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家和萬事興一、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第二單元“家庭與婚姻”中的第五課“在和睦家庭中成長”第一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兩目的內容:第一目“育小職責大”。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也是義務。父母既有撫養子女的義務,也有教育子女的義務,要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虐待子女的要承擔法律責任。第二目“敬老是義務”。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介紹了成年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人的,要承擔法律責任,并介紹了成年意定監護制度的內容和意義。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與分類: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和義務。2.解析與論證:侵犯家庭成員權利、破壞家庭和睦的主要行為及法律責任。學科素養:1.科學精神:全面認識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既是權利又是義務,明確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正常的批評教育和合理懲戒。2.法治意識:明確家庭關系既需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家庭美德的引領,又要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用法律規范家庭關系與家庭成員的行為,追求家庭幸福,在此基礎上實現社會和諧。3.公共參與:學會運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內容維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教學難點: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四、教學過程課程導入:中國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是由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組成的,而這千千萬萬個小家庭,與我們這個國家息息相關,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家”這個字眼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什么是家?你的家里都有誰?觀看視頻《家和萬事興》 并思考:視頻中涉及到了哪些親屬關系?總議題:家和萬事興 法律伴你行議題一:子不教父之過 育小責任大議題二:常回家看看 敬老是義務議題一:子不教父之過 育小職責大觀看視頻《母親的勇氣》【小組議學分享】看完這段視頻,你對父母之愛有什么感想?(一)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養育、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也是義務。父母既有撫養子女的義務,也有教育子女的義務。過渡:作為父母,既是家庭的主要成員,又是家風家教的主導者,一個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一定有一對注重家教的父母,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教子有方的最美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教育故事。觀看視頻:《最美教子有方家庭》過渡:因為愛,所以愛。看完最美教子有方家庭的視頻后,我想起一句老話兒: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幸福的家庭當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社會現實當中,有的父母卻盡不到責任,甚至是不愿意去盡作為父母的責任。2022年的春節期間,一個名叫劉學州的河北尋親男孩在三亞自殺身亡,在網絡上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讓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材料、視頻:《河北尋親男孩劉學州》【小組議學分享】看完劉學州的事情之后,你對如何做好父母有什么感想?聽律師怎么講——律師解讀:劉學州事件中,劉學州的父母可能會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看法律怎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父母作為子女的監護人如有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總結:教育和保護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也是義務。父母既有撫養子女的義務,也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遺棄、虐待子女的要承擔法律責任。(二)父母必須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父母要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同時,根據民法典規定,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的懲戒。總結:父母要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保護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同時,根據民法典規定,父母有權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并對子女進行批評教育和合理的懲戒。議題二:常回家看看 敬老是義務觀看視頻:《背上媽媽去上學》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劉秀祥的感人故事。小組議學分享:看完這段視頻,請你想一想未來你對父母有什么打算?(一)成年子女要履行好贍養父母的義務總結:贍養父母,要求子女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尊重、體貼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遺棄老人的,要承擔法律責任。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其中第18條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一規定被大家通俗地理解為:“常回家看看”。【典型案例】視頻:兒子虐待九旬母親,最后竟直接把她給餓死,死前行為讓人心痛小組議學分享:對比以上兩段視頻,請你說一說你的感想?【典型案例】視頻:意定監護——老伯把300萬房產送給樓下水果攤店主(二)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總結:成年意定監護制度:《民法典》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我國《民法典》確立了成年人意定監護制度,是對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過程中出現法律問題的積極回應。議題小結:親愛的同學們,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照顧好全社會的老年人,作為即將成年的子女,我們應該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孝老愛親,尊重父母,體諒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給自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也為父母的晚年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讓他們老有所養,安度晚年,既體現了我們作為晚輩的責任,更是我們尊重法律、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