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 草原人家 同步練習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上冊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關于內蒙古牧民生活的描述正確的有①“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②七八月間召開那達慕大會③喜食米飯和面食 ④住在便于拆裝和搬運的蒙古包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關于澳大利亞的地形,敘述正確的是( )A.南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B.東部的大分水嶺全長1 5 00米,面積約占大陸總面積的30%C.西部高原上沙漠廣布D.最低處艾爾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3.馬賽人每年大多循著一定路線遷移,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這與那里的氣候關系密切,那里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4.讀下面澳大利亞地圖,從澳大利亞西海岸向東穿越大陸,一直到達東海岸,依次經過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平原、高原 B.高原、平原、山地C.平原、高原、山地 D.山地、高原、平原5.我國的草地主要分布在()A.東北平原 B.西部內陸地區C.西南山區 D.東南沿海地區6.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圖中信息顯示了該國的自然特征,其中正確的是( )A.地勢四周高中部低,呈環狀分布B.大部分地處熱帶、亞熱帶C.氣候濕熱,河流密集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國7.下圖是馬賽人活動范圍示意圖,多多馬和基塔萊兩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兩地分別位于南北半球 B.兩地分別位于東西半球C.兩地的經度位置不同 D.兩地的氣候類型不同8.澳大利亞養羊業興旺發達的自然條件有 ( )A.位于南半球 B.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 C.國土面積廣大 D.人口稀少9.如圖中的信息最能說明澳大利亞是( )A.天然橡膠的故鄉 B.世界活化石博物館C.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D.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0.注意觀察,如圖漫畫《小草的哀求》反映的現象是( )A.草場超載,草場資源豐富B.羊的數量減少,草場資源豐富C.草場超載,草場資源退化D.羊的數量減少,草場資源退化11.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 )①氣候干熱②地勢平坦開闊③草原面積廣④人口稀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大興安嶺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A.旱地 B.水田 C.草地 D.林地13.根據下圖對澳大利亞自西向東的地形組合判斷正確的是( )A.高原﹣﹣平原﹣﹣山地 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盆地﹣﹣高原 D.山地﹣﹣盆地﹣﹣山地14.一般來說,在每年的9-12月,馬賽人遷移的路線是( )A.向東遷移 B.向西遷移C.向北遷移 D.向南遷移1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列景觀出現在東非高原的是( )A.河湖眾多,水鄉風光引人入勝 B.草原遼闊,馬賽人“逐水草而居”C.地勢崎嶇,印第安人放牧牛羊 D.氣候干燥,綠洲農業聞名世界16.有關澳大利亞養羊業的說法,錯誤的是( )A.澳大利亞的綿羊大部分是美利奴羊B.70%集中在中、西、北部粗放牧羊帶C.這里的綿羊是產毛量高的細毛羊D.因為沒有野生大型食肉動物,可以圍欄放牧二、非選擇題17.七年級學生小米利用暑假赴澳大利亞參加一次國際研學活動。閱讀他的研學經歷,回答問題。(經歷一)抵達悉尼后,小米隨著研學團一行乘車向西,沿途拍下了許多澳洲風光。(經歷二)研學團一行最終抵達西澳城市珀斯(見下圖),但天氣卻一改往日的晴朗,竟連日下雨,讓小伙伴們很著急。這時小米從網上查閱到以下信息:(1)根據澳大利亞地圖(見上圖)及所學知識判斷以上照片分別拍攝于圖中哪一字母所處的位置。圖甲:_____圖乙:_____圖丙:_____。造成上面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 (降水或氣溫)。(2)從相對位置來看澳大利亞處在我國的_____方向 ,其主要的地形特點是_____。(3)讀“珀斯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珀斯1月氣溫____,較為干燥;7月氣溫較低,但降水____;這是典型的______氣候。18.列表比較幾種土地類型的分布,并聯系我國的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解釋造成這種分布差異的原因。(1)補充表格。(2)分布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參考答案:1.B2.C3.C4.B5.B6.B7.A8.B9.D10.C11.A12.D13.A14.D15.B16.B17.(1) B C A 降水(2) 東南 地勢東西高,中間低(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3) 較高 較多 地中海氣候18.(1)季風區;濕潤區;平原、丘陵;季風區;濕潤區;山地;非季風區;半干旱區;高原;非季風區;干旱區;沙漠、戈壁、石山 (2)冬夏季風的影響和地勢高低的懸殊,地形多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