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課 寫意花卉——木芙蓉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什么是寫意花卉,觀察芙蓉花的生長結構特點,掌握寫意芙蓉花的基本技法 。 2.通過欣賞與練習寫意木芙蓉作品,感受中國畫的筆墨意趣。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寫意芙蓉的筆墨意趣,熱愛生活,學習欣賞生活中的萬事萬物,熱愛民族藝術,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關注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境界與審美境界。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掌握芙蓉花豐富的顏色漸變,葉子的用筆懂得如何欣賞寫意花卉的特點。2.掌握中鋒、側鋒等國畫基本用筆基礎筆法。表現寫意芙蓉。教學難點: 1.基礎筆法的練習及掌握。2.對筆、墨、水以及構圖的掌握。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芙蓉花因鮮艷多姿,霜降時節開放,所以又稱為拒霜花。芙蓉原產于我國四川、云南、廣東、山東等省,尤其在溫熱地帶特別繁茂。四川成都一帶栽培的歷史悠久,《成都記》上說,五代時后蜀后主孟昶于成都城遍種芙蓉。每至秋,四十里錦繡,高下相照,故成都有“芙蓉城”之稱,簡稱“蓉城”或“蓉”。芙蓉現為成都市市花。芙蓉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干叢生,葉為掌狀。 芙蓉花有單瓣、重瓣,大小同月季,花瓣上有花紋,顏色分三種,一為純白,一為純紅,還有一種為粉色。另有一種說法是變色,即早晨是白色,中午是粉色,下午是純紅色。也有一棵花多種色的情況。當深秋時,蓓蕾怒放,花朵碩大,艷麗奪目。 因為芙蓉花有很好的吉祥寓意,歷來受到畫家們的喜愛。比如把芙蓉花取其諧音為榮華的意思,把芙蓉和鷺鷥放在一個畫面之中寓意“一路榮華”等等。在中國畫中表現芙蓉花的作品有很多,如宋代李迪的《紅白芙蓉圖》,趙佶的《芙蓉錦雞圖》,元代佚名《芙蓉花鴨圖》,明鄭石《芙蓉白鷺圖》等等,均為佳作。 除了臨摹古人的作品之外,畫芙蓉花還要從寫生入手,了解花的結構,以后再作畫。畫時要從畫面效果出發,不必過于拘泥于它的表象。經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芙蓉花是一莖多花,花開在枝的梢頭,自下而上的開放。花的外圍是五瓣效果,葉子為五出葉,如葡萄、絲瓜、葫蘆等,芙蓉葉較尖,有五個主葉脈。 芙蓉花大部分是秋季開在水邊,故多和水鳥相配,比如鴛鴦、翠鳥、鹡鸰鳥等,和芙蓉花配在一起效果很好。 二、芙蓉花寫生要點 自然形象的花雖然是很生動的,但它的生長是繁雜零亂的,因此不能看見什么畫什么,必須加以分析、提煉、取舍,把美的、有特征的、有規律的、本質的加強,把不美的、瑣碎的、非本質的形象減弱,總之,把自然形象加工為藝術形象。從大處著眼,以形寫神表達出花的內在精神,按照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藝術手法去處理,這樣畫出來的形象既真且美、既精且純,進而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三、寫意芙蓉花練習 步驟一 選用生宣作畫,用曙紅調深淺程度不同的胭脂或者調以白色來點畫,因其花瓣上有紋絡,故層次處理上不必再更多分深淺。先用曙紅和白色調成基本色,再用中號羊毫筆蘸基本色,筆尖蘸胭脂由內向外逐層畫,內瓣小而內卷,外瓣大而外敞,內瓣深而外瓣淺。(也可先畫外瓣再畫內瓣) 步驟二點畫花瓣時筆痕應有大小的變化,加畫花瓣時可由瓣根向瓣梢畫,但要注意每一瓣的濃淡虛實關系和花瓣的向心性。 步驟三畫好花心部分,圍繞花心繼續畫外圍的花瓣。 步驟四調整花朵外層邊緣的姿態,外形要有參差的變化,花瓣要有濃淡干溫的不同。 步驟五花朵整理完成后趁顏色半干時用白粉勾瓣上紋絡,花紋要見筆,白色花紋要和紅色融在一起且線條間不平行。 步驟六點蕊,待花頭顏色干后,用胭脂加墨點蕊,也可用濃白粉調藤黃點在花心處,點時要注意疏密聚散,分出層次,點畫花蕊要有俯仰顧盼之態。 四、寫意芙蓉葉子畫法 步驟一 第一筆在前,第二筆在后,大筆蘸墨調少許花青或者是頭綠加適量藤黃畫第一筆,后畫第二筆,趁濕形成的兩筆疊加會有自然融合。 步驟二 畫第三筆。繪畫時筆尖墨重.筆肚墨淡,畫出的葉子會有明暗關系。 步驟三 畫第四筆,注意要有干濕濃淡的變化。 步驟四 畫第五筆完成葉形 注意,在畫葉片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涮筆或是不斷蘸墨,筆中蘸飽色墨之后一筆畫出,一氣呵成,這樣才能氣脈相連,墨色也會有由深到淺的變化,使畫面有整體感。 步驟五 可換小一些的筆,也可用先前的筆,蘸重墨,趁葉片五六成干時勾畫葉筋,勾線時要肯定、有力,勾線時速度不可太慢也不要太快,要經過反復練習嘗試才能達到滿意效果,這樣才會使前面的墨色和勾葉筋的重墨融合為一體。用淡墨畫葉梗,整理完成。步驟五可換小一些的筆,也可用先前的筆,蘸重墨,趁葉片五六成干時勾畫葉筋,勾線時要肯定、有力,勾線時速度不可太慢也不要太快,要經過反復練習嘗試才能達到滿意效果,這樣才會使前面的墨色和勾葉筋的重墨融合為一體。用淡墨畫葉梗,整理完成。 五、寫意芙蓉枝干畫法 芙蓉屬于落葉灌木,干為赭褐色,表皮粗糙,干上生莖,莖上生葉,頂端生花,一莖多花,畫枝莖或色或墨,要挺勁有力,忌柔弱,宜中鋒用筆以顯圓厚,要穿插得體,有密有疏,嫩枝用草綠或草綠調一些赭石或胭脂畫,也可用淡墨曲。畫木本老十應體現蒼老硬朗的感覺,中側鋒并用可以出現多處飛白效果,借以與花葉的滋潤相對比,可以用墨畫也可用淡墨。畫老干還要有聚散之分,前后之分,講究穿插交破的變化。 六、藝術實踐 觀察生活中木芙蓉的生長結構。根據所學臨摹一幅寫意木芙蓉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