屬于唯心主義。根本分歧是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第(2)問,分析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特點。
【答案】 (1)甲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乙的觀點屬于唯心主義。根本分歧是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
(2)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一、選擇題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創造的,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按規律燃燒著,按規律熄滅著的永恒的活火。”據此回答1~2題。
1.赫拉克利特的觀點屬于(  )
A.機械唯物主義    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 D.唯心主義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唯物主義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主要特征是以自然原因去解釋自然現象,把萬物的“本原”歸結為某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它是依靠籠統的直觀,即通過經驗、觀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測而形成的理論,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和樸素性。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是與樸素辯證法結合在一起的,確信世界萬事萬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題中的赫拉克利特的觀點符合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征。
【答案】 B
2.赫拉克利特的這一思想被列寧評價為“對辯證唯物主義原則”的絕妙說明。這一評價說明,赫拉克利特(  )
A.把唯物主義根本觀點與樸素辯證法思想結合在一起
B.把唯物論和認識論科學地統一起來
C.是現代唯物主義的創始人
D.對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辯證,因而是科學的
【解析】 赫拉克利特的觀點認識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的物質性(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創造的),又認識到世界是運動變化和發展著的世界(按規律燃燒著,按規律熄滅著的永恒的活火)。所以,赫拉克利特把唯物主義根本觀點與樸素辯證法思想結合在了一起。故答案選A。
【答案】 A
3.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錯誤是(  )
A.否認物質的客觀性
B.把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與哲學的物質范疇相混淆
C.否認物質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實物當做世界的本原
【解析】 機械唯物主義又稱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其物質觀錯在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故選B。
【答案】 B
4.下列有關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堅持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的根本觀點 ②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 ③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 ④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本題考查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①是唯心主義的觀點,④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均排除。
【答案】 D
5.“道,獨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與此哲學觀點相通的是(  )
A.自然從來不飛躍
B.物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D.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析】 “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謂之道”的意思是:氣這種物質是變化的,它的生生不息,就是道。這與“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是一致的。故選C。
【答案】 C
6.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  )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由命,富貴在天
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解析】 “我思故我在”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故B入選。A、C、D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答案】 B
7.下列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有(  )
①人的靈明決定天地萬物 ②存在即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知 ③物是觀念的集合 ④理生萬物,理主動靜,理在事先,事隨理變 ⑤上帝創造世界 ⑥絕對精神決定萬物的發展 ⑦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⑧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⑥
【解析】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所以④⑤⑥是客觀唯心主義。故選 A項。
【答案】 A
調查顯示,不少中學生相信星座與命運有關。他們將自己的出生日期與所謂星座相連,再從自己的星座推算出自己將來的前途和命運。據此回答8~9題。
8.從哲學上看,材料中的觀點屬于(  )
A.樸素唯物主義 B.機械唯物主義
C.客觀唯心主義 D.主觀唯心主義
【解析】 認為星座決定命運在哲學上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答案】 C
9.下列命題與上述哲學觀點一致的是(  )
①世界統一與存在 ②世界是觀念的集合 ③世界是絕對觀念的異化 ④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創造物 ⑤物是感覺的復合
A.①②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
【解析】 ①既可能屬于唯物主義也可能屬于唯心主義;②⑤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答案】 B
10.《人民政協報》載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迷信畢竟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它反對科學、背離真理的本質決定其必定受到科學的鄙視和批判。唯心主義世界觀的非科學性表現在(  )
①它顛倒了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②它混淆了世界的本原 ③它忽視了意識的存在 ④它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故排除③④,選B。
【答案】 B
11.對右圖關系理解正確的有(  )
①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從 ( http: / / www.21cnjy.com )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斗爭交織在一起 ③形而上學始終與唯心主義相結合,辯證法始終與唯物主義相結合 ④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形而上學既可以與唯物主義相結合,也可以與唯心主義相結合,③說法錯誤。
【答案】 D
12.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解正確的是(  )
①凡是唯物主義一定是正確的,凡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唯心主義一定沒有可取之處 ②凡唯物主義一定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凡唯心主義一定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 ③唯物主義有不科學的,唯心主義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兩者共同構成哲學的基本問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舊唯物主義哲學都有錯誤的一面。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①說法錯誤,③正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凡唯物主義都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凡唯心主義都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④說法錯誤,②正確。故本題選B項。
【答案】 B
二、非選擇題
13.材料一 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理生萬物,理主動靜,未有此氣,先有此理,萬一山河大地都陷了,畢竟理卻還在這里……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觀點分別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點?
(2)材料二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很有影響,試列舉它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 (1)材料一把人的主觀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當成第一性的東西,是認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材料二把客觀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二者的共同點都是把意識當作世界的本原。
(2)宗教思想都認為在客觀世界之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個萬能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另外,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盡管不系統,但都認為有超現實的理念或者上帝、神等主宰世界,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14.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數學家,近代歐洲哲學心理學思想的創始人之一。在哲學上,笛卡爾力圖建立一整套由少數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出發推演出的“整整一系列數的真理”,一整套奠基和脫胎于數學的哲學體系。他在“物理學”中堅持物質是唯一的實體,是存在和認識的唯一根據,把機械運動看作物質生命的表現。他在普遍懷疑之后,得出存在三種實體的結論,即精神實體和物質實體并存,而上帝則是最高的、絕對的實體。但他又承認思想獨立于物質,所謂“我思故我在”,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并最終把物質和精神都歸因為上帝的產物。
(1)笛卡爾的世界觀對他的科學研究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2)結合材料簡要評述笛卡爾的哲學思想。
【解析】 本題考查哲學與世界觀、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體科學的關系,考查學生對哲學派別的理解。第(1)問,要注意結合材料,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世界觀所起的不同作用。第(2)問,需要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然后結合教材知識作答。
【答案】 (1)哲學為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笛卡爾哲學中包含的唯物主義世界觀推動了他的科學研究,而唯心主義世界觀會阻礙他的科學研究。
(2)①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相比,笛卡 ( http: / / www.21cnjy.com )爾的哲學體系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它以近代自然科學為基礎,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直觀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②但笛卡爾把物質歸結為“物理學”意義上的物質,因而又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他的哲學體系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歷史觀上是唯心的,并把“上帝”當作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③笛卡爾的哲學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的回答把物質和意識都看作世界的本原,并用“上帝”來解釋世界本原的問題,最終滑向了唯心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贡山| 六枝特区| 贵溪市| 衡山县| 永济市| 昌乐县| 洛川县| 英超| 潞城市| 吉隆县| 名山县| 郎溪县| 内丘县| 晋宁县| 蒙城县| 岳池县| 丹东市| 佛冈县| 鲁甸县| 正镶白旗| 内江市| 岳池县| 柞水县| 和静县| 额敏县| 哈巴河县| 翁牛特旗| 虎林市| 永修县| 论坛| 双江| 胶州市| 朝阳区| 台山市| 香港| 婺源县| 山西省| 高唐县| 玛沁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